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综合寡人之于国也.docx
《教案综合寡人之于国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综合寡人之于国也.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综合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孟子及孟子思想, 2、解读一、二部分,并背诵
一、知识链接
【孟子其人】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汲(子思)的门人。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着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
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
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
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传说《孟子》由孟轲口授,其弟子万章、公孙丑整理成书。
宋朱熹、清魏源是主张孟轲自着的,但都认为有孟子和弟子参加。
【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曾说: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每个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中,并不因为交情、声誉等利害关系而救人,而是因为内心“善”自然流露而救人。
孟子认为“善”的本质分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四端”。
“端”是起点的意思,孟子认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扩充,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就德性。
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还有人行恶。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私欲所蒙蔽,孟子认为人应该放弃私利,保存仁义。
【政治思想】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有传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行“王道”,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不王者,未之有也”。
使人民富足,百姓安乐,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拥戴君主,国家自然富强安定。
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
“春秋无义战。
”又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
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
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
”“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②这是他的最着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
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
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6)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7)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9)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小孩。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
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句想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时,指出专言求利的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
二人另一次会面时在亲手戏游的池沼边上。
梁惠王得意的问孟子:
”贤者亦乐于此乎?
”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不乐此”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
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
真实在接触、教坛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第一课时
一、导人 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二、诵读 课文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 )兵
(2)涂( )有饿piǎo ( ) (3)鸡豚( )狗彘( )之畜( )
(4)数( )罟( )不入wū ( )池 (5)无( )失其时 (6)谨庠( )序之教
(7)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 )之义
答案:
(1)yè
(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无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颁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整体感知:
1、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
“民不加多”
2、.梳理结构。
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
说明:
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四、合作探究
1、解读第一段
1)梁惠王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
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3)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
“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4)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板书 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5)思考:
作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梁惠王见到孟子,不问治国之略而首先问关于“民”的问题?
背景:
战国时代各国诸侯争于“力”,群雄逐鹿,蚕食鲸吞,战事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混乱,礼崩乐坏,用《战国策序》中的话说,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
天下“争地以展,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谁能问鼎天下?
人口问题在权力的天平上是十分重要的砝码。
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大量的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
所以,梁惠王迫不及待地问到了人口问题。
2、解读第二部分
1)1.孟子选择了什么样的比喻?
为什么用这个比喻?
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2.)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梁惠王又是怎样的认识?
或百步而后止
设喻 交战时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或五十步而后止
回答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战场上,弃甲之兵,不论是逃跑五十步还是一百步,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都是逃跑。
3.)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
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五、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无 于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让梁惠王自己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我们一起来看看梁惠王的问题在哪。
六、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解读第三部分,并背诵全文2、概括本文写作特点
一、检查背诵 二、合作探究第三部分。
本段内容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1、 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
;两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2、 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点拨: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明确: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重点词语理解:
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
“丧死”——为动用法
3、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点拨: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明确:
用了四组排比句:
“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小结: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
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重点词语理解:
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
“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四、合作探究第四部分。
1、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即目的)?
(用原文来回答)并概括段意。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君王的态度
最后一段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2、本段是如何说明君王的态度的?
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下层百姓)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比喻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从爱民角度写)。
3、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 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重点词语理解:
检、涂、莩、发、岁、斯
四、 探讨仁政思想。
请同学们集体回答:
(一)、仁政究竟包括哪两个基本阶段?
明确:
王道之始,王道之成。
(二)、两个阶段分别有哪些措施,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功效呢?
1、重民时、节物用——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2、制恒产、行教化——实现温饱,尊老养老——王道之成
(三)、孟子的仁政措施,你们觉得美好不美好?
梁惠王接受了吗?
明确: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君主接受。
(四)、没有人接受,可是孟子颠沛流离,坚守理想,这是为什么呢?
你学到什么?
联系孟子的思想,请讨论。
司马迁说: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讨论一下。
教师小结:
为了天下苍生,孟子选择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路……
以全体同学满怀激情的朗诵仁政理想的文字结束全文,想象一个在王侯面前敢于挺直腰杆,执着追求梦想的儒者形象。
五、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与比喻有关的部分) (《新坐标》p50“亮点欣赏”)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六、拓展:
请用当代的观念解读孟子的思想
可以从两方面评价。
(一)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
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
(二)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文言知识点梳理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则无望民之多与邻国也 无——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颁——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途
1.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名词作动词:
吃
(2)然而不王者 名词作动词:
实行王道
(3)树之以桑 名词作动词:
种植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作动词:
穿
(5)填然鼓之 名词作动词:
擂鼓,敲鼓
•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名词作动词:
归咎,归罪
• (7)谨庠序之教谨:
形容词用作动词 认真从事
2.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结合完成练习二)
(1)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固定句式)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固定句式)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直……耳 译为“只……罢了。
是……也 译为“这是……呀。
”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判断句)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是何异于…… 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3 倒装句
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
(宾语前置句)
树之以桑 状语后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 状语后置
则何如 宾语前置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希望百姓比邻国多。
(介词结构后置)
4、一词多义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shuò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
不可胜数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3).发
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启发
4)兵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
劝 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目标:
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
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
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
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
“劝告”。
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
“劝”是什么意思?
学生才会领悟:
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
接着就讲:
“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
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
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
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òng 砺lì 参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