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298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docx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docx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多种多样的区域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含义。

2.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类型及划分依据。

一、不同类型的区域

1.区域:

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它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

2.区域特点

(1)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有些区域,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区域划分

(1)按照自然特征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

(2)按照人文特征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如中国主体功能区。

(4)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例如:

①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可以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②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有助于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

③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除了促进经济发展外,还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

(5)客观存在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区域,例如中国科学家找出的中国野生稻分布区,科学家发现的低硒地区等。

判断

1.界线分明的行政区,界线两侧的居民在语言、生活习俗等方面截然不同。

(×)

2.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等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体现:

区域的层级高低。

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2.关系

(1)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由于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2)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判断

1.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同一层级的区域。

(×)

2.上海市的繁荣带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该城市群的发展也推动着上海的发展,这说明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

3.区域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越宏观,越简略;反之,尺度越小,描述的越详细,越具体。

(√)

探究点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答案 辽 皖 内蒙古 桂 黔(贵) 甘(陇)

2.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和方法划分为多种类型,我国不同省区按照________________划分为图示三个经济地带,它们之间有________的界线。

答案 经济指标(人文特征) 明确

3.以东部经济地带为例,按照层级由高到低列举一组区域。

答案 东部经济地带—沪宁杭工业基地—浦东新区(或东部经济地带—京津唐工业基地—天津滨海新区)。

区域的内涵剖析

内涵

具体表现

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

是地表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等;如长江三角洲占有一定空间

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范围有大有小,如东部经济地带的范围大于京津唐工业基地;有的界线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有的界线明确,如行政区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如甘肃省的干旱区位于该省西北部,湿润区位于该省的东南部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如甘肃省的干旱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200mm以下,湿润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800mm以上

有一定的体系结构

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

分为大尺度的区域,如东部沿海经济地带;中等尺度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小尺度的区域,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

客观存在性

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拓展延伸

 区域基本类型

类型

概念

组成或类型

举例

形式区

(均质区)

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自然要素区域

高原区、平原区

人文要素区域

方言区、水田农业区

功能区

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由区域的中心与其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城市经济区

 

(2020·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期中)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线

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C.区域可以有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

2.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人文特征划分的B.边界是明确的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区域间特征差异较大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A错;区域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而不是自然生成的,B、D错;区域可以有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正确。

第2题,甲、乙、丙、丁四区域是按照植被类型划分的,是自然特征,A错;边界具有过渡性质,B错;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但彼此之间特征差异较大,C错,D正确。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3~5题。

3.图示宁夏农业区划的划分指标是(  )

A.降水多少B.气温高低

C.地形地势D.水源多少

4.图示农业区划(  )

A.区域边界明确

B.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

C.区域内部特征差异明显

D.不可进一步划分

5.四个区域最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是(  )

A.ⅠB.ⅡC.ⅢD.Ⅳ

答案 3.C 4.B 5.A

解析 第3题,由图例可以看出,宁夏农业区划是依不同的地形类型划分的;降水、气温和水源不是其划分的指标。

故选C。

第4题,宁夏农业区划是根据地形划分的,各地形类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各个区域虽然是同一尺度,但因地形地势等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区域内部特征相似,区域间差异明显;每个区域还可细分成更小的区域。

故选B。

第5题,Ⅰ区域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流经大片区域,灌溉便利,最适宜发展种植业;Ⅱ是宁中台地和山间盆地,水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Ⅲ是宁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发展种植业;Ⅳ是六盘山-贺兰山山地,海拔高,热量条件差,平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故选A。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平沙岛是珠江的江心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按照国家规定,这里划出了基本农田保护区。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平沙岛的表述中包含的区域类型不包括(  )

A.按自然特征划分的气候区

B.按人文特征划分的行政区

C.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D.按经济指标划分的经济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具有层级高低

B.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设立,可以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C.佛山市和平沙岛基本农田保护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同

D.南海区和佛山市的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材料信息并没有显示经济指标以及经济区,故选D。

第2题,不同尺度的区域体现为层级高低;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由于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故选C。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

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

A.有明确的地理分界线

B.地理上具有过渡性

C.与自然河道一致

D.两侧环境差异显著

4.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说明(  )

A.苏北属于北方地区

B.长江加强了苏南和苏北的联系

C.区域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

D.苏南苏北各自内部的环境具有差异性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又因为洪泽湖以东地区以平原为主,地理环境南北差异是渐变的,具有过渡性,B对。

第4题,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从图中可看出,苏北地区既有北方地区又有南方地区,A错;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造成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划分为苏南和苏北,B错;苏北有部分地区与苏南地区都是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在各自内部的环境具有相对一致性,D错。

苏南和苏北地区都属于江苏省,区域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C对。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

读图,回答5~6题。

5.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气候B.土壤

C.市场D.水源

6.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弱B.降水少

C.多大风D.低温冻害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由材料“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低温霜冻”可知,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适宜荔枝种植;北部地区水热条件差,不适宜荔枝种植,所以划分指标为气候,选A。

第6题,由材料可知,对荔枝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气温高低。

读图可知,Ⅰ区位于广东北部山区,冬季气温较低,低温冻害影响荔枝生长,故选D。

读“某区域图”,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特点是(  )

A.河流、明确的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D.山脉、明确的

8.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

A.化学工业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D.纺织工业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图示区域中的界线是县界,属于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

该界线基本与河流的分水岭一致,说明是依据海拔较高的山脉划分的。

第8题,该区域有高校园区,科技力量雄厚,加之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因此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下面两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

据此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省级行政区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 ②丙、丁两省级行政区位于同一温度带,属于同一层级区域 ③甲、乙两省级行政区以山地为界 ④丙、丁两省级行政区以河流为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下列对图中省级行政区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省级行政区以陆路交通为主 ②丙、丁两省级行政区以航空交通为主 ③甲、乙两省级行政区煤、森林资源丰富 ④丙、丁两省级行政区有色金属资源、粮食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9.A 10.D

解析 第9题,图中均是省级行政区,属于同一层级的区域;据轮廓可判断,甲为陕西省,乙为山西省,两省级行政区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以河流为界,陕西属于西部经济地带,而山西属于中部经济地带,①对、③错;丙是湖南省,丁是江西省,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以山地为分界线,属于亚热带地区,②对、④错。

故选A。

第10题,陕西和山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水运条件不佳,以陆路交通为主,煤炭丰富,森林资源不丰富,①对、③错;湖南和江西的铜、钨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同时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丰富,交通以公路、铁路和水运为主,②错、④对。

故选D。

(2020·天津部分区期末)中国是世界上栽培、利用茶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茶园面积最多的国家。

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生态条件、生产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在全国划分出如图所示四大茶区。

据此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示四大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大茶区之间的界线是明确的

B.四大茶区之间是毫无联系的

C.西南茶区内部自然地理特征相对一致

D.江南茶区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性突出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大茶区茶叶的采摘时间自北向南逐渐推迟

B.江北茶区的存在说明黄土地上茶树也能很好地生长

C.华南茶区和江南茶区的分界线某一段为秦岭

D.根据茶区的分布可知,茶树生长需要的1月均温也可以在0℃以下

答案 11.C 12.D

解析 第11题,四大茶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A错。

四大茶区之间是有联系的,B错。

材料提到根据生态条件、生产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在全国划分出四大茶区,因此西南茶区内部自然地理特征相对一致,C正确。

江南茶区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性较小,D错。

第12题,四大茶区茶叶的采摘时间由于受热量(温度)的影响自南向北逐渐推迟,A错。

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生长,从图中可以看到江北茶区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没有分布,说明黄土地上不适宜种植茶树,B错。

华南茶区和江南茶区的分界线某一段为南岭,C错。

江北茶区部分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说明茶树生长需要的1月均温也可以在0℃以下,D正确。

(2020·河北省邢台市期末)黄土高原位于32°N~41°N,107°E~114°E之间,总面积为64.6万km2。

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千沟万壑,地形破碎。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分区。

据此完成13~14题。

13.划分图示区域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

A.降水B.植被C.地貌D.热量

14.图示区域(  )

A.具有一定的面积B.具有明确的边界

C.各区域形状规则D.区域间差异不明显

答案 13.C 14.A

解析 第13题,图例显示,图示区域划分为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沟谷平原区、风沙区、高原沟壑区等区域,根据内部区域的名称判断,划分图示区域的主要地理要素是地貌,C正确。

区域名称中没有体现降水、植被和热量等地理特征的差异,因此这些要素不是划分图示区域的指标,排除A、B、D。

第14题,图示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因此具有一定的面积,A正确。

图示区域为自然区,自然要素(地貌)的变化具有过渡性,因此一般不具有明确的边界,边界往往是模糊的,B错。

图中显示,图示区域中各区域形状很不规则,C错。

图示区域之间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D错。

15.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

(2)该省区年降水量大致由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区域。

(3)从空间尺度来看,图中的干湿区域比该省区空间尺度________,层级较________。

答案 

(1)内蒙古自治区 

(2)东 西 降水量与蒸发量 (3)小 低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到2020年东北地区振兴的奋斗目标是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东北地区图。

(1)材料中所呈现出的区域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分析,东北地区按类型划分是属于形式区还是功能区?

为什么?

(3)从东北地区到东北平原再到松嫩平原,区域层级____________,空间尺度____________,描述的内容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并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2)功能区。

东北地区各省市之间在经济和自然特征上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

(3)逐渐降低 逐渐变小 具体 详细

解析 

(1)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如东北地区的范围和面积、位置、大致形状及界线。

(2)明确形式区与功能区分类的概念。

东北地区各省市之间在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

(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