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580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应急预案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应急预案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应急预案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应急预案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docx

《应急预案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预案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docx

应急预案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

 

新华容升煤业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六月二十日

防灭火组织机构

组长:

郭许涛

副组长:

王炳力、江华

成员:

王庆安、梁海印、刘伟、李昌华、

高海伟、张运良、王国昌、王保灿

 

新华容升煤业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六月二十日

 

防灭火预案及处理计划

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

矿井火灾能够烧毁设备、损失资源,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为此,特制定本预案及处理计划。

一、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用其他措施保护灾区内的其他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的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由于火灾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大、危害大,应及时组织职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威胁的区域。

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职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及时控制事故的火源是制订预案的重要任务。

只有及时地控制住火源,防止事故继续扩展,才能及时进行救援。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火灾事故处理

(一)地面火灾

矿井地面及矿井周围发生火灾后,矿井工作人员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要报告所在地点、交通路线、火灾大小、火灾性质(油、坑木、电器等)。

矿井值班人员要根据起火原因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灭火,矿井工作人员要首先使用就近的灭火器、水直接进行灭火。

1、电器火灾:

断开电源,在用灭火器和沙子灭火。

2、油类火灾:

直接用灭火器和沙子灭火。

3、坑木、房屋起火,切断通往火灾的电源,直接用消防水池内的水灭火。

在灭火的同时,迅速报告矿值班人员和拨打119火警电话,矿值班人员根据火灾烟雾波及范围,如有波及井下的可能时,应及时关闭主扇或采取反风措施,防止烟火进入井下,并通知井下人员立即升井。

(二)井下火灾

1、井下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火灾上风流人员应在安全条件下弄清火情。

若火势不大,应积极进行直接灭火,并立即报告调度室,说明地点、火势、着火原因、可能影响的范围,同时通知受害人员向进风井底撤退,并升井或就近撤入避灾硐室,如果道路受阻,构筑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救护人员。

火灾下风流人员,在发现浓烟时不要惊慌,要立即戴上自救器顺风就近通过联络巷向无烟风流巷道撤退升井。

2、如果发现电缆着火,要立即切断电源进行灭火。

3、当进风井口、井底、大巷发生火灾时,可立即进行全矿井的反风井下人员要戴好自救器向反风后的进风井底撤退。

4、在处理火灾过程中,所有救灾人员都必须在进风流中进行,要听从指挥,不得随意进入回风烟流中。

在抢险过程中,要有救护队随时检查一氧化碳的浓度、瓦斯浓度、煤尘浓度、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当人员撤离灾区必须经过烟流巷道时,必须佩戴自救器,在救护人员的带领下穿过烟流,在无自救器的情况下用湿毛巾堵住嘴鼻,力争在很短的时间内撤离灾区,到达新鲜的风流中。

5、发生火灾时,首先考虑采用直接灭火方法,但水灭火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要有充足的水量,保证不间断的供给。

(2)要经常检查火区附近的瓦斯含量和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

(3)采用正常通风,使水蒸气和火烟能顺利排到回风道内。

(4)灭火人员应站在进风侧,不能站在回风侧,以免遭受火烟的侵害,为防止火灾向回风蔓延,应在回风侧设水幕,或者拆除一般可燃性之架。

(5)如果火势很大,而采取直接灭火十分困难时,要及时封闭火区,然后向火区内灌浆或输入惰性气体进行灭火。

6、自然火灾:

出现温度升高,有异味等煤层自燃征兆时,找出自燃发火地点,及时封闭。

三、救险救灾组领导

组 长:

郭许涛

副组长:

王炳力、江 华

成 员:

梁海印、王保灿、王庆安、李昌华、

    高海伟、刘 伟、王国昌

四、救灾步骤

火灾发生后,必须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

(火灾发生在进风井附近可立即进行反风)→按《矿井重大灾害应急救援预案》中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副矿长等有关人员→立即向煤炭局调度室汇报→召请矿山救援队→成立抢险指挥部→派救援队进行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

大量案例证明,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及时停电撤人,向煤炭局汇报,尽快召请救护队和成立抢险指挥部至关重要。

处理火灾事故,必须有一套正确的指挥步骤,使抢险指挥部适时有机运转,保证指挥能有条不紊、沉着、冷静指挥。

在救灾过程中,不能形成无人领导或多头领导、乱指挥,出现指挥上的失误,导致灾害扩大。

正确的指挥步骤是:

1、立即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的抢险指挥部,有关矿长领导为指挥部成员。

2、通知有关队、灯房准确统计当班井下人数及姓名,以便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

3、指定一名副矿长负责签发下井许可证,严格控制入井人员。

4、选定井下救护基地,救护队或有救护知识的领导,担任井下救护基地指挥。

5、命令救护队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离。

6、抢险指挥部根据井下灾情报告,将抢险人员组成二线、三线力量。

7、撤出灾区人员,总指挥命令救灾队进行侦察工作,掌握灾情性质、影响范围,根据灾情情况进行灭火。

五、避灾路线

1105回风巷→一上山→1105机巷→主运输大巷→主井底→地面

1105采面→1105机巷→运输大巷→主井底→地面

井上下防灭火措施

一、井上防火措施

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

地面火灾不仅危害地面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而且大量高温、烟雾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顺风流进入井下,会造成人员大量伤亡。

为此地面火灾是矿井火灾防治重点。

1、木料场距主井距离不小于80米,木料场铺设消防管路设阀门、灭火器不少于4台,并要指定防火责任人。

2、井口房以及主扇房,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井口20米严禁烟火,并加强入井验身制度,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

3、地面设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静压水池容量200立方以上,消防水池每周检查一次,水不满时要及时补给。

4、在井口房严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间。

5、井口附近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工作。

6、井上下设消防材料库,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和更换,材料和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7、井架及井口避雷装置必须按规定装设到位。

8、每季度对井上下消防管理系统和消防器材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井下防火措施

1、井下发生火灾,能够烧坏生产安全设备设施,损失资源,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此做好井下防火是重中之重,完善井下消防管路,使消防管路经常处于供水状态。

2、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杜绝失爆现象,杜绝超负荷运转现象,井下机电硐室及设备集中地点配备灭火器及沙箱,硐室用不燃材料支护。

3、加强火工品管理,火工品发放设专人,放炮时使用水炮泥,并在煤炭开采前对煤层进行深孔注水。

4、井下使用的煤油和机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送到使用地点,剩余的煤机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5、采用分区通风进行布置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顺序,加强顶板和巷道的维护与管理,提高回采率。

6、采空区必须按永久密闭标准进行密闭,使之于风流隔绝,密闭墙要设观测孔,挂牌管理,并把永久密闭位置在火区位置关系图上显示。

7、对掘进巷道出现的冒顶区(即高冒顶点)进行专人检查挂牌管理。

8、井下严禁使用空压机。

9、井下风流要稳定,漏风量小,对通风设施加强管理,杜绝内部漏风现象。

10、防止煤炭自燃,对老空区进行注浆,增加采空区的密封性,减少漏风。

11、要弄清周边相邻矿井情况,掌握自燃发火区域,避开原有火区,要与火区留有足够的煤柱。

木料场防灭火措施

1、木料场周围要有醒目的“严禁烟火”的标牌,每班有巡逻人员,加强保卫工作。

2、消防水池内水要经常保证满池。

值班保卫人员对水池要班班检查,水池水不满时要及时补给,对消防水泵、管路、器材、工具等要班班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汇报处理,不得后拖。

3、消防水池内要安装消防水泵,且要完好可靠。

4、消防管理要架设到木料厂,并要有消防软管,软管长度要能覆盖到整个木料场。

5、木料场内禁止有电源接入,且距电线、电缆的距离要符合有关规定。

6、木料加工点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得存放木料,要配齐消防器材和消防工具。

7、一旦木料场失火,要首先通知值班矿长,并向主管局报告和拨打119火警电话报告灾情。

8、值班保卫人员,要验收工作岗位,尽职尽责,严格交接班制度,并要认真填写值班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