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378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宣化四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

1.下列关于时刻和时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

B.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

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

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是同一时刻

2.

一小球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面顶端沿圆弧滑至底端,如图所示.则物体在该运动进程中(  )

A.位移大小是R   B.位移大小是

   C.路程是2R    D.路程是πR

3.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  )

A.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60km/h

B.高速火车一260km/h的速度通过“哈尔滨到长春”这一路程

C.城市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30km/h注意车速”字样

D.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门

4.关于加速度概念的描述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数值很大的物体,速度必然很大

B.加速度数值很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

C.加速度数值很大的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

D.加速度数值减小时,速度的值必然随之减小

5.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等的时间内路程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6.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由图可知

A.物体在0~t1时刻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t1~t2时刻内维持静止

C.物体在t2~t3时刻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t3时刻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7.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通向汶川的公路还真是难走,这不,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经4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

a2等于1:

2

B.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

a2等于2:

1

C.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之比v1:

v2等于2:

1

D.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s1:

s2等于1:

1

8.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按照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  )

A.5s末乙追上甲              B.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远为10m

C.若时间足够长,两物体出发后能相遇两次  D.在0-4s内与4-6s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

9.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其中,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质点的加速度为2m/s2         B.乙质点的加速度为4m/s2

C.两质点相遇时乙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   D.两质点相遇时乙质点的速度大小为4m/s

10.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别离是v和7v,a、b间的距离为S,经历a、b段的时刻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经过ab段位移中点的速度是4v       B.通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C.前

时刻通过的位移比后

时刻通过的位移小

       

D.前

位移所需时刻是后

位移所需时刻的

11.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后停止,对这一运动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这连续三个1s的初速度之比为3:

2:

1     B.这持续三个1s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

2:

1

C.这持续三个1s发生的位移之比为5:

3:

1    D.这持续三个1s的速度改变量之比为1:

1:

1

12.物体沿一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2s内的位移为4.0m,第3s内的位移为6.0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加速度大小是2.0m/s2        B.它在前7s内的位移是56m

C.它的初速度为零             D.它在第2s末的速度为5.0m/s

13.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石块从塔顶自由下落,它在最后一秒内的位移是30m(取g=10m/s2)则(  )

A.石块的末速度是30m/s          B.石块的末速度是35m/s

C.石块的下落时间是3s           D.石块下落进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7.5m/s

14.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  )

A.弹簧的伸长量为

B.弹簧的伸长量为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对物体的弹力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5.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动摩擦因数μ=

,由此可见(  )

A.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B.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间的摩擦力成正比,和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

C.动摩擦因数μ只和相互接触的物体材料有关

D.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间相互接触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16.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直接接触

三、实验题探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7.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

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2)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位置

B

C

D

E

F

速度(m/s)

0.737

0.801

0.994

(3)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

(4)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5)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0分)

18.(8分)某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40m/s,一辆小车以30m/s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为60m.(汽车刹车进程能够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多少?

(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觉障碍物至停止,车运动的距离)

 

19.(10分)

一个屋檐距地面9m高,每隔相等的时刻就有一个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当第4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1滴水正好落到地面,求现在第2滴水离地的高度.(g=10m/s2)

 

20.(10分)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乙车隔壁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

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宣化四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答案】

1.C    2.B    3.B    4.C    5.C    6.B    7.A    8.B    9.AD    10.BC    11.ACD    12.

ABD

    13.BD    14.BD    15.CD    16.AD    

17.弹簧测力计;

;0.65

18.解:

(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解得:

a=-7.5m/s2                            

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7.5m/s2

(2)小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x1=v0t=40×0.3=12m

刹车后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

解得:

                    

小车安全距离为:

x=x1+x2=118.67m                         

答:

(1)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7.5m/s2;

(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s,该车的安全距离为为118.67m

19.

解:

由题意作出情景图,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t、第2t、第3t的位移之比为1:

3:

5;

故第二滴水滴距地面的高度为:

h=

=

×9=5m;

答:

此时第2滴水离地5m.

20.解:

(1)以运动的方向设为正方向 

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大,

设该减速时间为t,则

得两车速度相等时所用时间 

  

此时甲乙间相距

(2)甲车停车进程中的平均速度

所以在甲停车以后乙才追上甲。

故此过程中甲的位移

所以乙追上甲的时刻为

【解析】

1.解:

A、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故应的是一个过程;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对应的是一个点,所以A错误;

B、时刻是指时间点,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即时间的间隔;因此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所以B错误;

C、第3秒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故C正确;

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不是同一时刻,中间还有10分钟的休息,故D错误;

故选:

C.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段,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2.解:

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为l=

πR,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为x=

R.

故选:

B

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

本题是基础题,紧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抓住位移的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3.解:

A、汽车速度计指着速度为60,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A正确

B、高速火车一260km/h的速度通过“哈尔滨到长春”这一路程,速度对应的一段位移,故该速度为平均速度,故B错误.

C、公路上有30km/h的标示牌时,是最大速度,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C正确.

D、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门时,其速度与位置对应,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D正确

因选不是瞬时速度的,故选:

B

据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定义知,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与时间段或位移段对应,据此判断即可

关键明确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知道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与时间段或位移段对应

4.解:

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数值大,速度变化得快,速度不一定大,速度的变化量也不一定大,故A、B错误;

C、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减小得很快,故C正确;

D、如果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在减小,但是速度仍然在增大,故D错误.

故选:

C.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5.解:

A、路程相等,但物体的位移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只能是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物体的运动才能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速率不变但可能速度的方向在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

C.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快慢不变,同时运动方向也不变的运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6.【分析】

在位移时间图中,由图可以知道,物体在0~t 1时刻内的位移随时刻均匀增加,做匀速运动;t 1~t 2时刻内,物体的位置坐标不变,故物体维持静止;在t 2~t 3时刻内的位移随时刻均匀减小,物体匀速返回;

位移-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匀速运动的图象是倾斜的直线,静止不动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匀变速运动的图线是曲线。

【解答】

A.在0~t1时刻内,位移-时刻图为直线,任意取两小段时刻,计算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为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在t1~t2时刻内,物体的位置坐标不变,故物体维持静止,故B正确;

C.在t2~t3时刻内的位移随时刻均匀减小,物体匀速返回,故C错误;

D.在0~t3时刻内,物体先匀速前进,在静止不动,最后匀速后退,故D错误;

故选B。

7.解:

A、B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则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则a1:

a2=t2:

t1=4:

8=1:

2.故A正确,B错误.

C、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v1=

=

,减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v2=

=

,则平均速度之比v1:

v2=1:

1.故C错误.

D、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s1:

s2=v1t1:

v2t2=2:

1.故D错误.

故选A

汽车先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公式求解加速度之比;由公式

=

求解平均速度之比;由x=

t求解位移之比.

本题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公式、平均速度和位移公式,结合两个运动的关系,进行求解.运用速度--时间图象会更简单.

8.解:

A、在v-t图中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则知5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5s末乙尚未追上甲.故A错误.

B、5s末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二者的距离愈来愈远,5s末以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二者的距离开始缩小,故5s末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等于上面三角形的面积大小,为:

S=

×5×4m=10m,故B正确;

C、6s末甲的位移为:

x甲=

×(4+8)×4+

×2×8=32m,8s末乙的位移为:

x乙=4×8=32m=x甲,即8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以后再也不相遇,即只相遇一次.故C错误;

D、在0~4s内甲的平均速度

=

=6m/s,4~6s内甲的平均速度

=

=4m/s,可见平均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

B

本题是图象中的追及问题,明确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性质,乙一直做匀速运动,A甲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把握相遇特点,根据v-t图象特点进行求解.

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两种图象,要明确两图象代表的运动形式,能和实际运动相结合,注意图象交点的含义,如本题中图象交点表示速度相等,速度相等时一般有最大距离或者最小距离.

9.解:

A、根据图象可知,2s末乙的位移为4m,按照x=

得:

a=

,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图象可知,2s末两质点相遇,按照v=at得:

现在乙的速度v=2×2=4m/s,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AD.

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根据图象读出乙在2s末的位移,再按照匀变速直线运动大体公式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及x-t图象的直接应用,要求同窗们能按照图象读出有效信息,注意与v-t图象的区别,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0.解:

A、经过ab段位移中点的速度为:

,故A错误;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故B正确;

C、物体的加速度为

,所以前

时刻通过的位移比后

时刻通过的位移差为

,故C正确;

D、前

的平均速度为:

,后

的平均速度为:

,所以

,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考查了对运动学公式以及推论的理解以及应用情况,根据公式

和公式

和其它位移公式即可正确解答.

对于运动学中的基本公式和推论要熟练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尤其是推论公式要会正确推导并明确其适用条件.

11.本题考查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求解。

A、此过程可看作是逆向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v=v0+at,可知,逆向进程的三个末速度之比为1:

2:

3,故正向三个速度之比为3:

2:

1,故A正确;

BC、此过程可看作是逆向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

,可知逆向进程的位移之比为1:

3:

5,所以正向的三个位移之比为5:

3:

1,平均速度为位移比时刻,时刻均为1s,故平均速度之比为5:

3:

1,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v=a△t可知,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不变,时刻均为1s,故速度改变量之比为1:

1:

1,故D正确。

故选ACD。

12.解:

A、据△x=aT2可得加速度a=

=2m/s2,故A正确;

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x=aT2可知,x2-x1=x3-x2=...=xn-xn-1,可得第1s内的位移为2m,4s-7s内位移依次为8m,10m,12m,14m,则前7s内位移x=2+4+6+8+10+12+14=56m,故B正确;

C、由B知第1a内的位移为2m,按照x=v

at2,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第2s到第3s内的总位移为10m,时刻为2s,按照平均速度概念可知,平均速度为5m/s,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即2s末的速度大小为5m/s,故D正确.

故选:

AB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推论进行分析求解即可.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及其推论△x=aT2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解:

设塔顶距地面的高度为h,下落时刻为t

根据位移公式,

解得:

t=3.5s

h=61.25m

故C错误;

AB、石块的末速度是v=gt=10×3.5=35m/s,故A错误,B正确;

D、石块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

故选:

BD

设物体从塔顶落到地面所经历时间为t,则抵达地面最后一秒内的位移等于ts内的位移减去(t-1)s内的位移,按照

结合位移差为30m,求出物体下落的时刻,从而求出塔高及下落时刻,按照v=gt求得石块下落的末速度,按照

求出平均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

结合抵达地面最后一秒内的位移等于ts内的位移减去(t-1)s内的位移,求出运行的时刻,从而求出下落的距离,即塔高.再结合速度公式求末速度

14.解:

A、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μmg=kx,解得,弹簧的伸长量:

x=

,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物体和地面,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弹簧对物体的弹力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

BD.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状态得出弹簧的弹力大小.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伸长量.

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本题考查了求弹簧的伸长量、判断力是否为平衡力,解决本题的关键的关键知道平衡状态的力学特征和运动学特征,以及知道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15.解:

滑动摩擦系数是由接触面的物体的性质决定,其大小只取决于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和摩擦力及正压力N无关;故CD正确,AB错误;

故选:

CD.

滑动摩擦力可以由公式f=μN求得,但应明确滑动摩擦系数是由接触面物体的性质所决定的.

本题考查动摩擦因数的性质,物理中的公式一定要注意和数学公式进行区分,理解公式时要注意各量的取决因系,不能简单地说为是否能成正比或反比.

16.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故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故A正确.

B、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电场力等.故B错误,D正确.

C、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

故选:

AD

解答本题应抓住: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总是成对出现的;

物体不接触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力都是别的物体施加的;

射出的箭能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并没有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作用.

本题的解题关键要理解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物质性.离开施力物体的力是凭空想象的,不存在.

17.

解:

(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力的大小,因此不需要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知:

vD=

=

=0.864 m/s

同理可得vE=0.928 m/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能够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

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

a=

(a1+a2+a3)=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4)小车的速度-时刻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5)小车的加速度

a=

=

 m/s2=0.65 m/s2.

故答案为:

(1)弹簧测力计;

(2)0.864,0.928;

(3)

(4)如上图;

(5)0.65.

(1)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即可知道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D、E速度大小;

(3)利用描点法可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可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5)根据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对于实验器材的选取一是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二是要进行动手实验,体会每种器材的作用;考查了有关纸带处理的基本知识,平时要加强基础实验的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同时注意利用图象来解决问题

18.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列式即可求解加速度;

(2)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求出刹车位移,两段位移之和即为安全距离.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x,注意驾驶员的反映时刻内做匀速运动,难度适中.

19.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t、第2t、第3t的位移之比为1:

3:

5;按照上述结论取得第二滴水滴距地面的高度.

本题关键分析清楚水滴的运动规律,然后结合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列式求解.

20.掌握追及相遇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