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社会第四单元文明探源复习提纲.docx
《七下社会第四单元文明探源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社会第四单元文明探源复习提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下社会第四单元文明探源复习提纲
七下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
第1节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1.作用
(1)古人类遗址的发掘是人类认识自己起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2)古人类遗址不仅为人类进化说提供了证据,同时也展现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区域与生活状态。
2.成果
(1)在这些远古人类的遗迹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打制工具。
(2)考古学家根据遗址,复原原始先民的体貌特征,推测他们的生活环境,想象他们的生活方式。
1.特点:
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原始先民用砾石打制出粗糙的工具,砸开坚果,切割兽肉,挖取植物块根。
2.时间:
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3.含义: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4.代表:
今天北京周口店一带就是一个经典场景。
5.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人类已经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
1.距今时间:
距今约70万—20万年。
2.生活地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
3.食物来源:
北京人主要靠采集植物的果实、块根和猎取动物来获得食物。
4.生产工具:
他们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用这些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
5.社会组织:
过着群居生活。
(1)原因:
在北京人生活的时代,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
(2)特点:
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6.火的使用
(1)用火情况: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有较大的灰烬堆。
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等。
这说明北京人已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2)火的作用:
有了火,人类受寒冷气候和地域的影响大大降低,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人类可以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
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类别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生活时间
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距今约三万年
体貌特征
保留了猿的部分特征
与现代人基本一致
使用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
仍以打制石器为主,懂磨制、钻孔技术
获取食物
采集植物的果实、块根,猎取动物
采集、狩猎、捕鱼
用火情况
使用天然火
懂得人工取火
生活群体
群居生活
氏族生活
第2节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1)时间:
大约一万年前。
(2)产生原因:
大约一万年前,全球气候变得温暖起来。
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3)产生过程:
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了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到的一些野生动物,以补充食物。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
(4)意义: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2.新石器时代
(1)出现原因:
伴随着农耕畜牧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
人们在对石器进行打制之后,还要把它磨光。
(2)新石器特点:
这样制成的石器,平整光滑,刃部锋利。
反复研磨刃部,还可以多次使用。
(3)新石器出现意义:
磨制石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新石器时代含义:
这种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5)新、旧石器时代生产特点的比较: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靠采集、狩猎为生;而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人工种植的粮食和饲养的家畜为生,出现了定居的聚落。
3.陶器的出现
(1)出现的直接原因:
原始农业的发展。
(2)用途:
为了储存和烹煮食物。
4.农业聚落
(1)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
①出现地区:
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西亚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9000年前的农业聚落。
②特点:
聚落中有数以百计的用泥砖砌成的房屋。
居民使用从外地输入的石斧、石镰和弓箭。
为了安全,他们还在村子的周围修建了厚实的围墙。
(2)我国开始出现农业聚落
①时间:
距今9000年前后。
②地点:
长江和黄河的中下游以及辽河流域。
③特点:
这里典型的聚落通常由一道壕沟环绕保护起来,内部的房子或者成排,或者聚成若干小群,房子的附近散布着一些贮藏物品的窖穴,有的还有牲畜圈栏、陶窑设施,布置得井然有序。
④典型代表:
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
聚落
生活时间
地点、自然环境
房屋建筑
特点(住)
农作物、
动物(食)
陶器(用)
工具
河姆渡
聚落
距今约
7000年
位于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
这里气候温暖,水网密布
住干栏
式房屋
种植水稻
黑陶
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半坡
聚落
距今约
五六千年
位于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这里气候干旱少雨,河流少
住半地穴
式的房屋
种植粟,饲
养猪、狗
彩陶
磨制石器,用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打猎捕鱼,会纺线、织布、制衣
相同点
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我国的人类遗址;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都从事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都会建造房屋,建立了农业聚落
(3)农业聚落出现的意义:
农业聚落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实现了定居。
这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原始聚落犹如星星之火散落在大地上,为人类迈向文明社会积蓄着力量。
直到200多年前,以农业聚落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
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
第1节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1.大河文明的比较
随着定居生活的拓展,在亚洲和非洲的大河流域,各自形成了几个早期文明区域。
2.两河流域
(1)地理范围:
在亚洲西部,并行奔流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经的地区被称为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在地理范围上,两河流域大致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2)城市出现:
原始农业出现之后,两河流域有了农业聚落。
后来,一些聚落逐渐发展成人类早期的城市。
(3)文明出现
①国家形成:
当农夫收获的谷物远远超过了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后,社会上慢慢形成了依靠农夫养活的手工业者、商人、祭司和书吏等阶层,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和新的社会秩序也初露端倪。
②发明文字:
他们最初发明的文字是图画文字,后来演变为楔形文字。
(见右图)
3.尼罗河流域
(1)地理位置:
有一条河流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自南向北经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它就是全长6600多千米的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就是这条河流,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2)农业发达
①成因:
尼罗河每年7-10月定期泛滥。
泛滥的河水携带着上游的泥沙滚滚而下,淹没了河岸堤坝两旁的大片田野;洪水消退,泥沙沉积,在原来田野的土层上便形成一层厚厚的淤泥,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
每当河水退却,古埃及人就开渠筑坝,兴修水利,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
②影响:
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聚落,人口不断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
(3)文明出现
①国家的出现和统一:
距今5500年前后,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小国;距今5000年前后,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②文字的发明:
大约在5000多年前,埃及就有了象形文字(见右图)。
古埃及大部分文学作品是写在纸草卷上并流传至今的。
4.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1)地理位置:
在南亚地区,印度河与恒河奔流入海。
(2)自然条件:
每到夏季,上游的高山积雪融化,河水泛滥,滋润着两岸的土地。
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3)当时地位:
是整个南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4)文明出现
①出现标志:
距今45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②生产情况:
那时人们已经学会修筑堤坝,引水灌溉农田,种植棉花,还通过海路与其他地区进行频繁的贸易。
③城镇规模:
当时,印度河流域有100多座城镇,其中,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境内的摩亨佐·达罗城,规模庞大,遗址保存完整。
5.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1)地理位置:
亚洲东部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也孕育出灿烂的文明。
(2)文明出现:
大约4000年前,夏王朝的建立,奏响了中华文明的序曲。
第2节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
文明的曙光并非只眷顾大河流域,爱琴海地区和中美洲地区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1.克里特文明
(1)地理位置:
欧洲东南部的爱琴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克里特岛是其中的一个大岛,也是今天希腊的第一大岛。
(2)经济发展:
远古时期,克里特岛东部平原适于农耕,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此外还盛产橄榄油。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克里特岛成为地中海周边地区的贸易中转站。
(3)文明出现
①距今4000年前后,文明的曙光就已投射到克里特岛上。
②在克里特文明之后,爱琴海地区又出现了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
它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
2.中美洲文明
(1)地理位置:
中美洲是指从墨西哥南部到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中部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是一片狭长的陆地。
(2)居民:
新石器时代,中美洲的丛林里就生活着古老的印第安人。
(3)农业发展情况:
古老的印第安人学会了种植玉米等作物,一些农业聚落逐渐形成。
(4)文明出现:
3000多年前,这里的农业聚落发展成了中美洲地区最早的文明——奥尔梅克文明。
3.早期文明的特点和标志
(1)特点:
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
(2)标志(共同现象):
阶级的分化、国家的出现和文字的发明,这些都是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
第1节 中华文明的曙光
1.农业的发展
(1)时间:
距今一万年前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并出现了早期农业。
(2)表现:
北方和南方分别形成了粟作农业区和稻作农业区。
①远古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黄土深厚,易于开垦和耕作,大量种植耐旱的粟。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沛,水网密布,气候温暖,大量种植喜湿的水稻。
(3)影响:
北方和南方分别形成了粟作农业区和稻作农业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2.手工业的兴起
(1)原因:
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也逐渐兴起。
(2)表现:
陶器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①最初的陶器都很简朴、粗糙,以实用为主。
②渐渐地,一些陶器的质地越来越细腻,造型越来越精巧,器表的图案越来越丰富,体现了高超的制造技术和非凡的审美情趣。
考古学家在多处新石器遗址中发现有刻划符号的陶器,他们推测,这可能是中国文字的雏形。
3.阶级分化
(1)原因:
生产发展带来了剩余产品,社会分工推动了商品交换,这一切打破了原始聚落的宁静生活。
(2)表现
①生产关系:
原来共同分享资源的公有制慢慢解体,私有制出现了。
②社会关系:
先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悄然改变,人们因财富和权力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
4.古代城市出现
20、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我们生活的地球在银河系。
(1)原因:
伴随农业技术的提高,人口迅速增长,一些原始聚落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向城市迈进。
4、举例说明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方面是什么?
(2)时间:
在黄河流域就发现了一些距今约5000年的古城遗址。
(3)特点:
古城由城墙围起来,城墙既是城市的管理边界,也是城市的防御设施。
城里分布着住宅区、手工业区、墓葬区等,具有明显的城市规划的痕迹。
7、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蓝色,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发现铁钉变红了。
5.宗教信仰的萌芽
(1)宗教:
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还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有巫师专门负责宗教活动。
3、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变成蓝色,这种蓝色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2)祭祀:
不少遗址还发现了专门用来祭祀的大型祭坛、神庙。
19、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植物、动物……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我们人类也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都生活在一不定的环境之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3)龙的信仰则突出了中华文明的特点。
3、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变成蓝色,这种蓝色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第2节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1.传说时代
17、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历史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古史传说。
古史传说中所描述的远古时代被称为传说时代。
古史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大多功业显赫,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浓缩地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动和无数先民们的创造与发明。
在中国古代,广泛流传着炎帝和黄帝的故事。
2.炎帝、黄帝的贡献
5、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出许多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
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炎帝(神农氏)的贡献:
发明耒耜,教人农耕,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9、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2)黄帝(轩辕氏)的贡献:
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3.华夏族的形成
(1)时间:
距今约四五千年。
(2)形成
①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
②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4.尧舜禹时期
(1)禅让制:
尧、舜、禹都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都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成为首领的。
这种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
(2)大禹治水
①背景:
尧舜的时候,黄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严重的灾害。
舜任用禹去治水。
②方法:
禹采用疏导的方法,使平地的积水注入江河,再流入大海,最终治服了洪水。
③优秀品质: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奉献精神、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和积极开拓的创新精神。
5.夏朝的建立
(1)背景:
禹做部落联盟首领时,社会生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2)建立:
距今大约400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3)意义: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大体结束,中华文明正式开始,也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6.尧
舜
禹
启
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不知道某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就不能准确理解它的意义。
为了了解和表达过去事情发生的时间,我们要懂得并使用一些专门的词汇。
1.以帝王在位的时间计算年代
(1)时间:
中国在西汉武帝以前,历代帝王都是以自己在位的时间计算年代。
(2)举例:
“周赧王59年,秦灭周”,说明周赧王在位的第59年,周被秦灭亡。
2.时代
(1)含义:
通常我们把一个较长的时段称为时代。
(2)举例:
“青铜时代”“战国时代”“工业时代”“近代”等,时代的划分可以有多样的标准。
3.年号纪年
汉武帝,首创以年号纪年,定公元前140年年号为“建元”,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
此后中国古代文献就采用以皇帝年号纪年的方法。
新皇帝登基,就要改用新的年号。
4.公元纪年
(1)地位:
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公元纪年,就是把基督教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
(2)计算方法:
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前推算,是公元前某年,如公元元年以前的那一年是公元前1年。
向后推算,是公元某年,即公元后某年,这时“公元”或“公元后”常被省略。
5.世纪与年代
(1)世纪:
有时我们以百年为一个单位来计算时间,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
世纪的计算方法和年代的计算方法一样,也是以公元元年为界。
1-100年为1世纪,公元前100年—公元前1年为公元前1世纪。
(2)年代:
我们有时也以10年为一个单位,每10年为一个“年代”。
6.干支纪年
(1)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2)举例:
“甲午战争”,表明事件发生在甲午年。
了解过去,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纪年方法,还要借助各种类型的资料,这样,我们才能够依照时间线索,根据各种资料,“还原”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情。
我们可借助的资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
1.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
类型
含义
范围
文献资料
文字和书籍出现以后,人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活动记录下来,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开去。
这些记录留存到后世,就成为人们了解当时情况的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包括史书、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文字和音像资料
实物资料
实物资料主要是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
如遗址、墓葬、出土文物等,人们可以通过实物资料来再现历史
口述资料
口述资料是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采访记录等
2.口述资料
(1)原因:
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都是历史证据,但可能很多人不会想到,人们口传的东西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
例如在中国,有一些少数民族既没有文字,实物资料也不丰富,我们要想了解他们的过去,就必须借助当地人们的口述资料。
(2)种类:
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采访记录等。
(3)作用:
口述资料是对文献资料的一种补充,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有了它们,人们就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1.原因:
事实上,研究历史并不容易,过去的事情毕竟一去不复返,我们不可能去重新经历一遍历史。
2.做法:
要了解历史,必须依靠历史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
正是凭借和利用了这些资料,我们生活的故事才不断地被发现、被记载、被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