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就业的自我营销策略.docx
《谈大学生就业的自我营销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大学生就业的自我营销策略.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大学生就业的自我营销策略
谈大学生就业(jiùyè)的自我营销策略
谈大学生就业的自我(zìwǒ)营销策略
窗体顶端(dǐngduān)
窗体底端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尤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何把自己成功的推销出去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从市场(shìchǎng)细分和定位、自我认知和定价、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自主创业五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自我营销的对策。
一、市场(shìchǎng)细分和定位
现代社会,所有劳动者,都必须接受(jiēshòu)市场的考验;大学生毕业后寻找工作岗位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商品的出售过程。
大学生进行自我营销的前提是大学生要认同劳动力是商品,大学生也是商品的观念。
只有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大学生才能以常态的胸襟和眼光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是商品都必然要走向市场;都必须要接受一个卖的过程。
"都要接受市场的考验。
1.就业市场细分。
对市场细分的标准很多,例如地理位置、经济程度、企业类型、薪水待遇、自己的专业是否对口、是否有利于能力发展等等。
毕业生在对市场进行细分的时,最重要的标准应该是兴趣爱好、企业远景和是否有助于自身发展三个方面考虑。
然后利用综合指标法来细分。
2.就业市场定位。
一般来讲有两种定位方法,一种是迎头定位,就是大学生在求职时选择竞争激烈,对大学生素质、能力要求高、支付较高薪酬、提供较好岗位、位于发达城市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求职对象,是富有挑战性的定位选择,具有一定风险。
选择这种定位方法的大学生要求自身能力要强,在本领域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另一种是避强定位方法,即大学生在求职时选择相对冷门、竞争不太激烈、目前对大学生能力要求不太高或者位于中小城市、中小企业目前提供的岗位层次比较低等等这样的企业作为求职对象,这种定位方式能够有效避开竞争,能及时就业,风险比较小,就业后发展潜力比较大。
大学生在初步选择目标市场后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试投入。
试投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第一是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锻炼自己的能力。
第二,是利用假期进行顶岗锻炼,发现自己与目标市场要求的差距,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补充;第三是利用实习、见习的机会进行试投入。
在了解市场同时增强自身竞争力。
二、自我认知(rènzhī)和定价
1.就业市场中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需要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己的技术能力、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同事关系处理能力等等。
由于(yóuyú)一些毕业生在就业中,往往好高骛远、同事关系处理不恰当、频频跳槽、等原因造成企业的亏损,因此需要毕业生来全面准却的认知自己以适应经济市场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立优势。
2.就业市场中自身定价。
大学生就业市场价格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沟通所达成的协议薪酬。
初入企业的大学生是没有工作阅历和经验的。
毕业生可以把就业作为一种能力上的促进、和对未来的投资。
因此现代大学生应对薪酬抱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完成对自身的定价。
案例1:
06届毕业生小李在学校学习(xuéxí)优秀,兴趣广泛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
在投入简历后一家公司对其进行面试,由于对于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过高最终没有达成协议,直到次年三月尚未落实工作单位。
分析:
小李的思想在毕业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不少毕业生都有面对上述案例的经历。
笔者认为: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不要急于抬高身价,
应该注重自身发展,稳中求进才能及时就业给以后发展带来帮助。
案例2:
毕业生小刘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条件都不错,在就业的初期满怀信心。
但由于专业冷门等原因,找过几家单位都碰了壁,结果产生了自卑感,在后来的择业过程中表现越来越差,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以至于到了新的用人单位那里,只能被动地问人家:
“学某某专业的要不要”,其他什么话都不敢讲,最终未能落实就业单位。
分析:
小刘的失败是由于自卑心理在作怪。
在择业遭受挫折后,一蹶不振,对自己评价过低,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择业时缺乏主动争取和利用机遇的心理准备,不敢主动、大胆地与用人单位交谈,也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
越是躲躲闪闪、胆小、畏缩,越不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
这种心理严重妨碍了一部分毕业生正常的就业竞争,使得那些原本在某些方面比较出色(chūsè)的毕业生也陷入“不战自败”的困惑。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在对自我认知与定价中一定要准确的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三、渠道(qúdào)策略
1.就业市场。
就业市场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有形市场是指市场组织者确定某一时间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组织在某一地点(dìdiǎn)开展的招聘活动。
无形市场主要是指毕业生通过媒体网络等手段完成与用人单位双选的活动。
2.报考公务员。
3.考取选调生。
4.参加服务西部计划、教师特设岗位和"三支一扶"。
5.考取研究生。
6.,参军。
7.出国深造。
8.到基层工作。
除了以上直接渠道以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中间渠道――就业中介公司、亲朋好友推荐求职。
有效的运用适合自己的渠道可以减少就业的竞争压力、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
四、促销(cùxiāo)策略
大学生在进行促销时,他既是促销的主体,主要由他来行使促销手段,进行促销活动;同时,他也是促销的客体,他促销的产品就是他自己。
因此(yīncǐ),大学生在促销过程中,具有其他产品无法比拟的特点。
第一(dìyī),平面促销即投递自荐材料是最主要的促销方式。
一份完整的自荐材料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封面、求职信、履历表、学校推荐表、在校学马成绩表、获奖证书及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复印件、院系及学校鉴定、毕业实习小结及个人作品等。
其中自荐信是最核心也是传递信息最集中的部分。
其主要内容有:
1、说明自己的基本情况,姓名、性格、年龄、政治面貌、就读学校和专业等。
2、说明能胜任某项工作的条件。
这是自荐信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向用人单位说明你有知识、有经验、有专业技能,有与工作要求相符合的特长、性格和能力。
特别(tèbié)要突出你胜任所求岗位的特长和个性。
3、介绍自己的潜能。
比如,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曾经担任过的各种社会工作及取得的成绩,预示着自己有管理方面的才能,有发展、培养的前途。
4、附上有关材料或文件。
自荐信中提到的相关信息都应该在附件中给予证明。
5、表达面谈的愿望。
最后要表达出希望得到回信,并且热切地希望有面谈的机会。
第二,作为自己的促销员,大学生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
1、学会与人沟通,注重策略方法。
首先在心态上要沉着冷静,在表达上要友善、坦诚,态度上要不卑不亢。
在推销中强调一种尊重平等,与对方达到共融。
其次,要审时度势,观察敏锐。
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
应使自己进入备战状态,做到"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始终观察到对方行为表示,抓住对方最重视、最关心的问题,把自己的优势迅速表现出来。
再次是要把握推销重点,要着重表现自己的重点、特长,扬长避短,力争将最出色的一面展示给对方。
2、注重礼仪风度,加强自身修养。
首先要注意注重服饰打扮,这是大学生展示自己最佳形象得有效途径。
大学生在服饰打扮上,完全服从国际公认的"T?
O?
P"原则。
T(time)时间,反映服饰打扮必须根据时间决定,符合时令、季节的需要。
P(place)指地点、场所、位置,即服饰打扮应与所处(suǒchǔ)的场合相协调。
O(object)代表目的、目标、对象,即试图通过服饰来达到给对方留下一个什么印象得目的,有目标地来选择服饰。
其次要注重语言艺术。
大学生要根据自我介绍和交谈的内容控制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语调的委婉与坚定,在抑扬顿挫之中表现出自己的坚定和自信。
最后要恰当运用表情语和体姿语。
大学生在与对方交流时,应有目光对视,以示尊重和礼貌。
同时要面带微笑,微笑语是最具有吸引力的面部表情语。
体姿语包括站姿、坐姿和行姿,共同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
五、自主(zìzhǔ)创业
案例1997年有一个大学毕业生,曾就职于浙江省宁波电信局,因工作的枯燥,和对前程的向往,怀揣着梦想前去广州,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后善于(shànyú)把握机遇的他和同学一起创办了网易公司,发展至今公司市值已超过500亿。
他就是丁磊。
比尔盖茨的对于创业的认识1.乐观自信才有创造的活力,2.让“立即行动”成为你的习惯,3.制定恰当的人生目标,4.把不擅长的事情交给别人,5.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6.发掘自己的经营天赋7.敢于尝试和创新笔者认为创业需要敏锐的目光、乐观的心态、过人的魄力、强大的凝聚力、吃苦耐劳的毅力等等。
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失败要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并能主动的解决遇到的种种困难。
大学生缺少相应的社会经验更应该如此。
大学生就业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xuéxiào)应给予相应的就业辅导,社会需要给予大学毕业生必要的帮助,企业也应给予毕业生锻炼学习的机会。
就毕业生而言亦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良好的素质。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的发展。
把国家带回分析的中心:
当前大学生就业(jiùyè)研究的新视角
2014年11月14日16:
36来源:
《现代(xiàndài)大学教育》2014年3期作者:
戚务念字号(zìhao)
打印(dǎyìn)纠错(jiūcuò)分享推荐浏览量
内容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深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自世纪之交起,学术界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供求分析视角和社会流动与分层视角两种,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目前研究大多关注“市场化”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结合中国制度变迁背景的考察和对市场转型的根源、机制的探讨不足。
这不利于认识和理解大学生就业制度变革的历史处境和未来走向。
基于社会变迁的现实背景与就业理论的流变,有必要把“国家”带回大学生就业研究中来。
“国家回归”的视角,要求重拾历史分析与制度分析,遵循国家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一分析框架,在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革与国家角色转换关系中考察制度转型的逻辑,并对未来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或启示。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市场转型;国家—市场;制度变迁;“国家回归”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戚务念(1976- ),男,江西赣州人,社会学博士,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江西省教育调研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教育组织与制度、教育分层与学生发展研究,南昌 330038
内容提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深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自世纪之交起,学术界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供求分析视角和社会流动与分层视角两种,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目前研究大多关注“市场化”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结合中国制度变迁背景的考察和对市场转型的根源、机制的探讨不足。
这不利于认识和理解大学生就业制度变革的历史处境和未来走向。
基于社会变迁的现实背景与就业理论的流变,有必要把“国家”带回大学生就业研究中来。
“国家回归”的视角,要求重拾历史分析与制度分析,遵循国家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一分析框架,在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革与国家角色转换关系中考察制度转型的逻辑,并对未来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或启示。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市场转型国家—市场制度变迁“国家回归”
世纪之交,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扩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接踵而来的是大规模的毕业生走向劳动力市场。
根据教育部统计信息,2003年,首批扩招后毕业的本科生以及第二批扩招后毕业的专科生同时进入就业市场,当年的初次就业率便降至50%。
2006年起当年毕业生离校时点未就业人数(工作未落实者)逾百万之众。
此后,大学毕业生规模屡破历史最高峰。
2013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699万,2014年更高达727万,均被媒体渲染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紧迫的社会问题之一,受到中央高层、各级政府、广大民众和学术界的热切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研究的现有视角及检视
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密集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
目前主要有供求分析视角和社会流动与分层视角两种。
第一,供求分析视角。
功能主义代表人物帕森斯(T.Parsons)考察了学校在实施社会化功能和选择功能中的作用。
所谓社会化功能,包含了将成人社会中胜任工作的能力内化于学生;而选择功能则在于依据成人社会的角色框架对人力资源进行分配。
[1]功能主义理论和各种经济理论都假定学校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相互响应。
甚至冲突论社会学家鲍尔斯(S.Bowles)和金蒂斯(H.Gintis)也提倡功能主义,认为学校就是要为雇主服务,美国每一重要时期的教育改革都是对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经济生活结构变化的反应。
[2]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非中国独有。
国外的研究主要以欧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为研究对象,供给—需求分析视角一直居于主流,从需求、供给及供求匹配等三个角度来展开[3],较好地解释了大学生整体就业和收入(shōurù)状况的长期变化。
总体而言,国内研究主要从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三方面来解释我国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紧张现象。
[4]学者们认为,供给总量上的压力在转型时期相对存在[5],是高校扩招行为短期造成的[6],甚至由于统计指标的局限存在一定的夸大成分[7],摩擦性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完善就业中介、强化就业指导可得到有效缓解[8],只有结构性失业才是核心原因[9],毕业生较大的就业能力缺口导致“职位空缺和失业共存的结构性失业状态”[10]。
第二,社会分层与流动(liúdòng)视角。
在现代社会,教育体系扮演着社会分层过程的“分类机”角色。
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职业地位成为社会分层的指示器[11]。
郝大海通过CGSS2003数据发现:
在“文革”前和“文革”中,进入党政机关时,教育程度的影响并不十分突出,而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时,教育影响十分明显;改革后,就业中父亲单位影响的逐渐衰退,教育程度对于获得管理和技术职位影响的增强,反映出中国劳动就业体制正逐渐由计划模式转向市场配置模式。
[12]这印证了倪志伟(V.Nee)的论点:
市场转型将降低对政治权力(quánlì)的经济回报,提高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回报。
[13]还有学者从多学科视角探讨大学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关系[14]。
目前,在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中频繁涉及大学生群体,主要探讨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获得机制。
网络理论认为,学校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反应不是自动作出的,就业市场需要社会关系对必要的信息给予传达。
格兰诺维特(M.Granovetter)认为,弱关系作为两个独立社会边界的桥梁,可能获得异质的资源和信息,因此可能得到工作机会。
[15]林南证实了这一“弱关系假设”。
[16]边燕杰等提出“强关系假设”,认为在华人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网络是人情网不再是信息桥,而人情关系越强、得到照顾的可能性越大,获得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大,彰显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独有的特点,社会关系可以单独发生作用,也可以与其他正式求职渠道结合使用。
[17]还有一些研究将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进行对比,考察何者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更为重要,或者考察二者的联合作用机制[18]。
康小明认为只有当人力资本达到底线(dǐxiàn)要求后,社会资本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在职业发展成就中的作用。
[19]马莉萍、丁小浩以2003、2005、2007和2009年即将离校的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他们在工作找寻中所感受到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作用,发现,毕业生将工作能力视为影响求职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和专业的传统地位则有所动摇。
[20]求职竞争越激烈,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越凸显,且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毕业生,将社会关系视为对较低人力资本的补充。
另外的一些研究,分别探讨了专业区隔[21]、性别差异[22]、大学分层与学历层次[23]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现有主要成果丰富了人们对于当前高等教育(gāoděngjiàoyù)与人才市场的匹配、人力资本与市场需求、高校毕业生职业获得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等方面的认识。
然而,检视现有研究视角,也有以下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大多关注现状。
改革开放之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统一招生统一分配,不存在毕业生“待业”或“失业”问题,尚“无”专门研究的必要和可能。
“文革”后,相关讨论文章零星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就业制度的转型,中国的就业走向市场化了,大学生就业已经完全进入市场化的就业模式[24]。
在教育学传统中,更多地关注学校教育,而对教育“出口”不甚关注,如今出现了许多探讨就业的文献。
2002年度以来,“高等学校招生与就业研究”一直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这样一本高等教育研究界“系统、全面、实用的工具书”[25]的梳理主题。
也许正是缘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紧迫性,大多数文献偏向思辨性、对策性探讨,基础性研究并不多。
在学校与工作的沟通、社会资本、社会分层视角的大学生就业研究中,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大多侧重1990年代市场化改革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探讨,而对于大学生就业何以成为今天的形态则缺乏历史纵深的研究。
虽然常诟病高等教育的滞后并呼吁构建“能力(nénglì)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对导致高等教育滞后的机制缺乏追问,这也往往导致所提对策建议流于口号而不能付诸实践。
第二,结合中国制度变迁背景的考察不足。
功能主义视角以及供求匹配分析框架(从经济学意义上“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框架同样暗含着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视角)的研究,基本上还属于运用西方经济学范式。
他们从学校教育与人才市场的匹配、人力资本与市场需要这一横向联系维度考察大学生层次的劳动力市场供求。
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分析范式有其社会背景,它们有着较为长久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国家和市场乃至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与中国不一样。
尽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种种巨变,不可否认,在正式制度上,中国的就业走向市场化了,但在转型期的制度环境下,经济领域的“去政治化”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完全交给市场来解决了。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随着市场转型和教育体制、人事体制改革等相伴而生的。
就业所关乎的就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所能处理的私事,一国的就业状况更是关乎经济社会结构、社会秩序(shèhuìzhìxù)稳定与政权巩固等公共问题。
第三,对市场(shìchǎng)转型的根源、机制的探讨不足。
从文献梳理中,可以看到,目前多将大学生就业中的种种现象当作市场转型的后果来考察。
如社会分层与流动视角中,大多从先赋因素和后致因素、文化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因素考察市场化改革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获得,这些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获得机制。
也有从大学分层、专业区隔、教学因素等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就业,探讨就业中的不公平问题。
其实,市场转型研究(不同于市场转型论)主要包括资本回报、产权改革与市场渗透(转型的最终结局)等主题,其共同点是这些主题都是探讨市场转型的后果[26],更多地考虑市场力量的作用。
其实,“市场转型”转变的不是市场,而是界定市场的各种制度条件,包括资源配置、新兴的市场特性[27]和相应的政治过程[28],市场转型是一场全社会范围的制度变迁。
缺少了国家角色及制度变迁因素的考察,很难理解当今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秩序是如何生成的。
当然,也有研究考虑到了制度变迁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基于国家社会主义社会的背景,林南和边燕杰在布劳—邓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单位地位模型[29]。
以工作搜寻模型为分析框架,赖德胜等认为(rènwéi)“知识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引起的。
[30]骆思典(S.Rosen)认为,教育市场化以及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不利于贫困子弟的社会流动,教育的不公平体现在教育机会和职业机会的获得等方面。
[31]闵维方认识到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2]也有些学者,如杨伟国[33]、赖德胜[34]等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就业政策转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不是同一个概念。
政府为了解决具体的就业问题而出台的法令法规称为就业政策,是在特定时期出台的,具有明确目的性,一旦问题获得解决,政策也随之发生改变。
而就业制度则是有关就业的权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一套思路、方法和模式。
就业制度具有稳定性,在短时期内很难发生改变。
在特定的就业制度框架内,就业政策可能会经常发生调整。
当然,这些不多的研究也可以启发人们将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大学生就业的历次制度变革的逻辑。
二、把“国家”带回大学生就业(jiùyè)研究中来:
现实与理论的需要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不仅仅包括大学生、高校或用人单位,国家(guóji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体。
在中国,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政府主导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也是理解中国的一条主要脉络[35]。
斯考切波(T.Skocpol)在研究社会革命时强调“国家回归”,倡导关注国家的自主性[36],甚至在另一本著作中把书名就定为提出“把国家带回分析的中心(BringtheStateBackIn)”[37]。
“国家回归”迅速成为政治社会学的一个主题。
基于如下考虑,笔者套用这一说法,呼吁在大学生就业研究中“把国家带回分析的中心”。
(一)社会变迁(shèhuìbiànqiān)的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社会科学的极佳实验场。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去市场化”到“市场化”的漫长历程。
从宏观层面看,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就业问题置于社会变迁主题中来讨论。
由谁“主导”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核心话题,实际上反应的是对秩序组成及来源的分歧性假定:
对于人类生活秩序的组成和变动方面,究竟是国家,还是社会因素的解释度更高?
如何理解包括国家在内的社会秩序的形成?
[38]涉及中国研究,魏昂德(A.Walder)持新传统主义论,认为本质上仍是国家自上而下的管制。
[39]许惠文(V.Shue)则持“地方主义”论,认为自上而下的控制关系只存在这个(zhège)结构的表面层次。
[40]但持前一观点者占多数,认为中国的“国家权力与政策推动了社会转型,而不是社会转型推动了国家政策”[41]。
中国的市场改革是由国家发动的,这就需要我们考虑国家的政策变量。
制度是社会秩序得以维系和良好运转的基础,如果离开了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国家与社会必将出现紊乱、动荡与冲突不断的局面。
在按照常规运作、制度稳定的国家,政策变量对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影响力十分有限,相反,稳定的制度、结构是长期社会变迁的结果。
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是处于革命、改革或实验之中。
就大学生就业而言,自1949年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较大的由政府主导的制度变革阶段。
综观新中国历史上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文革”以及改革开放,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分层,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分层结构,都受到国家政策变量的巨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试图把政治和市场(shìchǎng)对立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政治和市场不再是对立的,国家在制定市场赖以运作的制度规则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也即市场扩张不是一个自生过程,国家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具有其自身的利益和偏好。
如果要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何以生成,就要更清晰地认识国家(制度变革)在大学生就业市场转型的中心作用,考察国家在主导就业制度变迁中的实施路径及其大学生就业市场转型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更能更好地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行业新闻:
2015年大学生就业(jiùyè):
休学创业可行吗?
来源(láiyuán):
考试(kǎoshì)吧 2015-4-1511:
17:
32 【要考试(kǎoshì),上考试吧!
】 模拟考场
收藏文章
分享
∙微信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