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474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技术交底.docx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技术交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技术交底.docx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中铁十六局集团郑州南站ZNSG-1标项目部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路基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路基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

交底部门

项目部技术部

分项工程名称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

接收部门

一、二工区、试验室

作业单元

一、二工区、试验室

时间

2018-9-26

交底内容:

1.适用范围

郑万工程:

起止里程ZWDK038+363.88~ZWDK041+727.48,正线长3.364km;

郑阜工程:

起止里程ZHDK0+000~ZHDK002+984.100,正线长2.984km;

2.过渡段技术要求

本标段350km/h及250km/h有砟轨道基床表层填筑厚度为0.7m,基床底层填筑厚度为2.3m。

到发线、动走线、联络线表层0.6m,底层1.9m。

过渡段正线及相邻的到发线范围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5%水泥填筑,基床底层及以下采用级配碎石+3%水泥填筑。

过渡段主要有路堤与桥梁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过渡段。

2.1.路堤与桥梁过渡段

①过渡段路基结构型式按倒梯形(如图2-1),级配碎石过渡段长度L按下式计算,且不小于20m。

L=5+4×(H-0.7)(250km/h及350km/h有砟轨道路基)

L=5+4×(H-0.6)(200km/h有砟轨道路基)

式中:

L——过渡段长度(m);H——台后路堤填高;B——线间距,5m;b——路基半宽。

倒梯形底部沿线路方向长度为5米(倒梯形底宽)。

②过渡段路基结构型式及材料性能

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符合《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J1942-2014)相关级配碎石要求,并掺入5%水泥,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该规范表6.6.1相关要求。

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分层填筑掺入3%水泥的级配碎石。

250km/h及350km/h有砟轨道路基压实标准应满足K≥0.95、地基系数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MPa。

200km/h有砟轨道路基压实标准应满足K≥0.95、地基系数K30≥150MPa/m。

基床表层路基压实标准应满足K≥0.97、地基系数K30≥19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5MPa。

过渡段桥台基坑范围以C25混凝土回填。

2.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过渡段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按倒梯形设置,见图2-2~4。

①单侧级配碎石过渡段长度:

涵顶距路基面高度h≤1m时:

L=2+2×(H-0.7)(350km/h及250km/h有砟轨道路基)

L=2+2×(H-0.6)(200km/h有砟轨道路基)

涵顶距路基面高度h>1m时:

L=2+2×H1

H:

涵洞侧路堤填高;H1:

涵洞顶距涵后路基地面高。

倒梯形底部沿线路方向长度为2米(倒梯形底宽)。

②过渡段路基结构型式及材料性能

当涵洞顶部至路基面的高度h≤1m时,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在不小于20m的范围内及涵顶宽度范围填筑级配碎石掺5%水泥。

涵洞顶宽度范围及两侧过渡段L范围的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填筑级配碎石掺3%水泥,如图2-2。

当涵洞顶部至路基面的高度h>1m时,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在不小于20m的范围内及涵顶宽度范围掺5%水泥。

在涵洞两侧设置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3%水泥)过渡段,如图2-3。

当横向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首先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设置标准过渡段,以减小路基与横向构筑物横向刚度的差异。

如图2-4。

涵路过渡段级配碎石掺水泥的材料要求及压实标准同桥路过渡段,过渡段的基坑回填C25混凝土。

B为线间距,5米,b为路基半宽。

当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应首先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设置过渡段,以减小路基与涵洞横向刚度的差异。

路桥处:

台后2.0m范围外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过渡段的桥台台尾后2.0m范围内采用人工配合小型压实机械进行夯实,防止施工过程中碰到桥台。

路涵处:

距涵身外围2m范围之内,采用人工填筑,人工配合冲击夯进行夯实,2m范围之外采用机械振动碾压密实;填筑必须两侧分层对称进行;当顶部填土厚度大于1m时,方可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在填筑距涵顶部1m以下时,采用无振动碾压,而填筑至涵顶部1m以上时,便可采用振动碾压;顶部填筑厚度小于1m范围内应用小型振动压实机械压实。

靠近横向构筑物的部位,平行于横向构筑物背壁面进行横向压实;对于边角地区,压路机无法碾压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压实机具夯实。

3.施工工艺及流程

过渡段填筑的施工工艺具体为基底处理、拌和运输、填筑摊铺、整平碾压、检测和修整养护“六个流程”。

3.1准备工作

过渡段所用级配碎石、水泥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施工。

填筑前对所需的材料、混合料配合比、含水率等再次作全面的检查。

根据工点的地表水、地下水化学侵蚀环境条件的情况,施工前应进一步验证水的侵蚀性,工程用水严禁采用侵蚀性水,施工应考虑侵蚀性对工程的影响,并符合相关施工规范要求。

施工前应作好系统排水工程,防止降水和地表水浸润基床、路基本体及边坡。

严禁积水浸泡软化支挡工程基底,严禁线间积水。

根据已知水准点和路基设计标高,用水准仪在桥台或涵洞侧面放样出填筑分层线。

3.2基底处理

地基处理施工前,先对施工场地范围表层种植土,以及建筑垃圾、片石进行清查、清除。

再进行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使Evd≥30Mpa。

场坪平整好后,采集场坪内3-6个点标高。

涵洞基底范围采用复合地基加固的,各种地基加固桩施工完成达到规定龄期并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路基填筑。

过渡段范围横向结构物、桥台基坑回填C25混凝土,混凝土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3.3桥台渗水墙施工

桥台与路基结合部地面以上设厚不小于0.3m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一般长30cm、厚10cm、宽15cm。

渗水墙底部设直径φ=150mm(RCP-15NG(A))内支撑渗排水管将渗流水排出路基以外。

3.4拌和

混合料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合料需拌和均匀,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设备内拌制混合料。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场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级配和含水量、水泥剂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按试验配合比要求进行批量生产。

3%水泥级配碎石的最大干密度2.23g/cm3,最优含水率4.4%。

3.5.运输

装料时,车要有规律的移动,使混合料在装车时不致产生离析。

采用自卸车运输,并保证足够的运输车辆,确保摊铺能够不间断的连续进行。

车辆运输过程中用防水蓬布覆盖,防止混合料失水。

卸料时汽车严禁在场地内急转,也不得在平整后的填料上调车。

3.6.摊铺、碾压

3.6.1.摊铺

根据我部设备情况,级配碎石料的摊铺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边角机械无法达到位置采用人工平整,布料采用方格网控制,运输车辆应由远到近卸料。

先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

每层设左中右3个测量点,左右点布置在距边线2m处,中心处设置1处,通过水平测量同点填筑前后的高差即为填筑松铺厚度。

3%水泥级配碎石填料最佳松铺厚度为32cm,对应的最佳松铺系数为1.08,压实厚度为30cm。

3.6.2.碾压

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的顺序进行,压实程序按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面。

碾压速度宜控制在2-3km/h,对距横向结构物2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应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距2m范围内及结构物顶部填筑厚度小于1m范围内采用人工配合小型压实机械。

当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时,将一层分为两层填筑,即15cm每层填筑。

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3%水泥级配碎石填料施工的最佳碾压方式为: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3遍,最后静压收光。

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同层横向接头处重叠压实不小于1.0m。

碾压完成后水平测量同点压实前后的高差即为压实厚度。

3.7.养生与保护

过渡段级配碎石宜连续施工,如若无法做到连续时候时候,需要进行洒水保湿养护7天;

养护期内禁止跑车扰动,保持含水量,按时喷雾洒水;防止大雨冲淋,细粒渗漏,采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养护;

养护期后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应严格限制车辆通行。

3.8.检测与质量验收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

外形几何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分层填筑厚度、表面平整度、中线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横坡等项目。

各项指标检测验收合格后,报监理抽检,填写相关试验资料、检验批资料。

4.质量保证措施

4.1.过渡段路基填料质量控制

①过渡段路基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填料与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试验与检测控制。

②严格控制填料及原材料质量,制定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和进场前检查验收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级配碎石选料标准应满足材料的规格、材质和级配的有关规定。

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防止三检制度的任何一个环节流于形式,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监理单位的检查验收均要按详细程序进行。

④路基施工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如地基加固和处理后质量检测等)、加强过渡段动态监测(路堤沉降变形等)系统,保证过渡段施工质量。

4.2.过渡段路基填料质量检测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标准进行检测。

颗粒级配:

材料运至现场后,对原材料和混合料的出场检验资料进行检查,并抽样检验。

检验方法:

每2000m³检验1次颗粒级配,出场填料试验报告。

填筑现场抽样,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方法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填筑过程目测级配无明显变化。

查验填料出场试验报告。

水泥剂量:

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1.0%。

检验方法:

每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每填高约90cm抽样3处(左、中、右各1处)。

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EDTA容量法进行检验。

过渡段级配碎石压实质量按K、K30、Evd三项压实指标控制,详见下表:

序号

工程部位

基床表层以下

基床表层

检测项目

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检测数量

检验方法

1

压实系数K

≥0.95

≥0.97

每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3点:

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米处、路基中线各1点。

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EDTA容量法进行检验。

2

地基系数K30(MPa/m)

≥150

≥190

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2点,其中距路基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米处1点,路基中部1点。

3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50

≥55

每填高约30cm抽样检验3点,其中1点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

碾压参数: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工艺试验确定的级配碎石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

检验方法:

每过渡段每填层检验1次,观察、尺量。

几何尺寸:

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纵向填筑长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层抽样检验3点

尺量

2

纵向填筑坡度

不大于设计值

每层抽样检验3点

尺量

4.3基床底层以下改良土压实标准

(1)基床以下路堤5%水泥改良土压实标准

化学改良土填筑压实标准

指标

压实标准

压实系数K

≥0.92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kPa)

≥250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方法检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样应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密度成型,并按规定进行养护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4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1)基床底层6%水泥改良土压实标准

化学改良土填筑压实标准

指标

压实标准

压实系数K

≥0.95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kPa)

≥350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方法检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样应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密度成型,并按规定进行养护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交底人

复核

接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