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根据公司的工艺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含毒危险物料有**、****、****、氢氧化钾。
1)****属于6.1项毒性物质,****:
淡褐色固体,吸入可能致死。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摄入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灼伤感:
咳嗽,喘息,喉炎,呼吸短促,痉挛,发炎,咽喉肿痛,痉挛,发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2)、**属于易燃液体物质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麻醉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
急性中毒:
接触高浓度可引起麻醉症状,甚至昏迷。
脱离现场,积极救治后,可较快恢复,但数日内仍有头痛、头晕、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液体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反复接触,则起红斑或有轻度表浅性坏死。
慢性中毒:
常有眼痛、流泪、结膜充血;早期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重者引起中毒性肝炎,个别可发生肾脏损害。
3)、****:
危险类别第6.1类,高毒。
吸入其蒸气或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其毒性和苯胺大致相同。
具有血液毒、神经毒和致癌性。
能抑制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引起头痛、衰弱、局部或全身缺氧,皮肤和黏膜发蓝、头昏和呼吸困难等。
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操作现场应有良好通风,设备应密闭。
操作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具。
4)、氢氧化钾:
有强烈腐蚀性。
吸入后强烈刺激呼吸道或造成灼伤。
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
肺损害。
针对以上物料特性,一旦发生原料泄漏或操作不当、误食、容器、管道泄漏等可能引起人员中毒或中毒死亡的事故发生。
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根据公司生产工艺和生产原料特性,公司发生中毒的主要区域有罐区、原料仓库、反应釜、计量罐设备受限空间检维修。
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危险化学品中毒发生可能性多为突发性泄漏和长期接触及使用危险化学品环境,受季节影响不大。
因化学品泄漏引发人员中毒的危害程度随空气扩散涉及范围广,如采取措施不当将导致影响公司生产、人员中毒伤亡面大,一旦公司出现最严重泄漏事故发生人员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程度和影响范围比较严重。
根据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形成污染空气事故进行计算得出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事故涉及范围如下表1-1
表1-1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及半径
化学品名
距离(m)
急性中毒范围(静风状态)
破坏与伤害影响情况
****
****车间
接触、吸入
淡褐色固体,吸入可能致死。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摄入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灼伤感:
咳嗽,喘息,喉炎,呼吸短促,痉挛,发炎,咽喉肿痛,痉挛,发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
****车间
接触、吸入
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
急性中毒:
接触高浓度可引起麻醉症状,甚至昏迷。
脱离现场,积极救治后,可较快恢复,但数日内仍有头痛、头晕、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液体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反复接触,则起红斑或有轻度表浅性坏死。
慢性中毒:
常有眼痛、流泪、结膜充血;早期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重者引起中毒性肝炎,个别可发生肾脏损害。
****
****车间
接触、吸入
高毒。
吸入其蒸气或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其毒性和苯胺大致相同。
具有血液毒、神经毒和致癌性。
能抑制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引起头痛、衰弱、局部或全身缺氧,皮肤和黏膜发蓝、头昏和呼吸困难等。
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氢氧化钾
****车间
接触、吸入
氢氧化钾:
有强烈腐蚀性。
吸入后强烈刺激呼吸道或造成灼伤。
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
肺损害。
4.中毒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根据化学品理化特性,一旦泄漏,人员可嗅觉到有刺激性气味、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发出泄漏报警信号、液位记录报警仪显示异常以及操作人员在设备、管道、料泵、储罐等巡检发现滴漏、冒、跑以及设备安全附件压力表等检测数据异常等征兆。
都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
中毒主要表现在:
****中毒:
淡褐色固体,吸入可能致死。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摄入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灼伤感:
咳嗽,喘息,喉炎,呼吸短促,痉挛,发炎,咽喉肿痛,痉挛,发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中毒:
接触高浓度可引起麻醉症状,甚至昏迷。
脱离现场,积极救治后,可较快恢复,但数日内仍有头痛、头晕、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液体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反复接触,则起红斑或有轻度表浅性坏死。
慢性中毒:
常有眼痛、流泪、结膜充血;早期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重者引起中毒性肝炎,个别可发生肾脏损害。
****中毒:
吸入其蒸气或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其毒性和苯胺大致相同。
具有血液毒、神经毒和致癌性。
能抑制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引起头痛、衰弱、局部或全身缺氧,皮肤和黏膜发蓝、头昏和呼吸困难等。
氢氧化钾中毒:
吸入后强烈刺激呼吸道或造成灼伤。
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
肺损害。
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由于危险化学品中毒可能引发的次生员工纠纷;不存在可能引发的衍生事故。
6.发生中毒的可能性
本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
**、****、****、氢氧化钾均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检修、清洗储罐时没有进行有效的置换,容易造成中毒与窒息。
1)设备因材质不当,设备制造质量缺陷及安装缺陷,如基础不牢造成设备变形,玻璃液位计损坏等原因,内部介质泄漏。
2)进入容器内检修或拆装管道时,残液造成人员中毒或灼伤。
3)工艺控制不良,泄漏的气体易形成局部高浓度环境,人员接触可能造成中毒甚至窒息死亡。
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泄漏时,人员在处理时未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造成中毒或窒息。
4)故障状态下,人员紧急处置过程(如堵漏)中未使用相应的防护用品,发生中毒。
5)作业人员进入设备内进行作业,由于设备内未清洗置换干净,造成人员中毒;或进入设备检修前虽经过清洗置换合格,进入设备内作业人员可能因通风不良造成设备内氧含量降低或无现场监护人员等原因,出现窒息死亡的危险。
6)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因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或使用不当,人员长期低浓度反复接触造成健康损害或引起职业病。
7)长期在有毒物质环境下工作,造成人员慢性中毒或健康损害。
8)物料在装卸过程中储存容器损坏泄漏,造成人员中毒。
9)在受限空间作业时,气体未经检测、无监护人员或作业人员素质不高等,易导致作业人员中毒。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2.1.1应急组织体系
1、专项应急救援组成机构
为了便于指挥、协调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行动,公司成立现场处置指挥部。
现场处置指挥部组成机构由生产部、生产车间成员组成,下设有应急救援组、物资保障组、警戒疏散组、善后处置组、医疗救护组。
应急救援组织图
1)现场处置指挥部:
公司成立专项事故现场处置指挥部,由生产副总任总指挥,安环部主管任副总指挥。
成员有各车间安全员、车间主任、技术员等组成,由总指挥指挥专项应急救援统一行动。
2)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名单:
总指挥:
***(生产副总)
副总指挥:
***(安环部主管)
成员:
***、***、***、***、***、***、***
2、各小组人员名单
应急救援组:
队长:
***队员:
****车间和仓库人员
通讯联络组:
组长:
***组员:
原料质检室人员
保卫疏散组:
组长:
***组员:
污水处理站人员
后勤保障组:
组长:
***组员:
行政后勤人员
医疗救护组:
组长:
***组员:
质检部人员
处置抢险组:
组长:
***组员:
机修和****车间事故工段工段长
善后处理组:
组长:
***组员:
技术部、财务部及事故单位人员
2.1.2职责
1、现场处置指挥部
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组织领导和决策指挥工作,下达应急处置指令、派出现场人员、指导有关工作。
发生重大事故时,化学事故应急专项救援指挥部启动,负责公司生产车间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工作。
2、现场处置工作组的职责
发布和解除救援命令和信息,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工作,负责组织本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及审核;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应急处置组:
携带对讲机、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堵漏器具等,利用现场现有条件开展现场抢险救援行动。
对其他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
4、物资保障组:
组织落实应急救援物资,为应急现场处置救援提供物质等保障;包括防护用品、抢险器具、消防器材、运送伤员的车辆准备与物资和经费的供应。
5、警戒疏散组:
携带隔离带、对讲机和扬声喇叭。
负责承担现场保卫、维护现场秩序、危险区警戒、交通疏导、员工疏散、撤离等项工作。
6、现场清洗组:
佩戴全套防护装备,携带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对应物品。
负责现场泄漏物的收集,污染源的清理和污染物及地面清洗等工作。
7、善后处置组:
负责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协调相关理赔工作、事故影响范围内人员衣食住行的安排,受伤人员医疗鉴定信后期治疗、提交事故医疗费用报告。
8、医疗救护组:
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护、转移等活动,救护中心到来时,负责协助救护中心,承担现场伤员救护、转运至指定医院救治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发现者,应及时将泄漏点、危险范围等情况迅速向当班班长汇报(情况紧急
可直接向车间主管和公司安环部汇报)。
2)当班班长要当机立断,采取果断措施,控制险情蔓延。
同时班长发出紧急报警信号,迅速把相关详细情况报车间主管、公司安环部。
3)现场指挥根据漏点、危险范围等情况确认事故等级,并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环部应立即向总指挥汇报。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应急处置程序
3.2.2应急处理措施
根据不同的泄漏量,主要采取隔离、转移、收集等应急处理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
3.2.2.1应急处理通则
1)意外发生时,岗位作业人员在用电话报警的同时,有组织地撤离现场,在事故区域时要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防护器材。
2)车间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报警,应立即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3)车间应急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协助岗位作业人员查明事故发生的部位及范围,确定事故抢救措施。
4)若事故扩大,需升级处理时,由现场指挥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请求支援。
5)事故发生时,要正确使用联系信号,防止事故扩大。
3.2.2.2仓库泄漏事故应急处理
泄漏原因有操作失误、设备缺陷等。
1)包装破裂泄漏,采取以下措施:
①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②操作人员应佩戴好口罩;
③将漏料转移至好袋中。
④,然后喷水冲洗场所。
洗水收集处理。
3.2.2.3引发爆炸着火事故应急处理
事故发生后,当班操作人员在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①尽一切办法切断泄漏源。
②采用水、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③打开消防水阀对相邻其他设备进行阻火降温,以防事故扩大引起二次爆炸着火。
3.3信息报告与通知
1、公司出现化学品泄露险情后,岗们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在快速展开救援的同时向车间负责人汇报,车间要立即启动本预案实施救援,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
2、公司24小时应急报警值守电话:
###########、****-#######。
3、根据事故的紧急情况,公司现场处置指挥部在经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审核后,在1小时内分别向上级公司、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和采取控制措施情况等。
4、公司外部关联单位应急通信联系表(详见附件10)
3.4响应分级
1)、一级紧急情况:
需要本公司多个部门协同处理,甚至需借助地方应急资源的介入的紧急情况。
2)、二级紧急情况:
需要本公司两个或更多部门响应处理的紧急情况。
3)、三级紧急情况:
能被事故发生部门正常可利用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3.5响应程序
化学品泄露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班长,班长在快速组织开展救援的同时向当班调度员、生产部负责人汇报。
生产部要立即启动处置预案实施救援,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公司现场处置指挥部汇报。
如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后无法控制事态,应立即请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扩大应急,直至地方应急资源介入。
1、公司危险化学品泄露险情后,岗们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在快速展开救援的同时向车间负责人汇报,车间要立即启动本预案实施救援,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
2、公司24小时应急报警值守电话:
###########、****-#######。
3、根据事故的紧急情况,公司现场处置指挥部在经现场处置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审核后,在1小时内分别向上级公司、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和采取控制措施情况等。
4、公司外部关联单位应急通信联系表(详见附件10)
3.6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要使复面与自己的头部结合紧密,不能有一点松动漏气。
2进入有毒现场后严禁脱下复面。
3防止滤毒罐内过滤纸、沙布、活性炭吸潮,受潮后就失去了滤毒能力。
4过滤罐每次使用时间必须在3小时以内。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
3使用中抢险救援器材损坏及时更换。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事故处理应严格按本应急处置方案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改动,如确需改动,必须经专业领导同意后方可。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保护好现场伤员,防止伤员二次受伤,现场有条件的立即现场进行抢救,条件不具备的立即组织救护并送医院。
了解现场情况,防止事故扩大。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医疗后勤保障组必须有一定急救经验,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灭火器材及其他设备的使用方法;消防设备配备齐全;所有工作人员应爱护和保护消防设施和器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维修。
(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由总指挥长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撤除所有伤员、救护人员,清点人员后,留有专人组织巡视事故现场遗留隐患问题。
(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各级人员严格服从指挥人员的调配,积极做好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