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小课题开题报告心得体会.docx
《如何写好小课题开题报告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写好小课题开题报告心得体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写好小课题开题报告心得体会
《如何写好开题报告》心得体会
高燕
昨天跟老师讨论了一下我正在准备的开题报告,发现这个研究意义不大了,这结果令我有些沮丧,但应该并不意外,因为写到最后的时候我也有这方面的感觉。
虽然这样,我想我还是从中得到了一些经验。
1.选题的过程一定要科学
本来老师已经给了一个题目让我去做,但是我觉得我可能做不下去于是就开始自己尝试着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兴趣来找。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付出了很大精力和热情的,大年三十还在写开题报告。
但事实告诉我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厢情愿就可以的,选题正式如此,不是凭两天半新鲜或者那狭窄的眼界闭门造车出来的,需要对一个领域有非常深入的了解,需要很多积累和学术上的敏感。
所以老师也并是不可以很轻松的就找到一个既有意义又有可操作性的题目让你来做,这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有可能表面上说出来只是几句话或不多的文字,但是背后却经历了极其复杂思考,正如冰山的一角。
在科学研究的领域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创新也不是靠灵光一现拍脑袋做出来的,选题是一项研究的重要环节,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律肯定是要吃苦果子的。
至于具体有哪些规律需要遵循,我会在后面根据个人理解来进行一下总结。
2.对课题的理解要深入全面,而不要肤浅片面
现在回头想想为什么老师给我的那个题目我没有做下去,我想有以下这么几点:
首先,主观上没有深刻认识。
老师这个题目经过了本人的深思熟虑,而且也认为我的能力可以取得一些成果,可我并没有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对题目的理解不深入。
这和本人的现有学术水平有关系,没有理解课题的含义也更谈不上有什么研究思路,用到什么研究方法了。
目前想到的解决方法有两个:
多读文献和向老师及周围的人请教。
这次我就是由于在写开题报告之前并没有跟老师及时沟通,等到我最后发现课题相关研究已经很多了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而老师可能通过你的一两句话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再次,意志品质不够坚强,没有克服困难的信心。
由于没什么思路和办法,使课题进展很艰难,所以对课题和自己产生了怀疑,遇到南墙就回头了,没有坚持下去。
最后,缺少连贯的学习。
这点是由于工作和生活情况所至,不连贯的学习使很多东西每次都不得不从头开始,做了很多无用功,逐渐的消磨了自己的耐心。
3.选题要注意“意义”
但是通过这次我们找课题的经历,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对我们今后的成长是有益的。
下面就结合我们的认识说一下该如何选题。
选题首先要有意义,这也是开题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进行说明的部分,而这里的意义包含两个方面,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实际意义是指通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想出办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理论意义是指合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
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
这两方面缺少了哪一个都称不上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上面就是我们在这次写完开题报告后的一点感受,希望能对自己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下一步要理清思路,尽快把开题报告写出来。
《如何写好开题报告》心得体会
费媛媛
“小课题”,即对学生而言它是一个比较大的综合性问题,它具有一定的探索余地和思考的空间。
小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解决这些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的学习活动,小课题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专题性:
小课题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个小专题的提出和解决所展开的学习活动,是以“问题”为重要载体的,而且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具备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
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自己选择和确定,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延伸,也可以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对某一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索。
2.开放性:
由于要研究的课题来自学生的生活和现实世界,而且学习方法、途径也各异,最后形成的结果也必然千差万别,因此,小课题学习必然是开放性的,无论在时间、地点上,还是在内容、方式上都是多元丰富的,为学习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3.主体性:
小课题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探究为基础,以互助合作的方式为前提的。
在学习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到结论的得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4.实践性: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看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数学小课题学习强调的是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因此,学生必须亲身参与实践,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课题学习”以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导。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
简单地说,它是一种课程,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作为课程,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各自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活动。
作为学习方式,它是指教师事先不告诉学生现成结论(甚至教师本人也不知道结论),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只有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数学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小课题学习”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实施教师“研究性的教”与学生“研究性的学”,研究性学习才能实现其真正意义上的功能目标。
《如何写好开题报告》心得体会
姚晓霞
如何学会选择、设计“小课题”“解决问题”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四大目标领域之一,也是新课标的一大特点。
《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引导学生选择并设计能够蕴含教学内容的学习课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发展学力。
1.“小课题的选择”
课题是探究的前题,是探究的灵魂。
因此,所选的课题是否合适,对研究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教师在学生选择课题的问题上应给予具体的指导:
在选题时,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进行的“小课题”研究,要确定一个重点,不要贪多;在组织形式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以小组为单位组合,分工协作,联合攻关;最后由师生一起分类汇总,明确小组负责人,开始运作。
(1)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才有可能花时间、想办法去探究,并通过实验研究了解问题的真实面貌或者用数学的方法求得问题的解决。
(2)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由于学生对这些问题比较熟悉,有利于开展研究。
例如,认识了圆之后,我让学生探究“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组织学生探究“生活中物体影长与时间的关系”等等。
(3)选择人们普遍关注的交通、能源、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研究。
从科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促使学生参与社会、关心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研究方案是课题实施研究的指南,是课题研究取得成果的保证。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使学生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
对于低中年级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课题方案写得适当简单一些,主要包括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怎样去研究、谁去研究、研究得结果如何来表示就可以了。
一般要求高年级学生写出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研究所要预期达到的目标、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步骤、研究组成员的具体分工以及成果的表达形式。
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步提高要求。
(1)课题小组独立制定活动方案
确定了小课题后,我引导队员搜集、吸收相关的有用信息,进行学习借鉴、迁移运用,为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制定一份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要求学生在课题实施方案中写明三项内容:
一是要研究什么?
即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是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内容是实施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根据研究的目标,将研究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操作性很强的探究活动方案。
二是怎样研究?
即研究过程的设计。
包括研究的工作步骤、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研究的方法等。
三是预计最后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还是科技小论文。
(2)组织开展课题论证、展示活动
各小组提交课题活动方案,师生共同在课堂上讨论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要让学生阐明选题原因并展开充分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自己课题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意识到自己的身边原来有那么多问题值得研究。
在展示课题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学生的课题具有独创性,应该表扬;不具独创性,同样给予鼓励。
《如何写好开题报告》心得体会
许伟
创新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
是一个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过程。
在研究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以足够的时间保证,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要求学生要做好比较详细的实验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和接受家长、老师的帮助。
1.教师——指导与协助
小课题研究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学生的研究水平有限,即使有了实施方案,但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及时、全程的调控。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课题研究在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
我们着重对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以及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怎样查阅资料,怎样更好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等等。
2.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A.学会操作实验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探究方案并作出某些假设,然后依据这个方案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学会能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收集、选择、处理信息,作出大胆的猜想或合理的推断,并进行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度,证明猜想或推翻猜想。
B.学会观察记录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将做一些记录,里面包括他们对小课题实施结果的猜想、希望进行的活动、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等等。
这对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学生随时修正自己的猜测、调整自己的行为很有帮助。
C.学会讨论交流当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某些认识后,就需要进行一定的交互性的共享活动,包括相互间的质疑问难、解释说明等,以此来促进对研究的深入,这些活动可以在小组内展开,也可以在小组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