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1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1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1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第1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湘教版必修1
第1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最新考纲]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纲解读]
1.识记自然带的概念,理解气候分布与自然带之间的关系。
(重点)
2.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3.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
(重点)
[思维导图]
考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
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特别提示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干湿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水分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变化例证
沿海←内陆←沿海
思维建模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1)在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018·东莞调研)下图是“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
2.该区域植被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因素是( )
A.光照B.热量
C.水分D.土壤
答案 1.B 2.C
下图为“由赤道到北极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自然景观是( )
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D.针叶林
4.该图所示内容的主题应是自然带的( )
A.植被高度变化B.干湿度地带分异
C.纬度地带分异D.垂直分异
答案 3.D 4.C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5·安徽文综,23
2015·天津文综,5
2015·广东文综,3
2014·大纲全国文综,4
该考点往往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或相关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自然带的判断及其分布规律。
考向一 结合区域位置考查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2014·大纲全国文综)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第1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 A
解析 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K岛位于马来群岛,岛上植被属于热带雨林。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区域图、区域气候特征统计图
判断某地的自然带类型
依据气候判断
考向二 结合气候或植被分布图考查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2015·天津文综)读下图,回答第2题。
2.结合上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
A.水系的分布特征B.地形的东西差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D.矿产的分布特点
答案 C
解析 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其对应的自然带——热带荒漠带,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
3.(2015·广东文综)有文献表述:
“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答案 A
解析 文献表述的是地球上因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的纬度地带分异,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A正确;从阿尔卑斯山的山麓向上是垂直地域分异,因此B错误;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是干湿度地带分异,因此C错误;塔里木盆地出现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分异,因此D错误。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区域气候图、区域植被分布图或文字材料
该区域要素变化符合哪种规律;依据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推断缺失的自然带
按基本原理判断分析,抓住自然带的更替方向和延伸方向
考点二 垂直分异规律
读“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忆下列问题。
(1)图示垂直分异形成的基础是水热状况差异。
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一般是先增多后减少。
(2)山地的垂直带谱与其基带所在纬度向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谱一致。
(3)影响垂直分异规律的因素有山地所处纬度和山地的相对高度。
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4)从图中可知该山南坡为阳坡,南坡为迎风坡。
方法技巧
比较两坡热量时可画水平线作参考,比较两坡上同高度点的自然带差异。
1.山地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
一般来说:
温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
降水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地形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高
补充点拨
同一座山脉影响雪线的因素中,温度和降水的作用结果相矛盾时,降水起主导作用。
3.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
(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纬度地带的变化规律。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4)同一自然带:
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5)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方法技巧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方法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纬度地带的变化规律。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
(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5)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
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
(2018·广州质检)读“我国甲、乙两山地东南坡植被对比图”,回答1~2题。
1.甲山东南坡植被类型比乙山东南坡植被类型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山海拔较乙山高
B.甲山降水较乙山少
C.甲山坡度较乙山小
D.甲山纬度较乙山高
2.乙山可能位于( )
A.河南B.湖北
C.安徽D.广东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与乙山相比,甲山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和马尾松林,缺少南亚热带季雨林,说明甲山纬度高,乙山纬度低,故选D。
第2题,乙山山麓自然带为南亚热带季雨林,可知该山应位于我国亚热带南部,结合四个选项可知,河南位于暖温带,湖北和安徽位于北亚热带,所以乙山可能位于广东,选择D。
托木尔峰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的西端,是天山的最高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较为完整。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托木尔峰南坡雪线不断上升。
下图为“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处自然带的名称最可能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荒漠带
C.温带草原带D.山地灌木林带
4.该山峰水热组合条件最好的地区是( )
A.南坡2000m左右B.南坡2500m左右
C.北坡1500m左右D.北坡2500m左右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图中①处自然带位于山脉南侧的山麓地带,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降水少,属于温带荒漠,所以说①处自然带的名称最可能是温带荒漠带,选择B。
第4题,该山峰水热组合条件最好的地区是山地寒温带针叶林,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北坡2000米到3000米之间,选择D。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7·全国文综Ⅰ,37
2016·全国文综Ⅰ,10~11
2015·山东文综,9~10
常以某山地自然要素的变化为背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地理要素的垂直分布及成因等。
考向 以统计图考查垂直方向的要素变化与自然带更替
(2016·全国文综Ⅰ)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图中磷的累积量在4000米到4500米处最大,四川西部山地该高度自然带应为高山草甸带。
第2题,由图可知,2000米到3000米处,磷的累积量相对较少;相对磷高累积区,该地海拔低,气温高,不利于累积,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磷的累积量与生物生产量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的积累,所以C项正确;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的积累,所以D项错误。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自然带或地理要素随高度变化的统计图;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某处自然带的名称;比较两坡或两高度的水热差异
按照垂直方向的水热变化规律推断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答案 C
解析 只有雪线随季节变化明显,其他垂直自然带的界线基本没有季节变化,A项错误。
由图知,针叶林带的上界北坡比南坡高,B项错误。
降水为雪线分布的主导因素,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C项正确。
南北坡基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拔(热量),由图知,北坡海拔较高,南坡海拔较低,海拔高度是基带差异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看两头,比中间,数带数”(以北半球为例)
(1)看基带:
从基带中解读气候和纬度信息。
(2)看山顶:
从最高自然带中解读海拔和相对高度信息,大致判断山体纬度范围。
例如:
若顶部自然带与基带接近,说明该山地位于高纬,或属于中低纬度的低山,相对高度不大。
(3)看中间:
同一自然带在南北坡分布高度的差异体现了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东西坡的差异体现了降水的差异。
若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比北坡高,说明热量是主导因素。
若同一自然带在北坡分布比南坡高,第一种解读是北坡水分条件好,原因是北坡气温低,蒸发弱;第二种解读是北坡受到了高于南坡的高原地形(热岛效应)的影响,例如喜马拉雅山。
(4)数带数:
若南北坡自然带数量差别较大,则自然带少的北坡山麓地势较高,可能为高原,例如喜马拉雅山。
若山腰处北坡比南坡多一森林带,则反映了北坡降水多,例如天山。
(2018·赤峰质检)下图示意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分布。
读图,完成1~3题。
1.该山体可能位于( )
A.横断山区B.天山
C.喜马拉雅山D.南岭
2.该山体垂直带谱( )
A.东、南坡带谱比西、北坡复杂,是因为山麓气候类型存在差异
B.西坡草甸带比东坡的海拔高,是因为西坡比东坡更湿润
C.北坡冰雪带下限比南坡低,是因为山顶地形起伏比较小
D.东坡冰雪带下限比西坡低,主要是因地处夏季风迎风坡
3.该山体①②③自然带分别是( )
A.草原带、针叶林带、硬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C.灌丛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D.灌丛带、落叶阔叶林带、季雨林带
答案 1.A 2.D 3.C
解析 第1题,从图中东、南坡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可判断该山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北坡山麓的海拔比东、南坡高,只有横断山区内的山脉符合条件,A对;天山所在地区纬度高,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山麓地带的植被是荒漠,B错;喜马拉雅山北坡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与图不符,C错;南岭纬度低、海拔低,D错。
故选A。
第2题,东、南坡带谱比西、北坡复杂,是因为山麓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大;东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充足,自然带分布海拔较低;北坡冰雪带下限海拔较低,主要是因为地处阴坡,且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故选D。
第3题,随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改变,垂直自然带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针叶林带、草甸带更替,常绿阔叶林带和针叶林带之间会出现针阔叶混交林过渡带,针叶林带和草甸带之间会出现灌丛过渡带,B错、C对;硬叶林带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在该地不可能出现,A错;季雨林在热带季风气候区,D错。
故选C。
下图为“内蒙古地区主要名山植被垂直带谱”。
读图回答4~6题。
4.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带应为( )
A.落叶阔叶林带B.荒漠带
C.高山灌丛带D.山地针叶林带
5.贺兰山乙植被带只分布在东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D.海陆分布
6.黄岗梁与贺兰山西侧地区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B.盐碱化
C.石漠化D.红漠化
答案 4.A 5.B 6.A
解析 第4题,甲位于阴山的草原带上部,山地针叶林下部,对比选项中应为落叶阔叶林带。
第5题,贺兰山的东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而形成山地针叶林带;而西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不能形成山地针叶林带。
第6题,黄岗梁的西坡基带为草原带,贺兰山的西坡基带为荒漠带;由于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且当地过度放牧,故荒(沙)漠化严重。
考点三 地方性分异现象分析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忆下列知识。
(1)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其原因是南半球对应纬度大部分是海洋。
(2)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带,其原因是地势高,热量和水分不足,不能形成热带雨林带。
(3)美洲大陆西海岸的自然带南北延伸呈条带状,其原因是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4)南美洲40°S以南的大陆东岸为温带荒漠带,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其原因是大陆西岸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大陆东岸为背风坡,降水少。
地方性分异及其成因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
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
地形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该地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大陆西岸是寒流,降温减湿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流经,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水分
昆仑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2018·银川质检)弗雷泽岛(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
岛上分布着沙漠,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弗雷泽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由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B.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C.是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而形成的
D.是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
2.弗雷泽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 )
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被种子传播至此 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 ③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弗雷泽岛位于澳大利亚东侧,是数百年前由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共同作用而形成的,A正确;与气候变暖和迁移农业无关;大陆东岸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第2题,该地纬度较低,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被种子传播至此,①正确;澳大利亚东北部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遇大分水岭地形抬升形成迎风坡的影响,多地形雨,③正确;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④正确。
下图为“月牙泉地区景观图”。
完成下题。
3.月牙泉附近出现的绿洲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 D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4、6
2013·北京文综40
(2)
该考点常以区域自然要素分布图为载体,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非地带性因素及其影响。
考向 结合区域图考查地方性分异现象及成因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读下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地形
C.纬度位置D.洋流
2.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位于45°N,位于西风带,距海较近,西侧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植被较好,东侧为山地背风坡,降水少,为高原荒漠。
所以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第2题,该区域山脉西坡山麓距海近,是迎风坡,降水较多,为森林带,D项错误;45°N处为温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位于亚热带,A、B项错误;针阔叶混交林属于温带植被,与该地纬度位置相一致,C项正确。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区域植被分布图;区域地形图
某地的自然带是什么;某自然带的成因是什么;两地自然带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洋流知识分析判断
课时作业
(2018·湖南岳阳华容一中月考)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D.洋流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读图,图示自然带的分布形态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体现了自然带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项正确。
第2题,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受沿岸寒流影响,沿岸气温较低,D对;地形、大气环流和太阳辐射不是其分布纬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
(2018·郑州一中月考)下图中,甲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在甲图中,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
A.受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B.受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4.在乙图中,B处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B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A处的苔原植被处于亚寒带针叶林植被之中,应该是由于地势起伏而形成的,属非地带性现象。
第4题,B处东西两侧均为温带荒漠、半荒漠,说明其距海洋远,降水少,由于B处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形成丰富的灌溉水源,滋润了土地,B处形成草原。
(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回答5~6题。
5.按高纬到低纬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甲—丙—乙
6.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