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0211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建筑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园林建筑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园林建筑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园林建筑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园林建筑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建筑设计.docx

《园林建筑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建筑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建筑设计.docx

园林建筑设计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

园林建筑设计

实习性质:

教学实习

学院:

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

园林工程技术

班级:

土木B1071

学生姓名:

刘兰萍

学号:

21015150108

指导教师:

孙老师

 

2012年5月26日

填写说明

1.九江学院实习报告适用于本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的各类实习教学活动。

2.实习报告是学生在某项实习活动中,把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部门或岗位、实习内容和过程、实习体会和收获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的书面报告。

实习报告各项内容须结合专业特点,完全根据自己的实习内容和实习历程,严格按要求填写。

3.实习名称应严格按照实习教学计划、实习教学大纲填写。

4.实习性质是指:

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教学(生产、临床、劳动)实习、毕业(综合)实习。

5.实习时间是指实习的起止日期。

6.实习报告的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用黑色钢笔(或水笔)填写。

7.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报告总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认识实习和教学实习的实习报告总字数为1500字左右;专科生参照执行。

8.指导教师必须认真评阅实习生提交的实习报告,报告里应有指导老

师多处批注(用红色笔批改),并做出适当的评语。

9.实习报告是实习生实习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实习生不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成绩直接评定为不及格。

 

实习学生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刘兰萍

B1071

08号

园林工程技术

指导教师1

姓名

职称

所在单位或所属教研室

孙英

教师

九江市九江学院

指导教师2

姓名

职称

所在单位或所属教研室

指导教师3

姓名

职称

所在单位或所属教研室

实习起止时间

2012年5月11日至2012年5月18日

实习单位或地点

北京市

一、实习目的:

(要求言简意赅,点明主题,100字左右)

本实习是以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结合有关专业课程而进行的综合性实习。

主要是通过故宫、颐和园、北海、恭王府等地进行现场考察、分析、并且从实践上去认识等环节,学习园林绿地、古典园林、风景区、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园林施工管理、园林经济管理和园林植物应用的经验,加深对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皇家园林的认识,并通过实地感受,体会皇家园林的体量感设计手法,并对有代表性的风景园林和城市园林绿地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开阔眼界,活跃思路,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转化吸收,应用于今后的设计中,并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准备基础资料。

(1)学习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体味古典造园思想和审美思想。

(2)学习皇家园林植物配置方法,与现代园林加以比较。

(3)学习皇家园林建筑特点,建筑风格和建筑布局。

(4)参观道路绿化及北京现代园林,学习其立意、空间划分、景点设计的方法。

(5)提高风景鉴赏力和艺术素养,增强审视和形成艺术思维的能力。

(5)通过实习,将在在校期间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以达到融会贯通巩固知识的效果,从而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指导学习。

(6)通过实习,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着重介绍实习岗位的情况,200字左右)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要求内容详实、层次清楚;侧重实际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锻炼和提高,但切忌记帐式或日记式的简单罗列,1800字左右)

北京皇家园林参观实习是园林史课程的重要实习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将课堂上的园林艺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皇家园林艺术理论的理解和领悟,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总结,对课堂上的理论进一步扩展和升华,扩大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是享誉世界的古都,漫长的历史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为世间罕有。

北京曾是辽、金、元、明、清五朝都城,是历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园林以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为代表,建筑布局多呈中轴对称形式,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以显示封建王朝权利的至高无上。

山水布局沿用我国传统的“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创造出丰富的园林景观。

当今,北京园林的发展集古典、近代、现代不同历史年代的特点于一身,道路景观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新建园林或在旧园基础上扩建的园林,吸收了我国传统的早园手法,大胆创新,满足时代要求,为现代人创造出空气清新、景致怡人的休闲娱乐环境。

北京皇家园林主要是旧城内部和旧城外部两部分,旧城内部包括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也包括景山、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太庙、先农坛——皇帝观耕的地方。

旧城外部包括圆明园、颐和园、南苑——明清皇帝游猎场所,另外,清代皇家园林称为“三山五园”,五园都在圆明园呵颐和园之中,三山指:

寿山、玉泉山、香山。

第一部分:

古典园林

一、颐和园

颐和园布局特点和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在古老的中华文化和儒道哲学观念的孕育下,在世界园林史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体系。

历代中国造园家,在师自然的原则指导下,创造了无数以山水为景观骨干的园林苑囿。

这种园林以表现自然意趣为目标,在根本上不同于欧洲的园林风格。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起源很早,但留存至今的园林,除了少数系宋代、元代遣构外,大量为明清两代所建。

本着着重介绍了这些园林在总体布局、个体建筑、室内装修、庭园小品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颐和园原是清朝的皇家花园和行宫。

颐和园规模宏大,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原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位于海淀区,距城约15公里。

是我国现存最宏丽、完好的大型皇家宫苑。

占地290万平方米,水陆面积约为三比一。

金贞元年完颜亮设行宫,明时皇室改建称好山园。

清乾隆十五年修建后称清漪园。

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

光绪十四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改称颐和园,作为避暑娱乐场所。

全院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份组成,占地约290公顷。

总计三个活动区域。

主要景物如佛香阁、德和院大戏楼、排云殿等,均是清末木构建筑的代表作。

其园林布局,集我国造院艺术之大成,特别是借西山、玉泉山群之景,扩展空间艺术中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典范。

园内山清水秀,廊回阁耸,金碧辉煌,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慈禧、光绪等人常在园内处理政务,园内至今留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痕迹。

辛亥革命后,于1914年开放,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

1949年后,经不断修葺,面貌一新。

全园拥有殿宇3000余间,重要文物名胜有仁寿殿、玉澜堂、德和园戏楼、绘画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画中游、铜亭、铜牛、十七孔桥,及后山苏州街、谐趣园等。

古典公园更加美丽,“博物馆公园”驰名中外。

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北海

北海公园的山水布局:

北海公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

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

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优如仙境。

琼岛上有高67米的藏式白塔(建于1651年),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碑石及假山、邃洞等。

东北岸有画舫斋、濠濮涧、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九龙壁等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北海团城,城上葱郁的松柏丛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

北海公园属于皇上的娱乐地方。

其九龙壁最有名。

  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

全园占地69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

琼华岛上树木苍郁,殿宇栉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环湖垂柳掩映着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天王殿、快雪堂、九龙壁、五龙亭、小西天等众多著名景点,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北海公园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3.9平方公里)。

湖口琼华岛上建的藏式白塔为全园标志。

漪澜堂波相光映;濠濮间廊曲折。

北海北岸是几组宗教建筑,有小西天、大西天、阐福寺,西天梵境等,还有五色琉璃镶砌的九龙壁,两面各有蟠龙9条,戏珠于波涛云际,造型生动,色彩明快。

园内还保存有文物铁影壁、一座16面多角形塔式石幢、495方历代著名书法家真迹、万岁山团城和承光殿玉佛等。

北海团城内的玉佛高琢1.6米,为整块白玉雕而成,佛身镶嵌宝石,通体莹润,珠光夺目,极为珍贵。

其左臂留有一刀痕,为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留下的罪证。

团城承光前的巨型玉瓮“渎山大玉海”重达3500公斤,气势逼人。

三、天坛

天坛建筑布局:

天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一座典型坛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每年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

无论从架构、力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天坛都是出类拔萃、举世无双的建筑杰作。

现已辟为公园开放,昔日的皇家坛庙现已成为北京市区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园。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占地273公顷,面积占整个崇文区的1/4。

天坛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有斋宫、圜丘坛、祈年殿、长廊、万寿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和古柏等名胜古迹。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

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

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外坛墙周长6553米,原本只在西墙上开辟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1949年后又陆续新建了东门和北门,并把内坛南面的昭亨门改为南门。

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辟有六门:

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

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

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

坛面原来使用蓝琉璃砖,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后,改用坚硬耐久的艾叶青石铺设。

每层的栏杆头上都刻有云龙纹,在每一栏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头,用于坛面排水。

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着天圆地方。

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宰牲亭、三库(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等。

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

因此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神谕一般,加上祭礼时那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

这是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则音量加倍。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祈年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殿檐颜色深蓝,是用蓝色琉璃瓦铺砌的,因为天是蓝色的,以此来象征天。

四、长城

长城[1]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我国的“国山”泰山、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

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

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生产流程和比较科学的烧制砖瓦作坊。

因此砖的制品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

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筑水平。

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

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七点八米,有些地段高达十四米。

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

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六点五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五点八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

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

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

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

内檐墙是指外皮墙城内的一面,构筑时一般没有明显的收分,构筑成垂直的墙体,关于外檐墙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处的墙体厚度为准,这里的厚度一般为一砖半宽,根据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

砖的砌筑方法以扁砌为主。

墙的结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

1.版筑夯土墙;

2.土坯垒砌墙;

  3.青砖砌墙

  4.石砌墙

  5.砖石混合砌筑

  6.条石

  7.泥土连接砖。

用砖砌、石砌、砖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筑城墙,在地势坡度较小时,砌筑的砖块或条石与地势平行,而当地势坡度较大时,则用水平跌落的方法来砌筑。

五、故宫

故宫建筑布局:

故宫旧称紫禁城。

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建筑气势雄伟、豪

(续上)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

俗称五凤楼。

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为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

明廊相连,宏伟壮丽。

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

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

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

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

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

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

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

壮观的建筑。

建筑的精美: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雾,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

紫禁城布局统一体现在很多地方:

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楼;三大殿规模不同,用处不同,而从外观上看属同一组建筑;紫禁城前后两大部分的建筑基本上相对称,如三大殿和后三宫遥相呼应。

第二部分:

现代园林

一、奥林匹克公园

奥运村、新闻中心、森林公园和17座奥运场馆的奥林匹克公园,2008年7月3日在北京落成。

它的正式竣工,标志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万事俱备,只等8月8日圣火点燃的那庄重一刻。

这个占地约12平方公里的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北至北五环路,南至民族园路和北土城路,东起安立路及北辰东路,西至林萃路及北辰西路。

它是一个月后即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的“心脏”。

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大的场馆聚集群。

(续上)公园规划:

 森林公园吸引了数十家来自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园林设计院参与总体设计,上百位专家参与了公园的各项专业研究和讨论。

专家将森林公园的设计主题定为“通往自然的轴线”,这条“通往自然的轴线”将人造的城市景观与自然山水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规划前的森林公园大部分的绿化是苗圃,树种单一,无法满足奥运会的景观环境要求。

新建的森林公园是在尽最大可能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度改造。

此外,公园区域内的12处文物古迹也全被保留下来。

  “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森林公园将向世界展示中国山水公园的独特魅力。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院景观园林设计所所长胡洁这样说,他负责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景观方案设计。

公园南区的“主山主湖”是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工程。

主山体以398万立方米土方堆砌填筑而成,与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脉遥相呼应,既符合中国园林建造的传统,又与周边大环境相得益彰。

主湖区“奥运湖”和景观河道构成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的“龙”形水系,122公顷的水面超过了1/2个昆明湖。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统文化中,龙是最为尊贵与神圣的图腾,总是与水结合在一起。

在这条水系中,龙的身体蜿蜒穿越森林公园,张开的龙嘴对着清,而其尾巴则环绕着国家体育。

二、紫竹院公园

 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北近郊,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

紫竹院公园始建于1953年,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佛荫紫竹院”而得名。

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

南长河、双紫双紫渠出穿园而过,有三湖两岛一堤。

它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

紫竹院一带,昔日曾有多处优美景观。

曾是高梁河的发源地,是燕京的重要水源之一。

金代大定二十七年(1159年)以后,以往上游开挖河道,增辟水源,此地就成了一个蓄水湖。

流经园内的南长河,是元代修建的通惠河上游河道,在高梁河上游筑人工河(即今长河),蓄引玉泉山水为湖;广源

闸则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闸。

明代,为使帝后龙舟不受广源闸所阻直驶西郊,就在南长河的南岸开凿一条河汊子,以利大船往来,紫竹院园址就是当时绕行御舟的河汊子“别港”。

明代万历五年(1577),在湖北兴建紫竹院庙宇,为万寺的下院。

清代这一带设有行宫和码头,皇室人员乘船去颐和园经过这里。

清乾隆年间在此仿修具有江南水乡风光的芦花渡,俗名“小苏州芦花荡”,还将南岸明代所修万寿寺下院,更名为“紫竹禅院”。

另在寺西侧修行宫,原有匾为“福荫紫竹院”。

紫竹院由此得名。

光绪年间重修。

1900年遭“八国联军”洗劫,辛亥革命后上述景观基本荒废。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全面整修,1953年3月至7月完成挖湖堆山、修闸和筑环湖路工程,1954年完成公园绿化及公共设施建设,并对外开放,定名紫竹院公园。

此后,开辟第二水源“双紫渠”,再度深挖紫竹湖和逐步兴建新景观,至1987年“筠石苑”等景区建成,始成现有格局。

造景特点:

  本园造景模山范水求其自然,缀石嶙峋精心安置,亭廊轩馆错落有致,修竹花木巧布其间。

举目皆如画,四季景宜人。

春风暖筱百花舒,夏霭轻舟翠盖浮,秋雨润芦枫叶艳,冬云瑞雪映松竹。

中部青莲岛上有“八宜轩”、“竹韵景石”;明月岛上有“问月楼”、“箫声醉月”;西部有“福荫紫竹院”、“跨海东征”、“紫竹垂钓”;南部有“澄碧山房”,儿童乐园;长河北部是独具江南园林特色的“筠石苑”,淡雅、清秀、幽静而别致,有“清凉安秀”、“江南竹韵”、“竹深荷静”、“友贤山馆”、“绿云轩”、“斑竹麓”诸景。

结构特点:

  紫竹院公园以竹景取胜,公园立意于竹文化传播,设计精邃,布局新颖。

模山范水求其自然,掇石嶙峋精心安置,亭、廊、轩、馆错落有致,修竹花木巧布其间,举目皆如画,四时景宜人。

春暖风篁百花舒,夏荡轻舟荷花渡,秋高芦花枫叶丹,冬日瑞雪映松竹。

公园中部有青莲岛、八宜轩、竹韵景石、明月岛、问月楼、箫声醉月;西部有报恩楼、紫竹垂钓;南部有澄碧山房及儿童乐园;北部的筠石苑为近年所兴建,黛瓦、棕柱、白粉墙,飞檐、翼、花漏窗,小桥流水竹片片,花木扶疏山水旁,独具江南特色,内有清凉罨秀、江南竹韵、竹深荷净、友贤山馆、绿云轩、斑竹麓诸景,均以竹为主题。

园内植物:

  公园有计划地植竹造景。

逐渐形成以竹造景的山水园林。

1971年后引进紫竹、筠竹等品种,至今有竹类50余品种40余万株,遍布园内,形成70余处大小竹林。

当年从南方引来

各种各色竹种,有青竹、紫竹、斑竹、石竹、寿星竹、金镶玉竹。

园内所种植的大量紫竹、斑竹、石竹、金银玉寿竹等珍品,是分别从四川、福建、苏杭、日本等地引进的。

尤其以紫竹为最有名气。

公园以竹、石、树、溪流、建筑小品综合造园,形成“清凉罨秀”、“水竹坞”、“筠峡”、“翠池”、“友贤山馆”、“斑竹麓”、“松筠涧”、“竹深茯净”、“筠香楼”、“梦溪”等景观,其竹景色各异。

其中“筠石苑景区”位于南长河北岸,占地600余亩,是紫竹院公园的“园中园”。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要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着重写出对实习内容的总结、体会和感受,特别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600字左右)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汇集八方精英的大气与包容使得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

在这里,我们见识了故宫的雄伟、颐和园的秀丽、圆明园的历史、天安门的庄严、长城的壮观、清华北大的人文气息、博物馆的展览以及胡同四合院的古朴。

我们还感受了北京人的热情豪爽和迎接08年奥运会的激情与奉献精神。

这次实习我们住在五棵松的东轻宾馆,虽然说环境不是特别好,但是住的挺舒心的,在北京能住上这样价格的宾馆也挺不错的。

这次北京实习虽然只有六天的时间,但因为见识到的和学到的东西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竟有一种“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我想当初老师决定带我们去北京也是希望我们能够在这座大都市里开阔视野、感受这里的大环境、学习更多的知识,现在看来,北京实习计划是非常明智的,自己的决定也是正确的。

实习的重点当然是园林建筑的学习和实践,到了北京的第二天老师带领我们到天安门广场,在那里我感受到了天安门的庄严,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面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是两座建于l4世纪的古代城楼——正阳门和前门箭楼,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这些雄伟的建筑与天安门浑然一体构成了天安门广场,成为北京的一大胜景。

当然,在这次实习中,深切体会到北京园林建筑的中轴对称,特别是故宫的建筑,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

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让我感到震撼的另一处地方就是颐和园,颐和园除了在气势和尺度上压倒我之外,重要的是在一些细节上征服了我。

如视线,踏步等。

颐和园规模庞大,其园林布局,集我国造院艺术之大成,特别是借西山、玉泉山群之景,扩展空间艺术中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典范。

园内山清水秀,廊回阁耸,金碧辉煌。

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紫竹院公园作为一个现代公园,它的优秀在于将古典与现代进行了有机结合,值得称赞。

一池三山的设计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