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别编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9989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类别编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项目类别编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项目类别编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项目类别编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项目类别编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类别编号.docx

《项目类别编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类别编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类别编号.docx

项目类别编号

附件4:

编号: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和谐教育德育实践的深化研究

课题类别:

所属领域:

课题主持人:

沈明阳

所在单位: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申报日期:

2006年6月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填报说明

1.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立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者均填写本《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

2.填写前,请先上网查阅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管理有关规定(网址:

);填写时,态度要认真负责,内容要实事求是,表达要严谨明了,字迹要清晰易辨。

可以直接上网下载《申报评审书》后在电脑上填写,也可下载打印《申报评审书》后用钢笔填写。

3.封面左上角“编号”栏,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待课题评审结束后由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写。

封面中间“课题类别”栏分为“重大”、“重点”、“立项”和“青年专项”四类,申报重大课题和青年专项课题者须在此栏填写“重大课题”和“青年专项”,申报其它两项课题者此栏不填,由专家评审后确定。

封面中间“所属领域”栏对应于“课题指南”中的课题分类填写,例如:

申报“重大课题”第一项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教育行动纲要的制订研究,填写“重大课题1”;申报“研究方向与范围”第一项“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填写“研究方向与范围1”;申报“自选课题”的,填写“自选课题”。

4.“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中,“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

A.主持并已结题;B.主持但未结题;C.参与研究;D.未参与研究。

申报者只须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栏填上序号“A、B、C、D”即可。

“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栏须如实填写主持或参与研究的一至二项课题名称、课题级别及完成情况,未参与任何课题研究者如实填写“未参与”。

5.《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按相关规定报送。

《申报评审书》一式六份(至少一份为原件),相关活页一式五份(至少一份为原件)。

6.《申报评审书》中“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和相关活页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姓名

沈明阳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54.12

行政职务

校长兼书记

专业技术职务

中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学校管理

最后学历

大专

最后学位

电话

工作单位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E-mail

通讯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西路37号

邮政编码

214031

﹃十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

A

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

(1)当代少先队五爱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省级),已结题

(2)弘扬民间文化,开发陶艺教育(省级),已结题并被评为省教研室科研课题一等奖

(3)计算机辅助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全国级),已结题

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着(限填10项)

论文或论着名称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着)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和谐教育思想与“学会共处”德育模式

《学校道德教育研究》,天马图书公司出版

“小班化教育”初探

《江苏教育研究》2001.3

彰显个性,创造特色,奏响素质教育主旋律

《新时代的脚步声》中国教育出版社2002.10

学会共处——小学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

《小学德育》2002

运用电教媒体,激发最佳的兴趣与学习精神状态

《江苏电化教育》2002

德育新径探微

《江苏教育研究》2005.1

种子是这样撒播的

《中国教育报》2004.11

追求素质教育理想——来自和谐教育一线的报告

《江苏教育研究》2006.3

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课题组中的分工

许敏峰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中学高级教师

语文教学

副组长

缪宇虹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数学教学

核心组成员

华新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德育教育

核心组成员

张莉君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语文教学

核心组成员

吕煜峰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德育教育

日常主持

顾晓华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数学教学

核心组成员

孙敏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数学教学

核心组成员

徐丹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语文,班主任

核心组成员

张珏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语文,班主任

核心组成员

杨冬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语文,班主任

核心组成员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高校人员主持过部、省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

第一推荐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曾经主持过的课题名称及级别(限填两项)

推荐意见

签名:

年月日

第二推荐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曾经主持过的课题名称及级别(限填两项)

推荐意见

签名:

年月日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的核心概念

(1)和谐教育德育实践:

和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想,相信一种好的学校教育应当整合学校系统中诸要素和各层次的关系,优化儿童发展的各种条件,发展出学校独特的精神生活和整体教育环境。

具体讲,和谐教育就是师生以共同创造和谐的学校精神生活为中介,以形成和发展和谐师生关系为主线,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成为能积极适应社会、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为目的的小学素质教育模式。

和谐教育德育实践是和谐教育实验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环境和服务为学生的道德探究提供奠基性素材和统整力量,并持续地过滤社会价值信息、优化教育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地投入道德生活和不断地建构道德经验,推动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实践。

(2)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

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以有意义的师生共同学习生活为载体的,以促进成员德性发展为共同愿景的,强调在过程相互的对话、相互的辩诘、相互的认同、相互的理解,在充分保障成员的权益与责任的前提下,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个人经验与各种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道德教育存在方式。

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过程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2.课题界定“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既是和谐教育德育理念的升华,又是近二十年和谐教育德育实践方法的延伸与深化,该课题将继续在和谐教育理念的关照下,秉承和谐教育德育实践中的基本精神,承认儿童不仅具有道德学习的潜能,而且作为学习者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以及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

将师生视为道德教育中共同需要发展的对象与主体,通过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校本育人资源,促使学校内部物质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信息传递环境的和谐共生,在有意义的生活为基础的、师生共同浸润其中的、学习道德的生活范式中,通过师生、生生、师师间合理交往对话,个体经验分享,精神融合共生,营造以师生责任与权益为基础,以“爱”为核心的校本文化,确立起师生道德成长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最终让师生自主地投入道德生活和不断地建构道德经验。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是从“自在之物”(客观存在的学校中以师生为主的社会群体),通过“为我之物”(按和谐教育道德教育目的建立的教育客体)的中介发展而成的“自为之物”(自我道德教育的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不是“珊瑚般的共同体”,而是“交响乐般的共同体”。

交响乐团能够演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是因为乐团中存在着音色、音阶都有差异的乐器,如果乐团发挥不了这个差异的作用,也就没有和谐的乐章。

所以,“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是一个实现有差异的发展的道德学习共同体。

同时“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国外同一课题的研究现状

教育领域对“共同体”探索的渊源可追溯到杜威的学校概念。

杜威认为:

“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经历,而学校即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而是一个社会组织;学校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互动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可以……。

虽然杜威没有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但他的许多观点与学习共同体的思想是相符的。

博耶尔(ErnestL.Boyer)在1995年发表了题为《基础学校:

学习的共同体》(Thebasicschool:

acommunityoflearning)报告,在报告中首次用到了“学习的共同体”的概念。

他认为有效的学校教育首要的且最重要的要素是:

在学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共同体。

为了在学校建立学习的共同体,他指出学校必须:

有共享的愿景;能够彼此的交流;人人平等;有规则纪律约束;关心照顾学生;气氛是快乐的。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发展,学习共同体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并有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不仅关注学校层面,而且关注社会层面的一切学习者如何构建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共同体环境。

例如布朗和坎皮恩(Brown& Campione)提出设计学习者和思考者共同体,李普曼(Lipman)提出探究共同体,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TGV)提出学习共同体,罗斯(Roth)提出实践共同体。

日本学者佐藤学甚至认为“学校再生之道,只能是恢复学校在现代化整顿并合理地武装的过程中业已丧失了的东西——领悟学习之甘苦的、合乎自然的‘时间’、‘空间’、‘关系’,朝着‘学习共同体’的目标脱胎换骨地改造。

”(《课程与教师》P83,钟启泉译,2003.6)

近年来“学习共同体”已受到我国教育理论界地关注,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些学校把构建“学习共同体”引入了课堂,引入了学校管理,引入了校园文化建设,但在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领域还比较鲜见,朱小蔓在《面对挑战:

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一文中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应当重视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的相互联系,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实践,必须重视学校作为公共生活领域或‘学习共同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在学校道德教育研究领域的新的生长点,如何将先进的理论转化为一线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的的教育观念,成为指导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并以理想的教育效果验证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还有待于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携手合作,协同探讨。

2.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生活现实,需要关注人的生存和体验方式的现代转型,需要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基。

基于这种新的问题背景,我们认为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调整。

调整的重心不在于实现工艺学上的某种技术转型,而是把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变革的核心。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研究正是在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和谐教育理论为指导,用独特的理论视角,在更深层次上对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的新的探索,进而也是素质教育德育理论的校本探索,它是素质教育德育理论的突破,也和谐教育德育理论的深化。

(2)实践意义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研究是从学校原有的近二十年的和谐教育道德教育经验出发,更重视生命的自然禀赋,适应和支持儿童的道德学习,相信道德学习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助学者、助学者与助学者之间通过争执、讨论问题解决方法,通过赞扬或批评强化动机,通过互相支持和帮助来认识与解决问题,实现德性的共同成长。

它是和谐教育德育研究更深层次的实践建构,对形成我校鲜明的校本经验,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对深化素质教育德育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加强对“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研究的理性思考,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理念。

(2)通过对“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建构,发展形成我校和谐教育德育模式。

(3)在“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实践研究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并进行学校和谐文化的建构。

2、研究内容

(1)现状研究我校的和谐教育实验起始于1988年,至今已经过三轮的研究实践,德育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从理论到实践都积淀下不少成果与经验。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的不断调整,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渐次推进,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共同进步,清醒的教育者依然需要考虑:

如何形成校本发展的制度文化、如何形成鲜明的校风、如何构筑温馨的师生关系、如何培育学生精神成长的教育环境。

因此,对我校和谐教育经验与问题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起点。

(2)文献研究本课题作为和谐教育德育实践的深化研究,它的终极目标指向学生德性的成长与身心的全面发展的,因而有关和谐教育与学生道德发展的文献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3)实践研究:

和谐教育理念下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建构的研究

①“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及交往活动中规范的研究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等的调查、问卷研制“我校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实施纲要”和各类学校交往活动中的道德规范

②“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组织方式研究

a.班级道德发展共同体建构的研究

b.年级道德发展共同体建构的研究

c.少先队组织道德发展共同体建构的研究

d.非正式组织中道德发展共同体建构的研究

③“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活动方式研究

a.以爱为核心的志愿者道德发展共同体活动

b.以兴趣为基础的道德发展共同体活动

c.以邻里关系为范畴的道德发展共同体活动

d.以课堂合作学习为平台的道德发展共同体活动

④基于“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评价方式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前期准备(2006.2-2006.8)

(1)采用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认识“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并对此作出初步的概念界定;了解国内外对“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研究的现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2)组建课题组,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3)对我校和谐教育前三轮中德育实践的经验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2.实施阶段(2006.9-2009.6)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观察研究法,集中精力对于课题各子课题进行研究,其间开展若干次专题研讨、观摩交流活动。

3.总结、鉴定、结题价段(2009.9-2010.6)

①汇编课题研究成果集

②剪辑、汇编课题研究活动的电视录像片

③出版专着或论文集、校本教材

④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我们认为,完整的人是以品德(或德性品格)发展为内核和基础的。

过去,人们主要将道德教育视作把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其实,品德发展不仅为着人的社会性发展,为着社会的需要,而且关乎个体的生命成长。

道德教育不仅要把自然的、个体的人变成社会的、文化的人,而且要把人培养成基于他自身条件的、精神发育良好的有个性的独特生命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教育具有享用的功能、个体化的功能,有促进个体情感发育、智力发育的功能。

那些品德发展良好的孩子,懂得关心别人、与人相处的孩子,其身心也能获得和谐发展。

因此,道德教育不是可以离开个体生命成长的事情,相反,它必须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

(2)儿童、青少年不仅具有道德学习的潜能,而且作为学习者,他们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以及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

德性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它要有儿童、青少年作为主体的参与和介入才可能实现。

可见,道德教育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需要主体的自我完成。

其次,学习者独特的生活经验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道德教育需要从游离生活的以道德认知发展为核心的知性范式转向以有意义的生活为基础学习道德的生活范式。

我们认为,必须重视学校作为公共生活领域和“学习共同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3)今天,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这样的观念:

道德教育需要代际合作,它是几代人共同成长的历程。

成年人是促进青少年道德成长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的真理就只在成人的一边,其实,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都处在同一个统一、连续的文化生态中,只有彼此交往和沟通,只有通过社会情境中行动和言语的相互映射作用而引起“主我”与“客我”的辩证运动,才能真正促成完整道德自我的代际间重构。

2.创新之处

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在我国教育理论界虽已起步,但“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研究尚属不多,将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广泛转化为指导基层学校实践操作的策略,更是鲜见。

我们开展这项研究,选题本身就有创新之处。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学校现有的和谐教育德育实践经验与“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研究相整合,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新型德育模式,这更具创新意义。

(1)本课题将采用师生共同发展研究策略,即让作为研究主体的学生参与到整个研究的过程中,给他们发现的机会,讲话的平台,让研究的方式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2)本课题将确立师生共同发展研究理念,即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与维护学生作为道德成长主体的责任与权利。

(3)“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策略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1)“我校和谐教育德育实践的经验与问题透析”

调查报告

2006.9

吕煜峰

(2)“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理性思考

论文集

2007.9

缪宇虹

(3)“我校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实施纲要”

文件

2008.6

杨冬

(4)“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交往活动道德规范集锦

案例集

2008.9

华新

(5)“班级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案例

案例集

2008.9

徐丹

最终成果(限3项)

(1)“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建构

研究报告

2010.6

吕煜峰

(2)共建精神家园

论文集

2010.6

许敏峰

(3)家的感觉

案例集

2010.6

张莉君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

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省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课题《和谐教学模式》构建和《实施和谐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研究任务,都如期顺利结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良好氛围。

为此,我校在2001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视科研为发展学校文化重要途径之一。

一把手校长亲自担任历次课题组组长,对学校教科研工作作直接、有效的筹划、组织和领导,无论从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还是研究时间和人员的保证,都给予充分的优先考虑。

十七年的教科研实践,使老师们深深体验和感悟到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科研。

纵观学校的发展历程和青年教师成长的经历,老师们都深有感触,是教科研使他们变得智慧能干,象学校中特级教师、名师和大批教育教学骨干,人人都成了课题研究的担纲、领军人物,我们相信本课题研究具有如此理想的条件和基础,定会获得比以往更加丰硕的成果。

三、课题主持人所属部门意见

(一)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一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

同意申报。

如果该课题获准立项并得到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费资助,本单位愿意以不低于1:

1的比例划拨配套经费;如果该项课题获准立项没有得到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费资助,本单位愿意为该课题划拨不少于伍仟元的研究经费。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二)县(市、区)教育科研部门(高校课题此栏不填)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三)市教育科研部门(高校课题此栏不填)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四、专家评审意见

专家组人数

实到人数

表决结果

赞成票

反对票

弃权票

评审结果

同意立项为:

1.重大课题;

2.重点课题(资助经费);

3.重点课题(自筹经费);

4.立项课题;

5.青年专项课题(资助经费);

6.青年专项课题(自筹经费)

不同意立项,理由如下:

1.选题不当,不适合研究;

2.课题设计、论证不充分;

3.主持人研究水平不宜承担研究任务;

4.课题组研究力量不强或分工不当;

5.同类课题中简单重复;

6.经过比较,本课题有更适合的承担人;

7.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五、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