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及其作用doc.docx
《论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及其作用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及其作用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及其作用doc
论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及其作用1
论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及其作用
蜀国何以兴?
何以亡?
前人有很多探讨。
如:
苏辙认为蜀亡是因为“弃天下而入巴蜀”;
[1]苏东坡在《诸葛亮论》中则认为“孔明之失,在不能收荆州,荆州不守,而克复中原之机去矣!
”;[2]王夫之则认为“以形势言,出宛洛者正兵也,出秦川者奇兵也,欲昭烈自率大众出秦川,而命将向宛洛,失轻重矣。
”。
[3]这些观点大都是单一地从军事谋略角度去解释。
我们如果深一层去探讨这些军事谋略背后的思想动因,那么就不能不要涉及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问题。
因为文化理念是一个组织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抽象,是对于理想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基本途径和方式的一种信仰、追求。
文化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组织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成为组织行动的指导思想,从而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故此,探讨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以及其在蜀的兴亡中的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刘备集体的文化理念的内涵
任何文化理念都是规律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体。
一个成功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理念,从规律性看,它必须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概括和抽象,必经体现时势的要求,顺应历史的潮流;从价值性看,它又反映了主体的价值构成、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标准。
那么,刘备集团从自身的利益、需要出发,经过对社会现实的审视、分析,提升了一个怎样的文化理念呢?
(一)“义”是刘备集团文化理念的核心内容?
1、“义”是时势的要求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黄巾军农民大起义,汉室处于倾颓之势。
尤其是董卓弄权之后,保卫汉室、挽救汉室、复兴汉室理所当然成为各州郡官吏和地主豪强最大的“义”,这是封建道德的重中之重。
“义”很快成为当时的文化潮流,也自然而然成为各方势力进行军阀割据的最堂皇的旗号。
试引述几例:
?
⑴“灵帝末,黄巾起,州群各举义兵”[4]
——各州郡虽然内图相灭,相互倾轧,但是无一不是外托“义兵”之名。
⑵“初平之元,董卓杀主鸠后,荡覆汉室。
。
。
。
。
。
人人皆得讨贼。
于是,大举义兵,名家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之会,万里相赴。
”[5]-——董卓是“贼”,从大举义兵讨“贼”的盛况可以看出,“义”在当时的号召力是何等的威猛。
⑶“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6]——曹操处处、时时宣称自己起兵是为了天下,是为了扶衰拯弱,自己是“义兵”。
⑷“今迎朝廷,至义也”,[7]“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
诚因此时,奉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8]——在汉帝流离失所的情况下,奉迎天子无疑是当时最要紧、最基本的“义”。
沮授和荀彧的观点是当时非常普遍,也非常有代表性。
⑸“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9]——刘备当时疲于奔命,到处依附他人,但他也打出了“大义”的旗号。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
“义”是当时汉末社会现实在文化价值取向上的一个反映,一个客观要求,它顺应时势所指,也顺从民心所向。
2、“义”是对历史的顺应
“义”不仅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一种顺应。
众所周知,整个东汉时期弥漫的文化思潮是谶纬神学——神化了的儒学。
所谓的“谶”,是一种用隐秘的语言预决吉凶。
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大肆利用“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10]的谶文来夺得皇位的。
所谓的“纬”,是对“经”而言,是由儒家们用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的学说对儒家经典进行穿凿附会,演绎而成的神秘说教。
刘秀即位之后,即命人整理校定图谶,并于中元元年(公元56年)“宣布图谶子天下”[11]。
从此,谶纬神学被
定为官方哲学,儒者争学《图纬》。
在这种图谶纬经学浸淫下的东汉人,深信“天子受命于天,诸候受命于天子”[12]的“受命”说,从而对皇权的臣服与维护到达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正有因为有“光武、明、章之遗化”,才会出现东汉末年“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至有触冒斧铖,僵仆于前,而忠义者发,继起于后,随踵就戮,视死如归”[13]的悲壮景象。
也正因为历史文化缘故,各诸候豪强都视匡扶汉室为“大义”,“至义”,“州群拥兵专地者,虽互相吞噬,犹未尝不以尊汉为辞”,他们更不敢轻易窥视汉室,取而代之。
例如:
⑴袁绍当上讨伐董卓的各路诸候的盟主之后,“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遗使奉帝诣虞,虞不敢受。
”[14]
⑵袁术自以为四世公辅,百姓所归,“用河内张炯之符命,遂僭号”[15],称帝于淮南。
结果,立即招致吕布的反对和曹操的征伐。
⑶公元?
21?
9年,“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同时,陈群、桓阶等大臣也劝曹操称帝。
但是,曹操却大骂孙权“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16]曹操这个“汉相”虽然权重一世,却至死也不敢逆传统文化的“义”,冒天下之大不韪,取汉帝而代之。
宋司马光分析曹操“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是“其志之不欲”,而是“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17]。
信然!
⑷曹丕称帝,而不敢光明正大,而要羞羞答大地搞个“禅让”仪式,迫汉帝下诏说“行运于曹氏……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
”[18]曹丕再三假意推辞之后才登坛受禅。
此外,他还大造谶纬舆论,宣称天命之移授,是河洛所表,图谶所载;并以此掩饰他的不“义”。
⑸刘备集团在“义”面前更是马虎不得。
他只有在“曹丕篡杀弑,湮灭汉室,窃据神器,劫迫忠良,酷迫无道。
人鬼忿毒,咸思刘氏”之后,并且也宣称“考省《灵图》,启发谶纬,神明之表,各讳昭著。
宜即帝位,人以纂二祖”[19],这才敢称帝。
由此可见,东汉末年的人对汉皇权的维护与臣服的思想是非常根深蒂固的。
正如《宋书》所说:
“汉氏载祀四百,比祚隆周,虽复四海横溃,而民系刘氏,惵惵黔首,未有迁奉之心。
魏武直以兵威服众,故能坐移天历,鼎运虽改,而民未忘汉。
”[20]刘备集团始终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提炼并高举“义”这个文化理念,无疑是顺应传统文化心理,并赢得当时很多英雄豪杰的拥护与支持。
3、刘备集团的“义”最为正统
所有的割据力量都宣称自己是“义兵”,攻打别人是“义举”,其目的都是为了“大义”。
那么,谁被人们承认是真心保卫汉室、挽救汉室、复兴汉室,即是最正统的“义”呢?
这不能不剖析曹、刘,孙三大集团的“义”。
⑴曹操集团的“义”。
曹操采纳毛玠的建议“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21],通过迎天子都许而取得了挟天子而令诸候的政治优势。
他到处宣称自己“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举义兵以诛暴乱”,“兵以义动”,一切都是为了“扶衰拯弱”[22]。
但是,袁绍骂他“豺狼野心,潜苞祸谋,乃欲挠折栋梁,孤弱汉室,除灭中正,专为枭雄”[23];刘备骂他“包藏祸心,篡盗已显”,“陵轹汉室,篡盗之心,人人皆知”
[24];孙权骂他“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周瑜也骂曹操“托名汉相,其实是汉贼也”[25];很明显,曹操集团的“义”并没有得到众人的认可。
毕竟,他手中的“汉”、“天子”只不过是他完成自己霸业的一个工具、一个棋子而已。
⑵孙权集团的“义”。
孙氏三世,虽然也宣称要匡辅汉室,但是,从孙坚的“为国家讨贼”[26],到孙策的“东据吴会,报仇雪耻,为朝廷外藩”[27],再到孙权的“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28],无一不显示孙权集团“义”的苍白无力。
孙权集团三世都不甚掩饰自己凭借长江天险的地理优势,裂地为王这样的图谋,“义”的观念非常淡薄。
比如:
公元?
21?
4年,孙权向曹操“上书称臣,称说天命”[29];曹丕称帝号,孙权不顾群臣的反对,“使命称藩”[30],并多次接受魏帝的封赏;这和刘氏与魏誓不两立,不共戴天是截然不同的。
⑶刘备集团的“义”。
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刘备集团的“义”可以用诸葛亮《隆中对》的最后一句话来高度概括: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31]。
事实上,众多割据集团中,唯有刘备集团自始至终、旗帜鲜明地打出复兴汉室的旗号。
刘备自称汉中王上书给汉帝时,宣称自己是为了“扫除寇难,靖匡王室”,“扑讨凶逆、以宇社稷”;刘备部下要求汉帝封刘备为汉中王时,上书说刘备“肺腑枝叶,宗子藩翰,心存国家,念在弥乱”;尽管曹操父子侵擅国权,但汉帝犹在,刘备也一直在形式上向傀儡汉帝俯首称臣;公元22?
0年,曹丕窃居神器,改年黄初,有传闻汉帝被害,刘备立即“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第二年才以“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32]为由,以汉的继承者的身份登上帝位。
此外,刘备集团的“义”之所以被当时人奉为“正统”,还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刘备的出身。
“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这帝室之胄虽然世数悠远,昭穆难明,有点牵强附会,但是曹操、孙权等并非刘姓,传统文化力量理所当然追认刘备为正统。
其二是“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33],即所谓的“奉诏伐曹”。
与车骑将军董承奉诏伐操,是刘备一直炫耀的一段历史,也是其重要的政治资本之一。
因为有了“奉诏伐曹”,才有了曹操的“汉贼”,自己的“义”才成为最“正统”的义。
后来的东晋习凿齿写《汉晋春秋》,也把蜀汉作为正统。
可见,刘备集团的“义”影响深远。
(二)“仁”与“信”是刘备集团文化理念的重要内容
能够集中体现刘备集团的“仁”与“信”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
刘表新死,不忍攻琮。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
刘表刚刚病死,懦弱无能的刘琮代立。
诸葛亮以及归附刘备的很多荆州豪杰都劝说刘备攻打刘琮,占领荆州。
但是,刘备认为“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34],不忍乘机攻打刘琮。
结果,曹操大军一到,刘琮乞降,刘备出逃,错失了一个夺取荆州的大好机会!
第二件事:
当阳撤退,不忍弃众。
曹军直逼荆州,刘琮乞降,刘备慌忙向江陵撤退。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
备过辞表墓,涕泣而去。
比到当阳,众十余万人,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有人劝刘备弃众速行,既是可躲避曹军追杀,又可保守江陵。
但是,刘备以“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35]而加以拒绝。
刘备这种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危而言不失道的仁爱理念,的确能情感三军,震动万民。
更值得一提的是,刘备在这种情形下是弃妻儿南走,幸好赵云拼死保卫,甘夫人和幼子刘禅才得免难。
第三件事:
标榜仁信,拒袭刘璋。
公元211年,刘璋派法正迎刘备入益州。
法正劝刘备乘机攻打刘璋,夺取益州。
庞统也劝刘备夺取益州作为大业之基。
此时,刘璋懦弱无能,张松又在内响应,夺取益州的确是易而反掌的事情。
但是,刘备却拒绝入益州。
他说:
“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在这里,刘备非常明确提出自己的文化理念,把“信义”看得非常之重,违背“信义”,即使是对自己非常有利的军事行动也必须放弃。
后来,庞统以“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
”[36]这才说服刘备入益州。
初入益州,刘璋与刘备相会于涪,庞统又劝说刘备趁机擒拿刘璋,从而兵不血刃地占领益州。
但遭刘备再次拒绝。
正因为刘备处处标榜“信义”,一切行动以“信义”为指引,结果,直到公元214年,整整推迟了近三年,才颇费周折地占领益州。
有人说刘备的“仁”与“信”是惺惺作态,有人说刘备这样表演是为了拉拢人心,也有人说刘备非常迂腐。
其实,分析一下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也不能说刘备的言行完全是虚伪的!
因为其文化理念决定他只能这样说,这样做!
?
二、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在其组织发展中的作用
其实,文化理念也是社会现象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
只有正确把握时代的脉博,认清
文化思想的潮流,才能制定正确的目标模式和战略对策,形成新的文化理念。
文化理念也只有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并和社会发展趋势相吻合,才能使组织的能量更加充分、更加有效地释放,才能使组织中的个人的聪明才智最大程度地得到淋漓发挥,才能使组织不断得到革新、壮大,从而最终实现组织的终极目标。
相反,文化理念不能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甚至与之背道而驰,那么这个文化理念就会限制组织的能量的释放,阻碍组织的发展,甚至把组织推向死亡深渊。
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