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乐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7665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单元乐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单元乐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单元乐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单元乐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单元乐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单元乐趣.docx

《1单元乐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单元乐趣.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单元乐趣.docx

1单元乐趣

第一单元   乐趣

养花

教材分析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作者是怎样将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将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构想

   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是一篇精读课文。

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有事可做。

学生在精读,深思,感悟的过程中,体会到老舍先生对花草的关切,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积淀,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的体验。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有关花卉类的图片和相关文字介绍;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

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图片,指名做简要的介绍。

   2,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这些花真是太美了!

我很喜欢这些美丽的花!

我也想自己种出这么美的花!

   3,有同学自己养过花的吗?

你能和大家说说自己养花的过程和养花的感受吗?

   4,老舍先生因爱花而爱养花,养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就为我们介绍了他在养花过程中的真切感受。

   二,初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

   1,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一种读书方式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特别注意要读准生字的音。

一边读一边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可以将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画下来。

   2,学生按要求自渎,教师巡视。

   3,集体交流。

   

(1)指名读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

教师相机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2)指名说每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因此,我只种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三,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请同学们速读1-2自然段,老舍先生为什么养花?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2,默读课文,把能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找出来,再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3,集体交流。

   4,齐读1-2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纠正发音。

   2,指导生字的书写:

载   循   秉    砸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把能体现作者爱花的语句抄下来,再读一读。

板书设计

                                     爱花

                                     只养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

                                     养花的门道

                      养花     养花有助于身心

                                     秉烛夜游

                                     养花的伤心事

                                     养花的乐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养花》,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作者养花的乐趣。

回忆一下,谁还记得?

(再次出示写有第7自然段的投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1)你是怎样理解“乐趣”一词的?

   

(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给你带来过乐趣的?

   (3)谁能用乐趣说一句话?

   (4)齐读这句话。

   二,精读3-6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1,默读3-6自然段,根据填空题,一边读一边体会。

(出示文字投影)

   养花可以(                                  ),这是件充满乐趣的事。

   2,学生自己体会感悟,教师在巡视中了解或指导。

   3,集体交流。

   

(1)样话可以增长知识。

从课文的第3自然段中可以看出来。

如摸着了养花的一些门道.......

   

(2)养花有益身心。

作者的腿不好,不能久坐,他工作一会就去看看花,调节一下,有益身心。

养花可以获得真理。

作者虽然在养花中经常热汗直流,腰酸腿疼,但是在这过程中懂得了劳动才能创造生活,乐趣和世界。

结合四年级的时候学过的《劳动最有滋味》一文,是劳动帮助作者一家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一切美好的生活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3)养花让作者和友人一起分享快乐。

约朋友来赏花,赠花与人,都使作者感到十分快乐。

   (4)养花使作者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花开得好作者一家都高兴,花开得不好作者就忧。

菊秧被砸死后,作者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养花还使作者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细腻了。

   4,同学们说得太好了!

作者掌握了养花的门道,是为了天天照管它们,在他眼里,花草就像孩子一样需要呵护,这足以看出他对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热爱。

走进自然,珍惜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

   三,感情练读课文。

   1,请大家带着自己刚才体会到的感情练读课文。

   2,指名读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

评议。

   四,练背课文最后一段。

指名背。

   五,拓展阅读

著者略历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

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

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

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

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

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墓。

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

二十六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

三十四岁结婚,今己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

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

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著有: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赶集》,《牛天赐传》,《樱海集》,《蛤藻集》,《骆驼祥子》,《火车集》,皆小说也。

当继续再写八本,凑成二十本,可以搁笔矣。

散碎文字,随写随扔;偶搜汇成集,如《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老牛破车》,亦不重视之。

作业设计

   1,熟背自己喜欢的一部分。

   2,小练笔(出示文字投影)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

如果你养过花,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养花

乐      趣

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         又长见识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的代表作品。

范成大六十一岁时,在石湖养病期间写下了六十篇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总题“四时田园杂兴”。

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背诵两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背诵两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构想

   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作浅易的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共同交流,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

自由读,分组读,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教学准备

   搜集范成大的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一)》这首诗的含义和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

谁愿意背给大家听?

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

“兴”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杂兴就是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相当于平常我们读到的诗歌中的:

无题。

只是诗人们有感而发,即兴记下。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

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昼:

白天。

   耘:

除草。

   耘田:

在田里除草。

   绩麻:

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

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

不懂。

   供:

参加。

   耕织:

耕田织布。

   傍:

靠近。

   桑阴:

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

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

(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浅显,富有泥土气息。

没有刻意追求的痕迹,文笔清新轻巧,生动自然,犹如信手拈来。

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六、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农民一家辛勤劳动     田园生活的美好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二)》这首诗的含义和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读通诗文

   1、谁来说说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2、按照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

   引导学生基本弄清诗歌的意思。

   [注释]

   ①梅子:

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麦花:

荞麦花。

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

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③篱落:

篱笆。

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④蛱(jiá)蝶:

蝴蝶。

   [简析]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

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诗人用清新洗练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田园作了非常细致,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诗中的意象有:

梅子,杏子,麦子,菜花,太阳,篱笆,蜻蜓,蛱蝶。

而这些景物分别描上颜色,金黄,雪白,还有几个表现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景象的关键字:

肥,稀,长,过,飞。

色彩的搭配,状态的临摹,景物中的动静结合,跃然纸上的是田园的清新,宁静,安逸恬淡,一尘不染……

   前两句也只是朴实的描绘所见所闻,其味道有点像: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虽说只是一组熟悉景物的堆砌,但是内在的联系,使得整个意境,豁然眼前,这又让上想起一句:

诗中有画。

这在诗歌中叫“白描”手法。

   二、想像意境,体会感悟。

   1、在学生初步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句来想像诗中的意境。

   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与诗中哪些句子相映照,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通过吟诵加以感悟。

   3、朗读吟诵,背诵诗句。

   在学生体会感悟的基础上一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作业设计

   1、朗读吟诵,背诵诗句。

   2.让学生体会、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清新

田园的     静

                 安逸恬淡

                 一尘不染

 

 

山中杂记

教材分析

   《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的。

原来是一组,共十篇,我们学习的这篇是第十篇。

这篇小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描写对象具体,先写马,次写小狗,再次之是小猫,重点写小鸟,一笔带过的是小虫儿们(小蝴蝶、小蜗牛、蜜蜂、青蛙、萤火虫)。

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叙事。

继续学习用平淡、自然、流畅、亲切的语言叙事。

对“我”(冰心)从各种动物身上获得乐趣的原因的理解。

教学重点

   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对博爱思想的理解。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不必要求学生理解每一个词语,学生以自学为主,借助课后第一题,理解各种动物给我的乐趣,并讨论这些动物为什么能给我带来乐趣?

再引导学生练习自己观察小动物的经历,引起与作者的共鸣。

教学准备

   搜集冰心的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冰心的哪些作品?

   2、你对冰心有哪些了解?

   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3、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另一篇文章——《山中杂记》。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

   驯xùn(驯服、顺从) 瞥piē(很快地看一下,大略地看) 蹒跚pánshān 

   2、词语:

   蹒跚: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本文是形容小鸟。

   庞然大物:

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玲珑娇小:

细致,娇嫩小巧。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5、说说文章的大致内容。

   6、简介作品

   《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的。

原来是一组,共十篇,我们学习的这篇是第十篇。

这篇小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描写对象具体,先写马,次写小狗,再次之是小猫,重点写小鸟,一笔带过的是小虫儿们(小蝴蝶、小蜗牛、蜜蜂、青蛙、萤火虫)。

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

   三、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课文哪些具体语句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

   写马:

   温驯地磨动它的松软的大口和齐整的大牙。

侧转那狭长而又善良的脸来看我,表示它的欢迎与等待。

它虽然不说话,它必每日地怀念我。

   写狗:

   它看我吓怔了,才住了吠,得了胜利似的,垂尾下山而去。

它竟摇尾走了过来。

它总算助了我不少的胆子。

   写猫:

   它并不抓人,仰卧在草地上,用前面两只小爪,拨弄着玫瑰花叶,自惊自跳,充满了活泼的欢悦。

   从上述所举的例子中能看出,冰心笔下的各种动物有情有意,充满人性和灵性,个个都可爱极了。

   2、本文重点写的是什么?

   是小鸟,共用五段文字。

   作者先写各种鸟,如青鸟、知更雀,说它们是快乐的象征,然后写鸟的形态,鸟鸣,最后进一步详写了鸟的家庭,小鸟破壳,大鸟哺育它们的情景。

这部分文字写得亲切、生动、感人,是文字的精华,同学们应该反复品味,从中获取养料。

   3、这些动物为什么这么可爱,作者为什么能从它们身上获得无限的乐趣?

   是因为冰心始终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它们,与它们深交,而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让动物给自己服务,逗自己开心。

这样平等、关爱、尊重、欣赏的情感就是一种博爱思想。

   冰心这种博爱思想是因为接受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和印度的泰戈尔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受的家庭教育、个人教养的必然结果,也是她早期作品中所表现的最高理想和一贯的主题。

   4、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爱——对动物的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四、学习作者的叙事手法

   1、本文详写了小鸟,略写了小虫,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

文章开头选写了大马、小狗、小猫三种动物,从描写对象的数量看,已经从面上铺开了,然后收笔,集中一点,详写小鸟的各个方面,把文章内容、抒发的情感推向高潮,推向顶峰,最后收笔写小虫们,点到为止。

如果再详写小虫,显得拖踏、臃肿、做作,读起来会索然无味。

   2、这篇小文的语言细腻、柔和、含蓄而又清丽,通篇“满蕴着温柔”,充分显示了女性作家的特点,这也是冰心作品的语言特点。

   五、教师小结

   主要指导写作方法的运用。

作业设计

   1、理解课后题。

   2.以“博爱”为主题,写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板书设计

山中杂记

马、狗、猫、鸟

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

 

 

爸爸带我去爬树

教材分析

   《爸爸带我去爬树》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以乐趣为主题)中的一篇自读课。

本文虽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叙述,讲述的事情又贴近儿童,但文中揭示的却是“回归自然”的深刻主题。

教学目标

   学生理解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

学生了解对比手法的特点。

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意识。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揭示文章思想:

一个时代感很强的主题——回归自然。

教学重点

   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

教学难点

   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构想

   本文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内容很浅显,所反映的生活和同学们很贴近,文字障碍不多,因此,非常适宜自学。

“回归自然”这一主题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可能有点抽象和陌生,但可以调动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感受,把这一内容具体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结合本课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习了《山中杂记》,你有什么感想?

   2、是啊,大自然是如此美丽,今天,我们再随作者班马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景。

   3、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你对班马有哪些了解?

   班马原名班会文,是目前畅销书《亲子旅行——成长新策略》的作者。

据介绍,该书是中国第一部家庭亲子旅行的完整方案,其旨在让孩子在旅程中获得成长,是我国目前公认的一种好玩的亲子教育方式。

   2、齐读课题《爸爸带我去爬树》。

   3、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