桥梁支座施工总结.docx
《桥梁支座施工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支座施工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支座施工总结
桥梁支座专项养护工程施工总结
一、项目概况
湖北省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桥梁支座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病害。
支座病害主要出现以下七种:
1、支座橡胶发生老化开裂。
在T梁及空心板桥梁中均出现支座老化开裂现象。
如:
泉口骆特大桥、吴家垅1#桥等。
2、支座局部脱空或完全脱空。
病害多出现在空心板桥,因为每片梁板要安装4个支座,极易形成局部脱空或完全脱空。
如:
吴家垅1号桥等。
3、支座相对上垫板或者下垫石滑移错位。
主要原因有:
第一、施工时支座安装不到位,例如:
玉畈1号桥、北冲大桥;第二、桥处于下坡路段,在桥梁自重、车辆冲击作用下产生下滑力大于支座本身的摩擦力所致。
4、支座变形或外鼓。
该病害在空心板桥中相对较多,也有部分T梁桥支座存在这类病害。
主要有下太郁大桥、吴家垅1号桥、富水河大桥等。
5、支座包裹。
在施工时临时支座的硫磺砂及施工弃料未清除,致使支座被包裹。
主要有富水河大桥等。
6、支座及垫板缺失。
施工时未安装支座及垫板。
7、临时支座未拆除。
8、本工程合同工期35天,于2014年4月15日开工,2015年5月18日竣工。
二、机构组成
我单位在接到对桥梁支座养护的通知后,立即着手工程开工的准备工作:
组织了一个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过硬的管理班子;组织了一支技术过硬、能打硬仗、服从管理的施工队伍;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及开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在开工前都落实到位。
专项施工人员
序号
姓名
职务
备注
1
魏四洋
总负责人
2
徐茂林
现场技术员
3
李锋
现场技术员
4
曾文征
安全员
5
高志刚
安全员
6
于春立
施工员
7
杨海
驾驶员
8
王勇
施工员
9
李威
施工员
10
马文豪
驾驶员
11
汤岿
施工负责人
12
张艳成
现场负责人
13
张志虎
技术负责人
14
张艳国
安全负责人
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技术状况
备注
1
同步顶升系统
PLCYYTB-16多点控制系统
1套
良好
2
发电机
20KW
2台
良好
3
施工车辆
小型货车
4台
良好
4
桥梁检测作业车
徐工18米桁架式
1台
良好
5
液压千斤顶
超薄扁平柱塞式
80台
良好
6
油泵
/
6套
良好
7
电焊机
315
2台
良好
8
冲击钻
/
4把
良好
9
角磨机
/
4台
良好
10
位移传感器
/
32台
良好
11
压力传感器
/
32台
良好
12
手电钻
/
4台
良好
三、完成主要工程量
表面裂缝封闭处理492.09m;结构裂缝灌胶处理114.8m;板式橡胶支座1739dm3;四氟板式橡胶支座1310.46dm3;同步整体顶升梁体270片。
四、工程主要特点及难点
1、本次支座更换工程由于设计文件没有给我支座型号,给施工带来很的不变。
2、要求桥台同步顶起到满足要求并可靠支护后再进行支座更换,顶升过程需均匀缓慢进行并逐级加载,一般每5mm一级,总顶升辆≦30mm顶升过程需安放临时保护支撑。
3、保持原有下部结构不变,更换全部橡胶支座,更换支座时主要采用桥梁顶升高度位移控制,要求使用百分表对顶升过程进行即使监控。
4、顶升过程中对梁腹板、横向联系进行全程检查观测、避免出现腹板及各联结处开裂,防止整桥滑移变位。
5、同步顶升的千斤顶不同步位移误差小于2mm。
6、落梁时需稍顶升千斤顶,卸除临时支撑保护环。
7、原支座采用了环氧树脂粘结,取下比较困难,采用钢钎撬棍配合乙炔焰加热的方式取出。
五、主要施工工序及控制要点
(一)半幅单墩同步顶升法更换支座
A、桥梁顶升方案要点
1、控制系统
本工程采用采用较先进的PLC液压同步顶升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液系统(油泵、油缸等)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其示意图如下。
液压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可以自动完成同步位移,实现力和位移的控制、位移误差的控制、行程的控制、负载压力的控制;误操作自动保护、过程显示、故障报警、紧急停止功能;油缸液控单向阀及机械自锁装置可防止任何形式的系统及管路失压,从而保证负载有效支撑等多种功能。
1.液压泵2.PLC控制屏3.液压千斤顶5.液压软管6.传感线7.电磁控制阀
图5.1PLC同步顶升系统示意图
2、顶升千斤顶
(1)选用千斤顶型号及规格
本次用于顶升千斤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设备名称及型号
规格
直径mm
高度mm
自重/KG
行程mm
顶升顶推重量T
底座mm
活塞径头
缸径
最低/总高
最高/有效
超薄千斤顶
ST100
206
162
53
60
15
15
100
超薄千斤顶
ST100
206
162
73
80
20
25
100
图5.2不同型号千斤顶照片
(2)千斤顶布置
对桥梁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梁体在自重荷载下各个支座的反力大小和分配比例,进而确定所需要的千斤顶型号和数量,制订合理的千斤顶布置方案。
针对不同的桥梁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千斤顶的布置也有不同的方法,大致分3种情况。
a.墩台结构完好无病害,能够保证足够的承载力并具有足够的作业空间的(放置顶升设备、临时支撑以及更换支座所需空间),可以在墩台盖梁顶面布置顶升设备。
b.墩台顶部没有足够作业空间的,可利用扩大基础和承台搭设顶升支架进行作业,顶升点尽可能靠近原支点。
c.墩台既没有足够作业空间又没有扩大基础和承台可以利用的(如桩柱对接的桥墩结构),就需要浇筑临时承重基础布置顶升设备。
本项目符合上述第一种情况,直接在盖梁顶面布置顶升设备,根据桥梁上部的顶升重量布置相应数量的顶升千斤顶,顶升安全储备系数按不低于2.0倍考虑。
本工程所涉桥梁上部结构形式包含T梁、箱梁、空心板梁三类,T梁千斤顶布置形式类似于箱梁,具体布置形式见下图。
3、支撑反力基础的设置
利用原桥墩、台作为顶升反力基础。
盖梁顶面用干砂浆找平并垫上25㎝×25㎝的钢板作为整体顶升千斤顶的下支撑点,箱梁底部一般比较平整不需要做过多处理;但在相邻有高差的两片板梁间,在较低的一片梁底垫设厚25㎝的钢板将其梁缝找平,使其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然后再在下面垫设25㎝的钢板作为整体顶升千斤顶上支撑点。
4、顶升方式的选择
采用半幅单墩同步顶升。
5、顶升监测区域划分及监测工具
采用全桥半幅单墩同步顶升,以每联当中的每个桥墩或桥台作为单独的顶升监测区域,整个提升过程用位移传感器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B、支座更换施工工艺框图
C、施工工序与技术要点详解
1、顶升准备
顶升前在桥面上布置若干标高和中线观测点,精确测量各点的标高值及桥梁偏移情况,并做好记录,确定各点的精确顶升高度。
并作好如下准备工作:
●顶升系统可靠性检验;
●成立顶升指挥系统;
●顶升液压系统布置;
●顶升系统测试;
●确定观测点。
(1)顶升系统可靠性检验
元件的可靠性检验:
在正式实施顶升前,将千斤顶与施加一定的的顶升力进行贴合试验,再次确认密封的可靠性。
液压油的清洁度:
液压油的清洁度是系统可靠的保证,本系统的设计和装配工艺,除严格按照污染控制的设计准则和工艺要求进行外,连接软管在工厂进行严格冲洗,封口后移至现场,现场安装完毕进行10次空载运行,以排除现场装配过程中,可能意外混入的污垢。
(2)成立顶升工程现场指挥组
现场指挥组设总指挥1名,全面负责现场指挥作业,指挥组下分设4个职能小组:
分别是监测组、控制组、液压组和作业组,负责相关的工作。
各职能小组的功能分别是:
a、监测组:
负责监测桥梁的整个运动轨迹、整体姿态等,将监测结果报现场总指挥,当出现异常情况或监测结果超出报警值时,则应及时向总指挥汇报,并提出建议。
b、控制组:
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对液压系统发出启动、顶升或停止等操作指令。
对于启动、顶升或停止指令,只听从总指挥的指令,当出现异常情况需紧急停止时,应在得到信息的第一时间对系统发出停止指令,而不管这一信息是否自总指挥发出。
c、液压组:
负责整个液压系统的安装与形成,维护与保养,检查与维修等。
根据总指挥的要求调整液压元件的设置。
d、作业组:
负责顶升期间的劳力配置,在顶升的整个过程中提供劳务作业。
其工作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时的场地清理、顶升时的垫铁安装等。
各职能小组受总指挥统一指挥,向总指挥汇报工作,总指挥汇总领导组其它成员的意见后做出决策,并由总指挥向各职能小组发出指令,进入下一道工序工作;
(3)人员培训
所有参与顶升的施工的人员都进行工作的严格分工,在进入现场前进行充分的培训;
(4)顶升系统结构部分检查
●千斤顶安装是否垂直牢固;
●顶升支架安装是否牢固;
●影响顶升的设施是否已全部拆除;
●主体结构上确已去除与顶升无关的一切荷载;
●主体结构与其它结构的连接是否已全部去除。
(5)顶升系统调试
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a、液压系统检查
●油缸安装牢固正确;
●泵站与油缸之间的油管连接必须正确、可靠;
●油箱液面,应达到规定高度;
●备用2桶液压油,加油必须经过滤油机;
●液压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油路有无堵塞或泄漏;
●液压油是否需要通过空载运行过滤清洁;
b、控制系统检查
●系统安装就位并已调试完毕;
●各路电源,其接线、容量和安全性都应符合规定:
●控制装置接线、安装必须正确无误;
●应保证数据通讯线路正确无误;
●各传感器系统,保证信号正确传输;
●系统能否升降自如;
●各种阀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
c、监测系统检查
●信号传输无误;
d、初值的设定与读取
●系统初始加载由液压工程师会同土建工程师共同确定并报总指挥;
●读取控制系统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初值或将其归零;
2、安装千斤顶
根据梁体的不同确定千斤顶摆放的数量,千斤顶的布局要合理,一定要保证每片梁同时受力。
布置时要考虑换下的支座所占位置和取出旧支座的作业空间,并保证千斤顶放置的平整度。
千斤顶上下必须用钢板垫平,使千斤顶全面接触受力,如空隙较大,可用超薄钢板垫平稳。
3、布置监控位移观测测点
在顶升梁体更换支座过程中,为了保证梁体主要断面的应力和变形处在安全的范围内,同时保证在起顶过程中各千斤顶的顶升量同步,防止由于千斤顶顶升量的不一致,引起梁间变形的不一致,而导致的桥面剪切损坏。
4、台帽、盖梁顶面清理
先清理台帽或盖梁顶面沉积的土石块及混凝土等垃圾,然后用钢丝刷或毛刷对台帽或盖梁顶面进行清洁,保证支座更换时作业面干净整洁。
5、顶升施工
(1)试顶升
为使千斤顶达到同步的状态,观察和考核整个顶升施工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对称重结果的校核,在正式顶升之前,应进行试顶升,试顶升高度5mm,试顶应力为10%,并停放一定时间进行观察无任何变化后才能开始整体顶升。
采用位移和压力双控的自动同步顶升方法,位移传感器采集位移,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结合数据软件分析处理等控制系统可保证工程的精度和安全。
试顶升结束后,提供整体姿态、结构位移等情况,为正式顶升提供依据。
(2)正式顶升
试顶升后,观察若无问题,便进行正式顶升,千斤顶最大行程为25mm,顶升标准为支座全部脱空。
准备工作完成后,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千斤顶同时顶升。
将千斤顶打压,顶住梁底且密贴。
控制梁的顶升速度,每顶升2mm为一个程序,每个顶升程序完毕,对起顶不均匀造成位移变化量过大的进行微调,调整完成后进行下一过程的顶升,直到全部顶升到位(最大位移控制在1~2cm),支座可顺利取出。
整个顶升过程均须对梁体、桥面及附属设施进行认真观察,如有异常立即停止顶升。
顶升到位后,采用工字钢做楔子在每台千斤顶旁边设置临时支撑代替千斤顶,避免因后续工作时间过长油泵油压降低而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每次顶升的高度应稍高于支座厚度,能满足支座安装的要求即可,不宜超出支座厚度较多,以避免负载下降的风险;
正式顶升须按下列程序进行,并作好记录:
●操作:
按预设荷载进行加载和顶升。
●观察:
各个观察点应及时反映测量情况。
●测量:
各个测量点应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及时反映测量数据。
●校核:
数据汇交现场领导组,比较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异。
●分析:
若有数据偏差,有关各方应认真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整。
●决策:
认可当前工作状态,并决策下一步操作。
(3)顶升注意事项
●顶升过程中,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避免施工过程发生意外。
●顶升关系到主体结构的安全,各方要密切配合;
●整体顶升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工作;
●顶升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工作,应指定专人观察整体系统的工作情况。
若有异常,立即通知指挥人员;
●结构顶升空间内不得有障碍物,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结构的变形情况;
6、更换支座
(1)顶升到位后,用铁钩或人工取出旧支座,如旧支座已与垫石粘结而难以取出则可用钢钎、铁锤敲击松动后取出,取出旧支座前应拍照记录其缺陷状况。
(2)用人工配合钢丝刷清洁支座垫石表面,如果支座垫块混凝土破损、钢板严重锈蚀,应进行清除重新浇筑或更换。
支座垫石清理干净后方可安装新的橡胶支座。
(3)测量垫石顶面标高,如果顶面不平整则用环氧砂浆抹平。
垫石顶面如需加高,则应采用环氧砂浆加高至设计标高并抹平;垫石顶面如需降低,则应凿除部分砼至设计标高并用环氧砂浆抹平。
支座垫石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不超过±2mm,顶面四角高差不超过1mm,轴线偏位不超过5mm。
(4)安装时,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支承垫石和支座上均标出支座位置中心线,以保证支座准确就位。
支座上钢板一般采用螺栓与梁体联接,必要时也可采用焊接方式:
即支座上钢板与梁底预埋钢板直接分段焊接固定。
(5)支座安装时,应防止支座出现偏压或产生过大的初始剪切变形。
安装完成后,必须保证支座与上、下部结构紧密接触,不得出现脱空现象。
对未形成整体的梁板结构,应避免重型车辆通过。
对于四氟板式橡胶支座,应将支座顶板的不锈钢板清洁干净,支座安装前应在新支座的四氟板表面均用涂上专用的5201-2硅脂润滑油,有良好的抗臭氧、防腐蚀和防水性能;对于梁底钢板不平的位置,用环氧树脂胶将其找平。
(6)桥梁墩台的设计应考虑支座养护、更换的需要。
任何情况下,不允许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座沿梁纵向中心线在同一支承点并排安装;在同一根梁(板)上,横向不宜设置多于两个支座;不同规格的支座不应并排安装。
(7)支座安装后,应全面检查是否有支座漏放,支座安装方向、支座型式是否有错,临时固定设施是否拆除,四氟滑板支座是否注入硅脂油(严禁使用润滑油代替硅脂油)等现象,一经发现,应及时调整和处理,确保支座安装后的正常工作,并记录支座安装后出现的各项偏差及异常情况。
7、落梁
支座更换完毕主梁下落就位时,也应分步进行,卸载施工工艺与顶升施工顺序正好相反,注意要同时均匀缓慢放松千斤顶,以防桥面附属物损坏或压坏千斤顶。
(1)落梁前在梁体两侧的桥台或桥墩挡块与梁体间加塞木板,放置落梁时梁体发生水平位移;
(2)开启同步顶升系统,平稳降落梁体;
(3)梁体就位后检查支座上下钢板与垫石、梁底之间的密贴情况,应尽量保证支座上下面全部密贴。
如果支座出现偏心受压、不均匀支承或脱空的现象,则应重新顶升梁体,并在支座下钢板下加设垫钢板进行微调(厚度规格为1mm~3mm),直至支座上下面全部密贴;
(4)支座检查合格后拆除千斤顶、临时支承钢板等顶升设备;
(5)最后取出梁体与挡板间木板,清理施工废物及垃圾。
8、支座安装工艺要点
(1)安装千斤顶,首先在桥台和盖梁顶装上一块特制的钢板,上置标定好的千斤顶,千斤顶上再放一块特制的钢锲块,以保证千斤顶垂直作用于梁底支点,同时保证千斤顶中心线与承重架中心线接近在同一条中心轴上。
(2)支座顶升顺序和支座顶升量:
支座顶升每次每个盖梁统一顶升,支座统一更换,支座顶升量控制在10mm以内,特殊情况不超过15mm。
(3)安装支座前,检查临时支垫的工作状况,详细检查无异常后,在千斤顶的两侧朝其反方向推挤,待支座松动后取出原支座。
在支座取出的过程中部的损伤原桥上的钢板、垫石,在梁体处做出支座安装的纵横向位置标记。
(4)将支座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横坡需用钢板锲块调平,按照测量放线控制高程,用涂刷过环氧树脂胶的钢板进行调整高度、找平。
待支座位置及控制要素满足要求后,即可卸载、落梁。
(5)落梁时将梁体稍稍顶升,开始卸载。
卸载时与分级加载的顺序相反分级卸载。
卸载完毕检查钢锲块和支座之间结合是否紧密,检查并记录各支座的中心顺桥向、中心安装位置及高度,检查是否满足支座安装质量标准,是否需要重新顶升调整支座安装位置。
9、控制措施
(1)顶升过程中应由专人指挥,专人操作千斤顶,专人观察梁底顶升情况并负责加放钢垫板。
每个操作人员按统一号令同步操作将梁顶升至刚离开支座时停止,观察千斤顶上接触面混凝土有无局部受压破损迹象。
(2)静置几分钟若无异常现象,继续顶升一个行程后停一下,观察千斤顶持荷是否稳定,梁体各处顶升高度是否一致,若一切正常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同步落梁至支座上。
试顶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应解决后重试,直至一切正常。
六、质量管理情况
认真做好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中做到认真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严格把好“五关”。
为此,在质量控制上坚持做到:
1.建立一个完整的以自检为主的质量控制体系,在施工中尊重、服从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
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全体参建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3.组织参建人员结合各自承担的施工任务,进行全员质量意识教育;
4.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制定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和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规章制度,责任分明;
5.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特别是对大宗材料技术指标更是严加控制;
6.认真对待质量通病,确保工程内实外美,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保证从设计到施工既符合规范又符合施工实际。
7、加强施工中各种质量指标的自检和抽查。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均为合格工程,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无重大质量事故。
七、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情况
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同一作业区的其他承包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2、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专职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制定了安全事故应急三级预案、高温天气施工专项措施节假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新工上岗应进行培训,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4、交通控制区安全措施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应符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的规定。
(1)占道施工时,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应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组成,其布置应符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附录三的相关规定。
a作业警告区内统一设置“前方施工”标志(2km、1km)、“禁止超车”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道路封闭”标志(左、右道)、“导向”标志及“限制速度”标志(80、60)等。
b作业区与车道用反光标志桶设置隔离装置,每隔5-10米设置一个标志桶,每100m横向设置一道反光标识,隧道作业区内每隔600m设置一个电子导向箭头,施工物资必须整齐堆放,不能过高和占用过往车辆行驶车道,施工机械须按标准涂上桔黄颜色,每个施工脚手架中设置反光标志。
c终止区长度不宜小于30m,在终止区的末端一定要设置有关解除限速或超车的交通标志。
(2)养护维修作业的安全设施应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未完成养护维修作业前,不得随意拆除或改变安全设施的位置、扩大或缩小控制区范围。
(3)承包人应用车接送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养护维修作业人员不得在控制区外活动或将任何物体置于控制区以外。
(4)施工中严禁所有机械设备的机手擅离操作台,严禁用手或工具触碰正在运转的机件;
施工期间,现场常设2名专职人员负责安全工作,施工区域前段安排专职安全员摇旗指挥,其工作任务是制定现场安全规则,检查安全执行情况,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5.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周边临空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件差,危险因素多,必须加强监控管理。
对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操作时,必须使用安全保护的用具。
同时,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重点要做好如下监控:
(1)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可能发生着落事故等特定危险施工的同时,在施工前,制订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2)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3)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进入施工现场。
(4)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事故。
(5)不得攀爬脚手架。
(6)进行悬空作业,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文明施工措施
1、项目部、施工队设文明施工负责人,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文明施工情况,对业主、监理及当地群众的批评意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把文明施工列入经济责任制中。
2、教育职工不扰民,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说话有礼貌,禁止野蛮施工,对当地群众不合理要求要说服教育,避免矛盾激化。
3、推行目视管理:
制度,规程、张贴在墙上公布;所有人员均佩戴上岗牌;施工现场应挂彩旗、标语;办公室,宿舍卫生整洁;材料分类标识、隔仓堆放;机具统一在确定场所内整齐摆放,应每天保养,保持整洁机容。
八、环境保护与节约用地措施
1、制定本项目环境保护计划,严格施工管理,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施工前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当地居民创造和保持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2、项目部综合办公室设环保工程师负责日常环境保护工作,对工区提出施工过程中环保要求,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对出现的问题逐一落实解决。
3、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运至工点后用棚布遮盖。
4、施工中降低噪音措施:
选择产生噪音较少的工艺,在机械选型上选用低噪音施工机械。
对移动施工机械设置消声器、固定机械安装抗震板或隔振器等设施降低噪音,设棚布及其它声源屏障进行消声处理,白天噪音不超过70dB,夜间噪音不超过55dB,降低噪音污染。
九、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
无
十、施工体会
1、施工单位要积极主动地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沟通,消除不利于工程开展的因素。
2、工程实施者要用心去管理,要制定一套科学缜密的组织方案,要发挥每个工程参与者的主管能动性。
在施工单位,负责试验人员要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可靠,要真正做到让试验指导施工,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材料采购人员要对材料的质量负责,要合理安排材料的供应;机械维护人员要做好机械备份及大型重要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不能因此造成窝工现象;现场施工人员合理组织施工,保证工程按质按量按计划顺利进行。
严格科学管理,从管理上要效益,才能取得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双丰收,从而也才能获得企业最大的收益和进步。
3、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只对K599+021(下太郁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