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二模化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6273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二模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二模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二模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二模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二模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二模化学.docx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二模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二模化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二模化学.docx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二模化学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实验初中2018二模化学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事彰显了绿色、健康、安全、舒适的东营特色。

下列做法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B.为保证身体健康,食品中禁止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C.注盘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D.步行或使用新型的“零排放”无污染交通工具,如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

2.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He、NO2、SO2是有害气体B.氯化钠、硫酸钡、小苏打是盐类

C.蛋白质、维生素、金刚石都是有机物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3.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6g硫在32g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48g二氧化硫

B.氯气和氢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C.铁在潮湿的空气比铁在盐水中更易生锈

D.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ρ=1.30g/cm3),加10mL水后溶质分数变为20%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很硬,因此可用作装饰品

B.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可供给呼吸

C.CaCO3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补钙剂

D.N2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6.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甲>乙=丙

B.t1℃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甲=乙

C.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

丙>甲=乙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7.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纸箱的着火点

C.酸和碱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D.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8.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aOH和NaCl固体

鉴别

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

B

NaCl(CaCl2)溶液

除杂

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C

Na2CO3(NaOH)溶液

检验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CO2(CO)

除杂

点燃

 

A.AB.BC.CD.D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①②③④

A.①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②检验铵态氮肥

C.③检验CO32一的存在D.④用水吸收CO

A.A

B.B

C.C

D.D

10.已知AgNO3见光易分解,aAgNO3=bNO2↑+cO2↑+dX(NO2能与NaOH反应)。

取34gAgNO3加热至完全反应,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均热的铜网,测得NaOH溶液增重9.2g,灼热的铜网增重3.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gNO3应保存在棕色瓶中B.生成X的质量为21.6gC.X是银D.c:

d=1:

1

二、填空题

11.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

已知:

X、Y、Z、W四种粒子的核电荷数及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排布情况如下表。

X

Y

Z

W

U

对应元素名称

核电荷数

8

12

13

17

18

电子层

第一层

2

2

2

2

2

第二层

6

8

8

8

8

第三层

a

8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Z表示原子,a=_______。

单质X2与单质Z的反应中,Z原子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填粒子符号)

(3)Y、W形成的化合物溶解于水形成的水溶液易导电,因为该化合物溶解于水会解离出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将硫酸铜溶液与烧杯中Fe、Ag两种金属相混合,微观变化情况如图:

则变化过程中的微观反应实质是___________,并写出本质相同的另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反应物之一必须为铁)。

三、流程题

1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候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其模拟流程如下:

(小资料)

Ⅰ.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Ⅱ.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700体积氨气,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Ⅲ.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1)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过程③中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母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产率,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你认为应该先通入_____(填“NH3”或“CO2”)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3.C919大型客机在浦东机场成功起飞,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客机大规模使用,其中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中的用量达到8.8%

(1)下列客机上使用的物品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合金门把手B真皮椅套C塑料快餐盒D羊毛毯子

(2)客机上常提供以下食物:

瘦肉、青菜、面包、米饭等,其中糖类含量丰富的是____________。

(3)铁铜等其他金属材料在飞机上也有应用,已知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①写出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④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

⑤实验室可以用至少三种方法来制取铜:

a用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

b电解氯化铜溶液(生成铜和氯气,氯气有毒);

c用活泼金属从铜的盐溶液中置换。

上述三种制取铜的方案中,你认为最理想的是________,与其他两种方案比较,它有哪些优点(至少答答一点):

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4.实验探究和证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

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资料)

(1).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值色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OH)Cl).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OH)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

(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

①Cu(OH)2②Cu(OH)Cl晶体:

③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______不正确。

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已知实验所得数据

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

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

取最后一次洗液,滴加______溶液,无现象

(2)过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蓝绿色固体中铜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③成立

(延伸)

(1)碱式氯化铜常作为动物词料的添加剂,则该碱式氯化铜与胃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如果欲使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Cl2,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填序号)

ACuOBCu(OH)2CCuDCu(NO3)2

(3)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应作______改进(选填序号)

A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C实验应该在80℃的水浴中进行

五、计算题

15.某化肥由(NH4)2SO4,K2SO4、KCl混合而成,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

(1)该化肥施用后,能使植物_____(填序号)

A.茎叶生长茂盛B.增强抗寒抗旱能力C.增强抗倒伏,抗虫害能力

(2)(NH4)2SO4中N、O两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化成最简比)

(3)为测定该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民和小青分别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实验。

方案1:

小民取10.0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质量为16.5g

方案2:

小青另取等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Ca(OH)2加热,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增重1.8g,浓硫酸增重1.7g(假设气体全部吸收)。

用方案1计算出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大,简述理由_____。

用方案2计算该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数(请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缺乏人体需要的矿物元素,不利于身体健康;B.食品中可以使用天然的,对人没有危害的食品添加剂;C.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易导致树木减少,空气的净化能力降低;D.步行或使用新型的“零排放”无污染交通工具,如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能做到节能减排;选D

2.B

【解析】

【分析】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是有害气体,He不是有害气体;

B、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硫酸钡、小苏打(碳酸氢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金刚石是单质;

D、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详解】

A、He不是有害气体,不符合题意;

B、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硫酸钡、小苏打(碳酸氢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符合题意;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金刚石是单质,金刚石不是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D、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碳酸氢钠是盐不是酸。

3.D

【详解】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故B正确;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蒸发时要变加热边搅拌,故D不正确。

故选D。

4.B

【分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

1;

B、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相同条件下,食盐能够加快铁的锈蚀;

D、溶液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

1,16g硫只能16g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32g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

B、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氯气和氢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符合题意;

C、相同条件下,食盐能够加快铁的锈蚀,铁在盐水中比铁在潮湿的空气更易生锈,不符合题意;

D、溶液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ρ=1.30g/cm3),加13g水后溶质分数变为20%,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

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C

【分析】

A、金刚石很硬,因此可用作切割大理石;

B、氧气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供给呼吸;

C、CaCO3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补钙剂;

D、N2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详解】

A、金刚石很硬,因此可用作切割大理石,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C、CaCO3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补钙剂,符合题意;

D、N2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分析】

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t2℃时,乙丙溶解度相等。

【详解】

A、t2℃时,甲的溶解度最大,乙丙相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甲>乙=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才相等,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甲乙相等小于丙,升温到t2℃,甲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减小,但仍然大于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

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

丙>甲=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分析】

A、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钠,才能把海水转化为淡水;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纸箱的温度,使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法制取氢气。

【详解】

A、活性炭不能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钠,不能把海水转化为淡水,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纸箱的温度,使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降低着火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有水生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法制取氢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会改变,不能说“降低着火点”;温度可以改变,可以升高或者降低。

8.A

【分析】

A、NaOH和NaCl固体,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根据是否有热量变化判断;

B、碳酸钠虽然可以除去氯化钙,滴加的碳酸钠溶液过量,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

D、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氧化碳燃烧,不能点燃。

【详解】

A、NaOH和NaCl固体,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高,氯化钠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B、碳酸钠虽然可以除去氯化钙,滴加的碳酸钠溶液过量,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滴加酚酞试液,酚酞都变成红色,不能检验,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氧化碳燃烧,不能点燃,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A

【解析】

A、实验运用了对比的实验方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两处白磷对比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故对;

B、铵盐遇见碱放氨气,并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蓝色石蕊试纸不能检验.故错误;

C、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冒出,此气体不一定就是CO2,也可能是其他气体,所以此方法不会检验出是否含有CO32-,故错误;

D、CO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吸收,故错误。

10.D

【分析】

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均热的铜网,测得NaOH溶液增重9.2g,灼热的铜网增重3.2g。

说明34gAgNO3加热至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氮9.2g,氧气3.2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X一定含有银元素,它的质量为34g-9.2g-3.2g=21.6g。

34g硝酸银中银元素的质量为,

,X一定是银。

【详解】

A、AgNO3见光易分解,AgNO3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成X的质量为21.6g,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X是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c:

d=1:

2,符合题意。

故选D。

11.3失去ArMg2+、Cl-Fe+Cu2+=Cu+Fe2+Fe+2AgNO3=2Ag+Fe(NO3)2

【分析】

(1)原子中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容易失去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相对稳定结构。

(3)Y、W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溶解于水形成的水溶液易导电,因为该化合物溶解于水会解离出镁离子和氯离子。

(4)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微观反应实质是Fe+Cu2+=Cu+Fe2+。

【详解】

(1)Z表示铝原子,根据电子数=核电荷数,a=13-2-8=3。

单质X2与单质Z的反应中,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容易失去3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相对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氩原子Ar。

(3)Y、W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溶解于水形成的水溶液易导电,因为该化合物溶解于水会解离出镁离子和氯离子,即Mg2+、Cl-。

(4)将硫酸铜溶液与烧杯中Fe、Ag两种金属相混合,微观变化情况如图:

则变化过程中的微观反应实质是Fe+Cu2+=Cu+Fe2+,并写出本质相同的另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即铁和盐溶液反应,如Fe+2AgNO3=2Ag+Fe(NO3)2。

【点睛】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各层的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是稳定结构,不得到也不失去电子,化学性质稳定;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

12.CaCO3

CaO+CO2↑分解反应过滤氯化铵氨气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氨气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生成较多的碳酸氢钠CO2

【分析】

(1)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过程③中反应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2)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方法。

(3)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母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铵。

(4)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应该先通入氨气;因为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氨气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生成较多的碳酸氢钠。

(5)从反应过程看出将二氧化碳通过氨盐水制取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循环利用。

【详解】

(1)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过程③中反应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一变多”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2)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方法,过程②是分离固体和液体,主要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3)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母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铵。

(4)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应该先通入氨气;因为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氨气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生成较多的碳酸氢钠。

(5)从反应过程看出将二氧化碳通过氨盐水制取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可循环利用化学式为CO2。

13.C面包、米饭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N2+4c节能;没有毒气放出,环保;操作简单安全易行(任选其一)

【分析】

(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客机上常提供以下食物:

瘦肉只有含有蛋白质、青菜富含维生素、面包和米饭富含糖类。

(3)①写出高炉炼铁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②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③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热空气中的氮气没有参与反应,所以排放出的高炉气体中也含有氮气;

④根据在化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⑤从节能、没有毒气放出,环保、操作简单安全易行方面进行分析。

【详解】

(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故选C。

(2)客机上常提供以下食物:

瘦肉含有蛋白质、青菜富含维生素、面包和米饭富含糖类,其中糖类含量丰富的是面包、米饭。

(3)铁铜等其他金属材料在飞机上也有应用,已知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①写出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③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热空气中的氮气没有参与反应,所以排放出的高炉气体中也含有氮气,故填N2;

④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2)+x+(-2)×3=0,则x=+4价;

⑤实验室可以用至少三种方法来制取铜从节能、没有毒气放出,环保、操作简单安全易行

分析,最理想的是c,与其他两种方案比较,它有优点:

节能、没有毒气放出,环保、操作简单安全易行。

14.Cu(OH)2和Cu(OH)Cl晶体的混合物CuCl2+2NaOH=Cu(OH)2↓+2NaCl②稀盐酸384:

71Cu(OH)Cl+HCl=CuCl2+H2OABAB

【分析】

[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二者的混合物:

③Cu(OH)2和Cu(OH)Cl晶体的混合物;猜想①的理由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

Cu(OH)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②不正确。

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氧化铜24.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氯化银14.35g

(1)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判断固体已洗净即判定是否有硝酸银。

(2)过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蓝绿色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为24.00g×

=19.2g,氯化银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4.35g×

=3.55g。

[延伸]

(1)碱式氯化铜常作为动物词料的添加剂,则该碱式氯化铜与胃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2)如果欲使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Cl2,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和氢氧化铜,多余的氧化铜和氢氧化铜过滤除去;

(3)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详解】

[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

③Cu(OH)2和Cu(OH)Cl晶体的混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