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1.docx
《新中考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考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1.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1
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1)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求答案的叩问
陈益
时光漫漫似水。
至今回想起来,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金钱和尊荣,甚至从没说过一个“爱”字,但我始终感受着。
这令我明白,“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
最难忘的情景,是一灯如豆的夜晚,她在缝纫机旁默默劳作,而我们在饭桌上写着作业。
忽然发觉空气中有焦臭味,原来是灯火燎到了我的头发。
偶尔,母亲也会抱怨,也会唠叨,可是手脚从来也不肯停歇。
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
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
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
我为母亲做过一件事,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双鞋》。
自幼,我们兄妹四人就习惯于穿母亲做的布鞋。
千针百纳的布鞋,凝聚着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记忆,历久弥新。
散文是由此引发的岁月与亲情的写实,没有一点儿虚构。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来中国,为了翻译《十八双鞋》,特意从上海去往锦溪古镇访问母亲。
分手时,她向母亲讨了一只买菜用的竹篮带回日本。
她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这没有故意夸赞的水分。
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
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
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
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
然而命运弄人,多年来,我偏偏不能给脚弓畸形的母亲买到一双合适的鞋,令人无法言说的疼痛……
平心而论,我们并非上一辈人的复制,没必要,也没可能。
时代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岁月。
若干年以后,我也会像母亲一样走完最后一步,消逝得无影无踪。
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每一天作为最后一天,珍惜它,不浪费,度过余生。
我不再有挥霍的资本。
远离那些虚名假誉,似是而非,妄想攫取,烦嚣纷扰,让自己脱离桎梏,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还能做点事,对社会有用。
过分地强调自我,仿佛是给自己设置了一具牢笼,人的一生都可能局促在这难以突破的牢笼里。
理智扰乱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陷入无边的忧虑,最终却告诉我们行为的旨归。
正是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间,我们品尝到了忧虑与痛苦的真实内涵。
可惜,往往很晚才懂。
当年,子贡对孔子诉苦说,自己一直在如此艰辛地奋斗,感到太累了,心里实在是畏难和厌倦,很想歇下来干一些不太累的事情。
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
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
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
走向那一站无非两种方式:
快快乐乐地踱步,充满忧虑地攀缘。
结局也只有两种:
有的人活着仿佛死了,有的人死了依然活着。
是不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到达终点,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呢?
我的叩问没有答案。
不必求答案。
(选自《散文》)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几乎没有对我们说过一个“爱”字,但“我”依然能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B.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她让我明白,做永远比说重要。
这么多年来“我”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受到了浓烈饱满的母爱鼓舞。
C.文中写灯燎到“我”的头发而产生焦臭味的细节,凝聚着作者温暖而艰涩的记忆,主要是为了突出那时家庭的困窘,生活的艰难。
D.“我”为母亲而写的散文《十八双鞋》,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生活,没有一点虚构是岁月与亲情的写实。
(2)日本友人在信中对作者说:
“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从全文看,母亲有哪些“可敬”之处?
请概括并分析。
(3)文章后半部分引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答案】
(1)D
(2)①任劳任怨(勤劳),母亲总是默默劳作,手脚从不肯停歇。
②温厚乐观,母亲瘫痪了也只不过为再无法干活而沮丧。
③深爱儿女,千针百纳给我们做鞋,为我们缝缀衣服。
(3)①内容上:
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是孔子教导他“生无所息”;②结构上:
承上启下,上承母亲对我的人生启示,下启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主题上:
将母亲勤劳不息的品格上升到“生无所息”的高度,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发人深思。
【解析】【分析】
(1)选项A,“没有给我们留下……精神财富”错,原文说的是:
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选项B,“浓烈饱满的母爱”错,母爱内敛质朴,影响我的是她的勤劳温厚的品质。
选项C,“主要是为了突出家庭的困窘,生活的艰难”错,主要是表现“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我们在“默默劳作”的母亲影响下,都认真地做着自己的事。
故答案选D。
(2)此题从文本内容中可以直接筛选:
母亲的“可敬”之处:
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
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
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
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
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
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
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
考生可以根据以上文本中的情节,概括母亲的可敬之处即可。
(3)从内容上,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
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
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本段描写从侧面塑造勤劳的形象。
从主题上,突出了小说生生不息和勤劳奋斗的主题思想。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作文考生作答这类试题的参考,总之考生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概括。
故答案为:
⑴D;
⑵①任劳任怨(勤劳),母亲总是默默劳作,手脚从不肯停歇。
②温厚乐观,母亲瘫痪了也只不过为再无法干活而沮丧。
③深爱儿女,千针百纳给我们做鞋,为我们缝缀衣服。
⑶①内容上:
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是孔子教导他“生无所息”;②结构上:
承上启下,上承母亲对我的人生启示,下启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主题上:
将母亲勤劳不息的品格上升到“生无所息”的高度,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发人深思。
【点评】
(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
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
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
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3)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可以丰富文章内容,照应文章主旨,增强文化底蕴。
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回忆母亲,后半部分则引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实际上是将母亲勤劳不息的品格上升到“生无所息”的高度,是对母亲的赞美,也引起后文作者思考人生在走向死亡终点的旅程中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产生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让文章更富有意蕴。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
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
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先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
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着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
”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
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
“北京大学!
”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
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
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
”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
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
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妺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
我对不起母亲!
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
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
“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
“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
’”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一一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
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
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
这点我做得很好。
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
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
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
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
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
“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
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
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
“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
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天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
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
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
“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
”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
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
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
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
母亲说:
“你为娘争了口气!
”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
当时我十七岁。
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
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
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1)下列选项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
B.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C.散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饱含浓情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
(2)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3)文中母亲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A
(2)①从内容上,体现了“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
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②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的,以幸福的情节开头,以忏悔的情绪结果,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
(3)①不善言辞:
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
②充满母爱:
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
③忠厚、老实:
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
④好强:
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我”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我”读书、发蒙。
【解析】【分析】
(1)A项,“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错误,于文无据,从文中来看,当“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主要是为儿子的胜利而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获得成就而感到满足。
故选A。
(2)本题中,从内容上看,第①段“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引起下文第⑨段“我”接到通知后引起的母亲的笑和文本第⑫段“我”上学母亲的哭;从结构上看,下文就是围绕母亲的笑和哭来叙述,由此可以看出该段有统领全文的作用。
其次,第①段的“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根据以上分析可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根据文中语句“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可以看出母亲不善言辞的性格特点;文本“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可以看出母亲对孩子的爱;文本“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
‘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
’”可以看出母亲忠厚老实的性格特点;文本“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可以看出母亲好强的性格特点;根据以上分析可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故答案为:
⑴A;
⑵①从内容上,体现了“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
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②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的,以幸福的情节开头,以忏悔的情绪结果,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
⑶①不善言辞:
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
②充满母爱:
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
③忠厚、老实:
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
④好强:
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我”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我”读书、发蒙。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
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
(1)内容角度。
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
(2)结构角度。
这是重点。
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
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
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
(3)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忆半农
鲁迅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
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
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
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
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个战士。
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簧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
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
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
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
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
“内皆武器,来者小心!
”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
“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一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
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
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
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
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
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儿期是没有他的。
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
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
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
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
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
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
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
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
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
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
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
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
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
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
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注释】①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
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
②指刘半农于198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风凰砖斋小品文》等。
(有删改)
(1)下面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回忆了我与刘半农交往的经历,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刘半农持肯定态度,对半农死之前几年的表现不满。
B.“不错,半农确是浅”,对于“浅”字,批评刘半农的人理解为思想“肤浅”,我的理解是其文章“内无武器”。
C.“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可见鲁迅对刘半农后来变节继续写陈腐的文言文表达不满。
D.本文是按照“现在一过去一现在”思路行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缭,既写出刘半农的成绩,也写出半农的不足。
(2)下面对鲁迅相关作品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最早的白话小说叫《狂人日记》,作品中的狂人是鲁迅批判的人物形象。
B.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所选的《理水》一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C.《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文章对刘和珍等学生徒手请愿行为不赞成。
D.《坟》《野草》《故事新编》《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是鲁迅著名杂文集。
(3)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4)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
【答案】
(1)B
(2)C
(3)①“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②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
③写“僧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4)①刘半农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②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③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④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⑤刘半农禁称“蜜斯”之类,刘思想趋于保守;⑥“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弄烂古文”,这是两人疏的最根本原因。
【解析】【分析】
(1)B项,“不错,半农确是浅”,对于“浅”字,批评刘半农的人理解为思想“肤浅”,我的理解是其文章“内无武器”。
其中“我的理解是其文章‘内无武器’”错误。
根据原文,“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
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这是我对刘半农的赞美,是说刘半农的坦率和真诚。
B错误。
故选B。
(2)A项,“作品中的狂人是鲁迅批判的人物形象”错误,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象征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所以,狂人不是作者批判的人物形象,而是歌颂的人物形象。
A错误。
B项,“《理水》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错误,《理水》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
B错误。
C项,正确。
D项,“《坟》《野草》《故事新编》《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是鲁迅著名杂文集"错误,其中《坟》《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鲁迅的杂文集,《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故事新编》是鲁迅的小说集。
D错误。
(3)本段文字共有四句话。
其中第一句写作者对他的感情没有变,不管生死;第二句强调憎恶之情也只是朋友间的憎恶。
第三四句写出了憎恶的原因:
一是我希望刘半农是十年前的刘半农,有益于中国的刘半农;近几年的刘半农令我憎恶,是鲁迅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来突出他以前的战绩,以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
(4)本文是按照“现在一过去一现在”思路行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缭,既写出刘半农的成绩,也写出半农的不足,作者的感情也是有爱有恶。
故答案为:
⑴B;⑵C;
⑶①“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②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