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9315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前言

石油化工企业作为国家的重点支柱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年来,为国家生产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石油化工企业具有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装置大型化,过程连续化,原材料及产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极易腐蚀等特点。

加之有些石油、石化企业地处城市边缘或海岸沿线,周围往往是人口密集的生产生活区。

如果放松安全管理,导致事故发生,往往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或环境的严重污染。

因此,安全是石油化工企业首要问题之一,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企业的生产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可以说是对于保障石油化工企业财产和人民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一)、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概况

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主要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为主的三大石油公司构成。

在过去的一年里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2011年经济运行和2012年预测分析报告》,2011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达到11.2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1%。

全行业实现主营收入10.9万亿元,利润总额约8100亿元,投资约1.37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约6000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0%、19%、20%和32%。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1月末,石油化工行业累计实现总产值10.24万亿元,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3.3%。

前11个月,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23万亿,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3.1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5518.7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7%。

可以看出我国的石化企业有着广阔的上升空间和发展速度,但是也必须要看到国际石油市场还是十分的动荡,欧洲是否有能力度过债务危机以及美国消费者汽油需求减弱等问题都给未来石油需求带来很大变数,而伊朗问题将成为影响2012年油价走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而和这些外在因素相比我国石化产业内部也存在诸如石化行业经营粗放不合理、结构不完善、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石化企业生产安全问题又尤为的重要。

虽然石化产业作为高危行业,安全问题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但是近几年由于还存在一些生产安全问题,以致重大事故还时有发生:

2005年12月26日凌晨7时15分,由于未严格按照试油监督的指令组织施工,致使塔中某井在拆装井口作业中发生井喷事故。

2006年2月4日3时05分,由于安全意识不强。

未按照设计要求用比重为1.05的卤水替净井筒内低密度液体(实际用密度1.15g/cm3的卤水15m3替入井内),不能准确保证井筒内液柱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导致发生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2006年1月20日12时17分,由于管材老化存在缺陷,在给压状态下撕裂,发生自燃从而引发爆炸,造成10人死亡、3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95万元。

2005年6月3日15时10分,克拉2气田同样是由于管道的问题,使得气体由焊接点泄露造成爆炸,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28.17万元等等等,这样的事故还在发生。

(二)、国外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概况

石油是目前世界能源领域的执牛耳者,谁占优石油储备和开采权,谁就能左右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战争都因它而起。

目前世界局势和政治瞬息万变,石油集团的竞争与争夺也日趋惨烈。

现在国际石油局势依旧是各个跨国石油寡头气焰嚣张地占地为王、不可一世。

这指的就是沙特、伊朗、委内瑞拉等国的国家石油公司。

但是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却不是这些国家,而是对原油消耗占世界25.5%,石油资源并不十分丰富的美国,这个拥有埃克森美孚、壳牌、康菲、雪佛龙等石油巨头的国家。

美国之所以有今天的优势,除了它先进的原油加工技术和石油开采技术外,严格的管理也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借鉴。

美国在石油企业生产安全上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早在1970年为了严格规范石化行业的设计、制造、安装、生产和安全管理,美国颁布了《美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其次在1992年,美国职业安全卫生局(OSHA)发布了《高危险化学品的过程安全管理》强制标准,以及许多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提出的HSE管理体系,最后,这些管理体系、条例和法规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使得近些年石化企业事故逐年降低。

同时不仅仅是美国,世界上其他的石油发达国家以及贸易组织都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

英国在1974年颁布了《英国劳动安全卫生法》,日本在1972年颁布了《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法国在1976年颁布了《法国事故预防法》,俄罗斯在1993年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劳动保护基本法》等等,还有国际劳工组织为防止重大甚至灾难性事故发生,相继颁布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职业安全、卫生和工作环境公约》和欧盟针对意大利萨维索四氯双苯并二恶英泄漏事故,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1982年发布了关于化学品重大事故的委员会指令,即《萨维索指令》都在当今的国外石油化工企业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

(三)中外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情况比较分析

在中外石化企业中,稳定安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在现代安全管理中均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的石油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体系的使用和落实上分为以下三种,第一是国际知名的石油巨头和我国中石油、中石化的一些重点新兴的项目均严格采用了当今石化企业通用的关于“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科学管理方法——HSE管理体系。

第二是,国内的一些大型合资石化企业,正处在从旧的5M的管理体系向HSE过度的阶段,以“人、机、科学、法律、环境”为本的5M安全体系和HSE的管理理念接近,较为吻合,但在过渡的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发生过一些事故,但是总的还是好的。

第三是,我国民营或私有的石化企业广泛存在的“差、乱、破”的安全管理模式,事故发生频率高,危险系数大。

而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管理的旧问题多,改进进度慢,企业投入不足,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如多次造成我国石化企业井喷的管道和衔接处裂缝问题仍有待改善。

第二,我国石化企业在项目建设、石油开采、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型石油企业在技术上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科学技术水平欠发达。

第三,现行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

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检验的不规范,对员工安全保障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持普及度低等问题都是迫在眉睫,继续解决的问题。

第四,无论是企业的领导人、管理者还是生产员工都认识不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管理理念急需加强。

第五,国家现行的法律规范漏洞多、不严格,对违法违规的企业惩治力度不够,导致事故频发,从美国加收石化企业安全税还有巴西开出的百亿元的天价罚单就不难看出差距。

第六,对事故的认识和处理上,以及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上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上与国外的公司相比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努力改进安全管理的现状、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系数对我国的石化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石化企业安全管理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中石油大连分公司“一年四爆”事件暴露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010年7月16日18时20分,中石油大连新港油罐区一条输油管道爆裂引发爆炸,并引燃103号油罐,造成大量原油泄漏,附近海域被污染。

事故造成作业人员1人轻伤、1人失踪;在灭火过程中,消防战士1人牺牲、1人重伤。

据统计,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22330.19万元,是一次特别重大责任事故。

2010年10月24日16时10分,中石油大连新港油罐区103号油罐再次起火。

事故发生后,大连市出动370余名消防官兵、70余辆消防车实施救援灭火。

经近9个小时的奋力扑救,才将大火于次日凌晨被扑灭。

2011年7月16日14时25分,中石油大连石化厂区内刚刚检修了半个月的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着火。

火情发生后,30多辆消防车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进行灭火作业。

数十辆从甘井子区园林处调集的送水车停在路边,实施紧急支援。

大火燃烧了5个多小时之后被全部扑灭。

火灾致使该厂1000万吨炼油装置停产。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2011年8月29日10时6分,中石油大连石化875号柴油储罐起火。

装有800多吨柴油的油罐,足足燃烧了3个多小时,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详,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爆炸发生后,引发大火并伴有浓浓的黑烟。

据悉,火苗蹿起30多米高,在大连港内就能看到浓烟,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通过以上四起在14个月发生在同一地区的大型石化企业的大火滔天、黑烟弥漫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我国石化企业在生产安全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十分的明显,而且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事故,绝不是偶然事件,这说明这个企业有问题,潜在的生产安全隐患还很多。

1、项目代理方选择不慎

造成2010年7月16日特大责任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中石油在项目的合作单位、承接方、代理方的选择上出现了严格的问题。

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下属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同意、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上海祥诚公司使用天津辉盛达公司生产的含有强氧化剂过氧化氢的“脱硫化氢剂”,对原油库输油管道上进行加注“脱硫化氢剂”作业,才造成了这一事故的发生。

2、设备的保养维护不到位

2011年7月16日14时25分,一个因原油蒸馏装置因停产检修关闭至6月底,刚刚于7月初重启,检修完不到20天的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因设备问题再次发生泄漏,造成闪爆最终引起大火。

3、员工操作不规范

石化企业是高危行业,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对于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的员工具体操作的安全和规范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但是2010年10月24日16时10分,大连新港油罐区103号油罐再次起火的这一事故的直接原因却是在清理罐底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慎点燃了罐里的剩油发生火灾。

精心计划了三周的拆除工作,就因为员工的一个失误就酿此大祸。

4、风险预防和应急措施的不完善

无论是项目商的疏于管理还是中石油的精心策划都造成了事故,而且每个事故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资源,事故中最小的一次也是调集了65辆消防车、组织296名消防官兵耗时三个多小时全力救援,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预防应急措施显然很不完善。

(二)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管理薄弱的原因分析

1.宣传教育不到位

石油化工企业一线员工素质较低,过分注重经济效益。

所以宣传教育工作走过场的成分多,实际行动少,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因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严重不够,致使基本的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员工意识不到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常常冒险作业,违章作业。

往往一个疏忽大意就酿成了苦果。

所以石油化工企业中对员工的生产安全教育工作尤为重要,马虎不得。

2、轻视事前监督,注重事后管理

在出现安全事故前,领导干部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严,常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敷衍了事。

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常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有时即使发生了事故但是由于惩罚和处理的不严格,也只会短暂引起领导和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认识不上去,所以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人抓,所以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3、员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于安全规章制度,基本上只是挂在墙上、放在面上。

由于安全教育的严重不足,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并没有深入人心,员工也只会认为这原本与自己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安全生产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从思想意识上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安全管理,最终只会形成领导或企业安全部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甚微。

4、缺乏科学的管理

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没有科学性,过于陈旧和简单、过于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有些企业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是有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大多只是单一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和完整健全的安全生产体系,所以难以落实,而且也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5、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似乎都在管,却又似乎都没有管,似乎都有责任,又似乎都没有大的责任,似乎已经明明发生,又似乎总是原因不详。

这种隐瞒大众,妨碍视听的处理方法势必影响了对事故的处理。

应当看到,我国各级政府近两年也逐渐加大了安全责任追究力度,特别是在中石油大连的事故上都对相关的领导人进行了责任追究。

三、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体系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建立良好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

通过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改正的手段来完善相应安全生产法规。

从而使各个石油化工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本企业相应的细化实施标准,从而完成企业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形成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其次,安全标准化工作要与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结合,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施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由于目前员工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自我约束和保护能力差。

并且所从事的石化行业也属高危行业,所以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石化企业应制定详细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

在上岗前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只有安全考试合格的员工才能上岗,不要只是走走过场,搞个形式。

并通过日常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和加强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让每个员工能自觉做到文明生产,遵章守纪,保障安全。

这样才不会对其自身造成极大的危险,也可避免对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

做到思想与行动上保持一致。

领导干部要率先做表率,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在安全管理观念、方式、手段和作风上的转变,发现问题要拿出来解决,对于有隐患的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惩罚措施,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安监人员更要深入到基层,组织安全管理不能浮于表面,落实安全措施不摆“花架子”,而且每项工作必须在每一名职工、每一天的工作中去细化、落实。

领导和安全监察人员要勤于监察,敢于监察,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创建一支原则性强、责任感强、专业性,强为国家和人民负责的学习型安监队伍,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企业领导提高认识,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企业领导要提高认识,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并不断创新。

并要充分意识到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领导,把安全管理摆到重要位置,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的管理;将组织安全检查,跟踪隐患,督促整改成为重头戏。

切实的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不要只是把安全管理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实际行动抓好落实,把安全管理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统一思想上思想、作风上和真抓实干上。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在总结和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使自己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真正的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搞上去。

 

结论

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保护员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各类事故发生,保护财产不受到损失,确保安全生产的稳定运转。

由此说明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不是由一项项活动或一个个“阶段”拼凑成的,它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总之,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有其特定的主、客观原因,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各司其职,才能确保化工行业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檩.国外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系统进展[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6(5):

2-4.

[2]孟祥林.浅议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J].化工管理,2005:

1-2.

[3]朱福军.浅谈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

[4]谢东江.我国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探讨[J].化工之友,2007(09).

[5]王铁,马涛.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

[6]王宇.浅析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07(35).

[7]周友勋.建立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的探讨[J].中国标准化,1995(03).

[8]陈国昌.浅论现代企业生产安全预防[J].安防科技,2006(03).

[9]王兵.加强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1).

[10]罗云,程五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M].现代安全管理,2005

(1).

[11]刘衍胜,曲世惠,李增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10)

 

致谢

四年的大学学习终以此文暂告一段落,回首四年的学习历程,有太多的感慨,在这次人生的邂逅中,我有幸聆听诸多贤师仁者的教诲。

在作者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一直都受到林老师的深切关怀和悉心指导。

论文写作期间,家人的殷殷期盼,同学间的相互鼓励,朋友们的真挚祝福是作者顺利完成论文强大动力。

在此深深的感谢我的家人,同学和朋友。

论文虽然己经完成,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在论文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之处,甚至是差错,衷心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给予坦率的批评和指正。

同时,作者力争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使其得以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