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6043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对该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0

20

3

6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5

3

28

A.待测值为3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是1:

2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

B.金刚石

C.孔雀石

D.硬铝

3.一种可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A.H2

B.CH4

C.C2H6O

D.CH4O

4.亚硝酸钠(NaNO2)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SO2

B.NH3

C.NO2

D.N2

5.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

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B.该保鲜剂不宜与明火接触

C.

中Si的化合价为+4

D.Si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6.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1.2

7.2

x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3:

5

B.x=2.8

C.该反应中丁是催化剂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7.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D.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8.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收集一瓶氧气,观察颜色

B.观察颜色来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C.闻气味来区分白酒和白醋

D.用10毫升量筒量取5.56mL的水

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冰块融化

C.动物的呼吸作用

D.酒精挥发

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过滤

B.收集二氧化碳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

11.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

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

B.根据转化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根据结构观:

氩原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根据守恒观:

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的减少量即为产生氧气的量

12.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带火种”标志的是()

A.

B.

C.

D.

13.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分类:

①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③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C.“低碳经济”的措施: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D.用“化学”眼光分析:

①铝不易生锈是因为铝不易与氧气反应②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③不能用铁桶盛装稀硫酸是因为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14.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          ()

A.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碳酸(H2CO3)

C.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D.镁+氧气

氧化镁

二、填空题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化镁

氧化铁

硫酸锌

硝酸银

碳酸

氢氧化铝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__;

②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__;

③酒精(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

④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水反应,放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同时生成氢氧化钠__;

⑤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__.

16.在物质的宏观性质、微观组成(或结构)和表示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如图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

⑴写出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⑵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4)高温条件下,氨气在氧气中用铂-铑合金(Pt-Rh)催化氧化。

若催化机理如下图所示:

试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已知:

铜+氧气

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①_____,②_____.

19.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

a___.

(2)在A装置中加入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其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若要收集干燥的CO2则需要在装置F中加入___(填物质名称)将气体通过后F再用___(在A~E中选择)装置收集气体.

(4)赵斌钰同学想验证CO2的性质,他将B、F装置连接,在F装置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在B装置中加入足量浓盐酸与石灰石,结果发现石灰水不浑浊,原因是___(装置气密性良好,试剂未变质).

四、推断题

20.A→L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B和D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F溶液为蓝色,J溶液为浅绿色,K为黑色固体:

(1)若G由两种元素组成,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F溶液中物质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若A为红色固体,写出反应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为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1.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中的铜,生产流程如下:

提示(过程①得到的残留物不溶于水和不溶于酸;过程②中黑色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铜、水及不溶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流程①、②中与铜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溶液甲的颜色_________;

(3)为达到回收铜的目的,流程③中加入的试剂X为________,流程③中发生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六、科学探究题

22.小峰同学在体育课上腿部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他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峰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

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I.小峰准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内装满水。

实验开始时,向试管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记录2分钟收集的气体体积。

(1)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取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处,观察到________,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II.小峰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废物之一,它能够对机体造成损害,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②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

(提出猜想)

猜想1:

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

猜想2:

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ml

 

分两次进行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将装有一小粒过氧化氢酶的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ml

第二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 ml

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过氧化氢酶的作用

(3)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4)实验②中“第一次”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5)实验②中第二次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_ml。

(实验反思)

小峰反思了实验过程,认为人体中过氧化氢酶是在体温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足。

因此又补充进行了几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加入过氧化氢酶

不加过氧化氢酶

反应温度/℃

25

37

42

25

37

42

收集到气体体积/mL

39

56

34

5

5

5

(6)通过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新结论是_______

23.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

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的,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

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探究与反思)

(1)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_____;

(2)这种蜡烛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_。

(实验探究)吹不灭的蜡烛芯内的金属可能是镁、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请你继续探究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注:

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1

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打火石是银白色

(3)_________

2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4)______

该金属可能是镁或铁

3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5)______

该金属一定是镁,不是铁

七、计算题

24.如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2PO3F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

(2)Na2PO3F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3)若牙膏中其它成分不含氟元素,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的质量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5.糖类(按C6H12O6计)在发酵时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6H12O6=2C2H5OH+2CO2↑,生活中l°的酒是指:

1体积乙醇和99体积水的混合溶液,问:

(1)质量分数为____的糖类溶液发酵能得1°的酒;(水和乙醇的密度分别为1.0g/cm3和0.8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酿酒厂生产白酒时,常加入适量的一种稀酸溶液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即可得到白酒.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应加入____溶液来控制酸度,原因是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2、

四、推断题

1、

五、流程题

1、

六、科学探究题

1、

2、

七、计算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