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八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5855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八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八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八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八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经济生活第八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八课.docx

《经济生活第八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八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生活第八课.docx

经济生活第八课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高考考点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支平衡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考点23:

财政收入与支出

一、财政

1概念: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特点:

以国家为主体

本质:

一种分配关系(再分配)

都是宏观调控手段

----(经济手段)

2预算

3决算

A含义:

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B、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预算——是对未来的估计

决算——上一年度财政收支实际情况,是预算执行的结果。

二、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新课本第66页

名词点击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三、财政收入

①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

②形式税(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收形式)

利(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

债(向国外的借款,国债)

费(行政性收费)

1、(2002年全国文综单选)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财政收入包括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企上交的利润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解析:

外汇收入不是财政收入,在我国实行外汇管制情况下,各类经济主体通过与国外和境外企业经济活动收入的外汇,都应由主管和经营外汇的部门和银行负责,它不是政府的一项收入(国民收入)。

2.【单选05广东】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诸如国防、治安、消防等各种公共物品,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无法得到充分提供,必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加以解决。

提供公共物品所需费用的主要来源应该是

A社会募捐B个人捐款

C政府征税D群众集资

③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制约因素):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

(基础性的因素)

对策: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经济决定财政)

第二,分配政策。

(直接因素)

在。

前提下,国家与企业、个人收入的关系是此消彼长关系。

Q:

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

【辨析】

财收多的好处:

能有利于保证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

财收过多会导致

企业收入减少—不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个人收入减少—影响个人购买力

财收过少——经济建设的投资减少—降低宏调能力

对策: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协调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做到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财政支出

(1)含义

(2)与国家职能关系:

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3)分类:

经济建设支出(重点)

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险、社

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

债务支出

1.

(09安徽文综1)为了“扩内需、保增长”,

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

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

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

A.债务收入B.红利收入

C.劳动收入D.资本收入

 

答案.D

(09广东文基3)2009年我国政府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国财政赤字预计达9500亿元。

这表明本年度我国

A.国债支出大于国债收入B.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

C.税收支出大于税收收入D.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答案.D

 

(09宁夏文综15)2009年1至4月份,我国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工业品出

厂价格同

比下降5.1%,其中,原材料、燃料、

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7%。

在此情况下,政府

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

加大国企上缴财政的利润比例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扩大财政收支盈余

A

B

C

D

 

答案:

A

 

注意新课本第65页的“相关链接”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是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是慈善事业、商业保险。

(多项,09上海单科20)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过程中,灾区人民得到了来自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支持。

以下属于社会保障制度范围的是

A.银行为受灾群众办理储蓄兑现

B.我国政府财政救济拨款

C.国外政府和个人直接提供救援物资

D.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慈善救助

 

答案:

BD

(09重庆文综25).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下列属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是()

A.提高失业保险金的标准

B.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C.中央财政增加补助地方城市最低

生活保障资金

D.在全国范围内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

常规疫苗接种

 

【答案】D

 

(09上海综合文科5)历史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有可能进入以居民购买力充分释放、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为特征的快速发展期。

2008年我国我均GDP达到3312.6美元。

为了有助于实现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可以实行的措施是()。

A.控制银行消费贷款规模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C.提高消费品的零售价格

D.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增加居民的利息收入

 

答案:

B

(2008全国卷Ⅱ25)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l6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

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①增加财政开支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C

问题:

为什么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重?

(从不到10%--)17%)

 

财政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会分配进行着调节,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原则下,对提高生活水平、建立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确保失业和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和养老金,是社会保障重要内容,离不开财政预算的支持。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重。

四、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对比

【判断1】手中有钱,心中不慌,因此应该保持收大于支并有大量节余的财政状况

 

错!

大量节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运用,如果节余过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

【判断2】收大于支,略有节余节余财政收支平衡的表现(),对经济发展有利()

 

第一句对,第二句要分情况讨论,未必有利

【判断3】支大于收,出现财政赤字,影响经济发展,是不利的,要尽力避免()

 

财政赤字未必不利,要分情况讨论。

【判断4】收支相等是财政收支的最理想状态()

 

对!

这意味着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但现实生活中一般很难做到

 

(1)财政收支平衡:

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2)财政赤字:

A含义:

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B辨证看待财政赤字

【简答】“只要出现财政赤字就会引发通货膨胀,是坏事”。

请评价此观点。

 

【题型】辨析型的简答

【题型】——评价某观点,一定要表态

【方法】当辨析题来做,找出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分析

【辨析类型】:

缺乏条件型

(1)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收人的部分。

如果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应视为财政平衡。

(2)要辩证地分析财政赤字。

弊:

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来维持支出,如赤字出现了较大数额,可能引起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不是长期最好的选择,应尽量减少赤字。

赤字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利:

在通缩的时候,投资萎缩,消费不旺,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调整经济结构,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这不但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反而能活跃经济,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因此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征税和纳税

税收及其种类

考点25.税收

1.税收的含义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主体:

国家

客体:

单位和个人

依据:

税法

凭借力量:

政治权力

本质:

是一种分配关系

和财政收入的关系: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收的作用

国家通过税收组成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是区别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

(状-P57)

★三个特征的关系

强制性

无偿性

要求

保障

决定

固定性

①比较税和费

共同点:

都具有强制性

不同点:

费没有固定性

 

②比较税和利

利润无固定性和无偿性

③比较税和债

债务不具有税收的三个特征

[判断]

(1)税收具有无偿性就是说国家征税以后对纳税人没有任何回报

错!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持任何报酬。

但是从整个社会来看,国家从劳动人民那里取得的税收收入,又使之用于服务劳动人民共同利益的各项开支,这样看来国家取得税收对纳税人是有间接的回报的。

(2)税收具有固定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错!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只能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来征收,而不能无限度地征收。

是相对的,是相对于税法来说是不变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国家可以对税种/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以及具体征管制度进行调整。

 

【单选】“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这句话指出了税收具有

A、指令性B、广泛性

C、固定性D、无偿性

 

【单选】2004年9月1日《金华日报》报道,经金华、义乌两级公安经侦察部门侦查,义乌市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义乌市法院对一起在当地影响较大的涉税案作出一审判决。

义乌市义星灯饰有限公司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公司及有关责任人均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

这表明()

A、税收具有固定B、税收具有无偿性

C、税收具有强制性D、税收具有自主性

3.我国税收的性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

5.我国税收的种类

(1)我国税收的五大类

——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区分:

纳税人——缴纳税款的主体(即谁纳税)

征税对象——征税所指向的客体(即对什么征税)

(2)增值税

①含义:

对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②税率:

17%

③意义:

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

【09全国文综卷

(1)25】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

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

B.

C.

D.

 

【解析】本题十分灵活,贴近生活,最容易迷惑学生的就是选项

,也是学生错误最多的。

因为在小明和他爸的这次消费中,该餐馆应纳税额是:

200×5%=10元,不开发票,就意味着餐馆偷税10元。

如减去4元的饮料成本,应是餐馆在偷税的基础上多获得6元的收益,但餐馆偷税额仍是10元,这是不变的。

另外,消费不开具发票,也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所以本题选B

(3)个人所得税

①征税对象:

个人所得

②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Q:

如果一个人的工资为2000元,他实行新的《个税法》之后,少缴了多少个税?

前应税所得额=2000-800=1200

现应税所得额=2000-1600=400

方法一:

分层累加法(原始计算方法)

以前:

1200分割为500+700

500*5%+700*10%=95

现在:

400*5%=20

差额=95-20=75

方法二:

速算法

以前:

1200*10%-25=95

现在:

400×5%=20

差额=95-55=40

 

③作用: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组织财政收入基本形式

●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

●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2006山东】.2005年10月27日下午,+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正式由现行的800元提高至1600元。

据此完成5--6题。

【单选】个人所得税是指()

A.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

B.国家对个人偶然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C.国家对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D.国家对在我国境内取得的个人收人征收的一种税

【单选】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直接涉及公民的个人利益,其意义是()

1调节个人收人分配

②能够减轻中低收人者的负担

③调节收人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④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考点26、依法纳税

1.纳税人

(1)含义

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能否成为纳税人的条件

——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2.负税人

(1)含义:

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

[判断]

(1)全体公民都是纳税人

(2)全体公民都是负税人

[辨析]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题型]A就是B

[思路]A是什么?

B是什么?

A和B的区别?

A和B的联系

 

A是什么?

纳税人的含义

B是什么?

负税人的含义

A和B的联系?

[什么情况下A=B?

]

如果纳税人所纳的税款无法转嫁,这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A和B的区别?

[什么情况下A不等于B?

]

如果纳税人能够把所纳税款转嫁给他人承担,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每个消费者虽然不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考点:

依法纳税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税收的性质、税收的作用、权利和义务关系)

(2)思考:

“中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因此中学生与纳税无关”,对此看法你怎么看?

 

A从纳税人角度看,一些学生已经成为纳税人

B从负税人角度看,中学生消费时已经承担了部分税款,成为最终的纳税承担者。

C从公民的角度看,要有“纳税人意识”,关注税收

(多项,2008上海A组卷19)现代税制在规定纳税人依法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保障纳税人享有相应的权利。

以下行为体现纳税人权利的是

A.依法按照向税务部门缴纳营业税

B.依法要求政府部门公开财政支出用途

C.就某个征税行为依法对税务部门提出质疑

D.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公民依法主动向税务部门提交申报表

 

答案:

BC

 

(3)违反税法的行为——懂得区分

偷税:

用欺骗、隐瞒的方式少缴或者不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如不开发票、做假帐)

欠税:

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骗税:

骗取税收优惠(如骗取出口退税优惠)

抗税:

暴力手段抗拒缴税

【不定项】2004年7月30日《江南时报》报道,拥有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招牌,企业就可以少缴18%的所得税。

众多企业尤其生产量大的企业都在“拼命”争夺这块金字招牌,当然也不排除“不择手段”者。

据东方嘹望周刊报道,“脑白金”生产企业无锡健特凭借一块名不符实的“高新技术企业”招牌,获取了至少1亿元的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

无锡健特的行为()

A.属抗税行为B.是骗税行为

C.是违法行为D.是偷税行为

(4)公民应怎样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A宣传税法,培养纳税人意识

B讲诚信,依法自觉纳税,把为国纳税引以为豪

C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和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

D积极与违反税法行为作斗争,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