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8645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气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烟气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烟气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烟气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烟气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气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docx

《烟气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气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气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docx

烟气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

锅炉维护检修规程

11 范围

1.1本规程规定了工业锅炉的检修周期、检修内容、检修方法、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等内容。

1.2本规程适用于集团公司内部锅炉的维护和检修。

1.3引用文件:

GB150压力容器、NB/T47034-2013工业锅炉技术条件、国务院令(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HS01004-2004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12 设备型号规格 主要技术性能

12.1 设备型号规格

Q116/542-20.3-3.6/450锅炉

12.2 主要技术性能

工作压力:

3.6MPa

产量:

20.3t/h

3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

3.1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

小修

大修

检修间隔期h

2800~4200

11000~16000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3.2检修内容

3.2.1小修

a)检查,必要时修理或更换水位计、安全阀、压力表和蒸汽流量计等附件。

b)检查,清理锅炉受热面、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和沉降室的积灰。

c)检查,必要时修补炉门,内外炉墙、前后拱和保温层,堵漏风。

d)清洗炉排前后轴承、炉排变速箱,换油并消除漏油。

e)检查,更换损坏的炉排片、夹板、密封块、挡渣器和搁座。

f)检查锅炉受热管腐蚀情况。

g)检查,清理锅筒及联箱的沉淀物。

h)检查,清理排渣机磨损腐蚀情况。

i)检查除尘器漏风带水情况,并修补。

3.2.2大修

a)包括小修内容。

b)检修更换锅炉受热管及本体内的水、汽管道。

c)检查,更换省煤器及弯头。

d)检查,修理或更换空气预热器。

e)检查,修理或更换或更换联箱防焦箱及手孔盖。

f)检查,修理或更换风机外壳、叶轮、轴及轴承座。

g)修理或更换除尘器。

h)检查、修理炉排系统。

i)检查,更换前后轴轴承,检修冷却系统。

j)检查、修理炉排变速器。

k)检查、修理折烟板和烟道挡板。

l)检查、修理锅筒内壁装置、清除水垢,必要时对锅筒内壁和内部装置涂刷“锅炉漆”。

m)检查,修理或更换给煤和除渣设备。

n)前后拱重新浇灌,炉墙修补或重砌。

o)更换锅炉锅筒、汽管、水管、烟道等的保温层并刷漆。

p)修理或更换三大安全附件。

q)有关锅炉本体的技术改造工作可结合大修同时进行。

3.3检修前准备

3.3.1技术准备

a)说明书、图样、技术标准等技术资料。

b)设备运行、检修、缺陷、隐患、故障、功能失常等记录。

c)进行设备性能和主要技术参数的预检测,并记录。

d)锅炉受压元件的重大修理如:

锅筒、封头、对流管束、集箱、联箱的更换、矫形、挖补、主焊缝的补焊等,应有图样和施工技术方案,并报有关部门批准,修理的技术要求可参照锅炉专业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规定。

e)用焊接方法修理和改造锅炉受压元件时。

施焊单位应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至符合要求。

f)制定检修方案,必要时编制大修网络图。

3.3.2物资准备

a)检修所需的材料、标准件。

b)更换件必须与被更换件的材质和规格相同并具有材质单,如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代用材料须按质保体系的规定经过批准。

c)检测仪器.

d)工检研具、拆装工具。

e)施工设备和起重器具。

3.3.3安全技术准备

a)必须把要检修的水、汽系统管道与运行锅炉的连通处,用盲板隔开。

b)进入燃烧室和烟道工作前必须把该炉的烟道、风道与运行锅炉的连通处隔开。

c)切断须检修锅炉的动力电源,挂《禁止开启》警示牌。

d)进入锅筒检修的人员,衣袋中不应有杂物,在锅筒内铺上胶皮,并落实锅筒处监护人员(工作完毕后清点带入锅筒的工具,经两人检查证明锅筒内确实无人,无工具方能关闭人孔)。

e)锅筒各连接箱及主要汽、水管道拆下后不加堵板者,应落实专人看守或满封。

f)进入锅筒、炉膛和烟道时的照明必须使用12伏行灯或手电筒,所使用移动电线必须是橡皮绝缘软线。

g)大修时由操作工停炉,按规定速度降温,排空炉水,引风机抽尽烟道气体后,交付检查负责人,然后方可进行内部检修工作。

h)严禁在有压力或炉水温度较高情况下修理锅炉受压元件,以防汽、水喷出伤人。

4检修方法

4.1锅筒、联箱

4.1.1检查锅筒内壁、焊缝、胀管腐蚀程度和有否裂纹,必要时可用超声波探伤和测厚仪检测确定。

4.1.2锅炉内部除垢,一般采用机械除垢法或酸法除垢法(加缓蚀剂)。

4.1.3锅筒和集箱上发生局部腐蚀或磨损的凹坑,当其长和宽不大于板厚的两倍且Φ<40mm,两个磨损或腐蚀的凹坑之间不小于120mm时,可采用电弧焊进行堆焊修复;当发生严重损坏时,则采用挖补的方法修理并进行无损探伤。

4.1.4发现联箱、锅筒有细裂纹,可采取在裂纹两端钻上孔然后磨去裂纹补焊(需经当地有关部门同意)的方法修复。

4.1.5锅筒的鼓包变形,应采取挖补法修复,并探伤检查。

4.2炉管、水冷壁管、过热器管、省煤器管

4.2.1炉管有下列情况之一,应抽出更换。

a管壁腐蚀和磨损后,其残余厚度小于1.5mm(对于对流受热面管子);

b管壁破裂且管子弯曲变形;

c管端裂纹已进入管板内部或管端严重过热烧损。

d管壁严重沉积水垢,已经无法清洗使其脱落;

e管端拔出;

f局部变形粗大或鼓包超过规定要求。

4.2.2下列情况可不抽管在原位进行焊接修补或重新胀接。

a胀接管端轻微渗漏可以进行补胀;

b管端轻微裂纹,可以用砂轮磨削除去;

c管壁破裂局部鼓包或变形,但其他部分管子完好无损时,若原位可以施工焊接的可不抽管,在原位割除已损坏管段予以原位焊接修补,两焊缝间距不小于150mm,距离胀口不小于200mm。

4.3锅炉钢架构件

4.3.1对变形量较小、刚性较小的钢架构件的校正采用冷态法。

4.3.2对变形量大,刚性较大的钢架构件的校正采用热态法。

4.3.3对于不重要钢构件上局部变形的校正采用覆盖电焊层的方法。

5检修质量标准

5.1炉墙

5.1.1炉墙水平膨胀缝,平面度不大于5/2000,全长不大于10mm。

5.1.2炉墙垂直膨胀缝,其垂直度误差不大于5/2000,全长不大于15mm。

5.1.3炉墙表面与管子间的间隙的允差符合表2规定。

表2mm

部位

允许误差值

水冷壁管,对流管束中心与炉墙表面之间的距离

-10~+20

过热器或省煤器管中心与炉墙表面之间的距离

-5~+20

锅筒(壳)与炉墙表面的间隙

-5~+10

集箱、穿墙壁管与墙之间的间隙

0~+10

5.2锅筒

5.2.1锅筒内表面无划痕、无水垢、铁锈及其它杂物。

5.2.2锅筒人孔管座接触面平整光滑,无沟槽和麻坑。

5.2.3锅筒直线度不大于3/1000,全长不大于15mm。

5.2.4锅筒下部的滑动或滚动装置应光滑灵活,接触均匀,伸缩自由,有足够的膨胀间隙。

5.2.5人孔凸肩与人孔圈之间总间隙不超过3mm,沿圆周各点不超过1.5mm。

5.3水冷壁管、排管、过热器管

5.3.1所有管子内部无水垢、水锈及杂物、管壁无鼓包、裂纹及重皮。

5.3.2管间的托架、吊卡等完整牢固。

5.3.3中低压锅炉管子弯曲半径符合JB1624《中低压锅炉管子弯曲半径》的规定。

5.3.4中低压锅炉焊接管孔尺寸符合JB1625《中低压锅炉焊接管孔尺寸》的规定。

5.3.5锅炉胀接管孔尺寸及管端伸出长度符合JB1622《锅炉胀接管孔尺寸及管端伸出长度》的规定。

5.3.6管子的胀口不应有下列缺陷:

a管端内表面有粗糙、剥落、刻痕、夹层、裂纹等现象;

b12°~15°板边后管端有裂口;

c90°板边后边缘有超过2mm长的细小裂纹。

5.4铸铁省煤器及弯头

5.4.1铸铁表面光洁,无砂粒、气孔、裂纹和斑点。

5.4.2省煤器管和弯头达2级精度铸造,壁厚公差为1.2mm。

5.4.3省煤器管直线度允差不大于1/1000,全长不大于2mm。

5.4.4法兰密封面对管孔轴线之垂直度允差不大于0.25mm。

5.4.5省煤器每根肋片管上有破损肋片数不超过总肋片数的10%,整个省煤器中有破损肋片的管数不超过总管数的10%。

5.4.6组装铸铁省煤器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项目

偏差不应超过

支撑架的水平方面位置

支撑架的标高

支撑架的纵、横向水平度

±3mm

±5mm

1/1000

5.4.7省煤器法兰,支撑架及边框间可使用2~3mm的石棉绳压紧,不准漏风。

6试车与验收

6.1试车前的准备

6.1.1超压水压试验

6.1.1.1锅炉受压元件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超压水压试验:

a经焊接、修理或改装后;

b锅炉每运行6年。

6.1.1.2试验时水压应缓慢升降,当水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时,暂停升压,进行初步检查(管子水压试验时,无需暂停升压)若无漏水或异常现象,再升压到试验压力,焊接锅炉保持试验压力5分钟,保持铆接的锅炉试验压力20分钟(管子试验压力时,保持10~20秒)。

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

6.1.1.3水压试验合格标准

a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无水珠和水雾;

b铆接和胀口及附件密封处在降到工作压力后不滴水珠;

c水压试验后用肉眼观察,无残余变形。

6.1.2锅炉修理期间,受压元件未经焊接、修理和改动,可不进行超压水压试验。

在试运前,需进行工作压力下的严密性试验。

6.1.3水位计的水位标志清晰照明良好,电源可靠,能清楚看到水位。

控制室内的水位计调校至与锅炉上的水位计指示一致,声光报警可靠。

6.1.4锅筒压力表及其它热工仪表均已调校完毕,标志清晰;电气保护联锁、自控装置、报警装置均动作正确,事故照明处于良好状态。

6.1.5各处膨胀间隙正确,膨胀位移时不受阻碍,膨胀指示器在冷态下调至零位。

6.1.6给水系统均处于正常状态。

6.1.7清理锅炉现场,做到“完工、料净、现场清”,通道畅通。

6.2煮炉及试运行

6.2.1煮炉

6.2.1.1锅炉内壁铁锈、水垢严重,大修换水、汽受热面管50%以上或化学清洗后,须进行煮炉。

6.2.1.2煮炉结束,大量换水直到炉水清洁后,按照《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安全监督部门的参加下,对锅炉安全阀在工作压力下进行调校和严密性试验。

6.2.2负荷试运行

6.2.2.1锅炉供汽带至满负荷后连续72小时试运转,全面检查锅炉本机及辅机系统运转状况。

严密性、膨胀、各部温升、振动等均达到技术要求;蒸汽参数、燃烧状况、锅炉出力等均应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6.2.2.2锅炉热效率试验,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6.3验收

6.3.1验收时需具有下列记录和资料:

a各部验收记录(包括更换件及其部位);

b水压试验记录

c负荷运行各项参数记录和检查情况记录;

d热效率试验记录和结果;

e技术改进记录。

6.3.2根据6.3.1条各项记录,对照劳动部《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本规程规定以及锅炉出力和热效率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的程度,评定检修质量等级,报当地劳动部门办理手续,予以验收。

7维护及常见故障

7.1维护

7.1.1检查三大安全附件是否正常,有无泄漏,定时冲洗水位表,定期校验压力表,定期做安全阀手动排气试验。

7.1.2检查各种监测仪表、自动装置是否安全、灵敏、准确、可靠,有无异常现象。

7.1.3检查给水泵运转是否良好,有无异常声响,润滑脂是否合格。

7.1.4检查上、下锅筒、对流管束及水冷管壁、过热器有无鼓包变形和泄漏。

7.1.5检查省煤器管及弯头是否穿孔,有无异常响声。

7.1.6检查排污装置有无泄漏和堵塞现象。

7.1.7检查烟风系统挡板有无变形和松脱。

7.1.8检查给水系统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现象。

7.2常见故障处理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表4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受热面管子爆管

1水质不良引起积垢和腐蚀造成过热

2水循环破坏受热不均匀造成过热

3机械损伤

4烟气磨损

5材质不良

轻微爆管可先维持运行,停炉后进行补焊;严重时紧急停炉进行补焊或更换新管。

同时加强给水炉水检测,改善燃烧状况。

受热面管子焊缝或胀接口泄漏

焊接或胀接质量不良

重新焊接或胀接

省煤器管泄漏

1给水质量不良,管壁腐蚀穿孔

2给水的温度和流量变化太快太大,省煤器冷热偏差过大

3铸造质量不良

1更换省煤器管子并加强给水质量检测

2均匀给水

3修理或更换

省煤器弯头泄漏

1密封垫损坏或安装不当

2弯头破裂

1更换密封垫或调整

2更换弯头

给水泵启动困难或不能启动

1变频器失灵

2电机烧毁

1修理变频器

2更换电机

水位计玻璃管破裂

1汽水旋塞不在同一中心线上,玻璃管扭偏

2冲洗水位表操作不正确玻璃板温度变化突然

3机械损伤或本身质量问题

4冻裂

1更换玻璃管

2正确冲洗水位表,稳定操作

3做好防冻措施

水位表水位吊滞不动

水汽管堵塞

冲洗水位表,疏通水连管

水位表漏气漏水

1旋塞面磨损旋塞质量不良

2压盖或填料过松,填料不足或变质

1更换旋塞

2更换填料,紧固压盖

压力表指示不准或无指示

1压力表损坏

2管道堵塞

1更换压力表

2吹洗管道

8锅炉完好标准

8.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

a能持续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并能随时投入运行,年等效可用率达90%以上;

b热效率达到设计水平或国内同类型锅炉的平均先进水平;

c汽温、汽压、蒸汽品质、等主要参数符合规程规定;

d锅炉额定出力下排烟温度符合有关规程规定。

8.2内部构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

a汽包、联箱及受热面腐蚀、磨损轻微,管子蠕胀正常;

b安全阀、水位报警、等保护装置完好并投入运行,动作可靠;安全阀严密;

c汽温、汽压、给水、等主要调节装置安全可靠,正常投入使用;

8.3主体整洁,零部件齐全好用:

a本体部件、附件齐全,汽压、汽温、水位、流量、排烟温度、水位报警等主要表计完好准确;

b锅炉范围内的主蒸汽管道、给水管道、支吊架、保温等完好无损,中温中压的主蒸汽管道金属材质和蠕胀符合规程规定;

c锅炉范围内的主蒸汽管道及给水管道应定期检测,修复率100%并应保持焊口无重大缺陷; 

d与锅炉本体连接的汽、水、烟、等管线安装合理,泄漏率≤0.5‰,各部螺栓应满扣、齐整、紧固,并符合当地抗震设防要求;

e设备见本色,无灰无垢,油漆完整美观,照明充足,色环、流向箭头、编号齐全;

f锅炉给水泵等辅机齐全完好。

8.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应具有:

a设备档案,并符合企业设备管理制度要求;

b锅炉使用登记证;

c锅炉断面图、易损配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