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9125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8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地下室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地下室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地下室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地下室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室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docx

《地下室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室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docx

地下室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

GD2201003□□

 

跳仓法专项施工方案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总承包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年月日

审核人:

审批负责人:

审批日期:

年月日

第一节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施工图纸

1.2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见表1-1。

表1-1主要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标号

1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50083-97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4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2011版)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8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13

1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JGJ/T10-2011

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第二节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工程规模:

4.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5.建设单位:

广州市新穗旅游中心有限公司

6.设计单位:

7.勘测单位:

8.监理单位:

9.施工单位:

本工程涉及大体积砼的部位有一处:

地下室底板、转换层超大梁。

本工程基础是筏板基础,地下室底板(底板厚度为2400、1500mm、1200、650mm)、超大梁(截面为1800×2000、1500×2000、1600×1800、1400×1800、1200×2000、1050×2000、1000×2000、1200×1600、1000×1800、1200×1500mm)因其剖面几何形态均具备散热面积较大的特点,施工时可不必采取特殊措施,只选用高强、低热的抗裂混凝土既可满足要求,符合大体积砼的条件。

因此,在施工中如何考虑水化热对底板砼的影响,控制好砼的内外温差,防止裂缝的产生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第三节技术解决方案

针对本工程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和多塔楼、大底盘的结构体系特点,本工程的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拟采用跳仓法施工,达到控制混凝土裂缝,同时安排跳仓施工顺序也为塔楼上部施工争取更多的时间。

跳仓法作为一种控制工程裂缝的设计和施工措施,与一般的施工方法不用之处在于:

跳仓法施工缝代替了施工后浇带和永久变形缝,进而达到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的目的。

许多工程时间证明,跳仓法施工对于控制超长、超厚、超薄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效果显著。

跳仓法利用混凝土浇筑后7天10天可完成大部分温度收缩变形的特点,通过小块分仓西方早期温度收缩应力,经过7天到10天后再进行封仓浇筑,将全部结构连成整体。

后续的温度收缩虽然尚未稳定,但此后温度收缩应力呈逐步递减之势,可由混凝土本身的抗拉能力承担。

跳仓法应用“抗与放”原理的,采取“抗放兼施、先放后抗、以抗为主的方法”,取得了良好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节施工前技术措施

4.1技术要求

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掌握地下室底板结构布置、施工进度安排等情况,确定砼浇筑流向和浇筑方法。

严格控制标高,在墙、柱钢筋上必须抄标高控制线,以便随时抄平,对集水坑、电梯基坑等标高重点控制。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8,转换层超大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由搅拌站试验室试配优选合理的配合比,对混凝土泵送、缓凝等均能满足要求。

混凝土温度要求:

混凝土至施工现场的入模温度应满足最高不超过30℃;

坍落度:

暂定120±30mm,;

混凝土初凝时间:

8小时,终凝时间:

14小时;

和易性:

进场混凝土目测检查,不得出现泌水现象.

4.2现场准备

结构位置线、标高控制线、已通过质量检查。

水电预留预埋已完成。

地下室底板钢筋规格、数量、间距、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等均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接头经复试合格。

以上各专业均已办好各种隐预检手续,签字齐全。

1、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

2、保温材料用的厚塑料布、测温用具及仪表等均已准备完毕,数量充足。

振捣棒经检查试转合格,无漏电现象。

3、夜间施工保证工作面照明情况良好,不断电。

照明灯具、线路检修完毕。

4、现场道路清理干净,保证泵车停靠位置及混凝土运输车进现场后的行驶路面通畅,其它用途车辆避让混凝土运输车。

5、工长及时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并签字后报送监理方可开始施工。

6、夜间施工对扰民及民扰问题,应有足够的准备,避免同居民发生冲突,影响施工。

7、因底板砼施工时间较长,每流水段混凝土浇筑之前,及时收听天气预报,选择3天内无降雨的时间段浇筑砼,如因天气变化遇雨,应备有覆盖和排水措施。

4.3砼配合比的确定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极易产生温度收缩裂缝,施工时如何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关键。

因此,首先必须从原材料选择以及配合比的优选方面进行控制:

1原材料选择

1)水泥

减少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就可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水泥品种及用量直接影响水化热的高低,因此,选用较低强度等级水泥配置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对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有利。

现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200kg/m3≤水泥用量≤230kg/m3。

2)骨料

粗骨料选用5~30mm连续级配石子,含泥量<1%,;细骨料用中粗砂,含泥量<3%,配制混凝土,以减少水及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收缩。

颗粒级配及指标符合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有关要求。

3)掺合料

应满足粉煤灰应用技术规范规定,以降低水化热提高抗渗性能。

粉煤灰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20%,其主要指标应符合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同时还应符合有关含碱量控制要求。

4)外加剂

外加剂选用优质减水剂,应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GBJ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规范及广东省有关规定的要求。

⑵、配合比的优选

本工程试配工作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负责,在考虑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初步选出水灰比、水泥用量,求出用水量,再依据所选的砂率,求出砂、石的重量,得出初步配合比。

在得到初步配合比后,以此制作强度试件及膨胀试件(包括自由膨胀试件和限制膨胀试件),在检验试件的强度、膨胀率(特别是限制膨胀率),均满足设计要求时,即可进行试拌,核对坍落度、调整用水量,以最后确定施工配合比。

本工程选用掺UEA膨胀剂的微膨胀混凝土。

根据我司同类工程的经验,及设计单位的意见,本工程混凝土配比的基本要求是:

1、最大水胶比:

0.4~0.45

2、胶凝材料:

300~350230kg/m3

3、混凝土塌落度:

120±30mm

4、矿粉/粉煤灰=1:

3(主要是用粉煤灰)

5、C35混凝土水泥用量:

底板混凝土用水量为160kg/m3,地下室侧墙混凝土用水量为155kg/m3。

6、高效减水剂(聚醚类聚羧酸)kg/m3

7、C35混凝土,抗渗等级P8。

8、60天C35混凝土抗压强度≥35MPa

考虑交通运距,防止混凝土接茬产生冷缝,将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时间控制在4~6小时(根据混凝土掺外加剂的试验结果定出混凝土运输、浇筑、间歇的

允许时间后确定),运到现场的坍落度控制在12±3cm,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下。

4.4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⑴、根据我方技术要求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密切联系,多次试配,确定混凝土最优配合比。

⑵、提前落实各种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

⑶、针对现场场地情况,明确规定罐车的进出路线及泵车的布置。

⑷、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均匀进行,按计划合理组织劳动力,在施工过程中很好地执行施工方案,并在浇筑混凝土前组织召开一次班长以上人员参加的技术交底会。

4.5机械、设备准备:

1、主要机械设备:

表4-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车泵

3

后备一台

2

塔吊

3

2、大体积混凝土运输车辆要求。

计算每台混凝土输送泵所需混凝土运输车数量:

混凝土泵的实际输出量计算:

(按下式计算)

式中: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66m3/h)

——配管条件系数,取0.85

——作业效率,取0.6

根据以上条件得: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为33.66m3/h

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输送泵所需混凝土运输车数量计算:

(按下式计算)

式中: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台)

——每台搅拌车运输车容量(9m3)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所需时间(min)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取30min)

根据以上条件得:

每台混凝土泵所需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数为9m3混凝土搅拌车≈3辆.

浇筑底板混凝土期间,考虑交通堵塞、车辆故障等不确定因素(商品砼搅拌站距本工程距离约2公里,运输车来回正常情况约5分钟),故要求搅拌站至少应配备9m3运输车6辆和足够的驾驶人员,既保证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又要保证夜间行车安全,不出交通事故。

混凝土运输保证每15分钟有一台运输车进场。

第五节施工部署

5.1混凝土供应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经考察后确定使用附近的混凝土有限公司,在混凝土供应前签订混凝土技术协议,内容包括原材料的要求、混凝土总碱含量的要求、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的和易性等)、混凝土技术资料的要求、环保要求。

5.2机械安排

本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将混凝土运到现场,为确保砼浇筑中部不出现施工冷缝,地下室底板布置2台混凝土车泵(臂长50米,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实行连续浇筑。

5.3劳动力组织

浇筑时安排混凝土工60人,分成两班(白班和夜班)轮换施工。

每班施工时都有项目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进行管理。

施工人员分两大班,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

施工时现场工长应对混凝土的下料时间、速度、浇筑顺序、振捣、找平、养护等各道工序严格按技术交底执行。

5.4施工工艺

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浇筑。

第六节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6.1跳仓施工区的划分

地下室底板面积约11700平方米,根据施工缝设置划分为一~八个施工区段进行跳仓施工,,底板混凝土工程的浇筑顺序按照各块的序号顺序。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分块图见下图。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跳仓法浇筑示意图

地下室底板用流水作业,首先第一段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后进行第二段~第七段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的方法浇筑。

6.2混凝土供应及运输方案

我们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资质、供应能力能否满足本工程要求、混凝土的运输距离等进行考察,选用日产量在3000立方米以上的“搅拌站作为本工程的商品混凝土主要供应商,能够满足本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第一段~第四段时,混凝土泵车在地下室西侧布置2台(后备一台);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第五段~第八段时时,混凝土泵车在地下室东侧布置1台(后备一台)。

根据现场测试,混凝土输送车从搅拌站到工地现场路程有约3分钟,满足要求。

6.3主要施工方法

6.3.1砼的浇筑

底板砼浇筑时,配备1台砼输送泵车(臂长达50米以上)

⑴、浇筑前必须认真核对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商品混凝土浇筑配合比单、随车小票(要记录出机时间、运到时间、开始浇筑时间和浇筑完毕时间),确保所浇筑的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并做好坍落度的现场测试工作(每1~2h测一次),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发现问题及时与搅拌站取得联系解决。

如因停滞时间过长导致初凝的混凝土坚决退回。

⑵、砼的浇筑及振捣必须由下向上,分层进行,每层的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

施工现场工长和专职人员要加强管理,砼工要定岗、定责、精心操作,要保证砼分层结合良好和密实。

严格掌握砼最佳振捣时间(一般为10-15秒),砼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棒间距以400mm为宜,梅花形布置。

跟进浇筑方向依次振捣以砼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局部钢筋过密部位,辅以人工扦插和外部震动保证砼的密实。

2由于采用商品砼,所以应严格控制砼的浇灌时间和砼的塌落度,塌落度控制在11~15cm,砼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塌落度应随时抽查,并做好测定记录,切实检验砼标号、抗渗等级与所浇捣部位是否一致。

具体方法采用现场浇捣砼部位挂牌,标明砼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要求商品砼运输罐车也挂牌标明砼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并且浇注砼前后台加强联络,避免浇捣错误。

⑷、砼取样必须在施工现场浇筑点进行取样。

⑸、地下室底板面积较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控制板面标高,具体的办法在底板钢筋上布置钢筋控制桩及利用墙柱插筋,在钢筋上用红油漆作500高控制标记,浇筑时拉十字线控制板面标高。

⑹、由于泵送砼的速度较快,这就要求砼浇注工人的强度较大,在砼振捣中不能漏振。

为了保证砼的连续施工,要将浇注工人分两班作业。

6.3.2混凝土二次振捣、二层压光

(1)大体积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混凝土采取振捣棒振捣。

在混凝土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混凝土因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时间应在混凝土初凝前1~4h左右进行较佳,尤其是在混凝土初凝前1h进行效果最理想。

(2)二次压光,砼浇捣后初凝前,初步按标高用靠尺刮平,然后用木蟹砂板打磨压实,到砼收水后,第二次用木蟹砂板搓抹,以闭合砼表面的收水裂缝,第三次用铁抹子待砼终凝前收光。

6.3.3砼浇筑后温度控制和养护:

⑴、大体积砼的导热性能低,砼浇筑后,水泥发生的水化热不易散发,引起砼内部的温度升高,如果砼表面与中心温差达到一定极限,则可能出现裂缝,同时砼降温阶段可能出现贯穿性收缩裂缝,为了防止裂缝的发生,需控制砼的内外温差及延缓降温速度来保证大体积砼的质量。

因此,在砼浇筑后,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在砼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和土工布养护的方式:

①混凝土底板采用薄膜养护,砼浇筑完毕后2~6个小时(具体时间以砼初凝情况为准),在混凝土表面喷雾湿润后,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底板敞露的表面应全部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塑料薄膜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

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②地下室侧墙、柱等竖向结构采用土工布养护的方式,砼浇筑完毕后2~6个小时(具体时间以砼初凝情况为准),开始覆盖养护。

将土工布覆盖在表面,把水洒至土工布上,确保土工布充分吸湿并保证砼表面充分湿润,并定期进行浇水湿润。

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⑵、在砼养护期间采用测温技术,全面了解砼在强度发展过程中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并根据温度梯度的变化情况,可定性、定量的指导施工,控制砼的内外温差、降温速率,防止裂缝出现。

⑶、测温时间从砼浇筑完6小时开始,每2小时一次,72小时内每2小时测温一次,72小时后每6小时测温一次,7d后每8小时测温一次(力求在接近混凝土出现最高和最低温度时测量)测至温度稳定为止,现场指定责任心强的人昼夜测温,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并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大气温度记录每天由测温人员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

6.3.4特殊部位的施工

⑴、后浇带位置处理

后浇带模板选用20目钢丝网,侧面用木方支撑加固,该模板不需要拆除,具有一定刚度,可以防止发生混凝土鼓胀现象。

为防止后浇带钢筋锈蚀,后浇带钢筋刷水泥:

细砂为1:

1的水泥浆进行保护。

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后浇带内侧杂物用人工清理干净,并沿后浇带砌2皮砖,砖上用竹夹板进行覆盖,四周设临时围栏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防止杂物、泥土流入后浇带内。

水平施工缝做法大样

⑵、施工缝处理

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时,地下室外墙500mm标高处设置水平施工缝,在外墙上(基础梁顶500mm标高处)留置水平施工缝。

外墙水平施工缝采用300mm宽的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焊接成整体环状,所有对接焊缝均要求满焊,避免成为防水薄弱环节。

垂直施工缝做法

施工缝处模板采用20目钢丝网进行封堵。

施工缝第二次混凝土浇灌前对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将表面上松动的石子、软弱混凝土层剔除,直至露出石子为止,并冲洗干净,清除浮粒。

在下道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混凝土浇筑时先铺一层50~100mm厚的同混凝土配比的水泥砂浆,然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并加强施工缝接缝处的振捣工作。

6.3.5砼试块的制作

为了解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除预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现场后,还应根据规定检验取样制作试块。

⑴、对进场预拌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每车应目测检查和随机抽样进行坍落度检验,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混凝土退厂处理。

⑵、混凝土应在现场按每100m3取样制作三组试块,一组为标养试块,一组为同条件养护试块,一组为拆模试块。

⑶、抗渗试件按每500m3取样,每次留置两组,6个试件为一组,并送入标养室养护,养护期不少于28天,不超过90天;对抗渗混凝土,抗渗试块、强度试块的试样必须取自同一车次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

3抽检试件时,应记录好车号及抽检时间等情况。

6.4施工阶段砼浇筑块体的温度、温度应力的验算

6.4.1砼浇筑块体的温度

6.4.1.1砼的最大绝热温升

以最不利的条件进行计算,既假若结构物四周没有任何散热和热损失条件,水泥的水化热全部转化成温升后的温度值,则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值为:

T(t)=(W·Q/c·ρ)·(1-e-mt)

式中:

T(t)——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最大绝热温升(℃);

Q——水泥28d水化热,查表得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8天水化热Q=375kj/kg;

W——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取mc=340kg;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

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

t——混凝土的龄期(d)取3、6、9、12、15、18、21;

e——为常数,取2.718;

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取:

0.406(浇筑温度约29℃)。

则:

T(3)=(340×375/0.97×2400)×(1-2.718-0.406×3)=70.96℃

T(6)=(340×375/0.97×2400)×(1-2.718-0.406×6)=59.56℃

T(9)=(340×375/0.97×2400)×(1-2.718-0.406×9)=56.18℃

T(12)=(340×375/0.97×2400)×(1-2.718-0.406×12)=55.18℃

T(15)=(340×375/0.97×2400)×(1-2.718-0.406×15)=54.89℃

T(18)=(340×375/0.97×2400)×(1-2.718-0.406×18)=54.80℃

T(21)=(340×375/0.97×2400)×(1-2.718-0.406×21)=54.77℃

4.1.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1(t)=Tj+T(t)·ξ(t)

式中:

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j——混凝土浇筑温度(℃),取28度;

ξ(t)——t龄期降温系数,查表4-1:

表4-1

浇筑层厚度(m)

龄期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1.0

0.36

0.27

0.17

0.09

0.05

0.03

0.01

T1(3)=29+70.96×0.36=54.5℃

T1(6)=29+59.56×0.27=45.1℃

T1(9)=29+56.18×0.17=38.5℃

T1(12)=29+55.18×0.09=33.9℃

T1(15)=29+54.89×0.05=31.7℃

T1(18)=29+54.80×0.03=30.6℃

T1(21)=29+54.77×0.01=29.5℃

4.1.3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处)温度

(1)、保温材料厚度

δ=0.5h·λi(Tb-Tq)Kb/λ(Tmax-Tb)

式中:

δ——混凝土表面的保温材料厚度(m);

λi——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查表得麻布袋λi=0.14;

Tb——混凝土表面温度(℃);

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取29(℃);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Tmax——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

计算时可取Tb-Tq=15~20℃,取平均值为17.5℃;

Tmax-Tb=20~25℃,取平均值为22.5℃;

Kb——传热系数修正值,采用在易透风保温材料上下各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Kb=1.3~1.5,由于处于地下部分,基坑不易受风的影响,故取1.3。

δ=0.5h·λi(Tb-Tq)Kb/λ(Tmax-Tb)

=0.5×2.4×0.14×17.5×1.3/2.33×22.5≈0.07m

则实际采取蓄水、一层麻布袋、两层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养护,即可保证1m厚底板的控裂要求。

(2)、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β=1/[Σδi/λi+1/βq]=1/[0.07/0.14+1/23]≈1.84W/(m2·k)

式中:

β——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W/(m2·k)];

δi——各保温材料厚度,保温材料选用麻布袋,厚度为0.07(m);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麻布袋为0.14[W/(m·k)];

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23[W/(m2·k)];

(3)、混凝土虚厚度:

h’=k·λ/β=(2/3)×2.33/3.0=0.52米

式中:

h’——混凝土虚厚度(m);

k——折减系数,取2/3;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4)、混凝土计算厚度:

H=h+2h’=2.4+2×0.52=3.44米

式中: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h——混凝土实际厚度(m);

(5)、混凝土表层温度:

T2(t)=Tq+4·h’(H-h’)(T1(t)-Tq)/H2;

式中:

T2(t)——混凝土表面温度(℃);

Tq——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取29(℃);

h’——混凝土虚厚度,取0.52米(m);

T1(t)——混凝土中心温度(℃);

T2(3)=29+4×0.52×(3.44-0.52)×(54.5-29)/2.542=53.0℃

T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