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564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XXX医院新建教学业务综合楼地下工程位于老城区,处于人民路及解放路之间,南靠韶山路。

地下室2层,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15.8m。

本工程桩基安全等级为一级;基础采用大口径人工挖孔桩基础,桩端支承于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岩石端阻力特征值为3000Kpa。

护壁桩约150根,工程桩设计共240根,总长约1440.0m,工程桩桩设计参数如下表:

序号

型号

设计参数

1

ZS1

1根、长6m、Ф900mm、顶标高43.07m。

2

ZS2

1根、长6m、Ф900mm、顶标高37.07m。

3

ZS3

8根、长6m、Ф1000mm、顶标高43.07m及37.07m。

4

ZS4

8根、长6m、Ф1100mm、顶标高43.07m及37.07m。

5

ZS5

24根、长6m、Ф1200mm、顶标高42.77m、40.8m及39.87m。

6

ZS5B

2根、长6m、Ф1200mm、顶标高43.07m。

7

ZS6

4根、长6m、Ф1300mm、顶标高42.77m、40.8m及39.87m。

8

ZS7

5根、长6m、Ф1400mm、顶标高43.07m、43.17m。

9

ZS7B

8根、长6m、Ф1400mm、顶标高43.07m、42.07m。

10

ZS8

6根、长6m、Ф1500mm、顶标高43.07m、42.77m、41.37m、40.8m、39.87m。

11

ZS9

1根、长6m、异型Ф1200+1200×1150、顶标高43.07m。

12

ZS10

1根、长6m、异型Ф1200+1200×1460、顶标高43.07m。

13

ZSF

170根、长6m、Ф900mm、顶标高43.07m、42.07m、41.37m、37.07m。

护壁:

设计采用钢筋砼护壁,土层中每节长度为1.0m,当遇到不利土层、流砂或流泥区时每节高度小于0.5m。

材料:

桩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商品泵送砼,冠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商品砼,护壁砼强度为C20;桩纵向受力筋、加劲箍筋采用HRB400级钢筋,螺旋筋为HPB235级钢筋。

桩身检测:

本工程桩直径均大于800mm,拟采用钻孔抽芯法和低应变法检测。

抽芯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不少于24根),低应变全数检查。

桩底原位试验:

拟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桩数不少于同等条件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检测方法应参照: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根据终孔时的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

护壁桩只做低应变法检测。

2、地质特性

根据钻探揭露,查明拟建场地分布的岩土层有:

杂填土、粉质粘土、圆砾、残积粉质粘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和微风化泥质粉质砂岩等,按其工程特性及指标,共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

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1杂填土(Q4ml)①:

褐红色、灰褐、褐黄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及少量的砖石组成,干燥~稍湿,松散,为新近堆积,未完成自重固结,该层场内均有分布,厚度变化较大,地层层厚0.64~4.00m,层底标高49.17~52.17m.

1.2粉质粘土(Q2al)②:

褐红、褐黄色,硬塑,稍湿,具网纹状,含水量的铁锰质结核,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属中等压缩性。

该层分布连续,厚度4.40~7.60m,层底标高44.29~45.62m。

1.3圆砾(Q2al)③:

灰黄色、灰白色,含少量的粘性土,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及硅质岩,粒径一般为0.20~2.00cm,最大可达7cm,多呈层次圆状,分选性差,湿,中密。

该层分布连续,厚度较薄,层厚0.70~2.70m,层底标高42.76~44.22m。

1.4残积粉质粘土(Qel)④:

紫红色,由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形成,稍湿~湿,可塑~硬塑,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较高,属中等压缩性,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较薄,层厚0.80~3.20m,层底标高40.52~42.66m。

1.5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⑤(K2dn):

紫红色,泥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较破碎,岩芯呈块状及短柱状,上部1~2m为半岩半土状,可见裂隙,属于极软岩,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干裂,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岩石质量指标较差,RQD为25-45。

该层在场内均有分布,厚度较大,层厚4.00~7.60m最大可达10cm以上,呈亚圆形,饱和,中密状态,层厚1.10~6.40m,层底标高为35.57~37.82m。

1.6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2dn):

紫红色,泥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较完整,岩芯呈短~长柱状,除ZK12、ZK14、ZK16、ZK18、ZK19、ZK26、ZK27,其它钻孔均夹有1~2m厚的碎块状砂砾岩透镜体。

可见裂隙,属于极软岩,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干裂,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岩石质量指标较好,RQD约为55~75。

该层在场区内均有分布,厚度大,揭露层厚6.35~10.10m,层底标高为26.28~30.75m。

1.7微风化泥质粉砂岩(K2dn):

紫红色,泥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完整,岩芯呈长柱状,裂隙不发育,属于软岩,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干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岩石质量指标RQD》85,揭露最大厚度为7.10m,层顶标高为26.28~30.75m。

3、施工方法

1.1施工准备

1.1.1组织施工设备机具人员进场、就位。

1.1.2基坑四周砖切排水沟一道(坡度5%),沟的尺寸为0.3m深*0.2m

宽。

每隔40米设1米见方集水井一个,基坑(槽)积水(潜水泵)集水井(潜水泵)城市下水管。

注:

局部排水沟受场地限制时,可用盲沟代替。

1.1.3做好技术交底及安全知识教育工作,设计交底后对施工队、班组、施工人员组织层层交底。

1.1.4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定好控制桩及水准点。

1.1.5列出材料计划,做好各项材料进场准备:

布置好材料堆场,水泥库、砂石堆场及钢筋堆场。

1.1.6按规程安装好水、电系统。

1.2、平面施工顺序:

桩分两阶段开挖,桩距小于3D桩应避免同时开挖,采用跳挖跳灌,具体桩位详见桩基础平面图。

1.3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定位

挖第一节桩孔土方

支模复核桩中心线

浇护壁混凝土

在护壁上投测出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

第二节桩孔挖土

清理孔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桩径

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

重复第二节工序至中风化岩顶面

挖中风化岩、检查持力层强度和深度后扩底

检测、封底

吊放钢筋笼

灌注桩身混凝土

养护和孔口安全保护

检测

1.4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采用全站仪测放桩位和控制桩,每桩在两个互相垂直轴线方向设两个控制桩,以利测量校正控制桩位。

设永久水准点2个,便于控制桩的标高,标高采用水准仪和塔尺测量。

在成孔施工中,每节应测校桩位和垂直度,及时调整,垂直度采用十字架吊锤测量。

②成孔

A、开挖土方:

由人工由上而下逐层开挖,其中杂填土、粉质粘土、圆砾、残积粉质粘土层,可用一字镐开挖,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用风镐破碎后开挖。

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四周,扩底部分先挖桩身再修扩底。

正常情况每开挖0.95m则进行孔壁支护。

B、护壁:

护壁支模采用弧形组合钢模拼装而成,用U型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

模板每节长为1.0m,有效长度为0.95m。

护壁砼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再和钢钎振捣密实,待该节护壁砼达1Mpa(约24小时)后即可拆模。

护壁砼C20。

按设计要求,控制护壁厚度和制安护壁钢筋。

当地下水压较大时或气温较低时,可在护壁砼中加适当早强剂和速凝剂。

C、排水

桩孔内排水:

桩孔内有大量渗水时,在桩孔内先挖较深集水井,用泥浆水泵将地下水排出桩孔外排水沟内,随挖土随加深集水井。

当涌水量很大时,对于桩密集区,可将一桩超前开挖,使附近地下水汇集于此桩孔内,用潜水泵抽出,起到深井降水作用。

施工场地排水:

基坑四周砖砌排水沟一道,在基坑底四角设集水井,,用于排除表面积水和桩孔内排水,再用抽水泵抽至地面排水沟内。

D、清孔:

桩孔达到设计要求持力层时,参考该工程岩土勘察报告书,请设计方、勘探方、建设方、监理方、质监方验岩样,确认达到设计要求持力层即扩底清孔。

对孔底积水较小可用人工清渣,当孔底涌水量大难以排干时,底部泥渣用压缩空气清孔法清孔,确保孔底无沉渣。

③钢筋笼制安:

主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接头在同一截面不超过50﹪。

加劲筋及纵筋焊接牢固。

箍筋及主筋采用点焊,呈梅花形错开点焊。

钢筋笼安装采用塔吊,如塔吊安装达不到施工需要,可在井内绑扎成型。

钢筋笼安装时需确保保护层厚度50mm。

④桩芯砼浇灌

a、桩孔挖至孔底标高或持力层时,通知监理及甲方会同勘察,认为符合设计要求后迅速扩大桩头,清理孔底及时验收。

b、砼采用商品砼,用输送泵输送。

c、安装钢筋笼,清底后应尽快浇灌桩芯砼,如条件限制,需延时,应在以后浇灌前先抽清孔内积水,清理封底层表面,后灌注砼。

d、浇灌砼时,当孔内渗水量较少,可先抽清孔底积水,若渗水量较大,孔底积水深大于100mm,水位上升速度大于6mm/min时应采用水下砼施工方法浇灌。

水下灌注采用导管法,浇灌前清除孔底沉渣,灌注导管自井口架设至井底,灌注导管上口连接砼承料斗,底口距井底20~30cm,导管底部必须保持在砼面以下,1.0m以上。

每根桩的砼灌注应连续进行,在灌注过程用测绳确定砼的灌注高度,以检查砼灌注进度。

水下灌注砼按C35配比进料,塌落度16~18cm,水下灌注砼必须保证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保证桩身砼强度,根据实际情况桩顶留有浮浆0.2~0.5m.

e、用常规方法浇灌时,必须使用导管及串筒,出料口离砼面不得大于2000mm,且应连续浇灌,分层捣实,分层高度为500-1000mm。

f、承载桩头的浮浆应予以凿去,并编号。

浇捣桩芯砼前,用水准仪把每桩井口标高引测到桩护壁上,浮浆厚度用钢筋或木棍触探,用钢卷尺测量可得,然后根据浮浆厚度结合井口标高用钢卷尺控制砼灌注标高。

挖孔桩施工允许偏差:

桩心直径D为±50mm,桩中心移位偏差为50mm,垂直度偏差为0.5%,孔底沉渣允许厚度为零,钢筋笼(主筋)保护层±10mm,

G、砼强度检验方法:

《根据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每一根都留置砼试块,达到28天龄期后进行检测,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0

汉鄂高速第HEFJ-1标段

华浦互通收费站

质量评估报告

(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

工程

钢筋工称:

汉鄂高速第HEFJ-1标段华浦互通收费站

监理单位(公章):

汉鄂高速公路第HEJL-3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10

发出期:

一、工程慨况

砼工

开工日期

2011-7-21

监理单位全称

5

5

C20,钢材均由武汉钢铁集团鄂钢公司提供。

箍筋为螺旋箍间距100mm焊接方法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长度30cm。

4

项目监理机构组成人员(姓名、职务、职业情况等)

架工

4

4

砼强度设计等级为

工程名称

华浦互通收费站

15

20

武汉平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011-7-6

工程规模(建筑面积、层数等)

华浦互通收费站总建筑面积730.42㎡,建筑高度9.45m

,为框架结构。

基础为桩基础,人工挖孔桩直径1000mm,进入持力层不小于50cm

4

姓名

5

职称

5

执业资格证号

张明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