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心理学课本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363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范专业心理学课本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师范专业心理学课本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师范专业心理学课本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师范专业心理学课本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师范专业心理学课本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范专业心理学课本总结.docx

《师范专业心理学课本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范专业心理学课本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范专业心理学课本总结.docx

师范专业心理学课本总结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学科内涵

一、什么是心理

(一)心理的本质1、是人脑的技能2、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心理、意识、行为

(三)常见的心理现象1、认知活动2、情意活动3、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活动动机。

需要和动机是人的动力源泉。

4、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

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性格:

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上述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二、什么是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定义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附属于哲学的范畴。

德国着名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创始人冯特首次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科学的心理学不仅是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究,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注意:

1、普通心理学应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

2、既研究个体心理,又研究群体心理。

3、既研究人的意识,又研究人的潜意识。

(二)心理学的任务:

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1、描述和测量:

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2、解释和理解:

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需要研究者超越被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3、预测:

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的过程。

4、控制:

心理学研究最高目标。

(五)有关心理学的常见理解误区(P11-12)

1、研究对象——心理学家知道我在想什么

2、学科性质——心理学家会算命吧

3、应用范围——心理学就是做心理咨询

4、服务对象——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第二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心理学的历史和流派

▲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重要事件有哪些?

1 赫尔巴特《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2 培因心理学杂志《心理》

3 德国着名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创始人冯特首次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 《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第一部有系统体系的心理学专着。

5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

6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首倡者)、杜威、安吉尔、卡尔(成熟)

7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

8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

9 【新行为主义】托尔曼、斯金纳

10 【格尔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强调整体。

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

似动现象。

11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创立)、罗杰斯

反对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人的价值。

“第三思潮”

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要求把心理现象看作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强调在人的一生的发展中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在发展中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研究人在不同年龄发展阶段上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人在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以及老年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在发展中研究心理现象,不仅要阐明人已经形成的一些心理品质,同时还要阐明那些新出现的心理特点。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方法

1、观察法2、访谈法3、个案法

(二)相关研究方法1、问卷法2、测验法

(三)因果研究方法——实验法

第二章·认知心理(注意、感知、记忆、思维与想象、智力与创造力)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

含义:

注意是和意识紧密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最明显的特性:

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

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其他对象;集中性: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抑制与此不相关的对象,一保证认识活动顺利开展。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一方面它没有特定的反映内容,另一方面,注意总是表现在各种心理活动中,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和七点,同时又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进行。

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整合功能

四、注意的种类

(一)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的引起没有明确目的,维持它也不需要意志努力。

是消极被动的注意。

又叫无意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是注意的高级形态,由活动的目的引导,受人的意识控制,是积极、主动发生和维持的。

还要抵制各种干扰,排除种种困难,因此需要较大意志努力。

又叫有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注意的特殊形式。

既具有不随意注意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特征,同时又具有随意注意的与目的任务相联系的特征。

实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随意注意之后产生的,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形态,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指个体在同时呈现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又叫注意的稳定性。

【分配性注意】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

第二节·感知

一、感觉、知觉及其作用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是对感觉信息的综合与解释。

(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对事物感性认识的范畴,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对事物的结构和关系的反映。

二、感知觉规律

(一)感觉对比:

明暗对比

(二)感觉适应:

(视、听、嗅、味、触觉均能发生适应现象)

视觉的暗适应:

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三)知觉的选择性(人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

(四)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在知觉时能将不同属性或不同部分组成的知觉对象组织成一个整体。

(五)知觉的理解性(人们知觉事物时,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它、理解它,使它有一定意义。

理解是正确知觉的条件)

(六)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不变。

形状、大小、颜色、明度。

第三节·记忆

一、记忆及其分类

(一)内容

【形象记忆】以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

保持事物的感性特征,有明显的直观性。

【语词-逻辑记忆】以语词、概念、命题、思想为内容,具有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特征,是人类储存知识的最主要形式,人类特有的记忆。

【动作记忆】以学过的动作为内容。

【情绪记忆】以个体经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

(二)目的性

【无意记忆】指没有预定目的、不经过专门学习、自然而然的发生的记忆。

【有意记忆】有明确目的、在意志努力的积极干预下进行的记忆。

具有目的性、系统性的特点。

(三)时间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持续时间仅约0.25-2秒钟的记忆。

(图像编码))

【短时记忆】

信息保持在5秒-1分钟内的记忆。

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分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言语听觉编码)。

其容量很小,大约为7+-2个单位,单位可以是字母、词、话、事。

超出7+-2单位的范围,工作记忆即成为短时记忆编码的重要成分。

【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

(语义编码)

二、遗忘及其规律

(一)遗忘曲线(德国艾宾浩斯)

注意-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进展很快,以后才逐渐变慢,一定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

(2)影响遗忘的因素

1、时间

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3、学习程度

▲何谓过度学习

学习达到能够正确背诵之后,仍然继续学习。

达到50%最为经济。

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对最开始和最后的学习材料回忆效果较好,对中间学习的材料回忆效果较差。

首因效应:

自由回忆实验中,按顺序给被试一系列无关的单词,然后要求他们不按顺序尽可能多地回忆出来。

发现处于词表开头的词回忆率较高。

近因效应:

词表末尾部分的单词回忆率也较高。

最后一个项目的正确回忆率最高,提取速度最快。

中间部分既有前摄抑制,又有后摄抑制。

5、记忆的线索

第四节·思维

一、含义:

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

特征:

概括性、间接性、问题性、创造性

二、思维的分类

(一)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借助头脑中事物的形象(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解决的是形象性的问题,解决的方式是想象。

(二)根据思维的进程:

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

即抽象逻辑思维,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对概念进行逐步分析,层层推演,最后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高校教师撰写的研究论文等)

(3)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集中思维、发散思维

3、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四、问题解决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情境因素:

刺激模式、问题的信息量、问题的具体性

2、心理因素

认知因素(表征、知识、生活经验、定势、功能固着)、情绪与动机因素、人格因素

五、想象及其特点

【想象】是指人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主要通过图形信息处理,以直观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以有关的记忆表象为基础。

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具有形象性、新颖性的特点。

(有意、无意、再造、创造、幻想)

第五节·智力与创造力

一、智力和能力

【智力】是学习能力、保持知识、推理和应付新情境的能力。

指认知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是一种抽象、概括的综合能力,并非单一的能力。

【智商】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

(又叫比率智商)

公式表示为:

IQ=MA(智力年龄)/CA(实际年龄)x100

【智力和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液态智力(取决于个人禀赋。

30岁后降低。

)和晶态智力(取决于后天学习。

25岁后发展渐平缓。

3、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4、优势非优势能力、认知操作社交能力

二、能力的结构

【智力多元论】

美国加德纳:

人的智力由8种相对独立的成分构成:

言语能力、数理-逻辑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自知能力、自然智力

▲智商的测量有及种类,命名。

一般能力测量(P75比纳-西蒙智力测验、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韦氏智力量表(离差智商))、特殊能力测量、创造能力测量

第三章·情谊心理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1、定义

情绪与情感是对客观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方式。

2、成分

主观体验(一个人对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生理唤醒(一个人在情绪和情感活动中所发生的生理变化)

外部表现(表情,包括面部、动作、言语表情)

(二)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个人与他人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

主要通过表情来实现的。

通过表情传递信息,人的认识、态度和观点更具有表现力,更易为他人感知和接受。

(说谎可以从微表情判断)

2、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人们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

(婴儿通过情绪与成人交流)

3、动机功能

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背景影响行为的动机状态,而且它本身就是构成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甚至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本身就是一个动机系统。

(缺氧但是没有意识到,没有恐慌感。

4、组织功能

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功能,主要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心境、激情、应激

2、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二、情绪调节策略

(一)认知转换法

1、情绪ABC理论

是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

A诱发事件B信念C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更直接的原因。

同一诱发事件,不同的信念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

2、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3、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治疗模式

(二)情绪宣泄法(三)自我安慰法(四)自我暗示法(五)自我放松法(六)注意转移法

三、压力与压力管理

(一)什么是压力与压力源

【压力】又称应激,是由紧张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技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压力源】能够引发内心紧张的刺激性事件。

(四)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

1、寻找和化解压力源2、改变认知3、主动寻求社会支持4、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意志

一、意志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1、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

由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三个特征:

明确的目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二、动机冲突及其应对

(一)动机冲突的类型

1、形式上——

双趋冲突(两个有吸引力的只能选择一个)

双避冲突(两个选择都有不利的后果)

趋避冲突(既带来好处,又伴随不利,只想要好处不想要不良后果)

2、内容上——

原则性冲突(涉及个人愿望与道德标准相矛盾)

非原则性冲突(不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

(2)如何对待动机冲突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2、了解自己的动机3、果断做出选择

4、学会接触动机冲突的具体方法

(理智分析,做出选择;折中处理,两面兼顾;以退为进,迂回而取;同时放弃,另谋出路。

三、挫折感及其调适

(一)什么是挫折感

1、含义:

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2、原因

外部:

个体所处的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所引起的挫败感

内部:

个体因自身身心素质的缺陷或不足而引起的挫败感

3、挫败感的强度:

与挫折、个人的挫折承受力有关。

(二)挫折后的心理行为反应

1、积极的自我防卫方式(升华作用、加倍努力、改变策略、补偿作用)

2、消极的自我防卫方式(攻击、倒退、固执、厌世)

3、妥协的自我防卫方式(合理化效应、自我整饰、转嫁)

(三)挫折感的心理调适

1、积极认识挫折(不可避免、积极意义:

认识水平、个体情绪反应力量、挫折承受力)

2、理智分析挫折

3、主动调节情绪(宣泄、放松、转移注意力)

第四章·人格心理

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

【气质】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敏捷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的特点。

【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习惯,它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道德评价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需要、动机与自我意识

一、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需要】个体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主观状态。

(二)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尊重、归属与爱、安全、生理

二、动机

(一)动机概述

1、动机及其功能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内驱力与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为社会动机和心理动机。

动机对行为推动的积极作用源于:

激活功能、定向功能、维持功能、强化功能

2、成就动机的个别差异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自以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力求成功,避免失败)

▲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有哪些具体含义?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增加,活动效率随之提高。

但动机强度不是越大越好,超过一定的限度,反而会阻碍效率的提高。

过高和过低的动机水平都是不利的,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才最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动机激起水平与活动难度关系密切:

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难,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越低。

我们从事不同活动时,应根据任务难易程度来调控自己的动机水平,以取得最好的活动效果。

(二)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种类

2、归因及其训练

▲何谓归因?

韦纳的归因理论、三维归因模型、积极和消极的归因模式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日常学习和生活遇到问题时,如何应用这些理论进行归因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源于个体理解环境和自身的需要。

【韦纳的归因理论】众多归因理论中影响较大的一种,从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对影响成败的因素进行分析。

他认为归因不同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行为后果。

成就归因三维分类图

内部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可控性

持续努力

一时努力

他人偏见

他人帮助

不可控性

能力

心境

任务难度

运气

【积极的归因模式】

成功——能力强——自尊、自豪、增强成功期望——趋向成就任务

失败——缺少努力——内疚、维持较高的成功期望——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务

【消极的归因模式】

成功——运气——不在乎、很少增强成功期望——降低成就期望

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少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

【归因训练】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或者乐观的归因模式,引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这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自我效能感,增强今后承担和完成任务的信心,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不稳定因素,以使他们增强对未来成功的期望,但注意不要过分强调“努力”的作用。

三、自我意识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第三节、气质与性格类型

一、气质与气质学说

(一)什么是气质

▲何谓气质?

有哪些类型?

各类型有何心理特点?

如何与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相处?

【气质】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敏捷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特点。

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五、性格的类型学说

1、荣格的性格类型论(外向、内向)

2、斯普兰格的性格类型论(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权力、宗教)

3、霍兰德的性格类型论(社会、理智、现实、艺术、企业、传统)

4、认知风格理论

A.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人格的含义和行为特点

【场独立性】知觉时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影响。

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场依存性】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

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定义知识、信息。

B.冲动型-沉思型

C.同时性-继时性(认知方式的差异。

宽视野多假设、一步步分析一次一种假设)

第五章·心理健康

一、健康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指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不健康状态,反映为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认识活动、情感意志活动、个性心理特征)的偏离正常。

表现:

痛苦感、心理-生理机能絮乱、我向关注、异常心理固着

三、心理自我调适

(一)积极的自我概念

努力改善自我观念,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个体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关注自己存在的意义。

需要成功的体验。

(二)自我调适的基本策略

1、觉察——应对心理困扰的前提

攻击、忧郁、焦虑、暴饮暴食等

2、调整——让我们的“认知”积极合理

(1)纠正认知偏差(困难不可解决、承诺不可打破、非理性思维)

(2)培养健康的认知模式

标志:

认知合理、积极认知

A.认知合理

第一,合理要求。

第二,合理判断。

B.认知积极

第一,努力学习。

第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六章·人际心理

第一节·人际关系与人际吸引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二、人际关系建立和破裂的发展阶段

(一)建立

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

(二)破裂

1、分歧2、收敛3、冷漠4、逃避5、终止

三、应对人际冲突的策略

【人际冲突】

1、建立合理的冲突观

(1)承认人际冲突的存在有其必然性

(2)树立从人际冲突中学会成长的心态

2、用合适的方法步骤应对人际冲突

(1)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地解决

(2)客观了解冲突原因

(3)具体描述冲突

(4)向他人合适自己对于有关冲突的描述是否客观

(5)提出可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6)逐一评价找出最佳解决途径

(7)尝试使用最佳方案

(8)评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按照给双发带来最大利益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维护的原则修正。

四、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两个人之间在情感上的相互喜欢、悦纳和亲密。

反映了人际关系双方在情感上的亲密程度,是人际关系中的肯定形式。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能力2、外表吸引力3、个性因素

4、接近性【空间上接近的两个人之间更容易产生人际吸引。

(交往机会、频率)】

5、相似性

两个人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会增进彼此的人际魅力。

(年龄、爱好、社会地位、教育程度)

6、互补性

人际关系发展的后期,尤其是非常亲密的关系中,需要、性格、行为方式的互补会增进人际吸引。

7、交往频率

8、交往的氛围和背景

第二节·社会认知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认知。

特点:

双向互动性、主观性、多变性、社会性

内容:

他人外部特征、性格、行为动机和原因、人际关系

三、印象的形成和常见的社会认知效应

(三)印象形成中的社会认知效应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指人们会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的作用,并据此对他人做出判断,影响很普遍。

(最方便有效形成好评的办法是初次见面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容易犯“先入为主”的错误。

2、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

也称光环作用,指我们一旦发现或者认为某人身上具有某一种突出的特质,就会认为他一定拥有其他方面的关联特质。

(很容易发生大量没有事实根据的联想,使我们对他人形成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印象偏差,要注意区分事实和推测、臆想。

4、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对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一群人形成一种固定的概括化的印象的现象,是一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认知效应。

一般而言,具有同样的生活区域、职业、性别等共同特性的人们,其社会生活总会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心理行为方面也比较接近,相似的特点被人们过度固化,就形成了各种社会刻板印象。

长期自动生效的、快速识别他人的方式,有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