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423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高考历史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高考历史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J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J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6.J1[2012·安徽卷]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16.D[解析]本题以19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商人的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从题干可以看出,内地(重庆)从上海进销洋货可以通过钱庄完成付款交易,故可得出钱庄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排除B项;A、C两项题干不能体现,

排除;答案选D项。

16.J1[2012·全国卷]张謇评论某人时说:

“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B.李鸿章

C.张之洞D.袁世凯

16.B[解析]从张謇的评论看,“某人”应该是积极兴办洋务运动,创设大量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的洋务重臣,首先可排除D项。

其他三人中,综合评价,“某人”应该是李鸿章。

16.J1[2012·海南卷]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

(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

(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

(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

(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

(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

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

16.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产品分配方式发生变化(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纯封建制渐归消灭、地权集中),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发生变化(高利贷变本加厉、农民离散、劳力锐减),故答案选A项。

5.J1[2012·江苏卷]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

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

图中文云:

“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③“师夷长技”思想

的具体实践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5.A[解析]本题考查多种史料的阅读与分析的能力,考查的内容是洋务运动。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给出了考查内容是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

洋务企业是清末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其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所以容易得出是“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洋务企业是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不可能把西方最先进的技术引入,所以②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的标志是陈启源等人创办的民间私人企业,所以④错误。

8.J1、J2[2012·江苏卷]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

未也,且去健全甚远。

⋯⋯是何故乎?

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

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

”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8.A[解析]本题考查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考查民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全面分析材料。

材料展示1934年上海市长以鱼水关系比喻,要解决上海与内地财富与人口等方面的关系,首先要解决内地的发展环境,以期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B、C、D三项

片面,排除。

13.C1、J1[2012·天津卷]阅读材料。

参看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

“舟车攸会,聚落始繁。

材料二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

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

材料三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

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

1903年,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和工业中心。

——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

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

(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中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

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

(3)

20世纪初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

依据材料三,归纳

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

13.[答案]

(1)A区:

金朝;漕运中转。

B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

C区:

1903年;政府措施。

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妥协。

(2)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有轨电车。

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

(3)《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天津。

城市管理开始近代化;金融和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区扩大。

[解析]第

(1)问,回答第一小问“形成的时间和原因”时,一定先搞清楚A、B、C三区

分别是指“旧城区”“租界”和“新城区”,然后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二

小问“举例说明”既可以举鸦片战争的史实,也可以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只要符合题

意即可。

(2)问,第一小问“举例说明”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不一定拘泥于答案罗列的史实;第二小问“对天津发展的意义”要能够抓住材料中“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这样的提示性信息进行对比思考,才能得出切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即促进天津城市的近代化。

第(3)问,第一小问“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要能够联想1902年之前发生的大事,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等与天津之间的关系;第二小问“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从材料信息中不难归纳得出,但要注意不要罗列材料信息。

37.J1、K2[2012·四川卷]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答案]

(1)意义:

催生了现代公司,为个人投资公司提供法律保障。

作用: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引领管理制度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

[解析]本题考查公司制度的发展和作用。

与“公司一直是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对比可知,《1862年公司法》颁布的意义是普通人也可设立公司,这就促进了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

公司的作用可以联系材料来回答。

“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由公司完成”“今天,全世界70%的专利和2/3的研发经费出自跨国公司”可知,公司促进了科技的创新,并且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平均每36秒生产一辆,10年后达到每15秒生产一辆”可知,公司制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制定了行业的规范和引领了管理方式的变革;苹果公司的产品影响了人们生活、娱乐、思维的方式。

材料二1872年,李鸿章创办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

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

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

《申报》评论:

“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

据李鸿章估计:

“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

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答案]

(2)背景:

工业革命后,西方公司的示范;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作用:

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时期轮船招商局创立的背景和意义。

结合西方经济侵略和洋务运动的发展进程,回答轮船招商局创立的背景。

轮船招商局引进股份制公司形式,有利于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了中国企业的力量,对西方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创办的一些近代企业,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起到诱导和示范作用。

材料三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

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

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

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

[答案](3)面对困境,求变求强。

第一次:

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第二次:

“文革”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

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第一次:

抓住工业革命和政府推动洋务运动的机遇;第二次: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推行改革开放的机遇。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

第一次:

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发展;第二次:

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

[解析]本题考查招商局两次发展的比较。

其原因主要是从背景、特征、影响三方面归纳相似点,要举出史实加以论证。

28.C1、J1、R1[2012·山东卷]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威”“扬武”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