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863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docx

《最新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docx

最新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为了降低ICU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对ICU病人进行目标监测,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监测目的

了解各类型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监测对象:

被监测的病人必须是入住ICU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病人;病人住进ICU的时间≥48小时,转出ICU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均属ICU感染。

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病人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病人转出ICU到其它病房后,应追踪观察48小时,此间确定的感染仍属ICU感染。

月底转出ICU的病人,如48小时后发生感染的,感染日期记在下一月;48小时内发生感染的,则该感染日期为转出ICU的日期,记入转出当月感染数。

2、监测部位:

监测的重点部位是由侵袭性操作所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资料收集:

每个被监测的ICU病人,每天填写“ICU病人日志”及“ICU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ICU病人发生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监测周期为1年,监测时间从2015年3月1日ICU目标性监测正式启动开始。

三、器械相关感染定义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体征并有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依据,或临床医师诊断的肺部感染。

(二)、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病人留置血管导管或拔出血管导管48小时内出现的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T>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1岁的病人有发热(T>38℃,肛温),或低体温(<37℃,肛温),或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

除血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除上述临床症状之外,诊断成立至少还应具备以下各项中的一项。

1、导管半定量细菌培养阳性(>15cfu/导管尖端5cm)或导管定量培养阳性(>10cfu/导管端),并与外周静脉血培养(至少一次)分离到的病原菌相同。

2、同时从血管导管、外周静脉血抽血送细菌定量培养,前者与后者细菌浓度比例>3:

1。

3、同时从血管导管、外周静脉抽血送细菌培养,导管所取血样培养出现阳性的时间比外周静脉血早2小时以上。

对于常见皮肤共生菌,如棒状杆菌属(除白喉杆菌外)、芽孢杆菌属(除炭疽杆菌外)、丙酸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气球菌属、微球菌属,需要不同时间、需要不同时间、采集2次或2次以上的血培养均阳性才能确诊。

如血液中1次或1次以上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假丝酵母菌属等即可确诊。

(三)、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

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导尿管,出现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或者无症状,且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数≥10cfu/ml,革兰阴性杆菌数≥10cfu/ml。

四、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

医师1、严格掌握使用导管的指征、置管部位、正确的置管方法。

2、当发生或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送标本做细菌微生物培养。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不需常规进行导管尖端的培养,在考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应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根据保留与否,分别采取不同的送检方法。

3、正确填写检验报告申请单。

4、根据微生物学药敏结果选择抗菌治疗。

5、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时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护士1、每日晨8时登记ICU患者日志。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插管部位变化。

3、记录导管置入和拔出的时间以及操作者。

4、加强导管和置管部位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每2天更换一次纱布,每7天更换一次透明敷贴1-2次,污染时及时更换。

5、当发生感染或怀疑感染时,要正确采集标本并及时送检。

院感专职人员1、对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医院感染定义与诊断标准。

2、查看患者病历记录及相关检查,向医生、护士了解病人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院内感染。

3、负责检查ICU护士填写的患者日志,每日填写,避免遗漏。

4、输入医院感染监测数据,每月小结,每季度分析总结,观察与感染相关的因素,提出临床干预措施。

5、测数据反馈给监测科室,不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

五、标本采集方法

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临床疑似病例标本送检率,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正确掌握标本的采集时机和方法,以及送检时限,及时发现院感病例。

痰标本采集

1)患者能自行留痰者让患者漱口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痰器内,盖好送检。

最好为清晨第一口痰,避免唾液。

2)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协助患者取适当卧位,戴无菌手套,无菌集痰器连接负压吸引器和无菌吸痰管,按无菌操作将痰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加盖送检。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标本采集

临床医师首先判断血管导管是否有保留的必要性,在选取不同的采集方法。

1、保留导管(中心静脉插管)标本采集:

至少采取2套血培养,一套抽取外周静脉,另一套抽取导管采血,两套血标本的采血时间必须≤10分钟,分别标记采血部位。

2、导管拔出(中心静脉插管)标本采集:

1-2各不同部位采集外周静脉血1-2套;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导管尖端5CM进行定量培养或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

尿标本的采集:

1)中段尿使用肥皂、清水清洗外阴,撑开外阴或翻转包皮,收集中段尿10~50ml

2)导尿管络合碘消毒导尿管(接头上端近会阴部)两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导尿管10ml,采集后立即送检,如有特殊情况,标本应保存于4℃。

六、资料分析

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主要是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各类危险因素如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机机等相关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计算指标及方法为:

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数)

1.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100%

同期住ICU病人总数

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数)

2.病人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1000‰

同期住ICU病人日数

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3.与尿道插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1000‰

同期尿道插管病人日数

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液感染人数

4.与动静脉插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发病率(‰)=----------------------------×1000‰

同期动静脉插管病人日数

使用呼机机病人中肺部感染人数

5.与呼机机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病率(‰)=---------------------------×1000‰

同期使用呼机机病人日数

6.感染率的比较

为了比较各种ICU的感染率,必须考虑住在ICU的病人病情。

只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正后,才能具备相同的基础进行比较。

每周按照“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表2)”对病人进行评定,评定结果记入“ICU月报表”中,然后计算ICU病人的病情平均严重程度。

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病人总分值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每周参加评定的ICU病人总数

ICU感染率

调正率=──────────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7.器械使用率:

ICU内留置导尿管、使用动静脉插管和呼吸机的病人较多,因此对其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肺部感染也作相应的监测。

某些医疗器械的使用在确定感染危险因素的强度中具有重要作用。

病人使用某些高危器械的比例即器械使用率,通常定义为单位累计住院天数(如1000个住院日)中使用器械的天数。

尿道插管病人日数

尿道插管应用率(‰)=───────────×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动静脉插管日数

动静脉插管应用率(‰)=──────────×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使用呼吸机日数

呼吸机应用率(‰)=──────────×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总器械应用日数

总器械应用率(‰)=──────────×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8.危险因素相关感染率:

以住院日数和器械使用日数计算感染率

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1000

累计病人尿道插管日数

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流感染人数

动静脉插管相管血流发病率(‰)=────────────────×1000

累计病人动静脉插管日数

使用呼吸机病人中肺炎人数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1000

累计病人使用呼吸机日数

9.病例感染率:

以处于危险因素中ICU病人数计算感染率

感染病人数(或感染例次数)

病例感染率(%)=─────────────×100

处在相关危险因素中的病人数

(如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病人)

10.平均住院时间:

ICU病人总住院日数

平均住院时间=

当月新进ICU病人数+(当月第1天病人数-下月第1天病人数)/2

七、监测资料的总结报告及反馈

在计算出各种医院感染发病率后,应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被监测部门反馈,并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