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7867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0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Cl-35.5Na-23Mg-24Fe-56Cu-64Zn-65Ba-137

一、选择题(22道小题,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气体呈红棕色的是

A.Cl2B.SO2C.NO2D.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气体的颜色回答。

【详解】通常,Cl2为黄绿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气体,SO2、CO2为无色气体。

本题选C。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B.稀硫酸C.漂白粉D.氯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纯净物的概念分析回答。

【详解】液氯中只有氯分子,属于纯净物。

稀硫酸、氯水都是水溶液,漂白粉含有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它们都是混合物。

本题选A。

3.下列选项中,不包含在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是

A.PM2.5B.CO2C.SO2D.N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空气质量报告的相关内容回答。

【详解】空气质量报告是根据某地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PM2.5等)的浓度,再换算成空气污染指数而发布的,其中不包括CO2。

本题选B。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氢氧化铁胶体B.硫酸铜溶液C.蔗糖溶液D.氯化钾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胶体的性质之一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详解】A.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选A项;

B.硫酸铜溶液不是胶体,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B项;

C.蔗糖溶液不是胶体,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C项;

D.氯化钾溶液不是胶体,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D项。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胶体和溶液的区别,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用此性质即可鉴别。

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FeB.NaOHC.KCl溶液D.C2H5OH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回答。

【详解】电解质概念包含三个要点:

必须是化合物,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导电的原因是自身电离生成了自由离子。

酸、碱、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Fe为单质、KCl溶液为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C2H5OH水溶液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本题选B。

【点睛】全面、准确掌握化学概念,可将概念分解成若干要点,再据这些要点分析解答问题。

6.已知四氯化碳是一种无色有毒易挥发液体,不溶于水,密度>1g/cm3,沸点约为76.8℃。

要从水与四氯化碳的混合物里将四氯化碳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过滤B.分液C.蒸馏D.萃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分离方法。

【详解】四氯化碳是不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它与水组成的混合物有分层现象,最适合用分液方法分离。

本题选B。

【点睛】过滤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分液用于分离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蒸馏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将溶质从一种溶剂中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7.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离子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结合实例作出判断。

【详解】A项:

氢气燃烧生成水、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都是化合反应,只有前者有化合价升降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项:

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碳酸钙溶于盐酸,都是离子反应,只有前者有化合价升降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项: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符合题意;

D项:

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一定有化合价升降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C。

8.下列物质中,常用作氧化剂的是

A.Na2SO4B.H2C.NaD.KMnO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常见化合价分析。

【详解】Na2SO4中各元素价态稳定,不易发生变化,主要发生非氧化还原以应;H2易失电子,形成稳定的+1价,主要表现还原性;Na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失电子,表现还原性;KMnO4中锰元素为最高+7价,易得电子,是常用的强氧化剂。

本题选D。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8gN2含分子数目为NA

B.1L0.1mol/LKCl溶液中,含K+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D.1mol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所含阴离子数的总数为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有关物质的结构分析回答。

【详解】A项:

28gN2含1molN2,分子数目为NA,A项正确;

B项:

1L0.1mol/LKCl溶液中有0.1molKCl,K+数目为0.1NA,B项正确;

C项:

标准状况下水非气体物质,11.2LH2O不是0.5mol,所含原子数目不是1.5NA,C项错误;

D项:

Na2O2中阴离子为O22-,1mol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阴离子总数为NA,D项正确。

本题选C。

【点睛】公式n=V/Vm只适用于气体物质,Vm=22.4L/mol时还要求是标准状况。

10.下列仪器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需要的是

A.烧杯

B.容量瓶

C.胶头滴管

D.分液漏斗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配制溶液的过程分析回答。

【详解】固体溶解或浓溶液稀释要在烧杯中进行;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溶液或定容时需用胶头滴管;使溶液体积符合要求必须使用容量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需要分液漏斗。

本题选D。

【点睛】锥形分液漏斗只用于分离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硝酸银溶液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

Ag++Cl-=AgCl↓

B.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CO32-+2H+=H2O+CO2↑

C.用稀硫酸清洗铁锈(氧化铁):

Fe2O3+6H+=2Fe3++3H2O

D.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备一氧化氮:

3Cu+8H++2NO3-=3Cu2++2NO↑+4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判断。

【详解】A项:

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只有AgCl不溶于水,不能拆写,A项正确;

B项:

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拆写,应写为CaCO3+2H+=Ca2++H2O+CO2↑,B项错误;

C项:

铁锈(氧化铁)为氧化物,不能拆写,C项正确;

D项:

铜与稀硝酸反应中只硝酸、硝酸铜可拆写,D项正确。

本题选B。

【点睛】离子方程式常见错误:

不符合事实,质量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拆写不正确等。

1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里大量共存的是

A.H+、NH4+、SO42-、Cl-B.K+、Fe3+、OH-、SO42-

C.Na+、H+、HCO3-、Cl-D.Ca2+、Na+、CO32-、NO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离子间的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判断。

【详解】A项:

四种离子彼此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

B项:

Fe3+与OH-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

C项:

H+与HCO3-生成CO2气体和水,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

D项:

Ca2+与CO32-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本题选A。

13.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如图①、②、③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②中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B.图②中钠四处游动并嘶嘶作响,说明反应产生了气体

C.图③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D.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Na+2H+=2Na++H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

【详解】A项:

图②中钠熔成小球所需热量必为反应放出,此时水未沸腾,则钠的熔点低于100℃,A项正确;

B项:

图②中钠球游动是反应产生气体的推动,B项正确;

C项:

图③中是碱性物质使酚酞变红,C项正确;

D项:

水是氧化物、也是难电离物质,不能拆写,应写成2Na+2H2O=2Na++2OH-+H2↑,D项错误。

本题选D。

14.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解度:

Na2CO3>NaHCO3

B.二者的溶液可用加入澄清石灰水的方法区别

C.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

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CO2一样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判断。

【详解】A项:

通常,NaHCO3溶解度较小,A项正确;

B项:

Na2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

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时HCO3-与OH-反应生成CO32-和水,CO32-再与Ca2+生成CaCO3白色沉淀。

故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区别,B项错误;

C项:

加热固体混合物时,NaHCO3可完全分解生成Na2CO3,C项正确;

D项:

据两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等量的CO2,D项正确。

本题选B。

【点睛】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时,若石灰水过量,则生成CaCO3、NaOH、H2O;若NaHCO3溶液过量,则生成CaCO3、Na2CO3、H2O。

15.依据已有知识,下列各组溶液只能用焰色反应鉴别的是

A.Na2CO3、NaClB.KCl、NaCl

C.CaCl2、NaClD.Na2CO3、CaCl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阴阳离子的性质,提出合理的鉴别方法,作出符合题意的判断。

【详解】A项:

Na2CO3、NaCl中阳离子都是钠离子,不能用焰色反应鉴别,A项不符合题意;

B项:

KCl、NaCl中阴离子相同,阳离子K+、Na+只能用焰色反应鉴别,B项符合题意;

C项:

CaCl2、NaCl中阴离子相同,阳离子Ca2+、Na+可用焰色反应鉴别,也可用Na2CO3溶液鉴别,B项不符合题意;

D项:

Na2CO3、CaCl2中,阴离子可用盐酸鉴别,阳离子可用焰色反应或Na2CO3溶液鉴别,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B。

16.合金材料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B.水银C.黄铜D.生铁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合金的概念和物质的组成分析判断。

【详解】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钢是含碳量0.03%~2%的铁合金,不锈钢是另加铬、镍元素的特种钢;生铁是含碳量2%~4.3%的铁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故不锈钢、生铁、黄铜都是合金。

水银是金属汞的俗名,是纯金属,不是合金。

本题选B。

1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NO3可以制化肥、农药B.NH3作制冷剂

C.Fe3O4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D.Na2O2用作供氧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回答。

【详解】A项:

HNO3可以制得KNO3、NH4NO3等化肥,也是制农药的原料,A项正确;

B项:

液态NH3气化时吸收大量热,可作制冷剂,B项正确;

C项:

Fe3O4为黑色晶体,不能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C项错误;

D项:

Na2O2与二氧化碳、水反应都能放出氧气,用作供氧剂,D项正确。

本题选C。

【点睛】Fe2O3为红棕色粉末,常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

应从物质的理化性质理解物质的用途。

18.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及性质的实验中,依据下列方法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方法

现象

结论

A

观察氯水颜色

氯水呈黄绿色

氯水中含Cl2

B

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

有无色气体产生

氯水中含HClO

C

向红色纸条上滴加氯水

红色纸条褪色

氯水具有漂白性

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

溶液变成棕黄色

氯水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

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

HCl+HClO,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氯水中含有氯气而呈浅黄绿色,溶液中HCl与硝酸银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而溶液呈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溶液中氯气、HClO都强氧化性,都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而使溶液变为棕黄色,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水呈浅绿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氯气,故A正确; 

B.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碳酸氢根离子与氯水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B错误; 

C.红色纸条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故C正确;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是因为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说明氯水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

19.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关闭阀门A时,试管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无明显变化;打开阀门A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

则B瓶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

A.浓硫酸B.浓盐酸

C.Na2CO3溶液D.饱和NaCl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和次氯酸的漂白性分析回答。

【详解】打开阀门A,氯气不经B中溶液,与C中的湿润布条的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使红色布条逐渐褪色。

关闭阀门A,C中湿润红色布条无明显变化,说明氯气被B中溶液吸收。

选项中只有Na2CO3溶液吸收氯气,生成CO2。

本题选C。

20.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罐车装运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稀盐酸D.稀硝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钝化原理分析回答。

【详解】常温下,铝、铁与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在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与酸的进一步反应,即金属被钝化。

据此,可用铁罐车装运浓硫酸。

本题选A。

【点睛】钝化是化学变化。

稀硫酸、稀硝酸、浓盐酸、稀盐酸不能使铝、铁钝化。

21.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然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中,一只试管加稀HNO3,另一只加NaOH溶液,然后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产生。

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SO2是酸性氧化物、SO2具有还原性

B.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不是同种物质

C.BaCl2既能跟强酸、又能跟强碱反应,具有两性

D.升高pH时,SO2水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SO2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分析判断。

【详解】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是弱酸,故SO2通入BaCl2溶液不会生成BaSO3和HCl。

SO2通入BaCl2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SO2被稀硝酸氧化为SO42-,再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SO2通入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SO2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水,再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

故A、B项正确,C项错误。

H2SO3水溶液中存在两步电离,升高pH时,促进电离,SO32-浓度增大,D项正确。

本题选C。

【点睛】SO2有较强的还原性,稀硝酸有强氧化性,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2.除去粗盐中的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除去Mg2+的主要反应:

Mg2++2OH-=Mg(OH)2↓

B.试剂①一定不是Na2CO3溶液

C.检验SO42-是否除净:

取少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D.滤液加稀盐酸时只发生反应:

H++OH-=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去混合物中的可溶性杂质,常将杂质离子转化为难溶物,再过滤。

为保证除杂完全,所用沉淀剂必须过量。

而过量的沉淀剂应以后续步骤中除去。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粗盐中的杂质离子为Ca2+、Mg2+和SO42-,可分别用过量的Na2CO3、NaOH、BaCl2溶液将其转化为沉淀(A项正确)。

多余的CO32-、OH-可用稀盐酸去除(D项错误),多余的Ba2+可用Na2CO3去除,故Na2CO3溶液需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B项正确)。

为防止某些沉淀溶解于盐酸,则加入稀盐酸前应进行过滤。

检验SO42-时,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C项正确)。

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8道小题,共56分)

23.生活中常见下列用品:

①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②洁厕灵(有效成分是盐酸)③食盐④小苏打。

(1)次氯酸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②中HCl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属于盐或有效成分是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水溶液呈碱性的是84消毒液和____________(填序号)。

(5)①与②混合时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1).NaClO

(2).HCl===H++Cl-(3).①③④(4).④(5).2H++Cl-+ClO-=Cl2↑+H2O

【解析】

【分析】

根据盐的概念、电离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解答。

【详解】

(1)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2)HCl是强酸,其电离方程式是HCl===H++Cl-。

(3)属于盐或有效成分是盐的有①NaClO、③NaCl、④NaHCO3。

(4)水溶液呈碱性的是NaClO和NaHCO3。

(5)①与②混合生成的黄绿色气体是氯气,其离子方程式为2H++Cl-+ClO-=Cl2↑+H2O。

24.实验室制H2的化学反应是Zn+H2SO4=ZnSO4+H2↑。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_。

若反应生成1molH2,则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答案】

(1).H2SO4(或H+)

(2).Zn(3).2mol

【解析】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与电子转移的关系分析解答。

【详解】反应中,H2SO4中+1价H得2个电子生成H2,H2SO4是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Zn失2个电子生成Zn2+,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

每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H2。

25.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能验证热稳定性Na2CO3强于NaHCO3。

请回答:

(1)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证明热稳定性Na2CO3强于NaH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答案】

(1).2NaHCO3

Na2CO3+H2O+CO2↑

(2).a变浑浊、b未变浑浊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温度高低和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物质的热稳定性。

【详解】

(1)NaHCO3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

(2)加热时,外面大试管的温度比里面小试管的温度稍高,若大试管内放Na2CO3,与之相连的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碳酸钠较稳定,加热不分解;同时,小试管内放NaHCO3,与之相连的a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碳酸氢钠较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证明热稳定性Na2CO3强于NaHCO3的实验现象是a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点睛】根据大小试管温度的不同,确定Na2CO3、NaHCO3分别放在大、小试管内。

若放置反了,则实验现象不能比较它们的热稳定性。

26.Fe与水蒸气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C的作用是除杂,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

(4)在D处玻璃管口点燃生成的气体前,必须对该气体进行_________。

【答案】

(1).持续提供水蒸气

(2).3Fe+4H2O(g)

Fe3O4+4H2(3).碱石灰(或P2O5等)(4).验纯

【解析】

【分析】

根据主体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分析回答。

【详解】

(1)主体反应中,反应物铁放在装置B的直形玻璃管中,则装置A持续提供水蒸气。

(2)加热时,铁与水蒸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则B中的反应为3Fe+4H2O(g)

Fe3O4+4H2。

(3)主体反应生成的氢气中混有未反应的水蒸气,则C的作用是干燥氢气,可使用碱石灰或P2O5等。

(4)在D处玻璃管口点燃生成的氢气之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27.某“铁基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Fe粉,使用一段时间后部分Fe粉会变质为Fe2O3。

将一包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的脱氧剂用稀盐酸浸泡,浸泡过程中粉末表面有大量细小无色气泡产生。

(1)溶液中的反应有:

Fe+2H+=Fe2++H2↑、Fe2O3+6H+=2Fe3++3H2O、________

(2)甲同学用如下方法验证了溶液中Fe2+的存在:

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某试剂X,出现白色沉淀,并很快变为灰绿色,将沉淀倾倒在滤纸上,沉淀逐渐变为红褐色。

试剂X为_______。

滤纸上沉淀变化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乙同学另取少量上层溶液,滴加氯水后溶液呈黄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滴加氯水后溶液变黄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Fe3+不一定是由氯水反应得到的,理由是__________,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

【答案】

(1).2Fe3++Fe===3Fe2+

(2).NaOH溶液(或氨水等)(3).4Fe(OH)2+O2+2H2O===4Fe(OH)3(4).2Fe2++Cl2===2Fe3++2Cl-(5).原上层溶液中含Fe3+(6).先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后滴加氯水,溶液变红

【解析】

【分析】

根据Fe2+、Fe3+的相互转化反应,及其检验方法分析解答。

【详解】

(1)使用过一段时间的脱氧剂含Fe和Fe2O3,用稀盐酸浸泡发生的反应有Fe+2H+=Fe2++H2↑、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

(2)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逐渐变为红褐色,是白色的Fe(OH)2被氧化成红褐色的Fe(OH)3,则试剂X为NaOH溶液(或氨水等),沉淀变化的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3)据

(1)中反应,上层溶液中有Fe2+、可能有Fe3+,滴加氯水溶液呈黄色的方程式2Fe2++Cl2===2Fe3++2Cl-。

再滴加KSCN溶液变红,则Fe3+可能是原溶液中的,或由氯水反应生成的。

若先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后滴加氯水溶液变红,则Fe3+是氯水氧化Fe2+生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