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3节 重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6398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第3节 重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七章 第3节 重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七章 第3节 重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七章 第3节 重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七章 第3节 重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第3节 重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docx

《《第七章 第3节 重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第3节 重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 第3节 重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docx

《第七章第3节重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重力,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式G=mg,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重力的方向,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4.了解重力的由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无论如何向空中抛乒乓球,最终乒乓球都要落到地面的实验,让学生来认识重力。

2.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并会用数学上描点、连线的方法,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坐标图。

3.学会用比值法、图像法处理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身边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以及学会利用G=mg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画重力与质量的坐标图像。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泥、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瀑布美景。

引导学生思考“水往低处流”的原因,从而引出课题——重力。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重力的产生

1.观察现象:

让学生观看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多媒体课件展示:

①苹果下落;②雨中漫步),然后动手感受重力(上抛橡皮擦最终落回地面)。

2.提出问题:

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

你认为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3.形成概念:

在讨论中,学生很容易得出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

4.拓展总结: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5.活动:

请同学们用一根细线拴住自己的橡皮按下图所示做实验,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说出:

橡皮做圆周运动时需要用力拉着,否则就会被甩出去。

学生思考:

月亮为什么绕地球转动?

吊灯为什么把悬线拉得很紧?

讲述:

我们知道月亮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就像橡皮绕着你的手旋转一样,是因为地球吸引月球。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接着,设疑“假如没有重力,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讨论回答),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新教学理念。

探究点二:

重力的大小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现在我们就来研究重力的三要素。

1.练习测量重力。

提示学生参照课本P10图7.3-2,利用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钩码,练习测量钩码的重力(指导学生在自由状态下进行测量)。

2.探究影响重力的因素。

(1)提出问题:

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说说重力是否有大小?

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提问:

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可能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

重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二:

重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

(3)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本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各个物理量可以怎么测量?

在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自己的意见,形成如下实验方案:

(通过课件展示)

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钩码所受的重力;

②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盒;

③实验方案:

验证猜想一:

测量一块橡皮泥(质量为200克)的重力,并改变其形状,测出三组数据。

验证猜想二:

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然后增加钩码的个数,测出三组数据。

④设计实验表格。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教师在此期间,走到学生中去。

一是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二是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对部分实验困难学生给予引导和帮助,让他们不掉队,也能顺利完成本实验。

(要求学生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引导各实验小组分别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用多媒体展示几个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所测数据的特点,使学生自己去发现: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进一步补充说明,关系式G=mg中各量的单位:

G—牛(N)、m—千克(kg)、g—牛/千克(N/kg),在地球表面附近,g=9.8牛/千克,其物理意义:

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同时说明:

在利用关系式G=mg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必须统一成国际单位。

探究点三:

重力的方向

活动:

(1)观察拿在手中的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2)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观察静止时线的方向。

学生观察得出:

小球受重力自由下落时的方向及悬挂的物体受重力作用使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演示:

(1)铅垂线与水平桌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2)铅垂线与斜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归纳:

铅垂线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

活动:

利用铅垂线检查我们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及课桌面是否水平。

让学生交流检查的结果和依据。

学生领悟到:

如果铅垂线和墙壁是平行的,说明墙壁竖直,如果铅垂线和桌面及窗台是垂直的,则说明桌面和窗台是水平的。

思考: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由于重力的作用可以站得很稳,但地球是圆形的,在我们“脚下”的人,好像脚是朝上的,他们也能站得稳,为什么呢?

通过分析让学生说出:

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物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对于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说都是竖直向下的。

因为地球是球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实际都指向了地球的中心,因此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

指向地心的方向叫作“向下”,背离地心的方向就应该叫作“向上”。

探究点四:

重心

思考:

粉笔盒里有许多粉笔头,取出其中一个,这个粉笔头受不受重力的作用?

换另一粉笔头,它受不受重力的作用?

里面的每个粉笔头都受重力的作用,整个粉笔盒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一点。

引导学生分析: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某一点,这个点叫作物体的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处。

教师讲解:

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叫物体的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

把物体的全部质量集中到一点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替代的思想。

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呢?

一般质量分布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如粗细均匀直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处,均匀圆木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处。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二次悬挂法或寻找支点法找到。

(学生动手找出不规则薄板的重心)

教师演示:

将一段均匀的直铁丝,做成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不同的形状,用悬挂法寻找其重心的位置。

归纳:

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外。

简单介绍一下不倒翁的原理,让学生有个初步印象,为以后学习平衡的种类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第3节 重力

【教学反思】

1.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由于学生刚接触到力,对于应用力的知识来研究常见力还是不太熟练,所以本节课应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

3.通过实验探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案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

2.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3.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会根据图像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经历探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程,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力。

重力知识对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节重点是重力的概念、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涉及质量和重力的测量、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论证等多个探究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策略】

重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重物、重垂线、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视频:

观看奔腾的黄河、倾泻而下的瀑布、空投的救灾物资、体育比赛掷铁饼等与重力有关的画面。

思考:

视频和实验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这些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学生实验:

让橡皮从高处由静止落下,再把它竖直向上、沿水平方向、向任意方向抛出,观察并描述橡皮的运动情况。

通过观察实际现象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重物下落原因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求知欲。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重力

思考:

视频和实验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思考: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上升的直升机、烟囱里冒出的烟、放飞的风筝都是向上运动。

它们是否受重力的作用?

地球附近有没有不受到重力作用的物体?

如果没有重力,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场景?

引导学生分析视频和实验中物体最终都落回了地面,与这些物体有着共同联系的物体是地球,这些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重力。

 

学生分析归纳出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通过地面附近上升的物体也受到重力,强化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认识。

二、重力的大小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现在我们就来研究重力的三要素。

体验:

让学生手拿质量不同的钩码,体验重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请提出猜想。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如何测量重力大小?

提醒注意观察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联系数学知识分析,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坐标轴上的两个量是正比例函数,两个量成正比。

写出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给出例题。

学生交流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的方法:

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被测物体的重力。

然后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画出图像。

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得出实验结果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与对应质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值,这个比值大约是9.8N/kg。

让学生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会根据图像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三、重力的方向

活动:

(1)观察拿在手中的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2)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观察静止时线的方向。

演示:

(1)重垂线与水平桌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2)重垂线与斜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归纳:

重垂线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能说垂直向下。

思考:

利用重垂线检查我们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及课桌面是否水平。

说说你们检查的结果和根据。

思考: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由于重力的作用可以站得很稳,但地球是圆形的,在我们“脚下”的人,好像脚是朝上的,他们也能站得稳,为什么呢?

学生观察得出:

小球受重力自由下落时的方向及悬挂的物体受重力作用使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学生领悟到:

如果重垂线和墙壁是平行的,说明墙壁竖直,如果重垂线和桌面及窗台是垂直的,则说明桌面和窗台是水平的。

通过分析让学生说出:

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物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对于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说都是竖直向下的。

因为地球是球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实际都指向了地球的中心,因此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

指向地心的方向叫“向下”,背离地心的方向就应该叫做“向上”。

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

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四、重心

思考:

粉笔盒里有许多粉笔头,取出其中一个,这个粉笔头受不受重力的作用?

换另一粉笔头,它受不受重力的作用?

里面的每个粉笔头都受重力的作用,整个粉笔盒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一点。

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呢?

一般材料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

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木棒的中点,均匀圆木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

引导学生分析: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处。

重心这个内容比较抽象,这样处理形象生动,学生易于接受。

五、重力的由来

活动:

请同学们用一根细线拴住自己的橡皮按课本所示的图做实验,说说你的感受。

讲述:

我们知道月亮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

就像橡皮绕着你的手旋转一样,也是因为地球上有力在牵着月球。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学生说出:

橡皮做圆周运动时需要用力拉着,否则就会被甩掉。

 

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

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

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第3节重力》同上练习

1.如图7-3-1所示是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

图7-3-1

A.右面高,左面低

B.左面高,右面低

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2.在下列物体中,重力约是1N的物体是(  )

A.一只小狗      B.一个小学生

C.一袋方便面D.一枝铅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m=

知,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

B.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物重,在太空中和月球上是一样大

C.物体的重力只有大小、方向,而无作用点

D.“水往低处流”是由于重力作用的结果

4.如图7-3-3所示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图7-3-3

5.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钩码,钩码受到了拉力和_______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方向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6.一块质量为0.5kg的冰块,它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

若它遇热融化成水,水受到的重力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如图7-3-4甲、乙、丙都是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经常使用的工具,甲图中,若墙的棱与重垂线____________,则表明该墙是____________的;而乙图则是用来检测墙面是否____________的工具,当重垂线与底座垂直时,表明该墙面是____________的;丙图中当

液体里空气泡居中表示墙体____________,若空气泡在A端,则表示A端的墙面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图7-3-4

8.图7-3-5中所测物体的重力是________N。

图7-3-5

9.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________,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

11.如图7-3-6所示为足球运动员顶出去的足球,试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图7-3-6

12.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的质量m/kg

重力G/N

物体1

0.5

4.9

物体2

1

9.9

物体3

2

19.4

(1)在实验过程中,需

要的测量工具有:

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

知:

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________N/kg。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均匀金属板,请你提出两种简便的方法来测定它的重心。

 

14.瓶子的质量为300g,瓶内装有500cm3的某种液体,瓶子和液体的总重力为7N。

求瓶内液体的质量。

(g=10N/kg)

 

15.甲、乙两

位同学

做“探究物

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1)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此时钩码所受

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

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________。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

便

答案解析

1.B

2.C 【解析】我们前面学习力的大小时,知道1N的力大约是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因此A、B、D都不正确。

3.D 【解析】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重力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在太空中是失重状态,而在月球上的物体的重力是地球上物体重力的

,因此,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物重,在太空中和月球上不同;力的大小、方向和作

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因此重力既有大小、方向,也有作用点。

4.A 【解析】根据G=mg可知,在一般情况下认为g是一个常数,由此可分析出G与m成正比。

分析图象可知A符合。

5

.重 弹簧测力计 地球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6.4.9 不变

【解析】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冰在融化前后的质量不变,重力也不

变。

7.平行 竖直 水平 水平 水平 高

8.2

9.弹簧测力计 天平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解析】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要的测量重力及质量的大小,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10.mg 竖直向下

11.如答图所示。

第11题答图

 

12.

(1)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9.8

(3)物体所受的重

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13.解法一:

(悬挂法)如答图所示,用细线系于金属板上的某点A而将板悬挂起来,板静止时,板受到的重力和线的拉力平衡,故板的重心必在过A点的竖直线AA′上,过A点在板上画出此时的竖直线AA′。

同上,再将线系于板上的另一点B,并作出对应的竖直线BB′,则AA′与BB′的交点O就是此金属板的重心位置。

第13题答图

 

解法二:

(支撑法)以手指托住金属板的某一点,当金属板板面能维持水平而平衡时,支撑点即为此金属板重心的位置。

14.瓶子和液体的总质量

m总=

=0.7kg=700g

瓶内液体的质量m液=m总-m瓶=700g-300g=400g。

15.正比 A

【解析】实验时应控制无关变量保持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