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教学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0538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学科教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美术学科教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美术学科教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美术学科教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美术学科教学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学科教学方案.docx

《美术学科教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学科教学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术学科教学方案.docx

美术学科教学方案

美术学科教学方案

 

《中国花鸟画线描》

 

执教学校郑州师范学院

执教系部美术系

执教班级14级美术学

(1)班

执教教师王雪

教师职称助教

教学时间2015—2016学年上学期

课程性质必修课

美术学科中国花鸟画线描课程教学方案

任课教师:

王雪

课题名称

中国花鸟画线描

学科

美术学

学制

3年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时

36

学分

课程编号

12100116

教学周

第11-12周

教材出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任教班级

14级美术学1班

教材目录

第一章工笔花鸟画概论

第二章工笔花鸟画所用工具和颜料第三章工笔花鸟画技法演变

第四章工笔花卉和鸟的白描技法

学生人数

38人

教具目录

文房四宝、范画、教学录像

(录像:

D/教学文件/白描视频)

其它说明

教学工具

1、熟宣纸,绢,毛边纸等。

2、笔:

勾线笔类笔。

3、墨汁:

常用一得阁。

4、其它工具:

调色用瓷盘:

一般有大、小两种型号,纯白色瓷盘为好。

洗笔盅:

有专门用于画画用的洗笔盅,或用大口瓶子或小桶。

教学要求

通过临摹是学生了解花鸟画的用笔用线,笔墨技法及美术要求。

通过对历代名作的欣赏,提高学生的修养及鉴赏水平。

教学目的

通过线描造型训练,使学生了解传统线描画的发展和演变,初步掌握线描的勾勒方法与用笔规律,注意笔性与笔力的训练,提高线的表现能力,并在技法的训练中逐步提高对造型的审美趣味。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比较法。

教学重点

1、注重线在描绘对象的生长规律的同时,本身具有的形式化趋向,要求学生通过主观审视,经过筛选重组,使线不违背自身规律,又符合艺术和审美要求。

2、学习上循序渐进,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既对学生着重进行造型能力、传统技法的严格训练,又注重启发、诱导学生的艺术个性,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教学难点

注重用线合理表现对象的结构和生长关系,注意骨法用笔的特点,要求学生从对象的表象去把握结构框架。

用合理的笔法墨法去表现对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周教学过程:

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

一、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手法上分:

写意、工笔、兼工带写。

从表现题材上分:

人物、山水、花鸟。

二、讲述工笔白描历史:

工笔白描是中国画最基本的描绘方法。

它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和艺术语言,不仅深受中国画家的重视和喜爱,而且以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明珠。

中国工笔花鸟有着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及丰富多彩的风格流派,综观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的说:

它形成于唐成熟于五代,而兴盛于两宋。

中国花鸟画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殷周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转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的工艺品上经常出现的花木、鸟兽、鱼虫、龙凤等纹样。

这些都是审美意识作用下产生的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创造物质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艺术。

但这还不能称之为花鸟画,因为它不是独立的绘画艺术品。

当绘画艺术经过与实用的分离,并逐渐发展成熟,在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以禽鸟和山水、花园、蔬果为题材的作品,此时的花鸟画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带有一定的装饰性,这是花鸟画的萌芽时期。

花鸟画发展到唐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活跃,诗歌、书法都出现了一代高峰使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也逐渐独立起来,成为专门的一种画科。

这时花鸟画已成和人物画,山水画三分天下之势。

到唐代中晚期花鸟画已经逐步成熟,根据历史上记载薛稷、边鸾、刁光胤等画家高手辈出,到黄筌父子手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作风艳丽丰富,被世人称之为“黄家富贵”。

南唐的画坛,则以徐熙为代表,意境清淡,被世人称为“徐熙野逸”。

花鸟画的独立是中国画的发展,是中国画内涵和主题的深化。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打垮了唐朝的统治机构,由于战争频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绘画发展也受到影响。

但这一时期唯西蜀与南唐战争事较少,北方的一批贵族,士大夫纷纷来到江南和西蜀,又由于两地郡主喜爱绘画,从而创办了“翰林图画院”。

五代时期虽不长,但却对宋代的院体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太祖扫荡唐末五代之乱统一全国后,偃武修文革新图治,文艺也有新的复兴。

相继扩建规模庞大的“翰林图画院”对绘画艺术在当时的繁荣是有推动作用的。

同时还罗致了四散的画家,实行画家考试录取制度,按其绘画能力授予不同的官职。

至宋徽宗时画院盛至顶峰。

黄氏父子其画风技法,大体而言先用细淡的墨勾出物象的轮廓,然后再根据对象的不同质感在相应的轮廓内渲染色彩所达到高度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北宋初年,由于二黄垄断了宫廷画院的权利,“黄家富贵”的画体遂得以成为画院中评定优劣去取的标准。

因此约一百年的时间,宫廷内外的不少画家都以黄体为格,以求得画院中的一席立足之地。

甚至连徐熙的孙子徐崇嗣,也不得不放弃家传的落墨法。

另创不用墨笔直以色彩图之的没骨法。

随着审美观念的发展,花鸟画逐渐转变画风。

在文人士大夫之间,对徐熙画派流连赞叹者大有人在,并从北宋中期开始一股水墨写意而以枯木,竹石,梅兰为题材的文人画涌起,后又加菊花合称“四君子”用笔劲健,俊雅文秀,以属文人画笔墨淡墨一路。

开后世墨兰法门,注重书法结合。

工笔花鸟画各种流派无论意境、构图、勾染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两宋时期的花鸟画空前繁荣,使工笔花鸟画技不但成熟,而且又创造出勾填法、勾勒法、没骨法和白描墨染法等多种风格流派。

同时花鸟画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奠定了花鸟画家尊重生活,长期深入研究生活的优秀传统。

强调花鸟的物理、物情、物态,把花鸟人格化,借物抒情。

两宋时期花鸟画的空前繁荣得益于最高统治者的偏爱与重视,得益于皇家“翰林图画院”的建立。

元代的“隐逸”则是一种社会性的退避,而与他们的“隐逸”生活直接相关的花鸟画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观念也有深浅区别。

乡村而城市的一种情感回忆和追求,正是为何花鸟画成熟于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宋代的缘由。

进入明代以后,廷院体花鸟一度复兴,由工笔粗笔转化。

双勾填色,嫌刻板艳俗。

徐谓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怪杰,他的水墨大写意花鸟借以发泄其满腔的怨愤,所谓推倒一世之智勇,拓万古之心胸。

明清后,中国画进入一个新的高峰,各种风格的画法同时并存,最具风貌的画家如赵之谦、任伯年等使这个高峰辉煌灿烂。

“五四”以后新观念、新思潮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推动了绘画的变革。

文革后,花鸟画家们在艺术思考表现方面有着很的变化与发展,超越了传统,走向了现代。

花鸟的精神内涵、审美取向、技法特点正起着巨大变化。

艺术在不断展,中国绘画艺术将向更高的艺术舞台。

纵观线描艺术的发展过程,历代成就卓著者层出不穷,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己经过了千余年的历史锤炼,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它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正是当今艺术学子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勾线的工具和材料

一幅优秀的线描作品,远比铅笔线描更具艺术魅力,因为毛笔的表现力是铅笔所无法企及的。

但由于毛笔的难于掌握和对勾线的功力要求较高,故而勾线阶段成则出神入化、点画生辉;毁则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切不可等闲视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勾线首先要熟悉勾线的工具和材料,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早已证明,不同的画家对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上的差异,导致了艺术风格上的变化。

特定的工具和材料可以成为绘画造型观念和表现手法发生演变的原发点,线描做为一个技法体系的发展与形成也证明了这一点。

线描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笔

毛笔从制作材料上大致可分为硬毫、软毫和兼毫三大类。

硬毫毫料挺拔,既易于借力又富有弹性,是初学者最常选用的工具;但含墨量少,如运用不当,线条变化较少。

紫毫、狼毫、牛耳等都属硬毫之列。

软毫笔性软而不易掌握,使用上难度较大;但含墨量大,笔法变化也丰富,运用得当,丰韵内蕴,为硬毫所不及。

羊毫、鸡毫是软毫的代表。

兼毫由硬毫与软毫合制而成,由于毫料配用比例上的不同,软硬程度上也有差异,因而品类极多,兼毫的笔性介于二者之间。

毛笔按锋颖的长短和笔头的粗细又有长锋与短颖之分,厚锋(粗)与瘦锋(细)之别。

毛笔无论锋颖长短,锋颖皆可分为笔锋、笔腹、笔根三部分,在使用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无论那种类型的毛笔,“尖、齐、圆、健”是一支好笔的基本条件。

尖——是指笔锋要尖。

只有笔锋尖,笔锋才能收拢,可藏可露;若笔锋不尖,即是秃笔。

齐——是指将笔毫平铺时笔锋是齐的,与尖是对应的条件。

既尖且齐,笔锋才能收拢不散、不开叉,方能点线圆融如意。

圆——是指笔腹要饱满充实,只有笔腹饱满,才能八面使转如意,且始终收拢如尖锥状;勾线时笔锋有笔腹的扶持,点、线才能圆润厚重,富有立体感。

健——是指笔毫的弹性,笔毫的弹性,主要取决于毫料的质量;弹性强,健而锐,勾勒才能自如。

初学者选用勾线用的笔,开始时以硬毫为宜,水平提高后,也可选用兼毫笔,至于软毫笔,因其难于掌握,则一般不予选用。

毛笔的选用,长锋、短锋可按个人习惯而定,工笔类人物线描常用的硬毫勾线笔如叶筋笔、衣纹笔等,都属于长锋中的瘦锋类;红毛笔、蟹爪笔等都属于短锋中的厚锋类。

就其特性而言,短锋易于掌握,但少变化;长锋使用难度较大,但变化也多。

(2)墨

墨的种类分为松烟、油烟、松油烟、漆烟四大类。

绘画用墨,以油烟为佳,因其姿媚而不深重,墨色变化层次也多,淡墨无污浊之弊。

墨的使用,在于研磨,人称“执笔如壮士,研墨如病夫”。

是指研墨易轻、慢、正,不可过急过快,墨汁才能细腻且变化丰富。

现在,书画用墨汁的生产,使墨的使用方便简易,但墨汁的缺点也很明显,浓墨附着力不强,见湿易污,淡墨也较少变化;使用时最好少加点水再用墨研磨,效果较好。

如属正式画稿,特别是需要托裱者,用墨还是自研使用为好,以免托裱时有污浊之忧。

(3)纸

线描写生一般都是用铅笔在较厚的素描纸上完成,如属练习,可直接在其上用毛笔勾线;讲究一些的线描写生,大都是在素描纸的铅笔稿上用宣纸拷贝后,再用毛笔勾线。

宣纸分为生宣、半熟宣、熟宣。

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

写意山水多用它。

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

  

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

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

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

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

生宣则吸水力强。

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

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

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

  

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

  

简单区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就是用水接触纸面,水分立即散开的即为生宣、凝聚基本无变化的,即为熟宣,散开的速度较慢的为半熟宣(亦称煮锤宣)。

宣纸品种按原料配比分类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

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

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

线描用纸,初学者以选用熟宣纸为宜,因熟纸不渗化,易于掌握。

水平提高后,亦可用半生半熟纸或生纸。

(4)砚

砚台在传统砚谱中有端砚、歙砚、洮砚、鲁砚四大名砚。

砚台的鉴别方法

看:

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与新旧,是否经过修补等。

如果砚已经修补过的,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会有差别。

  

摸:

拿到一方砚,可用手摸一摸。

如果摸起来感觉像小孩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说明其石质较差。

  

敲:

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或用手指弹砚,闻其声。

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石质的嫩与老。

而歙石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最好。

如果声音为“噗、噗”,就说明该歙石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痕,为下品。

  

洗:

砚最好要经过清洗,尤其是古砚因砚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砚的自然美纹,也分辨不清石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砚的墨痕,看砚石是否有伤痕和修补过的痕迹。

  

掂:

用手掂砚的分量。

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来说砚石物胶结紧,颗粒细;轻的说明胶结松。

掂的方法尤其对歙砚比较适用。

  

刻:

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

对于砚石熟悉的只要用力在砚石上轻轻地刻上几道,马上就会感觉出砚石的优与劣。

但从实用而言,普通砚台即可,以发墨快,蓄墨多,不吸水,并且带盖最为方便实用。

初学者如作为练习,用墨盒盛墨汁使用亦可。

线描艺术的工具材料,远比其他画种简单,初学者除笔的质量要达到要求,其他工具与材料的选用不必过分讲究,至于有条件者,则另当别论了。

四、白描画法

白描,也称“线描”、“双勾”,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关系,完全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圆满地完成画面效果,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形成中国画“以线造形”的审美要求和民族特色。

白描在中国绘画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形象的框架和筋骨,还具有独立的艺术性,所以它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画种。

白描是学习中国画的基础,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中特别于第二法中便提出“骨法用笔”。

清沈宗骞云:

“笔乃作画之骨干也,骨具则筋络可联,骨立则血肉可附”,可见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根本技巧。

线的运用是中国画最显著的特点和优点之一,“线描既成,物象已立。

”就是说,当轮廓勾出来后,物象的形态已经包含在线描之中了。

传统的工笔画和写意画具是以线造型。

工笔勾线像楷书。

写意勾线像草书,都包含大量的“线”,人物画中的衣纹、器物,山水画中的车、舟、山石、树木、屋宇、亭台楼阁以及某些皴法,花鸟画中的花草树枝,鸟的羽毛,往往也是以勾法表现的。

白描是研究线的运用和表现的形式美,是画的骨子,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基础,是表现任何一种物象最明快最简捷的手法,也最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最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一种国画表现形式。

所以要学好中国画,必须以白描做基本功,打基础。

所谓“白描打底”也有这一层意思。

  对握笔的这些要求主要是针对中锋用笔的线条,特别在进行线条练习的时候,更要严谨规范,这样才能充分了解中国画用笔的规律。

当然,在实际绘画中,不可能使用千篇一律的中锋笔法,特别是写意画,笔触的提按转折、笔锋

的中侧顺逆等千变万化,但是,用笔的一切变化都建立在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对用笔基本功的掌握上。

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

    五指握笔法对握笔的姿势、指法和腕、肘部的运动和力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1)姿势:

要求笔垂直于画面上,不要出现斜角,要达到“笔如悬针”的状态。

五指握笔的方法可以使笔与纸垂直,这样就避免了笔锋的侧面与纸张接触,就不会出现侧锋了。

 

(2)指法:

五指并拢,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中指勾住笔杆往里拉,无名指顶住笔杆往外推,小指抵住无名指。

握笔的五指要有力度,切忌松垮,手掌要虚空,就象握住一只鸡蛋,要求“指实掌虚”。

 (3)腕、肘:

要求以肘作为支点,腕部虚悬,运动前臂。

四、演示与讲解:

勾每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起笔藏锋、行笔、收笔回锋。

演示各种笔墨变化:

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

中国画在造型上讲究“意象”,并不追求对象的真实性,在形式语言上具有较强的程式性,“意象”的造型和“程式”的语言是可以通过临摹学习其规律的,所以学习中国画从临摹入手是一个好的方法。

任何一根线,它都由起笔、行笔和收笔这三个部分组成,正确掌握和运用这三个动作是线条成败的关键。

(1)起笔要顿

所谓“顿”就是笔锋着纸后轻轻地上下抖动几下,其目的就是将外露于线条之外的笔锋调整到线条之中,使之“藏锋”。

书法笔画线条起笔时要求“欲右先左”,即如果笔画是从左往右写的话,起笔时要求笔画先从右往左写,然后再回过来从左往右,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让笔锋藏于线条之中。

(2)行笔要畅

线条在运行过程中要流畅,要求线型要统一,不能出现“蜂腰”、“侧锋”和“飞白”等现象。

要使线条流畅,首先要做到呼吸均匀,千万不要憋着一口气,尤其是画长线,更要气息流畅,这样就会克服紧张情绪,有效地减轻停顿和颤抖等现象。

要解决粗细不均,线型不统一和“侧锋”等现象,必须“中锋运笔”,只有这样线条才能如“春蚕吐丝”般地劲健连绵。

在行笔过程中要注意线条的节奏和韵律。

一根线,尤其是长线,在行笔中切不可一泻千里,要尽量利用笔触运行的快慢、轻重来控制线条的节奏变化,在转折的地方要“顿笔”,这样既可以调整笔锋运行的轨迹方向,又可以产生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变化的线条才能产生韵律,才有生命力。

(3)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

在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4)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笔叫“顺笔”,而从右往左或从下往上的运笔就没有“顺笔”自然,它较别扭,所以称为“逆锋”。

在练习勾线时,要“顺锋”“逆锋”交替进行,千万不要因“逆锋”难就少练习。

练习“逆锋”不要为了勾勒的方便而改变画面的方向,如果随意转动画面的话,就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了。

线描艺术的笔法亦有所忌:

主要有板、刻、结、枯、弱、率等。

板:

所谓板,一是用笔不活,二是没有腕力,三是用笔为物象形体所困,缺少变化。

刻:

所谓刻,是指用笔过于显露,妄生圭角,不够含蓄。

结:

所谓结,是指用笔拘谨,行笔迟缓,线与线交接过紧,不够灵动。

枯:

所谓枯,是指用笔飘浮枯于,缺少生气,无厚润之感。

弱:

所谓弱,是指行笔忽飘忽坠,笔线飘浮,如水上浮草,没有力度。

率:

所谓率,是指行笔草率,或含糊潦草,或妄自为力,笔法杂乱无章。

线条是中国画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作品的成败,因此在学习中国画之前,尤其在学习工笔画之前进行线条的学习尤为重要。

学国画练习线条就犹如学书法练习笔画一样,通过对线条的起、行、收的练习,掌握线条运行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各种线条变化的练习,熟悉不同笔毫的硬度特性和用笔的不同角度变化规律,准确把握指、腕、肘的运行方向和力度,灵活运用各种顿挫、转折、提按。

在书法笔画线条练习中,要求“藏锋”,也就是要将笔锋藏于笔画线条之中,切不可“露锋”。

线条在运行时要始终使笔锋藏于笔画线条之间,如果笔锋露出线条之外,就犯了“侧锋”的大忌了。

虽然国画线条和书法线条不尽相同,国画线条变化丰富,要求多样,但在进行基础线条练习时,它也和书法笔画线条的要求基本一致,重点要求掌握“中锋运笔”,这样才能画出挺健流畅,“如锥画砂”、“如屋漏痕”般遒劲有力的线条。

第二周教学主要过程

一、讲述叶子的结构画法:

1、叶片的形态和叶脉。

2、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连接部分。

3、托叶。

二、勾线方法:

白描花卉靠用笔用墨表现花卉的质感,一般用较细较淡的墨勾花,较重较粗的线勾茎叶等。

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用线粗重、方硬,色彩浅及薄嫩的地方用线轻细、圆柔。

一幅好的作品,在用线、用笔、用墨上都应考究,既有变化,又有统一,不能死搬硬套,要学会灵活运用。

1、勾线起笔顺序:

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这种线要勾成饱满、富于弹性的弧线,以表现花叶挺拔的生命力;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和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

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4、墨色变化:

线条的浓淡粗细,一般花头用淡墨,叶子用浓墨。

中国画讲“应物象形”,好的线条必须与花卉的形象、质感、空间感结合得恰到好处。

生动地表现花卉的生命力、精神意趣。

从对象的结构出发,写出对象具体生动的形,最终达到表现对象内在神韵的目的。

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

1、勾叶的粗细变化:

叶尖薄,叶柄厚,故勾叶从叶柄起笔,由粗而细,主脉也相同,切忌主脉与边缘三条线正交于一点。

2、勾长叶与花茎的方法:

左臂倚案扶纸,撑住身体,右手执笔轻轻擎起手腕,用小指掌侧微微擦着纸面行笔。

3、侧叶脉勾法:

勾侧脉起笔时要顿笔藏锋,与主脉结合好,不要歪斜或脱节,每条侧脉的末端都指向叶尖。

三、白描花卉的花头用笔变化及注意事项

1、牡丹、梅花、山茶的花瓣可从基部起笔,荷花、菊花、百合等花瓣可从尖端起笔。

玉兰、木棉用线挺拔有力,牡丹、芍药等花瓣薄嫩多折,勾线可用细线颤笔。

2、花头外轮廓要有参差、圆缺的变化,画复瓣花要归蒂连心。

3、花筋的处理,花筋不明显的不勾,显著的必须勾好,可以更好地表现花瓣的转折运动,线要细而虚。

4、花蕊的勾点:

雌蕊明显的可先用中淡墨勾勒,雄蕊花丝要勾得细而有力,行笔快捷,收笔尖细,花丝向雌蕊攒抱,花药用焦墨一点成形。

5、花萼、花托、花柄的勾法:

勾花萼的尖部用笔要顿在一起,短花柄可不勾,长花柄两条线要劲挺有力,摇曳多姿,两条边线要平行均匀,不可忽粗忽细。

四、茎枝与树本的勾勒与皴擦

1、草本茎的勾勒:

两条边线平行,出枝的节间略为膨大,行笔注意平行,也要有顿挫。

2、木本茎的勾勒:

用皴表现树皮的纹裂和起伏,皴擦结合,表现树皮干裂粗糙,起伏转折。

勾皴木本枝干多用中锋与侧锋结合,转笔与折笔互用。

注意由老本到小枝、由粗渐细的规律,出枝和生疤处隆起,曲折有形,枝干穿插以“女”字形(斜三角形)为美。

好的白描既要表现花卉的形神气质,又是画家感情和性格的流露,要练好白描就要坚持金石、书法的研习,把他们融合起来,加强线描的艺术趣味。

五、讲述鸟的画法:

鸟类属于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

鸟的躯体形成一个梭形,鸟的前肢演化为一对翅膀,全身遍被羽毛。

1、骨骼:

鸟类骨骼露于体表的是嘴和下肢。

上嘴骨与头愈合在一起,下嘴骨游离,由韧带与上嘴连接。

下肢的股骨于胫骨大部分包在腹内,鹤类与鸡类的胫骨露出得多一些。

鸟腿为跗蹠骨。

鸟爪有四个脚趾,第一趾向后包括指甲在内有骨两节,由内向外数,第二趾三节,第三趾四节,第四趾五节。

2、鸟体各部名称:

头部包括上额、头顶、枕部、前颈、后颈、侧颈、喉、眼先、眉线、耳羽、颊,身体包括背部、胸部、腰部、腹部、肋部、尾巴、上尾筒、下尾筒、翅膀,腿部包括内趾、中趾、外趾、后趾。

3、鸟体羽毛的组织结构:

鸟体羽毛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称为“翎”,一称为“毛”。

古人曾把画鸟称为画“翎毛”。

“翎”指较大的比较硬挺的羽毛,中间生有明显的羽轴,与两侧生的羽枝区别分明。

翎生在翅与尾,在飞翔时起主要作用。

“毛”指比较柔细的绒毛,羽轴和羽枝区别不明显,它们起着保护体温的作用。

毛的生长有一定的走向,背面、腹面与膀上的毛走向都不同。

4、鸟的形象与体面:

鸟的头部和躯干是两个卵形,联上颈部、加上翅尾就形成鸟的形象.

鸟的翅膀张开大致可分为三种翼形:

方形翼(鹰翼)、尖形翼(信天翁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