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6499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docx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docx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

 

许多人在体检过后,对结果非常关心。

然而,真正能够看懂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的人却不多。

 一般体检,包括外科、耳鼻喉科、内科(血压、心电图、B超)、妇科以及X光等项目,其结果一看就明白,而验血的结果虽然有正常参考值对照附于每项结果之旁,但若有高低值时,并不是人人都知道其意义。

1.葡萄糖(血糖Glu):

  增高:

生理性增高见于餐后1~2小时、情绪紧张等;注射葡萄糖或肾上腺素后、胰岛素不足(糖尿病)、颅内压增高、脱水等。

  减低:

生理性减低见于饥饿、运动等;胰腺癌、注射或口服过量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物、严重肝病等。

  2.尿素氮(BUN):

增高:

各种原因引起脱水、休克、心功能衰竭的肾前性病理性增高、各种肾脏疾患所致的肾功能不全或衰竭、尿路梗阻等。

  减低:

严重肝病、肝坏死等。

  3.尿酸(UAURIC):

  增高:

痛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肾功能减退、子痫、中毒性肝病等。

  减低:

遗传性黄嘌呤尿症等。

  4.总胆固醇(Tch、CHOL):

  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糖尿病、粘液性水肿等。

  减低:

甲亢、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5.甘油三酯(TG、TRIC):

增高:

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脂蛋白酶缺陷、脂肪肝等。

  减低:

甲亢、肝功能严重衰竭等。

  6.高密度脂蛋白(HDLC):

  减低: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

因其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故增高时反有益。

  7.低密度脂蛋白(LDLC):

  增高:

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

因其称为致动脉硬化脂蛋白,故减低时反有益。

  8.甲胎蛋白(AFP):

  增高:

肝癌、肝硬化、恶性畸胎瘤、肝母细胞瘤、卵黄囊肿瘤、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等。

  9.EB病毒壳抗体(VcA-I-gA):

  阳性:

EB病毒感染、鼻咽癌。

  10.癌胚抗原(CEA):

  增高:

结肠癌、直肠癌、胰癌、胆管癌、胃癌及其他癌症,吸烟的老年男性有增高倾向。

  1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

  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服用损肝药物、饮酒过量等。

  12.乙肝“二对半”HBsAg和HBsAd(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

  HBeAg和HBeAd(乙肝e抗原和抗体);HBcAb(乙肝核心抗体)。

以上即为乙肝的“二对半”,正常均阴性。

下列各种“组合”的阳性,其意义如下

  ①HBsAg、HBeAg、HBcAb均阳性:

急性或慢性乙肝。

  ②HBsAg、HBcAb阳性:

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HBV感染。

  ③HBsAg、HBeAb、HBcAb均阳性:

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携带者。

  ④HBsAg、HBcAb阳性:

表示有既往感染,已获得免疫力。

  ⑤HBsAb阳性:

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有免疫力。

  ⑥HBeAb、HBcAb阳性:

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⑦HBcAb阳性:

急性HBV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各种检验数值,有些是直接的即特异性强的(如乙肝的检验)。

有些则需全面考虑综合分析,不是1+1=2那么简单。

因此,"对号入座"的结果,有时较明白,有时则需再请高明(做更多的检验和听取专科医生意见)。

  ▲总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总胆固醇,英文缩写为TC,参考范围:

<5.17mmol/L(<200mg/dl)。

影响TC水平的因素有:

年龄与性别。

TC水平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长期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可使TC升高;遗传因素;缺少运动、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等。

高TC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TC>6.47mmol/L(>250mg/dl),严重高胆固醇血症,TC>7.76mmol/L(>300mg/dl)。

  总胆固醇增高见于以下病症。

  

(1)家族性高TC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乏),家族性载脂蛋白B缺乏症、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

  

(2)肾病结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糖尿病等。

  总胆固醇降低见于以下疾病:

  

(1)家族性无β或低β脂蛋白血症。

  

(2)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

  ▲甘油三酯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甘油三酯,英文缩写为TG,参考范围:

<2.3mmol/L(<200mg/dl)。

正常人甘油三酯水平的高低受生活条件影响,其个体内差异及个体间差异均大于总胆固醇,且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

当TG>4.5mmol/L(>400mg/dl)即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TG升高可见于以下疾病:

  

(1)家庭性高TG血病,家庭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2)继发性疾病常见于:

糖尿病、糖原累积症、甲状腺功能不足、肾病综合征、妊娠等。

  (3)急性胰岛炎高危状态时,TG>11.3mmol/L(>1000mg/dl)。

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与高脂蛋白血症常有家庭性集聚现象。

单纯的高TG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只有伴以高TC、高LDL-C、低HDL-C时才有病理意义。

  TG减低见于以下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肝功能严重低下。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为HDL-C,参考范围:

男性1.16-1.42mmol/L;女性1.29-1.55mmol/L。

HDL-C降低是临床冠心病的先兆,并能促进动脉样硬化的发展。

血清中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HDL-C或HDL-C/TC比值能更好地预测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HDL-C降低见于以下疾病:

  

(1)脑血管粥样硬化,冠心病。

  

(2)急、慢性肝病,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损伤等应激反应,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低,慢性贫血。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为LDL-C,参考范围:

2.7-3.1mmol/L。

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危险因素。

  因TC水平也受HDL-C的影响,所以仅用TC估计LDL-C还不够准确,应以LDL-C代替TC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其临床意义参阅TC测定的临床意义。

  “两对半意义参考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传染性

    十一十一十有(急慢性乙肝)

    十一一一十有(携带者)

    十一一一一有(携带者)

    一十一一一无(保护性抗体)

    十一一一十有(发作期)

     一一一十十无(恢复期)

    一十一十一无(恢复期)

    一一一一十无

    一十一一十无(保护性抗体)

   化验项目

  1.葡萄糖/血糖(Glucose)

  血糖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亦是身体主要能量来源。

肝脏是负责调节体内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如肝脏受损,则影响到血糖浓度。

  参考值:

3.9至6.1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糖尿病、严重脱水、胰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利尿剂后等。

  2.肌酐(Creatinine)

  肌酐是肌肉分解出来的代谢产物,能反映肾功能健全与否。

  参考值:

44至103u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输尿管阻塞、肾功能衰退、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运动后肌肉强烈损伤、缺水、糖尿病、血压改变等。

  3.尿素

  血液中蛋白质新陈代谢所制造出的含氮废物,有助评估肾功能。

  参考值:

2.8至8.2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高蛋白饮食、充血性心衰竭、消化道大量出血、严重脱水、烧伤、心肌梗塞、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紧炎、肾病晚期、肾衰竭及中毒性肾炎、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瘤道致尿路受压等。

  4.尿酸

  尿酸是体内核酸嘌呤分解的最终产物。

大部分经肾脏排出。

肾功能受损时,尿酸易累积而导致血中含量升高。

此项指标有助于较早期肾病的诊断。

  参考值:

0.15至0.42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痛风症、肾脏疾病、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氯仿、四氯化碳及铅中毒等

  5.胆红素—直接(Bilirubindirect)

  直接胆红素。

  参考值:

1.7至6.1u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肝硬化、胆管阻塞、肝炎、中毒性肝障碍等。

  6.总胆红素(Bilirubintotal)

  总胆红素是血清中各种类型胆红素的总称。

  参考值:

5.1至19u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7.谷丙转氨酶(ALT/SGPT)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其次为心肌细胞,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只有肝脏、心肌病变、细胞坏死时,血中含量才会升高。

增高值反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程度等。

  参考值:

0至55U/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活动型进行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胆道疾病如胆石症引起梗阻、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导致肝淤血、多发性肌炎、肌细胞营养不良、某些药物或毒物反应,如四氯化碳。

  8.谷草转氨酶(AST/SGOT)

  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其次为肝脏,在血液含量极少,组织细胞病变时,血液含量上升。

  参考值:

0至55U/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各种肝病如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胸膜炎、肾炎、服用某些药物、手术后、深层烧伤等。

  9.碱性磷酸酶(AKP)

  碱性磷酸酶在胆管,肝及骨细胞含量特高,测量血液当中的碱性磷酸酶浓度,可以估计该器官组织破坏程度。

儿童处于成长阶段,碱性磷酸酶偏高则属正常。

  参考值:

40至150IU/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骨伤、骨软化、软骨病、贫血、白血病、肝病、肝炎、甲状旁腺过度活跃等。

  10.乳酸脱氢酶(LDH)

  乳酸脱氢酶存在于心脏、肝、肾、肌肉、脑部、肺、这此器官细胞损伤,均会使血清LDH升高。

表示可能有心肌梗塞、休克、缺氧、肺梗塞、白血病等可能性。

  参考值:

114至240U/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中风、心脏病发、溶血性贫血、单核细胞过多症、小肠缺血或组织坏死、肝炎或其他肝病、肌肉损伤、肌肉萎缩、胰脏炎、肺部梗塞等。

  11.淀粉酶(Amylase)

  淀粉酶负责肝醣及淀粉的消化。

胰脏发炎时淀粉酶会分泌到血中,用作诊断和监察胰脏病症。

  参考值:

80至180U/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急性胰脏炎、流行性腮腺炎、胃溃疡、肺梗塞形成、大量酒精摄入等。

  12.果糖胺(Fructosamine)

  用作糖尿病控制指标,因不易受饮食影响,因此较血糖测稳定。

  参考值:

2至2.8mmol/L

  13.总胆固醇(Cholesteroltoltal)

  胆固醇是人体血液中的脂肪,帮助合成细胞膜,也是所有类固醇激素的主要成分。

过高的胆固醇与冠心病有直接关系。

胆固醇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季节、生活方式、年龄和性别。

  参考值:

3.1至5.7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动脉粥样硬化、妊娠、家族性高胆固醇、脂肪肝、肾炎、肾病综合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生活紧张、糖尿病、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

  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holesterolHDL)

  高密度脂蛋白将肝外组织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防止游离胆固醇在肝外组织细胞上沉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冠心病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又称良好胆固醇。

  参考值:

0.8至2.2mmol/L

  低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冠心病先兆。

  1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holesterolLDL)

  低密度脂蛋白含大量胆固醇,主要功能是运送磷脂,会令动脉硬化,也是该病症的主要检定批标。

又称坏胆固醇。

  参考值:

2.6至3.1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高脂蛋白血症等。

  16.载体蛋白AI(ApolipoproteinAI)

  运送高密度脂蛋白(HDL,良好胆固醇),随血液运行,吸收或释放至身体各组织,或输送到肝脏进行代谢。

  17.载体蛋白B(ApolipoproteinB)

  运送低密度脂蛋白(LDL,坏胆固醇)及磷脂,可令动脉硬化,可测试有无患冠心病的因素`。

  18.载体蛋白AI/B(ApolipoproteinA1/B)

  载体蛋白B高而载体蛋白AI低,是冠心病的先兆。

  19.蛋白电泳分析

  蛋白电泳分析用于确认各蛋白型式,如白蛋白和各种球蛋白。

电泳分析透过电流正负极把不同蛋白分列出,然后观察每种含量多少。

  参考值:

总蛋白60至80g/L、白蛋白35至55g/L、甲1(α1)球蛋白2至6%、甲2(α2)球蛋白6至13%、乙(β)球蛋白8至15%、丙(γ)球蛋白10至20%。

  急性肝炎:

发病早期蛋白质电泳无变化,发病两周后白蛋白、α2及β球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高。

  慢性肝炎:

γ球蛋白升高,白蛋白下降较急性肝炎显著。

  肝硬化:

白蛋白、α1、α2球蛋白均明显下降,γ球蛋白极度升高。

  肝细胞癌:

蛋白变化除α1和α2增高外,其他改变与肝硬化相同。

但在α1和白蛋之间可出现甲胎蛋白的区带。

  其他肝胆疾患和肝外疾患如淤血肝、多发性骨髓瘤和肾病综合征等可引起各种蛋白含量的变化。

  20.钙(Calcium)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也帮助调节心跳及肌肉收缩,维持正常神经感应。

钙质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流失,骨质疏松、骨折和骨伤都会令钙流失加快。

  参考值:

2.08至2.6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甲状腺亢进、肢端肥大症、大量维他命D治疗、恶性贫血、肉瘤等。

  低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胰炎、肾衰竭、副甲状腺功能不足、吸收不良、骨质疏松、缺乏维他命D、胰脏发炎等。

  21.钾

  用作诊断肾脏或肾上腺失调病症,也用于评估身体水份的平衡。

维持钾的体内平衡的机制有胰岛素、醛固酮、酸碱平衡缺氧等因素。

  正常值为3.5至5.5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急性或慢性肾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低醛固酮血症、应用氨苯喋啶、高钾饮食、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溶血、压伤、组织缺氧、胰岛素缺乏、毛地黄中毒等。

  低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呕吐、腹泻、醛固酮增多症、服用利尿剂、碱中毒、低钾饮食、心功能不全、输入无钾液体后等。

  22.氯离子(Chloride)

  人体细胞外围最主要的负离子,维持电离子中和,与体内的钠对冲。

血清氯和钠很多时会同时增减。

  参考值:

96至108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过度换气引起的硷中毒、库欣氏症候群、大量脱水、肾功能失调等。

  低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烧伤、充血性心衰竭、过量出汗、肾上腺素分泌失调、呼吸衰竭等。

  23.铁

  铁质是形成血色素的主要成分,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

铁质在人体内参与运送氧气和制造红血球等功能。

  参考值:

11至30u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肝硬化、铁中毒、血铁质沉降、溶血性贫血等。

  低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吸收铁质功能不足、缺铁性贫血等。

  24.钠

  正常情况下,体内钠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应保持平衡。

钠主要经肾脏由尿排出。

临床上发生的电解质异常,通常都包括钠失调。

血浆钠浓度只反映细胞外液钠离子与水的平衡,所以应随病情变化随时测定。

  参考值:

136至145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醛固酮增多症、血液透析后等。

  低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呕吐、腹泻、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抗利尿激素过多等。

  25.总铁结合量

  检查血中铁质结合能力,与贫血有关。

  参考值:

50至77u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缺铁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怀孕后期等。

  低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肝硬化、溶血性贫血、低蛋白血症、恶性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26.三酸甘油脂

  三酸甘油脂是血脂成分之一,在人体中处于动态平衡。

血脂的含量随饮食改变,范围很大。

另外其含量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尤其是体重超过标准的中老年人往往偏高。

  参考值:

0.56至1.7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

原发性、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脂肪肝等。

  27.甲胎蛋白

  肝细胞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成人失去合成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极微。

但在肝细胞功能异常,特别在患原发性肝细胞癌时,血清中会再出现甲胎蛋白,所以常借助甲胎蛋白检查作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辅助诊断。

原发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先天性总胆管闭锁性骨脊裂、生殖腺胚胎性肿瘤、怀孕3至5个月时会比平常为高。

正常值<20Ug/ml;

  28.癌抗原125—卵巢

  女性在40岁以上,卵巢癌及大多数癌症初期会呈现高值。

  29.癌抗原15.3—乳房

  乳癌诊断参考指标。

  30.癌抗原19.9—胰脏

  可作为临床胰脏癌、大肠及直肠癌的诊断,并作为于药物治疗及手术后的观察。

  31.癌胚抗原(CEA)

  CEA是首先在结肠癌病人的血清中发现的一种球蛋白,在胎儿3至6个月的血清中可以检测到,所以称作癌胚抗原。

原发性结肠癌、腺胰癌、胆管癌、胃癌、食道癌、腺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统的肿瘤会呈阳性反应。

血清CEA动态观察有助于疗效观察及复发诊断等。

正常值<20Ug/ml;

  32.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主要存在于男性前列腺管壁细胞及前列腺的分泌物里。

通常在前列腺癌、前列腺肿大、生殖系统发炎时PSA值会升高。

  33.尿液血量

  正常尿液每立方毫米应少于2个红血球。

高于正常值可能是肾炎、肿瘤、膀胱炎、前列腺炎等。

  34.小便常规试验

  目测检查、生化试验、及尿液沉渣镜检。

利用尿试纸上含有化学物质来检测尿中特异物质,其中包括尿沉渣检验,即利用显微镜观察尿中的白血球、红血球、上皮细胞等。

   怎样看血常规化验单

1.血细胞:

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岁儿童约为8000~11000。

2.红细胞:

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

3.血红蛋白;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4.5克%。

4.血沉:

A、长管法,每小时儿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女性20毫米以下。

B、短管法,每小时儿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

每立方毫米10~30万。

6.出血时间:

1~5分钟。

7.凝血时间:

A、试管法4~12分钟;B、毛细血管2~4分钟;玻片法2~8分钟。

8.蛋白质:

总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蛋白/球蛋白3.8~4.8克%。

9.葡萄糖:

成人80~120毫克%;儿童80~100毫克%。

10.总胆固醇:

成人100~230毫克%;6岁以上儿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

比色法<5.45毫当量/升或40~150毫克%。

12.谷丙转氨酶:

定量法2~40卡门氏单位。

13.肝功能:

黄疸指数2~6单位;总胆红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浊度0~6单位;硫酸锌浊度2~12单位。

    肝功能化验单全面解读

    肝功能在临床上检查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目前,肝功能在临床上开展的试验种类繁多,不下几十种,但是每一种肝功能试验只能探查肝脏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种功能,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一种试验能反映肝脏的全部功能。

因此,为了获得比较客观的肝功能结论,应当选择多种肝功能试验组合,必要时要多次复查。

同时在对肝功能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全面考虑肝功能,避免片面性及主观性。

    由于每家医院的实验室条件、操作人员、检测方法的不同,因此不同医院提供的肝功能检验正常值参考范围一般也不相同。

在这里我们不再罗列每个项目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只就每个项目的中文名称、英文代码及有何主要临床意义作一介绍。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

    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等。

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

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

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

    在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

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出现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

患慢性肝炎时如果γ-GT持续超过正常参考值,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

   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

    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等的测定。

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时,都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

直接胆红素是指经过肝脏处理后,总胆红素中与葡萄糖醛酸基结合的部分。

直接胆红素升高说明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后的排出发生障碍,即发生胆道梗阻。

如果同时测定TBil和DBil,可以鉴别诊断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

一般TBil<85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肝细胞性黄疸:

一般TBil<20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阻塞性黄疸:

一般TBil>34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

    另外γ-GT、ALP、5'-核苷酸(5'-NT)也是很敏感的反映胆汁淤积的酶类,它们的升高主要提示可能出现了胆道阻塞方面的疾病。

   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

包括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

它们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

前白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减弱。

当患各种肝病时,病情越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

如果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且无回升迹象,多提示预后不良。

肝胆疾病时ALT和GGT均升高,如果同时CHE降低者为肝脏疾患,而正常者多为胆道疾病。

另外CHE增高可见于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脂肪肝。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揭示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

   反映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项目

    包括白蛋白(Alb)、总胆红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