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5213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docx

《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docx

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

挑战与课题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旨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如何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或者育人目标体系,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中去,进而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与价值,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就是要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并基于此改进课程实施,推进教师培训,指导考试评价,渗透到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去。

 

  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是基础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标准是指导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构旨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将核心素养纳入并深化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去,尤其是融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

   

(一)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首先要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

根据国际课程改革的经验,现代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四个部分:

一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即描述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落实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二是内容标准,即规定学生在具体学科领域应知道和掌握的知识技能等;三是教学建议,也称“机会标准”,即为保障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包括课堂讲授内容的结构、组织安排、重点处理及传授方式,还有学校公平性、教育资源的分配、学习环境的创设等;四是质量标准,即描述经历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继续接受教育、适应未来社会等方面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和程度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贯彻核心素养的要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一定是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每一门学科需要根据本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结合本学科的内容与特点,提出该学科实现本学段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同时要体现本学科特色。

第二,内容标准和机会标准是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保证。

各学科需要结合本学科、本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来安排学科知识,并且要根据素养培养目标和学科内容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第三,质量标准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

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通过将核心素养与质量标准紧密结合,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了内容标准后还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监测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并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理清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素养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养建立的,而非基于学科知识体系建立。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养不是仅靠某一个学科就能够培养的,而是需要借助多学科、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

核心素养推动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从人的跨学科能力出发,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合,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当前,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基本形成,将它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则需要各个学科根据核心素养体系和本学科特点,研制学科核心素养,并把它贯彻到学科教学当中。

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是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指标直接分解到不同的学科之中,特别强调跨学科的统整性,既可以明确地看到如何通过不同课程的合力共同培养出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看到不同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侧重。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核心素养是以整合各个学科共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在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时,需要重视学科融合的思想、摆脱分科解构的思路,否则容易导致各学科抛开总的核心素养框架,各搞各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把学生核心素养拆解为一个个与学科特定内容直接挂钩的零散部分,“各门学科之间的边界不应当是刚性的、僵化的,而是软性的、互通的。

超越了这个底线,无异于否定了核心素养本身。

一个严重的后果是容易导致分科主义思潮泛滥”。

这样核心素养就变了质,发挥不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学科整合的作用。

   (三)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必然是相对宏观且宽泛的素养。

学业质量标准则主要界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和程度要求,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具体学段和具体学科中的体现。

 

  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置教育质量评估的目标、内容和手段,是各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落实与推进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当前,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其课程标准中均有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质量标准或能力表现标准,而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主要是对课程内容的界定,虽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角度对课程进行了说明,但主要对学什么、学多少讲得比较详细,大部分学科对学到什么程度的要求不明确,难以量化、分级,缺乏明确、具体的能力表现标准,导致各地、各校评判教育质量的标准不一致。

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将学习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完善现行课程标准,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参照国际经验及其发展趋势,我国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发需要根据各学段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具体水平和程度,并进一步丰富质量评估内容和手段,以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地反映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

 

  改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是根本 

  课程实施是指将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

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是保证融入核心素养后的课程标准落实到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基于核心素养改善教材编写结构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能清楚明确地指引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回顾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教材改革也伴随其中,其中一大改革是改变以往的单一教材局面,各个地区、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教材,不同出版社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出版领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

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引教师课堂教学是教材必须发挥的作用。

应该看到,教材的改革调动了教材编制者的积极性,他们带着自己对新课程和教学理念的理解,将其转化为教材内容,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推进核心素养进入教学实践中,需要在教材编写时突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导向。

一方面,教材编写要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应在编写中体现培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引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教材要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尤其是编写“科学、社会、艺术”等跨学科教材时,更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科之上的综合素养。

编写单一学科的教材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科素养,为综合能力素养的生成提供学科支持,而不是仅盯着学科知识,忽视人的整体性。

   

(二)基于核心素养改善教师教学方式 

  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系列研究,鼓励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开发更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模式。

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

具体而言,需要体现以下三个着力点。

 

  第一,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注重营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finitionandSelectionofCompetencies:

TheoreticalandConceptualFoundations,DeSeCo)项目中指出,核心素养着力解决的是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之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

传统教学以学科知识点为核心,传授的知识往往过于抽象,难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往往更加复杂多元,教师教学中需要注意把抽象问题与真实情境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

 

  第二,由“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中心”,培养学生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

学科知识在学生学习和成长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学生的智能、品德、价值观都打上了学科的烙印,这个过程就是学科素养形成的过程。

然而,目前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教学,弱化了由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过程。

要扭转知识本位的思想,就一定要在把知识转化、内化和升华为能力与素养上下足功夫。

“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应该能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

”所以,教师需要确立“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思想。

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

 

  第三,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把教学中心由“教”转向“学”。

教师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之上,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开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关注学生问题生成、实践、操作、思维转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指导并促进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学习探索,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实践和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放手让学生自学。

 

  促进教师理解核心素养是关键 

  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

在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三维教育目标等,已经体现在2011年的新课程标准中,但是对广大一线教师培训力度还不够,其领会和理解不够深刻,难以将这些观念贯彻到教学当中。

在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确立后,要想真正将其落实到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转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一)研制并建立通用的教师能力和资格标准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顺应新的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这个学习共同体当中的教师应有的专业技能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制相应的教师通用能力和标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转化效率的重要举措。

2005年,欧盟通过并发布通用的教师能力和资格标准,来支持国家或区域一级的决策者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这里的通用教师能力,也可以认为是教师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素养、教学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人际关系、跨文化和社会素养、公民素养、创业精神、文化表达。

 

  

(二)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指南配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以及新课程标准的修订,需要抓紧研制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指南。

当前,在教师职业发展指南中加入核心素养已经具有一些国际经验。

美国在指导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一共发布了三份报告,其中,《专业发展:

21世纪核心素养实施指南》用于指导具备评价策略的州领导、政策制订者或地区和学校领导推动21世纪核心素养的实施;《21世纪的教师专业发展》用于帮助教师或校长将21世纪核心素养整合进课程与教学;《职前教师的21世纪知识与技能》,由美国师范教育学院协会与美国国家教育部联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基金会、苹果、思科、戴尔、微软等大型企业以及国家教育协会所组织成立的21世纪素养联盟(ThePartnershipfor21stCenturySkills,P21)协作发布,用于指导职前教师了解和促进21世纪核心素养。

只有促进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鼓励他们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方法,才能将核心素养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

 

  基于核心素养指导考试评价是抓手 

  学生核心素养推进了教育结果导向的教育改革。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给教育质量评估领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可以说,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不仅催生了教育评价理念的改革,还为教育评价内容和指标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考试评价推进基于核心素养考试评价改革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

学业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根据核心素养体系研制的学业质量标准,主要内容是规定学生在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考试评价较传统的考试有较大的优势。

一方面,学业质量标准不再是基于学科内容的表现标准,而是基于能力和素养的标准。

传统基于考试大纲进行的考试评价,由于评价的导向性,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抛开课程标准,单纯依照考试大纲进行教学。

而没有考试大纲,考试评价似乎又缺乏了指导依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学业质量标准是课程标准的一部分,它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能够反映学生要达到的表现标准,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考试评价,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利用基于核心素养建立起来的学业质量标准指导教育评价,可以促进评价打破学科限制,使跨学科能力的综合评价成为可能。

例如,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素养之一,在科学、数学、社会等学科当中都有体现,学业质量标准可以结合各个学科制订这一素养的分级能力表现,以实现素养和能力的评价。

 

  

(二)从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的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改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近年来,教育考试工作者对考试评价,特别是中高考等影响范围广、程度深的高利害测验,进行了大量改革工作。

测验技术和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已经趋于成熟,标准化测验流程、作文评分误差控制和考试命题管理也日渐规范化。

然而,认真反思近些年中高考的测验内容和命题质量,题目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素养,是否能够考查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恐怕还需要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

 

  考试内容的改革,需要真正实现从知识衡量转向对能力和素养的考查。

例如,要根据各学科考查的素养目标,列出考查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双向细目表,编制学科能力素养结构图,并对每一道试题进行能力功能定位;命题时需要注意试题素材选取的真实性,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实际,力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解决问题;题目难度和时间要合理配置,减少大量计算和记忆的题目,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维空间,鼓励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答案;对于测验的结果,还要深入挖掘分数之下所隐藏的学生认知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创新评价手段和方法保障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给考试领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

传统的考试测验方法在内容和表现上过于单一,命题时不仅未能充分考虑学生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纸笔考试方式本身也会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在真实情境下测查学生问题解决、创新以及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需求。

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要创新考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

 

  当前,许多新的评价方法逐渐应用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当中,这些方法对于我们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进行学生学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法。

一是基于大规模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前者主要依照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考查;后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心状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查。

二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

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修养、身体形态机能、好奇心、求知欲、潜能发展等在大规模纸笔测试中较难准确获取的信息,可以通过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方法更好地获得。

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外,探索其他更多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并且有效利用评价结果,仍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走进新课程》资料查找目录

序言

1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通过课程来体现、实施。

P1

2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

3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p2

①知识传授——积极主动学习态度

②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③内容繁难偏、书本化——生活、趣味、经验

④主动学习、参与、探究、动手⑤评价促进教师、学生、教学实践的发展⑥三级课程管理。

4综合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5加强德育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渗透。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2

1“知识经济”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提出。

2基础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P7李岚清、邓小平的话

3各国课改的共同趋势。

P8政府参与;协调与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目标……………………………………………………………………11

1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p11

2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转变课程功能;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联系;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建立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调整……………………………………………………………………17

1课程的类型p17

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自的主导价值。

P17

3现行课程结构的不足p18发展单一性——多样化科目之间比重失衡——均衡化

4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p18-19

5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各自体现p19(结构上的三大基本特征)

6整体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p22一贯强调了连续性和顺序性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25

1分科课程的优点p25三点

2分科课程的缺陷p25概要阐述

3分科课程的特点p25①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②内容选择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综合性

4综合课程类别p26综合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者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不同学科的互相整合。

5实施综合课程注意点p28

综合实践活动………………………………………………………………………28

1综合实践活动阐述p28和序言p3一样

2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p29

3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p29(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本质特性);自主性)

4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p30-31(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的重要手段更是实践探究的重要内容)

5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p32

6有效综合实践活动的遵循原则p32

7“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和课程的关系p34

8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原因/p35

9“研究性学习”课程注意问题(其中六”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p37

10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p38

11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点p41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优秀传统

12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p44三个承接任务

“绿色证书”教育…………………………………………………………………46

1农村的”绿色教育”证书是”三教统筹”

三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49

1课程标准的定义/课程标准的内涵/课程标准的功能/p49

2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p50

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p51

4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的转变p52(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关注教师教学向关注课程实施;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新课程标准的结构…………………………………………………………………53

1目标陈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

2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

3新课程标准的特点p61五点

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65

1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P65

2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是课程标准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方法论基础。

其核心是采取了行为目标陈述的方式。

P82

3由能力目标来主导教学内容,在组织方式上呈现为“网络化”。

“网络化”,指内容和目标相交织,“课程目标”“专项内容”“内容目标”三个层级相交织的整合方式。

作为内容目标体系,它的内在关系具有显著的特点。

P84

4由能力目标来主导教学内容,在操作方式上呈现为“行为化”。

“行为化”指对内容目标的具体操作提出行为要求和指导,一操作行为的实施否作为衡量的标准。

P85

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意义……………………………………………………………………111

1课堂教学依旧是我中小学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P111

2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改革观念,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观与学生观……………………………………………………………………113

1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p113p114

2过去的教学观p114

3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p115-116

4教学重过程。

教学结论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

教学过程指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

P117

学生学习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5教学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p118

孔子说: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时教学活动一条基本规律。

6新课程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7人?

独立意义?

(独立的头脑,学习主体,责权主体)p122

8师生关系包括:

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P122

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努力(尊重,民主,发展)p123

新型师生情感关系(真心对待真心爱护,展现魅力品味喜悦,完善个性展现魅力)(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p124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124

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p125-128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上——行动研究——课程开发——社区型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师生关系:

尊重,赞赏;教学关系:

帮助、引导;对待自我:

反思;与其它教育者:

合作<与家长的关系>)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经验理论化。

学习方式……………………………………………………………………………130

1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单一、被动——多样、主动)p130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价值观、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2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p131-133

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