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案上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5776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案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福建省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案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福建省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案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福建省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案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福建省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案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案上册.docx

《福建省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案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案上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案上册.docx

福建省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案上册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科学是……

〖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科学是什么。

2、愿意提出问题。

3、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4、能够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5、初步体验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2、难点:

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准备〗

纸条、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科学课。

(板书:

科学)

(二)了解科学是什么

1、提问:

当你听到“科学”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2、提出课本上的图,提问:

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3、小结:

刚才大家说的和在图上看到的都是科学家在搞科学研究。

那么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系?

4、提示学生看课本上的图,提问: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

5、谈话:

好奇心让我们想弄懂许多事情,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6、活动:

请大家来读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7、谈话:

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还有科学家在其他方面也有重大的发现,我们来看一看。

8、师生总结:

按照课本上提示的4个环节,找出几位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中共同的地方。

琴纳提出了什么问题?

居里夫人提出了什么问题?

(三)做活动,理解科学是什么

1、谈话:

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2、讲解“动起来小人”的制作方法。

讲解如何“玩”。

在学生“玩”之前提出要求:

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交流“玩”后的发现。

读课本,了解罗杰特的发现。

小结:

只有像罗杰特那样善于思考才能把小发现变成大科学。

(四)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科学是……

琴纳牛痘

居里夫人镭

李时珍《本草纲目》

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实验验证——做出结论

 

2、做一名小科学家

〖预期学习结果〗

1、能够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答案。

3、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4、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5、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能够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2、难点:

找出几个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准备〗

回形针、纸鹦鹉、红色卡纸、剪刀、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师出示“有秘密”的纸鹦鹉(提示:

回形针不能露出来)

谈话:

今天的科学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一只鹦鹉。

为什么叫纸鹦鹉呢?

一是因为它是纸做的,二是它能像真鹦鹉一样站起来。

(演示:

让鹦鹉站在圆环上或站在手指上,怎么摇晃也不会掉下来)它真的站起来了,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二)解决问题

1、让鹦鹉站起来。

谈话: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都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

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一套材料,请大家试着去解决提出的问题。

(1)发放材料后巡视。

(2)发现不成功后,发给回形针提示:

在纸鹦鹉身上加上它试试。

(3)巡视知道:

回形针加在哪里鹦鹉能够站起来?

每组发记录单,讲解怎样填图:

纸鹦鹉是用什么部位站在圆环上的?

在这张图上把这个位置(支撑点)用圆点做个记号,再把放回形针的位置(重物)也用圆点做个记号。

各小组实验、填图。

师生共同分析填好的图,提问:

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

谈话:

刚才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2、让拱形纸片站起来。

提问:

怎样能让拱形纸片站在指尖上?

谈话:

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再试试。

把拱形纸片站立的方法也画在图上。

3、让铅笔站起来。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提问:

说说大家的研究发现。

(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谈话:

同学们回想一下今天的这节科学课,我们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做了什么?

然后围绕提出的问题,又是怎么做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

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三角形纸片、纸龙虾站起来。

(三)拓展运用

谈话:

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很多物体“站”起来。

你能做一个这样的玩具或物品吗?

提问:

你准备做什么?

怎么做?

学生相应提意见、建议,巩固前面获取的发现。

(四)布置任务

下节课带来你们制作的玩具和物品展示给大家看,交流你们成功的方法。

〖板书设计〗

铅笔图

铅笔图

拱形图

鹦鹉图

 

第二单元我眼里生命世界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预期学习结果〗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

3、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4、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5、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

2、难点:

从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朗诵单元小诗……

2、让学生接着读下去。

3、谈话:

美丽的大自然处处都有生命的火花在闪烁,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板书课题)。

(二)活动:

到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活动前准备:

(1)讨论:

在校园内寻找有生命物体时应该注意什么?

(2)提出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找到的有生命物体,填到课本第12页的表格中。

(3)布置任务,分组活动,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2、学生分组寻找、观察。

3、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

(三)交流、研讨

1、交流:

刚才大家在校园里找到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

2、出示大家用文字、图画、列表等各种形式记录的发现。

3、讨论:

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师生共同归纳出有生命物体有的几点特征:

能够生长、能繁殖后代、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等)

(四)辨析明理、拓展深化

1、出示一个发条玩具,让其运动起来。

提问:

它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为什么?

2、讨论:

你为什么说它是有生命的或者是没有生命的?

3、观看一段视频资料或呈现一些瀑布、云朵、蔬菜等物体的挂图。

辨析:

这些物体是有生命的吗?

4、拓展活动。

(1)挑选一些自然风光图片,将其贴在一张白纸上,周围留一些空白。

(2)识别图片中具有生命的物体。

用彩笔从每种生物上拉出一条线。

如果你知道它叫什么,就在旁边写上它的名称。

(3)用另外不同颜色的笔在其他没有生命的物体上也拉出一条线,如果认识的话,标上物体的名称。

(五)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植物

生物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动物

非生物

 

2、校园里的植物

〖预期学习结果〗

1、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2、能找到一定的标准给植物排序、分类。

3、初步了解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4、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

5、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

6、懂得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初步了解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2、难点:

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削平的铅笔、透明度好的白纸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事先让学生留心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板书课题)。

(二)从整体认识植物

1、谈话:

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谈话:

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

里的植物名称

生长环境

生长特点

(可以写也可以画)

高矮排队

(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

樟树

操场边,阳光照射充足、浇水及时

树干笔直、枝叶茂盛……(画下樟树的外形)

第5位

……

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

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三)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

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

先摸,有什么感觉?

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

在树枝的每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

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

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我们观察到的植物哪些相同点?

(四)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

1、看课本第17页,提问:

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还认识哪些植物?

2、谈话:

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五)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校园里的植物

我认识的校园

里的植物名称

生长环境

生长特点

(可以写也可以画)

高矮排队

(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

樟树

操场边,阳光照射充足、浇水及时

树干笔直、枝叶茂盛……(画下樟树的外形)

第5位

……

 

3、校园里的小动物

〖预期学习结果〗

1、能够对小动物进行细致观察。

2、能够围绕小动物展开一些探究性活动。

3、能够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4、学会给常见动物分类。

5、知道几种小动物的特征。

6、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概括小动物的特征。

2、难点:

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

〖教学准备〗

活体蜗牛、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少量)、醋、酒、各种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宣布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观察“校园里的小动物”(板书课题)。

(二)组织探究活动

1、观察蜗牛。

(1)谈话:

我们先来观察蜗牛。

(出示蜗牛)

(2)提问:

在观察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生讨论后总结出:

1不要发出大的响动,以免它受到惊吓;

2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以免它受到伤害;

3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会发现更多的特性(怎样出壳、怎样爬行);

④观察时要把观察到的记下来或画下来。

画的时候不光要画它的外形,还要标清它身体的各个部分。

一定要画得“像”,不要进行艺术加工。

(3)学生观察、记录、展示、交流。

(4)研究蜗牛的食性。

(5)研究蜗牛对刺激物的反应。

2、观察蚂蚁。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蚂蚁。

(三)概括小动物的共同特征

1、谈话:

我们仔细观察了蜗牛、蚂蚁,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讨论:

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1、看课本第21页,提问:

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

还认识哪些动物?

2、谈话:

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交流分类依据。

(五)总结

补充讲解英国动物学家珍·古德博士的故事。

通过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出,要像科学家一样继续探索生命世界的奥妙。

〖板书设计〗

 

4、植物·动物·人

〖预期学习结果〗

1、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2、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和交流观察的结果。

3、知道生物都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4、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5、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做有益于生存空间的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2、难点:

找出植物、动物、人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你知道哪些动植物?

2、每种动植物都一样吗?

3、人是不是动物?

4、人与动物有何关系?

二、新课

1、揭题:

“植物·动物·人”

2、动物与植物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以兔子和萝卜为例作比较)

相同点:

(1)都是生物。

(2)都会生长。

(3)都需要水、阳光。

(4)都需要营养……

不同点:

(1)兔子会运动。

(2)兔子有血、肉、骨。

(3)它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

(4)各自的味道也不一样……

3、观察书本上第18页。

(1)这些是动物还是植物?

(2)这样有什么好处?

(3)教师小结:

有些动物在某些时候与植物几乎一模一样,有些植物在某些时候与动物十分相似,简直是真假难辩!

怎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

它们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伪装自己,防止被敌人发现,有时也为了捕捉猎物。

4、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

(1)老虎和松树

(2)鱼和水草

(3)袋鼠和树叶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完成在自备本上)

5、人

(1)人是动物吗?

(2)为什么?

(3)人与黑猩猩比较,完成表格。

人和黑猩猩的相似点人和黑猩猩的不同点

都要吃东西人会制造东西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1、生命离不开水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水的方法。

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情感、态度与日俱增价值观:

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想各种办法,比较物体中的含水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植物、动物、人体离不开水的资料;各种食物含水量的数据;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等。

2、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因为有你,小草……;因为有你,……;”

提问:

你们猜猜这首诗中赞美的是谁?

为什么水使小草变得嫩绿,使鱼儿游得欢畅,使地球变得美丽?

归纳总结:

水是生命之源。

二、生命离不开水

1、提要求:

生命离不开水的事例很多,每人在小组内说出10个,把本组的共同观点写在或画在白纸上。

2、学生讨论。

3、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老师补充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感受并比较植物体内的水分

1、请学生出示各组的水果。

2、启发学生想办法挤出水果中的水分,确定使用一至两种办法进行活动。

3、告知学生挤水的目的。

学生挤水分前要求每种植物的量大致一样

4、学生汇报结果(哪种植物中的水分多和哪种植物中的水分少)和感受。

四、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1、提问:

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含有多少水分吗?

我们喝的牛奶含有多少水?

我们每天吃的米饭、面条、*肉、鸡蛋、鱼又含有多少水分?

2、学生猜测或查阅资料回答。

3、学生和老师再补充其它食物含水量的数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

我们吃的食物里面都含有大量的水分,补充我们人体活动的需要。

五、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1、提问:

怎样知道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呢?

2、学生讨论:

小草放在什么样的容器中?

怎样把小草固定?

怎样保证容器中的水是小草喝的?

3、学生设计实验装置。

可以用试管,也可以用小玻璃瓶代替。

三、布置作业

课后观察小草喝水的情况,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板书设计〗

生命之源——水

动物、植物、人都离不开水

 

2、观察水

 

【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认识物体的科学方法。

2、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3、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4、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

2、难点:

选择用具,把水运到1米或更远的空桶中。

【教学准备】水桶、粗细不同的管、水杯、水槽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水

1、谈话:

孩子们,林老师想请你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美丽的大自然美景。

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播放录象]

2、汇报、交流。

3、小结,导入新课:

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它就像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的生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仔细地观察一下水。

[板书课题]

二、辨别水

1、谈话:

你们看,林老师特意准备了一杯清水。

哎哟,不好,林老师忘了贴上标签了。

怎么办?

谁能帮老师把水给找出来?

你有什么好办法?

2、师生、生生交流。

[教师板书]

3、布置观察任务:

好,接下来就请大家帮助林老师把你们小组上的那杯清水给找出来,并且给每一杯液体都写上名称,贴上标签,记住,时间只有5分钟,听明白了吗?

4、学生动手实验。

5、交流、汇报:

孩子们,都找到了吗?

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找到的?

三、观察水

1、引入:

你们找到了清水,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和身边可利用的物体,观察这杯清水,希望你们有新的发现。

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发现水的奥秘多?

2、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

说说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吗?

[板书]

4、小结。

四、运送水

1、布置任务:

接下来,我们要来个比赛。

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在不搬动桶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把一只桶里的水运到1米外的空桶里。

当然,林老师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器材,你们可以选择适当的用具进行比赛。

听明白了吗?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3、开始比赛。

4、小结。

五、总结:

水里还有许多小秘密,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积极动手,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科学问题,请同学们把它记录下来,有机会我们再来探讨。

〖板书设计〗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观察水会流动

有浮力

……

 

3、神奇的水

〖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里,有压力和福利,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神奇之处。

3、会做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溶解现象的实验。

4、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

难点:

认识表面张力。

〖教学准备〗

烧杯、滴管、回形针、玻璃棒、高锰酸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毛细现象

1、谈话:

俗话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我们做个实验,看看水总是往低处流吗?

2、学生实验:

将纸巾下端浸入有颜色的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3、教师提问:

看到了什么现象?

可能是什么原因使水从低处往高处流的?

4、学生汇报交流。

5、教师小结:

水沿着空隙的物体向上爬或者向四周散开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6、学生讨论并汇报:

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二)认识溶解现象

1、谈话:

小时候你们吃药时,妈妈常常做一杯糖水给你喝,本来无色无味的水,为什么变得甜甜的?

2、学生汇报。

3、小结:

像方糖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在水中变甜的现象,叫做溶解。

4、提问并布置实验:

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呢?

请同学们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仔细观察高锰酸钾颗粒是怎样溶解的。

5、学生观察。

6、提问:

你观察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

7、讨论:

关于溶解,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8、布置作业:

回家选择一个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研究。

〖板书设计〗

神奇的水

(一)

1、有毛细现象。

2、能溶解部分物质。

 

第二课时

(三)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教师出示一元硬币,提问:

如果老师在硬币上滴水,你们猜猜看能滴多少滴,水不会漫到桌子上?

2、学生猜测并记录下来。

3、教师演示并讲解:

滴管离硬币近一些,漫漫地滴,要滴在中间。

当滴下去水漫出来的时候,现在的滴数减1就是硬币能容纳的水滴数。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水在硬币表面的形状,并画在书上。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本组的水滴数和硬币表面的形状,并和自己的猜测做比较。

5、讨论:

为什么小小的硬币,却能容纳那么多的水?

6、教师小结:

像水这样的液体,具有使表面尽量缩小形成弧线的力,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7、看教材32页图或课件演示,教师讲解:

水黾在水面上滑行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支撑;草叶上的露珠和小水珠,都是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成为圆球状。

(四)认识水的压力和浮力

1、教师出示装满水的大可乐瓶,提问:

如果在瓶上扎几个小孔,猜猜会看到什么?

2、学生猜测。

3、教师演示教材中的实验,提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4、课件展示:

生活中水的压力现象。

5、教师讲解:

水除了有压力外,还有浮力。

不信,我们做个实验来证明。

6、教师按教材33页步骤演示,提问:

是谁把烧杯托起来的?

加入砝码的重量与水位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7、小结:

实验证明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浮力作用。

8、历史上,也有人做过与我们今天的实验相类似的活动,那就是“曹冲称象”。

你们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吗?

9、学生讨论、交流。

10、拓展延伸:

课后留心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水的压力和浮力现象?

(五)全面总结水的性质

1、谈话: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水的许多性质,现在请你们用一段文字或一幅画来概括水的特点。

2、学生分组研讨后,自己独立完成任务。

3、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

(六)作业

把你们知道的水的神奇之初回去告诉家长。

〖板书设计〗

神奇的水

(二)

1、有表面张力

2、有压力、有浮力

4、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知识与技能:

了解自然界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

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了解淡水在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大自然中的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

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

难点:

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缺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各种美丽水体的图片、烧杯、小勺、滴管。

学生准备:

查找水的分布资料,调查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收集节水的有关措施。

〖教学过程〗

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教师导入:

同学们,当你打开世界地图或面对地球仪时,呈现在眼前的大部分面积是什么颜色?

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那就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水。

它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

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在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实,水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有重要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教师出示多幅美丽水景的课件,先问学生: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看到这些景象你有什么感受?

再请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美丽水景的事情告诉大家。

如果能拿出图片就更好了。

(3)教师小结:

这些美景都是地球上江河湖海的水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奇观,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姿,给我们生活带来欢乐,给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效益。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

(1)教师讲授:

尽管地球表面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

阿根廷有位专家打了一个比方……

(2)教师提出要求:

请你们参照教材第32页上图,用杯子、小勺、滴管分别取出“地球上所有的水”、“淡水”、“可开发利用的淡水”。

(3)学生分组活动。

(4)学生汇报动手做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的事例。

(3)师生小结:

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4、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现象,提出节水措施。

(1)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高浪费水的现象?

你能为节水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