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5147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docx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docx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

工业区位因素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

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

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

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答案:

(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

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

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区域人文与自然地理知识,同时考查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结合题干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原料、能源、资金、交通、市场等角度分析解答。

(2)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

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炎热干旱,生产生活用水缺乏;图示甲地位于沙特西北部,人烟稀少,劳动力与工业基础条件差。

这些是甲地发展磷酸盐工业需要克服的主要不利条件。

第(3)题,考查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观点应与理由对应。

赞同观点可从受污载体角度分析(甲地为人烟稀少的未利用土地,污染后果轻;乙地人口、经济密度大,濒临海洋,污染后果重),反对观点可从生态稳定角度分析(甲地生态脆弱,易受污染,污染后难以恢复,污染后果重;乙地环保技术、设备完备,应对措施得力,污染后果轻)。

2.下图为华中地区某城市的市区及近郊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部门是什么?

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B地区是以食品、服装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计划在C地区兴建一个新型工业园区(以电子工业为主)。

简述这样规划的主要依据。

答案:

(1)炼铝工业。

因为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燃料供应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公路、河流,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及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2)接近消费市场

(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3.图甲和图乙是甲、乙两个不同时期建设的钢铁基地,图丙是每冶炼一吨钢所消耗煤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钢铁基地都是符合当时工业布局原则的。

据图推测:

________(甲、乙)钢铁基地建设的较早,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2)钢铁工业这种布局的变化得益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发展。

(3)图乙中建材厂临近钢铁基地布局的优点是什么?

造船厂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

答案:

(1)甲 早期炼钢需要的煤炭多,甲钢铁厂靠近煤炭产地

(2)科学技术(冶炼技术) 交通运输(便利的海运)

(3)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接近原材料产地,降低运输费用;靠近港口

解析:

(1)题,当时炼钢对煤炭的需求量大,故图甲符合当时工业的布局原则。

(2)题,钢铁工业由原料地转移到市场布局,得益于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第(3)题,建材厂临近钢铁基地可以利用废渣,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造船厂对钢材需求量大,接近钢铁基地,可降低运费,接近港口。

4.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的空间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1)简述我国石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3)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的原因。

答案:

(1)沿海(东部)地区较稠密,内陆(中西部)地区较稀疏;北部地区较稠密,南部地区较稀疏。

(2)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产量远大于本地消费量。

(3)临港布局的原因:

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利于原油的输入,也利于各种石化产品的输出。

解析:

(1)题,读图结合材料即可回答。

(2)题,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第(3)题,石化工业布局在港口附近,便于原油的输入,也便于产品的输出。

5.某城市准备建商场、码头、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

结合该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城市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环境因素影响,适当布局,将答案代号填入空格:

商场________,码头________,自来水厂________,化工厂________,钢铁厂________,水泥厂________。

(2)简述以下工业布局的理由:

化工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铁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F D B A E

(2)B处靠近化工原料(食盐、石油)的产地,又位于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造成的污染较小 A处有便利的交通,附近又有煤、铁矿石等钢铁工业的原料,位于常年盛行风的垂直方向的城郊,基本上不会造成城区大气污染 E处在常年盛行风的垂直方向的郊外

【解析】

(1)题,考查不同工业部门区位选择,了解各工业企业及城市设施的布局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商场布局在交通便利、靠近消费人群、便于商品集散的城区;码头需有良好的港湾;自来水厂应建在河流上游、水源清洁的地方;化工厂应靠近原料地(海盐、石油)及盛行风的下风向;钢铁厂是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远离城区,并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水泥厂是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

(2)题,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熟悉题中所述的各类城市设施的布局条件,布局条件既要考虑经济因素,又要考虑环境因素。

如化工厂既要靠近原料产地(海盐、石油),又要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然后结合当地的风向、河流流向、资源的分布状况、人口的分布状况等条件,对各类城市设施进行布局。

钢铁厂是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远离城区,并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水泥厂是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国家把位于呼伦贝尔附近的梨子山铁矿划归乌兰浩特钢铁厂。

2014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将乌兰浩特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作为全区重点试改区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5年1月21~24日国家发改委振兴司赴乌兰浩特市铁西老工业区调研搬迁改造进展。

材料二:

乌兰浩特市位置示意图。

(1)建国初期,乌兰浩特市布局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

(2)乌兰浩特市钢铁工业搬迁是因为其哪些区位条件发生了变化?

(3)钢铁工业搬迁改造对乌兰浩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什么?

【答案】

(1)临近铁路;政策支持;工业用水方便;靠近煤矿;离市场近

(2)资源逐渐枯竭;环境质量下降;技术落后;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3)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有利于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解析】城市和工业是必须二的重点内容,要善于用所学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主要考察南钢铁工业布局以及城市发展方向。

(1)钢铁工业的发展条件可以从原料、燃料、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

(2)可以借鉴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3)工业搬迁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

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甲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乙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________。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解析 该题以美国“汽车城”的发展为背景,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1)工业城市发展的条件首先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如从资源、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等方面考虑,其次结合图甲中所给信息如煤铁资源、河流、众多城市分布等具体考虑五大湖区工业城市发展的条件。

(2)首先从图乙中判读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为20世纪初期,结合材料一可知该时期主导产业为汽车工业,原因可从当地发展汽车工业的有利条件分析。

(3)该题一方面要从材料一中得出“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房地产市场崩溃”等信息,另一方面还要从当地工业的特点及目前新兴产业的发展考虑。

(4)从材料一可知底特律属于传统工业城市,因此本题可从传统工业的整治角度分析对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答案 

(1)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2)汽车工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  新兴的市场需求  丰富的原材料(任答两点)

(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任答三点)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8.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问题。

注:

同心圆代表距市中心的距离。

 

(1)据图1,概述N市1996~2010年制造业空间变化的特点。

(4分)

(2)据图2,读出16~48km范围内三类企业数量的分布比例完成下表,并根据表中两个范围的数据归纳N市三类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5分)

 

技术密集

型企业(%)

资本密集型

企业(%)

资源密集型

企业(%)

0~16km

70

50

38

16~48km

 

 

 

(3)分析2010年0~16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

(6分)

解析 第

(1)题,考查工业布局、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根据图表资料判断,该地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布局呈现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制造业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

(2)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解答本题读懂图表是关键,根据表格提示,在0~16km范围技术密集型企业数量占70%,而到48km处技术密集型占到95%左右,所以16~48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数量占25%左右。

依此判断资本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的数量比重。

第(3)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

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和交通,0~16km范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比较密集,且交通便捷,信息、通讯等条件较好,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多。

资源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地价和环境,该类企业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0~16km范围地价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少。

答案 

(1)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制造业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

(任答两点即可)

(2)

 

技术密集型

企业(%)

资本密集型

企业(%)

资源密集型

企业(%)

0~16km

 

 

 

16~48km

26

40

50

可见,在0~16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明显较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在16~48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分布较少,资本密集型企业较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多,资源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

(3)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和交通,0~16km范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比较密集,且交通便捷,信息、通讯等条件较好,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多。

资源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地价和环境,该类企业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0~16km范围地价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少。

9.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

该地盛行南风。

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

为什么?

答案:

(1)合理。

国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仅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

点拨:

本题通过模式图考察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工业布局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如靠近主要交通线,节约运输成本,还要考虑环境效益,如位于河流下游、位于盛行风下风地带或垂直于主要风向的郊外等。

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原来区位合理的工业也会变得不合理,需要进行变化,如迁移到郊区、靠近主要交通线等。

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山工业园区曾经是印度尼西亚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周边地区森林茂密。

2013年10月,中国与印尼合作开发青山工业园区,在短短三年内,将其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镍矿开采冶炼和不锈钢(不锈钢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二来自镍)产业基地,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早期重要成果。

青山工业园区镍矿开采常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在建设和生产中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下图示意青山工业园区位置。

(1)分析青山工业园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2)简述青山工业园区建设对当地居民的有利影响。

(3)从环境角度说明青山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1)青山工业园区附近镍矿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原料;邻近港口,海运便利,便于产品出口;印尼人口众多,工资水平较低,廉价劳动力充足;中国资金充足,不锈钢生产技术先进;印尼政府的大力支持,两国充分合作促进了青山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2)青山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状况;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为居民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3)露天开采矿山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对开采过的矿山进行填平并植树造林;露天开采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矿区排放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再排入海洋。

【解析】

(1)青山工业园区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工业区位因素(原料、交通、劳动力、资金、政策等)角度分析。

从材料和图中可看出青山工业园区附近镍矿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原料;邻近港口,海运便利,便于产品出口;印尼人口众多,工资水平较低,廉价劳动力充足;中国资金充足、不锈铜生产技术先进;印尼政府的大力支持,两国充分合作促进了青山工业园区快速发展。

(2)青山工业园区建设对当地居民有利的影响主要从就业脱贫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分析。

青山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状况;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为居民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3)青山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中应注意环境问题应从植被破坏及污水排放方面考虑。

青山工业园区镍矿开采常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矿山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对开采过的矿山进行填平并植树造林;露天开采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矿区排放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再排入海洋。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8月2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属于台湾鸿海精密集园的高新科技全业)决定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美国汽车工业中心之一,濒临密歇根湖,位于芝加哥以北)投资的100亿美元额度提高到了300亿美元,用于建设液晶面板工厂。

液品面板属于高端制造业,生产过程已高度自动化,大尺寸液晶面板运输费用偏高。

在中国大陆的富士康各公司,总计招纳了70万名工人从事苹果、微软和亚马逊产品的组装业务。

目前液晶面板生产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及中国,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集群。

下图示意基诺沙市位置。

(1)简述富士康奔赴美国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

(2)美国共有7个州参与了富土康投资项目的竞争,威斯康星州的基诺沙市最终胜出。

分析基诺沙市吸引富士康液晶面板生产项目的有利条件。

(3)分析与中国大陆相比,富士康投资美国的不利条件。

(4)说明富士康赴美投资高端制造业,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答案】

(1)离苹果、微软等企业总部较近,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享受美国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及时了解北美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

(2)基诺沙市是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工人素质较高;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水陆交通便利。

(3)美国工人工资高,用工成本较高;这届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是否延续到下届政府,优惠政策是否持久并不确定。

(4)高端制造业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在降低,我国制造业凭借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结束;我国应当淘汰落后产能,压缩低端制造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才是中国创造发展之路。

【解析】整体分析:

奔赴美国投资建厂,离苹果、微软等企业总部较近,目的是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有利于降低产品运输成本、享受优惠政策、占领市场。

基诺沙市吸引富士康液晶面板生产项目,主要从工业基础、劳动力、基础设施、交通等方面分析。

(1)富士康决定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投资建设液晶面板工厂。

奔赴美国投资建厂,离苹果、微软等企业总部较近,目的是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美国是主要消费市场,有利于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

避开贸易壁垒,享受美国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

及时了解北美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

(2)基诺沙市吸引富士康液晶面板生产项目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工业基础、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交通方式等方面分析。

液晶面板属于高端制造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基诺沙市是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工人素质较高;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水陆交通便利。

(3)与中国大陆相比,富士康投资美国的不利条件,主要从工资、政策等方面分析。

美国工人工资高,用工成本较高;美国是党派轮流执政,这届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是否延续到下届政府,优惠政策是否持久并不确定。

(4)在中国大陆的富士康各公司,总计招纳了70万名工人从事苹果、微软和亚马逊产品的组装业务。

富士康赴美投资高端制造业,生产过程已高度自动化,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少。

说明高端制造业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在降低,我国制造业凭借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结束。

我国应当淘汰落后产能,压缩低端制造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才是中国创造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