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273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docx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docx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有

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

      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二、运动学:

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

3.匀变速直线运动:

4.匀变速直线运动,v0=0时:

时间等分点:

各时刻速度比:

1:

2:

3:

4:

5

           各时刻总位移比:

1:

4:

9:

16:

25

           各段时间内位移比:

1:

3:

5:

7:

9

5.自由落体:

         n秒末速度(m/s):

 10,20,30,40,50

         n秒末下落高度(m):

5、20、45、80、125

         第n秒内下落高度(m):

5、15、25、35、45

6.上抛运动:

有对称性:

7.相对运动:

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8.“刹车陷阱”:

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

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

求滑行距离。

9.绳端物体速度分解:

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

10.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

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11.物体刚好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

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

12.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

速度相等。

三、运动定律:

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

五、机械能:

1.求机械功的途径:

(1)用定义求恒力功。

   

(2)用做功和效果(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求功。

(3)由图象求功。

   

(4)用平均力求功(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时)

(5)由功率求功。

2.恒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功能关系:

摩擦生热Q=f·S相对=系统失去的动能,Q等于滑动摩擦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功的大小。

4.保守力的功等于对应势能增量的负值:

5.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不一定符号相反,其总功也不一定为零。

6.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相对滑动距离等于小物体对地位移,摩擦生热等于小物体获得的动能。

六、动量:

1.反弹:

动量变化量大小

2.“弹开”(初动量为零,分成两部分):

速度和动能都与质量成反比。

5.碰撞的结果总是介于完全弹性与完全非弹性之间。

6.双弹簧振子在光滑直轨道上运动,弹簧为原长时一个振子速度最大,另一个振子速度最小;弹簧最长和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两振子速度一定相等。

7.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思路:

(1)如果是瞬时问题只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去解决。

如果是讨论一个过程,则可能存在三条解决问题的路径。

(2)如果作用力是恒力,三条路都可以,首选功能或动量。

如果作用力是变力,只能从功能和动量去求解。

(3)已知距离或者求距离时,首选功能。

已知时间或者求时间时,首选动量。

(4)研究运动的传递时走动量的路。

研究能量转化和转移时走功能的路。

(5)在复杂情况下,同时动用多种关系。

8.滑块小车类习题:

在地面光滑、没有拉力情况下,每一个子过程有两个方程:

 

(1)动量守恒

 

(2)能量关系。

常用到功能关系:

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距离等于摩擦产生的热,等于系统失去的动能。

七、振动和波:

1.物体做简谐振动,

     在平衡位置达到最大值的量有速度、动量、动能

     在最大位移处达到最大值的量有回复力、加速度、势能

     通过同一点有相同的位移、速率、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势能,只可能有不同的运动方向

经过半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对称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半个周期内回复力的总功为零,总冲量为

经过一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原来位置,一切参量恢复。

一个周期内回复力的总功为零,总冲量为零。

2.波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都作受迫振动,都重复振源的振动,只是开始时刻不同。

    波源先向上运动,产生的横波波峰在前;波源先向下运动,产生的横波波谷在前。

    波的传播方式:

前端波形不变,向前平移并延伸。

3.由波的图象讨论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周期和波速等时:

注意“双向”和“多解”。

4.波形图上,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

“上坡向下,下坡向上”

5.波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波长与波速成正比。

6.波发生干涉时,看不到波的移动。

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位置不变,互相间隔。

八、热学

1.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宏观量和微观量联系在一起。

宏观量和微观量间计算的过渡量:

物质的量(摩尔数)。

2.分析气体过程有两条路:

一是用参量分析(PV/T=C)、二是用能量分析(ΔE=W+Q)。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看温度,做功看体积,吸放热综合以上两项用能量守恒分析。

九、静电学:

1.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的功对应,电场力的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

2.电现象中移动的是电子(负电荷),不是正电荷。

3.粒子飞出偏转电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电场中心”。

4.讨论电荷在电场里移动过程中电场力的功、电势能变化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定性用电力线(把电荷放在起点处,分析功的正负,标出位移方向和电场力的方向,判断电场方向、电势高低等);

 定量计算用公式。

5.只有电场力对质点做功时,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只有重力和电场力对质点做功时,其机械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6.电容器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

 断开电源时,电容器电量不变;改变两板距离,场强不变。

7.电容器充电电流,流入正极、流出负极;

电容器放电电流,流出正极,流入负极。

十、恒定电流:

3.总电阻估算原则:

电阻串联时,大的为主;电阻并联时,小的为主。

5.并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发生变化,电流有“此消彼长”关系:

一个电阻增大,它本身的电流变小,与它并联的电阻上电流变大。

一个电阻减小,它本身的电流变大,与它并联的电阻上电流变小。

6.外电路任一处的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外电路任一处的一个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7.画等效电路的办法:

始于一点,止于一点,盯住一点,步步为营。

8.在电路中配用分压或分流电阻时,抓电压、电流。

9.纯电阻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增大时,它两端的电压也增大,而电路其它部分的电压减小;其电压增加量等于其它部分电压减小量之和的绝对值。

反之,一个电阻减小时,它两端的电压也减小,而电路其它部分的电压增大;其电压减小量等于其它部分电压增大量之和。

10.含电容电路中,电容器是断路,电容不是电路的组成部分,仅借用与之并联部分的电压。

稳定时,与它串联的电阻是虚设,如导线。

在电路变化时电容器有充、放电电流。

直流电实验:

1.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时,电压表和电流表在电路中,既是电表,又是电阻。

2.选用电压表、电流表:

   ①测量值不许超过量程。

   ②测量值越接近满偏值(表针偏转角度越大)误差越小,一般应大于满偏值的三分之一。

③电表不得小偏角使用,偏角越小,相对误差越大。

3.选限流用的滑动变阻器:

在能把电流限制在允许范围内的前提下选用总阻值较小的变阻器调节方便。

  选分压用的滑动变阻器:

阻值小的便于调节且输出电压稳定,但耗能多。

4.选用分压和限流电路:

用阻值小的变阻器调节阻值大的用电器时用分压电路,调节范围才能较大。

电压、电流要求“从零开始”的用分压。

(3)变阻器阻值小,限流不能保证用电器安全时用分压。

(4)分压和限流都可以用时,限流优先(能耗小)。

5.伏安法测量电阻时,电流表内、外接的选择:

7.串联电路故障分析法:

断路点两端有电压,通路两端没有电压。

8.由实验数据描点后画直线的原则:

通过尽量多的点,

不通过的点应靠近直线,并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

舍弃个别远离的点。

十一、磁场:

十二、电磁感应:

1.楞次定律:

“阻碍”的方式是“增反、减同”

楞次定律的本质是能量守恒,发电必须付出代价,

楞次定律表现为“阻碍原因”。

2.运用楞次定律的若干经验:

 

(1)内外环电路或者同轴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增反减同”

 

(2)导线或者线圈旁的线框在电流变化时:

电流增加则相斥、远离,电流减小时相吸、靠近。

 (3)“×增加”与“·减少”,感应电流方向一样,反之亦然。

 (4)单向磁场磁通量增大时,回路面积有收缩趋势,磁通量减小时,回路面积有膨胀趋势。

通电螺线管外的线环则相反。

3.楞次定律逆命题:

双解,“加速向左”与“减速向右”等效。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的是平均电动势,在产生正弦交流电情况下只能用来求感生电量,不能用来算功和能量。

5.直杆平动垂直切割磁感线时所受的安培力:

8.物理公式既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又表示相关物理单位(国际单位制)之间的关系。

十三、交流电:

1.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中性面垂直磁场方向,线圈平面平行于磁场方向时电动势最大。

十四、电磁场和电磁波:

1.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2.均匀变化的A在它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B,振荡的A在它周围空间产生振荡的B。

十五、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由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光向法线靠拢。

2.光过玻璃砖,向与界面夹锐角的一侧平移;

光过棱镜,向底边偏转。

3.光线射到球面和柱面上时,半径是法线。

4.单色光对比的七个量:

光的颜色

偏折角

折射率

波长

频率

介质中的光速

光子能量

临界角

红色光

紫色光

十六、光的本性:

1.双缝干涉图样的“条纹宽度”(相邻明条纹中心线间的距离):

2.增透膜增透绿光,其厚度为绿光在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

3.用标准样板(空气隙干涉)检查工件表面情况:

条纹向窄处弯是凹,向宽处弯是凸。

4.电磁波穿过介质面时,频率(和光的颜色)不变。

5.

十七、原子物理:

1.平衡核方程:

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2.1u=931.5MeV。

3.经核反应总质量增大时吸能,总质量减少时放能。

衰变、裂变、聚变都是放能的核反应;仅在人工转变中有一些是吸能的核反应。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