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465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docx

《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docx

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选题

1.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

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

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B.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2.对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路程s增大到原来的2倍,速度v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B.运动时间t增大到原来的2倍,速度v就减小到原来的1/2

C.运动时间t和路程s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速度v就增大到原来的4倍

D.速度不随运动时间t和路程s的变化而变化,它始终保持不变

3.下列物态变化发生的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河面的冰层开始消融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会冒“白气”

C.秋天,花草的叶子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窗花”

4.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

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

升高时,这种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这种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在图中的四幅图中,表示这种材料熔化的图象是

5.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6

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7

.下面四幅图表示的是一些同学对四种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情况。

其中不正确的是

 

C.

测量水的温度

D.

测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

8.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晴朗的日子,树下出现浓密的树荫

B.人照镜子,镜中呈现人的像

C.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人站在池水中,发现腿变短了

9.陨石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的空中,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月球表面是真空,无法传声

C.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D.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10.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

11

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B.近视眼,凸透镜

C.远视眼,凹透镜

D.远视眼,凸透镜

10.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列火

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的是

11.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1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C.向管内吹气,管中水面升高

二、填空题

13.保持路基冻土是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难题.冬天冻土坚硬,而夏季冻土会熔化,路基硬度减小,火车的重压会使路基及铁轨严重变形.我国科技人员通过“热棒”等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

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

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成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不用电的

空调器”,使路基的温度基本不变,从而保证了路基的坚固、稳定.

14.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15.控制环境污染是创建模范卫生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曲阜的重要举措,禁止汽车在居民区附近鸣笛是从__处减弱噪声;“倡导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

均是指声音的大小不同。

16.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选填

A/B)更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选填A/B)的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

法,测得木块边

、实验题

17.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

(1)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像(选填“实”或“虚”)。

镜头靠近人时,

像的大小将变,此时像会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物距发生了

变化,为了调节像距,可以采用伸缩镜头的办法,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

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最接近为。

B.0.5m

C.0.05m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

18.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M为平面镜,EF为白纸板,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1)实验用白纸板是为了便于

(2)由表格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反射现象中,

(3)在甲图中,如果光线沿BO的方向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选填“会”或“不会”)与OA重合;

(4)如图乙,将纸板F向后折,使两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我们在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

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5)若开始实验时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如图丙所示,(选填“能”或“不能”)在右侧纸板F上看到

反射光线。

1.531×103m/s.如果声音恰好从海面

四、计算题

19.利用回声法可以探测海底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向下发出,经过6s后,反射回海面,求海底的深度.

20.一块长、宽、高分别为5m、3m、2m的碑石,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块碑石的岩石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30mL的水,然后将这块样品浸没在水中,水面升到80mL。

试求:

(1)碑石的岩石样品的密度;

(2)这块碑石的质量。

五、作图题

21.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

 

22.通过细管可以看见水底的物块,但从细管中穿过的直铁丝,却碰不上物块,请在图中作出通过细管看见

物块的入射光线和法线;

23.作图题:

1)如图所示,请画出下面光线经过凹透镜的光路图。

 

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

2)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水面上

的像重合,A点代表小鸟,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

(保留作图痕迹)

()

 

3)如图所示,AB、CD是同一光源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作出光源S和它的像

 

 

2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

 

4、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1、

2、

五、作图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