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4897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11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11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11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11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1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docx

《第11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1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docx

第11章地理信息可视化

第11章地理信息可视化

可视化的基本含义是将科学计算中产生的大量非直观的、抽象的或者不可见的数据,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等技术,以图形图像信息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

地图是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最主要和最常用的形式。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可视化则以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图学、认知科学、信息传输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并通过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动态,直观、形象地表现、解释、传输地理空间信息并揭示其规律,是关于信息表达和传输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一门学科。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信息可视化从表现内容上来分,有地图(图形)、多媒体、虚拟现实等;从空间维数上来分有二维可视化、三维可视化、多维动态可视化等。

本章侧重介绍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基本形式和技术。

11.1空间信息输出方式与类型

11.1.1空间信息输出方式

目前,一般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都为用户提供三种主要的图形图像输出和属性数据报表输出方式。

屏幕显示主要用于系统与用户交互式的快速显示,是比较廉价的输出产品,需以屏幕摄影方式做硬拷贝,可用于日常的空间信息管理和小型科研成果输出;矢量绘图仪制图用来绘制高精度的比较正规的大图幅图形产品;喷墨打印机,特别是高品质的激光打印机已经成为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地图产品的主要输出设备。

表11.1列出了主要的图形输出设备。

表11.1主要图形输出设备一览表

设备

图形输出方式

精度

特点

矢量绘图机

矢量线划

适合绘制一般的线划地图,还可以进行刻图等特殊方式的绘图。

喷墨打印机

栅格点阵

可制作彩色地图与影象地图等各类精致地图制品。

高分辨彩显

屏幕象元点阵

一般

实时显示GIS的各类图形、图像产品。

行式打印机

字符点阵

以不同复杂度的打印字符输出各类地图,精度差,变形大。

胶片拷贝机

光栅

较高

可将屏幕图形复制至胶片上,用于制作幻灯片或正胶片。

1.屏幕显示

由光栅或液晶的屏幕显示图形、图像,常用来做人和机器交互的输出设备。

将屏幕上所显示的图形采用屏幕拷贝的方式记录下来,以在其他软件支持下直接使用。

由于屏幕同绘图机的彩色成图原理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屏幕所显示的图形如果直接用彩色打印机输出,两者的输出效果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为利用屏幕直接进行地图色彩配置的操作带来很大的障碍。

解决的方法一般是根据经验制作色彩对比表,依此作为色彩转换的依据。

近年来,部分地理信息系统与机助制图软件在屏幕与绘图机色彩输出一体化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图11.1为通过屏幕输出的地图。

图11.1计算机屏幕显示地图

2.矢量绘图

图11.3喷墨绘图机

矢量制图通常采用矢量数据方式输入,根据坐标数据和属性数据将其符号化,然后通过制图指令驱动制图设备;也可以采用栅格数据作为输入,将制图范围划分为单元,在每一单元中通过点、线构成颜色、模式表示,其驱动设备的指令依然是点、线。

矢量制图指令在矢量制图设备上可以直接实现,也可以在栅格制图设备上通过插补将点、线指令转化为需要输出的点阵单元,其质量取决于制图单元的大小。

在图形视觉变量的形式中,符号形状可以通过数学表达式、连接离散点、信息块等方法形成;颜色采用笔的颜色表示;图案通过填充方法按设定的排列方向进行填充。

常用的矢量制图仪器有笔式绘图仪,它通过计算机控制笔的移动而产生图形。

大多数笔式绘图仪是增加型,即同一方向按固定步长移动而产生线。

许多设备有两个马达,一个为X方向,另一个是Y方向。

利用一个或两个马达的组合,可在8个对角方向移动。

但是移动步长应很小,以保持各方向的移动相等。

3.打印输出

打印输出一般是直接由栅格方式进行的,可利用以下几种打印机。

①点阵打印机:

点阵打印是用打印机内的撞针去撞击色带,然后利用印字头打将色带上的墨水印在纸上而达成打印的效果,点精度达0.141mm,可打印比例准确的彩色地图,且设备便宜,成本低,速度与矢量绘图相近,但渲染图比矢量绘图均匀,便于小型地理信息系统采用,目前主要问题是解析度低,且打印幅面有限,大的输出图需进行图幅拼接。

②喷墨打印机(亦称喷墨绘图仪):

是高档的点阵输出设备,输出质量高、速度快,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与价格的降低,目前已经取代矢量绘图仪的地位,成为GIS产品主要的输出设备(见图11.3)。

③激光打印机:

是一种既可用于打印又可用于绘图的设备,是利用碳粉附着在纸上而成像的一种打印机,由于打印机内部使用碳粉,属于固体,而激光光束又不受环境影响的特性,所以激光打印机可以长年保持印刷效果清晰细致,印在任何纸张上都可得到好的效果。

绘制的图像品质高、绘制速度快,将是计算机图形输出未来的基本发展方向。

11.1.2地理信息系统输出产品类型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是指由系统处理、分析,可以直接供研究、规划和决策人员使用的产品,其形式有地图、图像、统计图表以及各种格式的数字产品等。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是系统中数据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

1.地图

地图是空间实体的符号化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图11.4),根据地理实体的空间形态,常用的地图种类有点位符号图、线状符号图、面状符号图、等值线图、三维立体图、晕渲图等。

点位符号图在点状实体或面状实体的中心以制图符号表示实体质量特征;线状符号图采用线状符号表示线状实体的特征;面状符号图在面状区域内用填充模式表示区域的类别及数量差异;等值线图将曲面上等值的点以线划连接起来表示曲面的形态;三维立体图采用透视变换产生透视投影,使读者对地物产生深度感并表示三维曲面的起伏;晕渲图以地物对光线的反射产生的明暗使读者对二维表面产生起伏感,从而达到表示立体形态的目的(见图11.5)。

2.图像

图像也是空间实体的一种模型,它不采用符号化的方法,而是采用人的直观视觉变量(如灰度、颜色、模式)表示各空间位置实体的质量特征。

它一般将空间范围划分为规则的单元(如正方形),然后再根据几何规则确定的图像平面的相应位置,用直观视觉变量表示该单元的特征,图11.6、11.7为由喷墨打印机输出的正射影像地图和三维模拟建筑图。

3.统计图表

非空间信息可采用统计图表表示。

统计图将实体的特征和实体间与空间无关的相互关系采用图形表示,它将与空间无关的信息传递给使用者,使得使用者对这些信息有全面、直观的了解。

统计图常用的形式有柱状图、扇形图、直方图、折线图和散点图等。

统计表格将数据直接表示在表格中,使读者可直接看到具体数据值。

见图11.8,11.9,11.10。

图11.11表示统计图表与地图的综合使用所形成的专题地图。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制图系统以及各种分析模拟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产品成为广泛采用的一种产品形式,提供信息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输出,使得多种系统的功能得到综合。

数字产品的制作是将系统内的数据转换成其它系统采用的数据形式。

图11.8ARCVIEW制作的统计表格与直方图

图11.11GIS输出的专题地图(以统计符号表示人口与GDP值)

11.2可视化的一般原则

11.2.1符号运用

空间对象以其位置和属性为特征。

当用图形图像表达空间对象时,一般用符号位置来表示该要素的空间位置,用该符号与视觉变量组合来显示该要素的属性数据。

例如,道路在地图上一般用线状符号表达,通过线型如线宽来区分不同的道路级别,如粗实线表示高等级公路,而细实线表示低等级公路。

地图符号系统中的视觉变量包括形状、大小、纹理、图案、色相、色值和彩度。

形状表征了图上要素类别。

大小和纹理(符号斑纹的间距)表征了图上数据之间的数量差别,例如,一幅地图可用大小不同的圆圈来代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

色相、色值和彩度,以及图案则更适合于表征标称(nominal)或定性(qualitative)数据,例如,在同一幅地图上可用不同的面状图案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在符号运用上不尽相同。

对栅格数据而言,符号的选择不是问题,因为无论被描述的空间对象是点、线还是面,符号都是由栅格象元组成。

另外在视觉变量的选择上,栅格数据也受限制。

由于栅格象元的问题,形状和大小这两个视觉变量并不适合于栅格数据,纹理和图案可用于较低分辨率的制图要求,但象元较小时就不适合。

因此栅格数据的表达就局限在用不同的颜色和颜色阴影来显示。

运用符号表达空间对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符号的定位

地图上常常以符号的位置表达其实际空间位置,这就是常说的符号定位问题。

符号定位的一般原则是准确,保证所示空间对象在逻辑和美观上的和谐统一。

但有时由于实际空间对象的位置重叠或相距很近,当用符号表达时,容易产生拥挤现象,破坏了图形的美观性和易读性。

这时可保留重要地物的准确位置,而其他次要地物可相对移动,如图11.12所示。

点状符号、线状符号的定位可参见地图学书籍。

图11.12符号移位

符号定位中,较困难的是点的定位,特别是在点描法地图中。

例如一个点代表1000人,某区有10000人,意味着在该区应布置10个点。

如何在该区布置10个点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采用随机布点或均匀布点可能导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图。

这种情况下,一般要参照其他的资料来进行点位的确定,例如人口普查图中的布点,可参考人口普查街区图或人口普查地图来进行。

⑵易读性

空间对象属性通过符号的视觉变量来进行区分,视觉变量包括形状、大小、方位、色调、亮度和色度等六类。

空间对象的属性可通过视觉变量的不同组合来表达,因此,符号的布局、组合和纹理直接影响到图面的易读性。

一般情况下,线状符号比较容易分离,图案、形状、颜色和阴影要截然不同,并且形状要清晰可辨。

符号的可见性还涉及符号自身的可见性。

如果线状符号比较容易识别,其宽度就不必很大。

不同颜色的组合也可改变符号的可辨性。

经典的例子就是交通符号,形状各异的交通符号可以使行人和驾驶员不必读文字而获得交通信息。

⑶视觉差异性

图形元素和背景、相邻元素的对比是符号运用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视觉上的差异性可以提高符号的分辨能力和识别能力。

符号运用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符号视觉变量的不同组合来提高易读性,但过多的符号差异会导致图面的繁杂,也不利于符号的识别。

⑷绝对数据与派生数据制图中的符号配置

属性数据根据加工与否可分为两类,即原始数据和派生数据。

原始数据是通过测量或调查而得到的数据,如人口调查中的一个县的人口数量;而派生数据一般是指经过加工的数据,如人口密度等。

对原始数据和派生数据的符号配置需要考虑图形的可比性。

这里以人口制图为例进行说明:

人口密度是人口数与区域面积的比值,该值不依赖区域的大小。

对于人口数相同而面积不同的两个区域来说,其人口密度就不同,如果用等值区域图以人口数量来进行制图,则区域面积的大小差异会严重影响图形的可比性。

因此一般建议等值区域图用来进行派生数据的表达,而分级符号图用来进行原始数据的制图。

11.2.2颜色运用

地图中颜色的运用为地图增添特殊的魅力,一般条件下制图者都会首选制作彩色地图,其次才是黑白地图。

实际上地图中色彩的运用经常被误解与错用。

地图制作中色彩的运用首先必须理解色彩的三个属性,即色相、色值和彩度。

色相(又称色别)是一种色彩得以与另一种色彩相区别的性质,如红色与绿色即为不同的色相。

色相也可定义为组成一种颜色的光的主波长。

一般将不同的色相与不同类型的数据联系起来。

色值是一种颜色的亮度或暗度,黑色为低值而白色为高值。

在一幅地图上通常感到较暗的符号更重要。

彩度又称之为饱和度或强度,指的是一种颜色的丰富程度或鲜明程度。

完全饱和的颜色为纯色,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偏灰。

通常,颜色饱和度越高的符号其视觉重要性也越大。

地图上色彩的运用遵循一定的经验法则,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

⑴感情色彩:

色彩与人的情感有广泛的联系,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背景又赋予色彩以各自的含义和象征。

制图中色彩一般分为暖色和冷色两种,例如红色为暖色而青色为冷色,与色相相结合,则有干湿之分,例如浅黄色象征干燥,而蓝色象征湿润。

制图中要充分考虑人的感情色彩和情绪,使得效果更人性化。

⑵习惯用色:

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制图人员总结出一系列的习惯用色,有的已约定成俗,有的已形成规范。

数据表达中,要充分考虑人们在长期阅图中形成的习惯和专业背景。

⑶色彩方案:

色相是适于表征定性数据的视觉变量,而色值与彩度则更适合于表征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属于标称数据(nominaldata),而定量数据则属于需用排序(ordinal)、区间(interval)和比率(ratio)等尺度来量度的数据。

对一幅定性地图而言,找到10种或15种易于相互区别的颜色并不难。

如果一幅地图需要更多种颜色,则可将另一种定性的视觉变量一一图案,或者文字,与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更多的地图符号。

色彩的配置方案主要是通过色相、色值(亮度)和彩度(饱和度)的综合运用来表达不同制图对象的属性信息,按色彩有单变量、双变量和三变量的颜色之分,按变量性质有定性方案、二元方案、顺序方案、分支方案四种等,它们又可组成不同的色彩配置方案。

①单变量色彩方案

定性方案:

单变量的定性方案主要表示不同性质的种类,方案中的色彩亮度应该相似而不相等;

二元方案:

单变量的二元方案也是定性数据的一种表达,数据一般被分为两个相对的种类,例如是/不是、出现/不出现等,一般通过中性色、单一颜色或两种颜色来表达,但应选取相反的亮度,如灰-白、红-白、淡蓝-深蓝等;

序列方案:

序列化方案用来表达有高到低分类的序列化数据,可用序列化的色彩亮度来表示。

通常低值采用亮色而高值采用深色,若背景较暗时,这个关系也可倒过来。

无论用何种,必须保证采用颜色所形成的亮度序列与数据类的顺序相关。

分支方案:

分支方案也称为两极方案,主要用来强调由关键点(平均值、中值、零点)向两侧扩散的量化数据显示,可用向两侧扩散的亮度阶来表示。

②双变量色彩方案

在交互可视化探索中,二变量色彩方案可以进行更详细的分类对比。

定性/二元方案:

此方案中把一系列色彩的亮暗两阶同时制图,其中亮暗对应二元方案中的两个量。

增加要强调的二元变量所对应所有色相的饱和度可以增强地图的视觉强调性和一致性。

定性/序列方案:

定性变量可采用几个颜色来表达,序列变量采用对应色的序列亮度阶来表示。

序列/序列方案:

两个序列化方案的组合在地图学中是最引人注目的。

此方案可以表达同一位置或区域的两个变量。

可以认为序列/序列方案是两个序列方案中所有颜色组合的逻辑混合,因此方案是以两个颜色为基础,如果两种颜色完成交叉将产生一个中性的对角线和不饱和过渡色。

在整个方案的构造中,应包含系统的亮度差异,不应依靠色彩来揭示量级上的差异。

分支/二元和分支/序列方案:

这两个方案具有相似的视觉特征。

此方案的成功应用应依靠可用的大亮度反差范围,一般大亮度色阶是用在二元和序列化变量上,在色彩变化支持下的小亮度色阶用来表达方案中每个大亮度色阶内的分支变量。

分支/分支方案:

此方案是二变量方案中唯一一个不是由单变量方案直接叠加而成的方案,因为此方案需色彩差异来表达两种变量。

③三变量色彩方案

三变量色彩变量通常用于表达构成百分比的和为100%的三个变量。

11.2.3注记运用

每幅地图都需要用一定的文字或者注记来标记制图要素,制图者把字体当作一种地图符号,因为与点状、线状、面状符号一样,字体也有多种类型。

运用不同的字体类型表征出悦目、和谐的地图是制图者所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

字体在字样、字形、大小和颜色方面变化多样。

字样指的是字体的设计特征,而字形指的是字母形状方面的不同。

字形包括了在字体重量或笔画粗细(粗体、常规或细长体)、宽度(窄体或宽体)、直体与斜体(或者罗马字体与斜体)、大写与小写等方面的不同变化。

⑴字体变化:

字体变化可以像视觉变量一样在地图符号中起作用。

字样、字体颜色、罗马字体或斜体等方面的差异更适合于表现定性数据,而字体大小、字体粗细和大小写等方面的差异则更适合于表现定量数据。

例如,在一幅显示城市不同规模的地图上,一般是用大号、粗体和大写字体表示最大的城市,而用小号、细体和小写字体表示最小的城市。

⑵字体类型:

在选择字体类型的时候要考虑可读性、协调性和传统习惯性。

注记的可读性必须与协调性相平衡。

注记的功能就是传达地图内容。

因此注记必须清晰可读但又不能吸引过多的注意力。

通常可以通过在一幅图上只选用1~2种字样,并选用另一些字体变化用于标注不同要素或符号来取得协调美观的效果。

例如在制图对象的主体中较少采用修饰性字体,但在图名和图例等部分习惯用修饰性字体。

已经形成的习惯有:

水系要素用斜体,行政单元名称用粗体,并且名称按规模大小有字体大小的区分,太多的字体类型会使得图面显示不协调。

⑶字体摆放:

地图上文字或标注的摆放与字体变化的选择同样重要。

一般遵循以下规则:

文字摆放的位置应能显示其所标识空间要素的位置和范围。

点状要素的名称应放在其点状符号的右上方;线状要素的名称应以条块状与该要素走向平行;面状要素的名称应放在能指明其面积范围的地方。

 

图11.13注记的运用与对比,上图字体变化繁多,使得图面协调被破坏,

下图是调整后的注记,字体均匀,图面要协调许多

GIS中的标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标注的基本要求是清晰性、可读性、协调性和习惯性,然而制图要素的重叠、位置上的冲突等都使得这些要求难以满足,一般需要进行多次、交互式的、基于思维的反复调整才能最终确定(图11.13)。

11.2.4图面配置

图面配置是指对图面内容的安排。

在一幅完整的地图上,图面内容包括图廓、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制图时间、坐标系统、主图、副图、符号、注记、颜色、背景等内容,内容丰富而繁杂,在有限的制图区域上如何合理地进行制图内容的安排,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一般情况下,图面配置应该主题突出、图面均衡、层次清晰、易于阅读,以求美观和逻辑的协调统一而又不失人性化。

⑴主题突出

制图的目的是通过可视化手段来向人们传递空间信息,因此在整个图面上应该突出所要传递的内容,即地图主体。

制图主体的放置应遵循人们的心理感受和习惯,必须有清晰的焦点,为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焦点要素应放置于地图光学中心的附近,即图面几何中心偏上一点,同时在线划、纹理、细节、颜色的对比上要与其他要素有所区别。

图面内容的转移和切换应比较流畅。

例如图例和图名可能是随制图主体之后要看到的内容,因此应将其清楚的摆放在图面上,甚至可以将其用方框或加粗字体突出,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图11.14所示)。

图11.14图面内容与图例转换

⑵图面平衡

图面是以整体形式出现的,而图面内容又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

图面设计中的平衡,就是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各种要素的地位,使各个要素显示的更为合理。

图面布置得平衡不意味着将各个制图要素机械性的分布在图面的每一个部分,尽管这样可以使各种地图要素的分布达到某种平衡,但这种平衡淡化了地图主体,并且使得各个要素无序。

图面要素的平衡安排往往无一定之规,需要通过不断的反复试验和调整才能确定。

一般不要出现过亮或过暗,偏大或偏小,太长或太短、与图廓太紧等现象(如图11.15所示)。

图11.15视觉的平衡

⑶图形-背景

图形在视觉上更重要一些,距读者更近一些,有形状、令人深刻的颜色和具体的含义。

背景是图形背景,以衬托和突出图形。

合理的利用背景可以突出主体,增加视觉上的影响和对比度,但背景太多会减弱主体的重要性。

图形-背景并不是简单地决定应该有多少对象和多少背景,而是要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图面的主体上。

例如,如果在图面的内部填充的是和背景一样的颜色,则读者就会分不清陆地和水体(图11.16)。

图11.16图形-背景关系

图形-背景可用他们之间的比值进行衡量,称之为图形-背景比率。

提高图形-背景比率的方法是使用人们熟悉的图形,例如分析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时,可以将陕西省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可以使人们立即识别出陕西的形状,并将其注意力集中到焦点上。

⑷视觉层次

图11.17插入法图形配置

视觉层次是图形-背景关系的扩展。

视觉层次是指将三维效果或深度引入制图的视觉设计与开发过程,它根据各个要素在制图中的作用和重要程度,将制图要素置于不同的视觉层次中。

最重要的要素放在最顶层并且离读者最近,而较为次要的要素放在底层且距读者比较远,从而突出了制图的主体,增加了层次性、易读性和立体感,使图面更符合人们的视觉生理感受。

视觉层次一般可通过插入、再分结构和对比等方式产生。

插入是用制图对象的不完整轮廓线使它看起来像位于另一对象之后。

例如当经线和纬线相交于海岸时,大陆在地图上看起来显得更重要或者在整个视觉层次中占据更高的层次,图名、图例如果位于图廓线以内,无论是否带修饰,看起来都会更突出(图11.17)

再分结构是根据视觉层次的原理,将制图符号分为初级和二级符号,每个初级符号赋予不同的颜色,而二级符号之间的区分则基于图案。

例如在土壤类型利用图上,不同土壤类型用不同的颜色表达,而同一类型下的不同结构成分则可通过点或线对图案进行区分。

再分结构在气候、地质、植被等制图中经常用到。

对比是制图的基本要求,对布局和视觉层都非常重要。

尺寸宽度上的变化可以使高等级公路看起来比低等级公路、省界比县界、大城市比小城市等更重要,而色彩、纹理的对比则可以将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如图11.18所示。

不论是插入法还是对比法,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滥用。

过多的使用插入,将会导致图面的费解而破坏平衡性,而过多地对比则会导致图面和谐性的破坏,如亮红色和亮绿色并排使用就会很刺眼。

图11.18对比法突出制图主体和重要性(陕西省)

11.2.5制图内容的一般安排

(1)主图

  主图是地图图幅的主体,应占有突出位置及较大的图面空间。

同时,在主图的图面配置中,还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①在区域空间上,要突出主区与邻区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增强主图区域的视觉对比度。

②主图的方向一般按惯例定为上北下南。

如果没有经纬网格标示,左、右图廓线即指示南北方向。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区域的外形延伸过长,难以配置在正常的制图区域内,就可考虑与正常的南北方向作适当偏离,并配以明确的指向线。

③移图

制图区域的形状、地图比例尺与制图区域的大小难以协调时,可将主图的一部分移到图廓内较为适宜的区域,这就成为移图。

移图也是主图的一部分。

移图的比例尺可以与主图比例尺相同,但经常也会比主图的比例尺缩小。

移图与主图区域关系的表示应当明白无误。

假如比例尺及方向有所变化,均应在移图中注明。

在一些表示我国完整疆域的地图中,经常在图的右下方放置比例尺小于大陆部分的南海诸岛,就是一种常见的移图形式。

④重要地区扩大图

对于主图中专题要素密度过高,难以正常显示专题信息的重要区域,可适当采取扩大图的形式处理。

扩大图的表示方法应与主图一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图形数量。

扩大图一般不必标注方向及比例尺。

(2)副图

副图是补充说明主图内容不足的地图,如主图位置示意图、内容补充图等。

一些区域范围较小的单幅地图,用图者难以明白该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需要在主图的适当位置配上主图位置示意图,它所占幅面不大,但却能简明、突出地表现主图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区位状况。

内容补充图是把主图上没有表示、但却又是相关或需要的内容,以附图形式表达,如地貌类型图上配一幅比例尺较小的地势图,地震震中及震级分布图上配一幅区域活动性地质构造图等。

(3)图名

图名的主要功能是为读图者提供地图的区域和主题的信息。

表示统计内容的地图,还必须提供清晰的时间概念。

图名要尽可能简练、确切。

组成图名的三个要素(区域、主题、时间)如已经以其他形式作了明确表示,则可以酌情省略其中的某一部分。

例如在区域性地图集中,具体图幅的区域名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