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第一章 材料 3000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6541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7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写作第一章 材料 3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基础写作第一章 材料 3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基础写作第一章 材料 3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基础写作第一章 材料 3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基础写作第一章 材料 3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写作第一章 材料 3000字.docx

《基础写作第一章 材料 3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写作第一章 材料 3000字.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写作第一章 材料 3000字.docx

基础写作第一章材料3000字

第一章材料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

写文章需要材料,没有材料,再高明的作者也写不出文章,写文章需要首先占有材料。

那么,什么是材料呢?

第一节什么是材料

一、材料的含义:

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作者从生活中搜索、摄取以及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统称之为“材料”。

“材料”,又包含着“素材”和“题材”这样两个概念。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素材呢?

素材:

是作者从生活中搜集和积累起来的,供自己写作任何一篇文章时选用的,没有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原始材料。

这可以包括作者的笔记、札记、观察日记、卡片、剪报、摘录、录音磁带,以及可供收集的档案、图片、报表、数字、计划、总结,书籍报刊里面所包含的相关的内容等等。

题材:

是作者按照特定文章的需要,在大量素材中筛选出来的材料,这些材料已经处在某一特定的主题思想统辖之下,是准备用进或已经用进某一特定文章中的材料。

为了进一步说明素材和题材的含义,我们举个例子,(徐中玉为了《论苏轼的创作方法》,搜集了几十万张卡片)姚雪垠为写长篇小说《李自成》,做了三万多张卡片,从各方面了解和掌握了明末的社会风俗,人情世故,和阶级斗争的事实。

这些为写《李自成》而搜索的原始材料称为素材,最后写进作品中去的那些材料,称为题材。

一、材料的作用(或意义):

全面而详尽的占有材料,对于写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材料是形成观点(或提炼主题)的基础

写文章,都要反映一定的观点、思想、创作意图。

观点、思想、创作意图从何而来,怎样形成?

正确的认识和思想观点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写任何文章,都要先占有材料,形成观念,再进行写作。

没有材料,便形成不了观念,也就无法写作。

①湖南农民运动是好还是糟?

毛泽东深入湖南五个县,作了三十二天的调查,才得出农民运动是“好得很”而不是“糟得很”的结论;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运动是正确还是错误?

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作了将近半年的访问,才形成了“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inchina)的观点;③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品质如何?

魏巍亲临炮火连天的前线,访问了许多指挥员,战斗英雄,一般战士、干部、新参军的大学生和过去曾经是落后的人,看到他们各人的品质虽有差异,但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则是一致的,才产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的认识。

人的认识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个观念的形成,不是建立在一两项材料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十分丰富、可靠的材料的基础上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仅“十四件大事”一节就涉及到好几十项材料;在《西行漫话》中,写到的主要人物几十个,大小事件上百个;《谁是最可爱的人》其初稿《自豪吧,祖国》,写到的人物二十多个,最后才删减到只有三个。

不难看出:

毛泽东、斯诺、魏巍,在他们的文章写作之前,该是掌握了多么丰富的材料!

只有在占有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强烈的观念,写文章时,作者才能自始至终地贯穿着他们的写作意图。

2、形象取决于典型材料的提炼

写任何文章,都要求材料充实具体,即使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议论文,也不能光说

空话,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文章,则更要求形象鲜明。

形象从何而来,如何表现,这些都离不开材料。

没有足够的材料,写人,苍白无力;写事,语焉不详;写景,无光无色;写物,模糊不清。

总之,写不出特色、特性,就构不成形象。

没有材料,自然写不出形象;没有典型的材料,就写不出鲜明的形象。

所以,要写出鲜明的形象,不但要有足够的材料,而且要有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从生活中选择、提炼而来的。

比如朱自清的《春》和《背影》。

他选了哪些材料,来写春的形象呢?

他写了偷偷从土里钻出来的嫩绿的小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相开放的桃、杏、李,嗡嗡的蜜蜂,翩翩飞舞的蝴蝶,呼朋引类的小鸟,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

”),沾衣欲湿的杏花雨,还写了披蓑戴笠搞春耕的农夫,玩耍戏闹放风筝的小孩。

(潍坊春天的横向风,最适宜放风筝)这些,都是阳春三月所特有的景色。

通过这些典型材料的描述,一幅春意盎然的农村风景画便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背影》是侧重写人和事的。

作者选了这样一些材料来突现其父亲的形象:

①写了他父亲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送他,为他拣一个靠近车门的好座位;②嘱托茶房一路照应他;③还写了他父亲如何艰难地穿过铁道,翻过月台给他买橘子等等。

但所有这些材料中,唯有翻过月台买橘子一事,最能体现慈父爱子的深情,所以,朱自清对此作了工笔细描,其它一些事则一笔带过。

把《春》和《背影》作一番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朱自清选用、提炼材料的特点:

前者(《春》)是运用众多的典型材料来展现春的形象,后者(《背影》)是用最典型的材料来.............展现父亲的形象。

用比喻来说前者是“群星灿烂”,后者是“众星捧月”。

这种选取,提炼........

材料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3、知识获自精确材料的说明

有许多以介绍知识为主的文章,实用价值很高,数量也很多,值得重视。

在科学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更要重视这类文章的写作。

(这主要是指说明文的写作)

写这类文章(说明文)的目的,在于使读者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所以,它特别要求写细,写具体。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运用精确的材料。

比如看叶圣陶的两篇文章《苏州园林》和《景泰蓝的制作》。

《苏州园林》(很美的)对亭、台、轩、榭、花、草、竹、木的巧妙布局,写得历历在目;《景泰蓝的制作》对“做胎”“掐线”“涂色”“烧制”“打磨”等五道生产工序,交待得清清楚楚。

(读了以后,就使人获得很多知识)(日本人差点高兴死偷都偷不到的技术这里介绍得非常得详细)作者如果没有掌握精确的材料,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所谓“精确”,就是材料要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因为介绍知识的文章,科学性很强,如果材料不精确,就会影响知识的科学性,也会误事。

4、构思谋篇出于对材料的调遣和组织

客观世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顺序,人们反应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顺序,或逆时反映,或顺逆结合,都无不可,这些都是构思谋篇的技巧。

构思谋篇,说到底就是个材料的组织安排问题。

无兵不成阵,无色彩线条组不成图案,没有材料也就谋不成篇。

总之,材料对形成写作观念,塑造事物形象,说明事物特点,安排篇章结构,都有极重要的意义,所以人们进行写作,首先就要搜集材料。

三、材料的分类:

为了便于对材料的搜集、保存、选择和使用,就需要更好地认识材料。

而认识材料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对材料进行分类。

材料的分类和其它事物一样,由于具体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

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从来源上分):

作者自己在现场目睹而获得的材料,叫做直接材料,又叫做第一手材料;听别人转述或从报刊书籍上摘引来的材料,为间接材料,又叫做第二手材料或转手材料。

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从性质上分):

好人好事、成绩经验是正面材料;坏人坏事,失败教训为反面材料。

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从时间上分):

当前的人物和事物为现实材料;过去的人物和事物为历史材料;从材料的内容来分,又有

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从内容上分):

抽象的规律、观点等为理论材料;具体的人、事、物、数字等为事实材料。

举个例子来说,以鲁迅的作品为例,《朝花夕拾》,《故事新编》两书里的材料,多是历史材料,而鲁迅的杂文则主要是用现实材料。

其杂文《友邦惊诧论》中,写亲眼所见的学生请愿一事,是直接材料,而国民党政府关于“友邦惊诧”的电文,则是间接材料。

第二节材料的积累

一、积累材料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不采花粉,蜜蜂酿不出蜜;不吃桑叶,蚕吐不出丝,写作亦然。

没有材料,就写不出文章。

这是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头脑是个加工厂,没有材料,头脑无工可加,也就没有什么文章产生!

《金陵春梦》的作者唐人之所以能写出篇幅浩繁的作品,据他的子女们说:

“他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地搜集各方面的材料。

他的资料之多也是惊人的,两米高的文件柜,足足装了三大柜。

《金陵春梦》一至七集,就是在大量搜集资料以后,重新整理完成的。

”可见,积累材料,是写作的基础。

写作的成败,与材料的准备状况是息息相关的。

二、积累材料的要求:

积累材料是重要的,它是认识的基础,也是写作的“本钱”。

古今中外凡在写作和研究上有成就的人,都非常重视积累材料。

那么应该怎样积累材料?

积累材料有哪些要求呢?

1、重点明确

做学问管必须有主攻方向,“术业有专攻”,才能有所成就。

积累材料也是这样,应当有主攻方向,至少在一定时间内要有所侧重。

文章体式不同,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对材料的要求也往往不同。

因此,积累材料时,需要根据不同体式的特点,有一定的主攻方向,有一定的重点。

这样,写起文章才能得心应手,不致于造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状况。

2、多多益善

在既定目标下,搜集的材料越多越好。

材料多,从中提炼的认识才可能更全面、更完整、更深刻;写作的内容才可能更丰富、更充实、更广阔;选材时才可能披沙拣金,去粗取精,保证材料的典型性;写起文章来才能纵横捭阖,左右逢源。

一般地说,各种材料都有意义,都有价值,都有用场。

清人魏禧这样说:

“人生耳目所见闻,身所经历,莫不有其所以然之理,(黑格尔: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虽市侩优倡大猾道贼之情状,灶婢丐夫米盐凌杂鄙亵之故,必皆深思而谨记之,酝酿蓄积,沉浸而不轻发。

及其有故临文,则大小深浅各以类融,沛乎若决陂池之不可御。

譬之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预贮,初不必有所用之。

而当其必需,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

他认为积累材料,应象富人积累财富一样,不管是值钱的“金玉布帛”,还是不值钱的“竹头木屑粪土”,都应“预贮”,需要时,有钱都买不到,真是“粪土”与“金玉”同功。

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书,其材料的积累过程就是一个例子。

司马迁为写《史记》,①“二十而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e受困)困鄱、薜、彭城。

过梁楚以归。

”②以后他又借奉使出差或陪从汉武帝封禅的机会,到西北、西南等许多地方作了实地考察。

③任太史令以后,他又大量搜集和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直到四十二岁准备充足时,才着手起草,积累材料足足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而起草到全书完成才只有十三年(其间尚有李陵祸的耽搁,古人十年磨一剑,他用了35年!

无论哪一种写作活动(不论是创作还是研究),都要求事先占有丰厚的材料。

唐朝散文家韩愈认为“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茅盾也说:

“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便囤积,不厌其多。

”日本著名记者辰浓和男说:

“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两千行素材。

如果用一百行素材写一百行报道,就会失之肤浅。

想写出深刻的报道,必须用两千行素材垫底。

作家们的经验和写作活动都说明,占有材料应该越多越好。

占有材料要多,就是要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都应广泛搜集:

直接材料、间接材料、现实材料、历史材料、面的材料、点材料的、正材料面、反面材料、本国材料、外国材料,做到应有尽有。

万物俱全,这样写起来,才会信手拈来,言之有物,既而有深度,又有广度,此乃要求之二。

3、严隶认真

材料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它真实可靠;而真实可靠的材料,是靠严肃认真的态度才能获得和积累起来的,我们要在搜集材料时,对每一个材料,都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保证材料的真实性,而决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和一知半解。

责任心强的作者,对积累材料都是严肃认真的。

司马迁继承父志,著述史书,虽遭“李陵之祸”而矢志不移。

他博览群书,为考察史实,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历时14年之久,积累了大量材料,并经过披沙拣金,爬罗剔抉工作,保证了材料的可靠性,因此,写出的《史记》成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

顾炎武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

《日知录》是他的代表作,反映了他的学术观点和政治思想。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他广集资料,并认真考证核实,保证了材料的准确性。

他在《日知录·自序》中说:

“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

有所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有先我而存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

”因此,这本书成为很有学术价值的笔记著作。

马克思对材料的工作更是严肃,他引证的任何一个事实,或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得到最有威信的权威人士的实证的。

他从不满足于间接得来的材料,总要找原著寻根究底,不管这样做有多麻烦。

即使是为了证明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也要特意到大英博物馆去一趟。

因此,尽管他研究和写作时,材料堆积如山,但是从来灭有出什么差错。

事实证明,只有严肃认真的积累,才能保证材料真实无误。

才能使写出的文章符合生活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4、持之以恒

积累材料应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不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千里征程,是一步一步走完的;汪洋大海,是涓涓细流汇成的。

积累材料也是如此。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才子,但都非常短命,真是应了古人的一句话:

“由来才命两相妨”。

(颜回、王勃、王弼、僧肇等等。

颜回活了24岁。

(有人问孔子: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谓子贡曰:

“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孔子自己经常感叹: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王弼易出,一扫象数之天下。

僧肇(29岁),代表中国般若学的高峰,被誉为“四圣或十哲之一、秦人解空第一者”。

王勃,咱就更熟悉了)说到积累材料的持之以恒,我们又到说到唐朝短命才子李贺的“锦囊”。

他七岁就能作诗,一生只活了27个春秋。

他现存诗作却有232首,其中名篇佳作甚多,这些,都是他日积月累材料,认真构思的结果。

李贺经常背着“锦囊”出门游历,观察生活,每当触景生情,有所感触,就马上记在纸条上,装入囊中,回到家里,再进行整理并以此为触媒,精心构思,写出诗作。

由于材料多,材料新,创作时又力求新意,不落窠臼,所以,他的诗意新语丽,精彩动人,有许多成为千古绝唱。

清朝短篇小说大师蒲松龄,也很注重材料的积累。

他有感于“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因而立志创作“孤愤之书”——《聊斋志异》。

他从十几岁时,每天在村边道旁树下,设茶置烟,邀集过往行人,讲述奇闻异说,“如此历二十余寒暑”,积累了很多素材。

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

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盖伙”。

他“偶闻一事,粉而饰之,遂以成编”。

到40岁时,《聊斋志异》才基本写完。

它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作者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积累材料的结果。

没有二十年材料的积累,就没有这部名著的问世。

(在此,咱们想起他的几句话: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李背诵葬花词,浩浩愁,茫茫劫,短,明,郁,终,碧,血,一,是,非,化)

积累材料要有恒心,要建立“仓库”。

秦牧说:

“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

”“仓库”需要不断充实,不断装货。

而不断充实这个仓库,就需要恒心。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恒心,是成功的保证。

有恒心,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仓库充实,货源不断,写作起来就容易了。

(阿赖耶识:

能藏、执藏、所藏,: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竟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做主公。

”)

第三节积累材料的途径和方式

猎人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能够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狩猎目标;盲人有一种异常灵敏的听觉,能够细微地分辨多种声音特征;织布工人训练有素的手感,能够在与布匹接触的一刹那,捕捉疵点;酿造工人则有灵敏的味觉,能在一滴的品尝中,区分出酒的浓度。

这些,都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捕捉力。

写作,同样需要有一种敏锐的捕捉力。

有了这种能力,写作材料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入脑海,写作灵感才会汨汨而来。

写作材料比比皆是,我们应该怎样捕捉、怎样积累呢?

一、参与生活,观察感受,直接捕捉活的材料。

作者是生活的观察者,也是生活的参与者。

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不仅不会妨碍作者的写作,而且可以提供大量的第一手的材料。

鲁迅曾经想写反映红军长征的作品,并动手收集了一些材料,但终于没有完成,这和他缺少类似的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

丁玲、周立波之所以能够写出反映土改生活的史诗性作品——《太阳找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与他们的经历有着很大关系。

朱自清写《执政府大屠杀记》,如果他没有亲自参加3、18游行,就不可能写得那样具体、亲切。

鲁迅写《为了忘却的纪念》,如果他不是与五烈士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与国民党斗争,他就不可能把作品写得如此亲切感人。

许多自传性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里边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在战争年代,我们许多的记者,通讯员和作者,都亲临炮火连天的第一线,取得了丰富的创作题材。

外国的裴多菲牺牲在战场上,拜伦也曾经亲自参加过战斗。

这些,都说明了参与生活的重要性。

但是,仅仅参与生活是不够的,还得留心观察。

(一)观察:

1、观察的定义:

观察是运用各种感受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自我感受方式。

2、观察的意义:

观察是获取直接材料的基本手段。

观察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接受的是

直接信息,捕捉到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

只有通过观察,才能了解人物和事物;只有通过观察,才能积累材料,才能有感有思。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

(宗焕平观察党员)

根据视觉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从视觉通道输入的。

人的大量知识,是通过观察获得的。

一个人只有对周围的事物进行系统而周密的观察,才能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才能从中发现规律。

达尔文有一次偶然发现,许多昆虫陷到一种植物的叶子里,经过多次观察,他发现,这种植物受到刺激后,能分泌出一种“消化液”,把昆虫消化掉。

对这种植物,他坚持观察了16年,最后写出《论食虫植物》这本书,为生物学做出了贡献。

观察对写作极为重要。

鲁迅在《给董永舒》的信中说:

“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

”还说:

“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才好下笔。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

“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目光敏锐、永不休止的观察家。

”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更把“能够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这一点,当作成为作家的先决条件。

事实证明,观察的深浅,与文章质量的高低成正比。

很多作家在观察时洒下的汗水,不比在行文时洒的少。

在需要时,有的作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观察。

夏衍就冒着风险,深入到包身工的住区,观察了解,写下了声讨包身工制度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为我国的报告文学立下了一块里程碑。

鲁迅写《阿q正传》时,因缺乏坐牢的生活,曾想佯装醉酒去打警察,以便深入牢房去观察体验。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这一点,第一须观察。

观察作为一种特殊的本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自觉、刻苦的锻炼学会的。

英国的柯尔道尔著名的著名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大侦探福尔摩斯与华生医生第一次见面时,就说:

“你是刚从阿富汗回来的。

”华生简直惊疑不止,既而猜想,福尔摩斯肯定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经过多方询问,并无此事,于是就更加感到神妙莫测,就问福尔摩斯是怎麽知道的。

福尔摩斯说:

由于长期以来的习惯,一系列的推理飞也似的掠过我的脑际,因此,在我得出结论时,竟未察觉出结论的步骤?

?

但是,这是有步骤的?

?

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这位先生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但确是一副军人气概。

那么显而易见,他是个军医。

他是刚从热带回来,以为因为他脸色黝黑,但是,从他的肤色黑白分明看来,这并不是原来的皮肤。

他面容憔悴,这就说明他是久病初愈而有历尽艰辛,并且臂部负过伤。

当时,英国只有在阿富汗有战争,?

?

,自然只有在阿富汗了。

这一连串的思想,历时不到一秒钟。

”这说明,福尔摩斯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察力,并不是偶然的,是长期锻炼养成的习惯。

3、步骤:

人有感官,眼耳鼻舌身;物有表象,形色声味质。

表象作用于感官,感官摄取表象,于是就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积极启动各种感官,摄取、储存各种有特征感,有表现力的表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观察,观察需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

占有表象。

事物的表象具有可见、可闻、可感的直观性特征。

人们可以通过眼耳鼻舌身,直接而迅速地摄取各种表象。

众多的表象映入脑海里,就形成一个整体印象。

所以,全面观察,占有丰富的表象,是写作材料的第一步。

如:

这时,东方地平线上,渐渐地吐出一丝晨晖,由灰变白,由白变黄,由黄变橙,由橙变紫,由紫变红,一轮红艳欲滴的朝阳喷薄而出,缓缓离开了地平线。

开始象一盏扁圆的宫灯悬挂空中,霎时,便形成滚圆的火轮,高高升起,喷射出万道金辐,撑起绚丽的火伞,给万物罩上一层灿烂的霞辉,群山苏醒了,大地一片光明!

(划子《五岳之首——泰山》)

这幅文字描写的画面,一是“色”的变化:

由灰变白,由白变黄,直至变成紫红的;二是“形”的运动:

由扁圆而滚圆,由“悬挂”而“高高升起”。

可见,“色”和“形”的占有是描绘的基础。

再如:

树丛被拨开了,一个孩子的脑袋钻出来。

这是个男孩子,大约有十二、三岁。

又黑又瘦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

头发有二寸来长,乱蓬蓬的,活象个喜鹊窠。

浓浓的眉毛下边摆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象算盘珠儿似的滴溜溜乱转。

——王愿坚《小游击队员》

作者勾勒的这位小游击队员形象,是由“黑”、“瘦”、“翘鼻子”、“乱蓬蓬的”头发,浓眉下的“大眼睛”以及“滴溜溜”乱转的眼珠组成的。

没有这些“形”,也就构不成小游击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