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小学阳光课堂模式探索.docx
《太原小学阳光课堂模式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小学阳光课堂模式探索.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原小学阳光课堂模式探索
开县临江镇太原中心小学
“阳光课堂”模式探索
课程实施与改革是新时期学校办学、发展的主题。
在课程改革推进进程中,我校把课堂教学作为推进的关键和重点,致力于阳光课堂的实践探索,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
我校的阳光课堂,通过课堂三个“五”模式实施和三个“三”保障措施,建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都开放的课堂教学格局,形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学习探究空间,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奠定学生幸福基础。
一、课堂实施三个“五”
通过课堂五“定”、教师五“关注”、学生五“体现”的三个“五”,探索、实践阳光课堂,全面实施新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教学五“定”夯实阳光课堂
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对学生和教材充分了解。
这种了解不仅仅是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也不仅仅是了解某一章节的教材意图,而是要对学生某个学科素养的培养有着清晰的认识,对如何利用教材一步步培养这样的学科素养有着精心的计划。
在设定某一课的教学目标时,不能割裂地来看待,要将这一课置于学科长期培养的大链条中,系统有序地进行整体思考。
同时又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立中落实每一步的教学计划。
教师备课不能仅仅从某册某个单元或某篇课文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应将一堂课置于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有系统、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相关学科素养的培养。
这样的培养让学生学到的不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可以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
重点议定。
通过复习、预习交流、学生质疑,师生共同筛选学习重点或主要探究的问题,以学定教。
方式择定。
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足够了解,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用框架式备课引领课堂大的发展走向,给学生预留足够的创造空间。
教师不能仅仅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旁观者,要与孩子们一起成为课堂的共同参与者和创造者。
在和孩子们共同身临其境的投入过程中,既在情感上观察学生的变化,又在理智上对学生的变化作出分析,从而对课堂发展进行指导。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快乐,让学生个性张扬。
注重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关注学生思维的方向,呵护学生的不同思维方法。
效果评定。
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运用,重视学习情况反馈、小结。
评价反馈及时,有针对性。
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效果好,效率高。
延展自定。
有梯度拓展题或作业,或有相关资源推荐。
在满足学生基本达标或差异发展基础上,提供课程超市或作业超市,允许学生自我设计作业。
2.教师五“关注”打造阳光课堂
关注“自主”。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教师精心教学设计,运用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与学生一道,共同打造“生本”课堂。
关注“和谐”。
通过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和谐自主的学习情境、开放自得的评价环境,营造自然、互信、生态的课堂人际氛围。
教师在和谐中主导,散发灵性,学生在和谐中建构,快乐学习,共同打造“和谐”课堂。
关注“情趣”。
重视情境,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在富于情趣的体验中求知、明理,共同打造“情趣”课堂。
关注“资源”。
针对学情创造性使用教材,重视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学科整合,通过学校、社区、网络、教师、学生、家长资源开发,提高学生资源意识、综合素质与能力,共同打造“综合”课堂。
关注“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信心。
尊重、关心、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肯定、关注、研究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共同打造“发展”课堂。
3.学生五“体现”生成阳光课堂
体现“对话”。
重视学生生本、生师、生生对话,学生主动探究、质疑、交流讨论,动态生成“对话”课堂。
体现“体验”。
让学生愿意“做”、充分“做”、快乐“做”:
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调查,统计,探究,表演,体验,练习,运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潜移默化中增强多方面的能力,动态生成“体验”课堂。
体现“合作”。
适时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合作解决问题,学生重视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合作中的交流与倾听,形成良好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动态生成“合作”课堂。
体现“创新”。
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不局限于接受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独创性方法,充分想象,创造性学,动态生成“创新”课堂。
体现“超越”。
学生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老师,超越自己,注重自我反思,注重自励自新,敢于自我挑战,动态生成“超越”课堂。
二、课堂保障三个“三”
为了保证、提高阳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三个“三”,给予课堂充分保障。
1.学习权利三个“先”
先学。
每堂课教师先复习或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后,都不先讲,而是先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指导下自己去阅读内容、思考有关问题。
先议。
通过检查复习、学生交流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筛选学习重点或主要探究的问题,并议一议采用何种方式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选。
教学过程预设弹性流程,根据学生的汇报或主要探究的内容由学生先选择内容、方式、伙伴。
学生可根据喜好选择学习重点内容并进行汇报。
实行分层学习,作业有梯度,学生可自选或自行设计作业。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方面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
因此,教师应设计一种多梯级的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练习的数量上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时间分配三个“5”
课始自学或议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惑、筛选解决的重点问题的时间必须保证5分钟。
给学生自学的时空保障,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时,便于以学定教、有针对性地同伴互助。
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时间必须保证5分钟。
通过分组学习、交流,通过展示,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合作、交流的空间。
学生课堂运用、练习的时间必须保证5分钟。
训练分必做题、选做题,体现分层布置作业,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
3.课堂特征三个“分”
分层教学。
尽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
教学过程自然地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解决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
分组学习。
根据学习需要,适时进行同排、小组分组、合作学习、交流。
通过组内成员分工、互动、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组际之间的学习课题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教师对学习小组作间接指导,或者参与到某些小组中与学生共同学习。
分类指导。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进行分类指导。
学困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具有最初步的技能,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等生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进行创造性能力的训练提高。
阳光课堂教学,遵循新课程标准,倡导和谐、民主、高效的教学方式,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把时间给学生,把空间给学生,把发展主动权给学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阳光,感受知识的力量,感受相互竞争的学习愉悦,快乐成长。
附:
太原小学“阳光课堂”评价表
太原小学“阳光课堂”评价表
学科: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执教者:
总分:
分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权重
得分
课堂五定
65分
目标设定
目标明确具体,有层次,有可操作性,切合学生实际,面向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10
重点议定
通过复习、预习交流、学生质疑,师生共同筛选学习重点或主要探究的问题。
5
方式择定
课前充分预设,有适宜的弹性环节或多种途径的切入点。
根据学生反应与参与状况,随机调整导学方式,重视课堂动态生成。
5
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教师少讲善导,环节过渡自然流畅。
6
提供自主学习空间,注重信息多向交流与展示。
面向全体学生,分类要求,分层指导。
5
教学组织有条理、层次,教学内容取舍恰当,容量适中,重点突出。
板书规范、简洁,自然生成。
8
教学方法灵活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计划地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6
效果评定
重视课堂运用、学习情况反馈、小结;评价反馈及时、有针对性。
5
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效果好,效率高。
10
延展自定
有梯度拓展题或作业或相关资源推荐,在满足学生基本达标或差异发展基础上,提供课程超市或作业超市。
允许学生自我设计作业。
5
教师五关注
15分
关注情趣
重视情境创设,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在富于情趣的体验中求知、明理、提高能力。
3
关注和谐
营造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和谐自主的学习情境,形成自然、互信、生态的课堂人际氛围。
教师在和谐中主导,学生在和谐中建构。
3
关注自主
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3
关注资源
针对学情创造性使用教材,重视资源利用与开发,注重学科整合,注重学生资源意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3
关注发展
着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名学生充分发展,关注、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人格养成。
3
学生五体现
20分
体现对话
重视教材的“读”,生本、生师、生生对话有深度,学生主动探究、质疑、交流讨论。
8
体现合作
根据学习内容或解决问题的需要,适时进行同排、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合作有效度。
4
体现体验
学生愿意“做”,充分“做”,快乐“做”:
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调查,统计,探究,表演,体验,练习,运用……积极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增强多方面的能力,体验有广度。
4
体现创新
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不局限于接受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独创性方法,充分想象,创造性学,创新程度高。
2
体现超越
学生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老师,超越自己,注重自我反思,注重自励自新,敢于自我挑战,超越有力度。
2
总评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阳光课堂”三个“五”模式)
一、目标设定
1.学习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领会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重点议定
1.引入课题
集体诵读,能知道破折号后面答案的把答案也一并念出来(课件出示):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数不清的星体,其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她是我们人类的母亲。
这颗星球就是——(地球)
教师板书:
地球。
提问:
这段文字把地球比作了什么?
启发:
在“地球”前面分别加上“一个”、“只有”,用不同的节奏、声调读一读课题,从读课题中又体会、感觉出了一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点击课件,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
孩子们预习了没有?
这些生字认识了吗?
(全体同学齐读一遍,抽读)能写吗?
学生交流读、写这些生字的经验和注意之点。
晶莹蔼资矿
赐竭滥胁睹
3.学前交流,确定探究重点,以学定教
你们对标题的这些感觉,通过你们课前的预习,可能知道一些。
你们再默读课文,相信对地球会有更多了解,对课文有更多发现。
也许,你还会产生一些疑问。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同学们现在一定大有收获,我们来交流交流你从课文中知道的地球和产生的疑问。
根据情况,梳理问题,议定重点探究的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或确定探究重点。
三、方式择定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进行板块教学。
学生研读课文,可以同排交流,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先汇报哪儿,就先重点研究哪儿。
学生汇报并说说感悟到了什么,读文字;其他同学说不同感悟,全班同学再读读。
词语的理解、说明方法的体悟、表达的艺术效果都由学生说出。
以下各段文字后面的要点仅为教师相机提示的备用材料,师生交流时适当联系学生生活和学生写作。
“地球的可爱”板块
A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与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晶莹:
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地球外观好看,实际上丰富的资源、多彩的色彩可爱。
为什么不直接写成“蓝白交错的球体”?
体会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
B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指导诵读。
这么好的句子大家想不想把它背下来。
试试吧!
能背的同学闭上眼睛,边背边想像一下。
其实,背诵就是体会语言,积累语言。
C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和其它资源。
书上有这个句子吗?
师板书“慷慨”,并边写边指导写法。
慷慨:
气量大;不小气,大方,不吝啬。
另外的意思:
情绪激昂;性格豪爽。
“地球容易破碎”板块
A拿矿物质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描写了地球资源面临的危机。
矿物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
“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就可能面临“枯竭”的危险。
B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C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课文引用科学家研究成果说明: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重点理解“40万亿千米”的概念,如,可以通过举例,以目前一般飞机的飞行速度来估计,40万亿千米大约需要600万年时间才能到达,同时要注重对“至少”这个词语的理解,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
使学生明白:
就算有适合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也无法到达,因此,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而至于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种种设想,即使能够“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况且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备用图片板块(课件)
浓烟,伐木,焚烧,乱倒垃圾……
师:
看到这些,我们不禁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
四、效果评定
1.课文内容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课文内容梳理,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让学生明白:
作者为了阐明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从自然有限、人们无法移居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说明方法
学生举例说说本文用到的说明方法及使用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启发学生举生活中的说明方法并说说表达效果,将说明方法用于交谈、写作。
让学生明白: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3.字词掌握
教学目标的词语的抄写、听写。
五、延展自定
1.自行选择词语抄写,积累词语。
2.选择喜欢的段落诵读或背诵。
3.搜集现实中破坏、保护地球的例子。
4.课外学习建议及资料推荐。
教师举例:
《品德与社会》十二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其中第二课就是“只有一个地球”。
5.设计保住环境的广告词、宣传画;写保护环境的倡议书;写读后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