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帮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创业的工作情况汇报.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500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市委帮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创业的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团市委帮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创业的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团市委帮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创业的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团市委帮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创业的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团市委帮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创业的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市委帮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创业的工作情况汇报.doc

《团市委帮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创业的工作情况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市委帮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创业的工作情况汇报.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市委帮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创业的工作情况汇报.doc

团市委扎实开展帮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创业工作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民创业的重要部署和团省委关于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的工作安排,团市委通过争取创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能力、健全创业服务等措施,以促进青年自主创业为总体目标,以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村青年为重点群体,启动实施创富宿州“1533”计划,即依托一个平台:

安徽(宿州)青年创业园建设;通过开展五项活动:

举办创业大赛、开展创业导师“1+X”结对帮扶、征集创业“金点子”、评选创业之星、创建“启航智富青年汇”,统筹做好创业贷款发放、创业技能培训、创业观念引领等三方面基础工作,力争培育100名创业青年、孵化100个创业项目、帮扶100家创业企业。

一、主要做法

(一)依托一个平台,打造创业高地

依托宿马园区的中小企业创智物流园,全力推动以创业扶持为主的安徽(宿州)青年创业园,为创业企业提供咨询、场地服务、行政审批、经营孵化、资金扶持、创业指导等全程“一站式”服务。

紧紧围绕产业布局,结合实际,优先引进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软件及动漫产业、电子商务、网络购物新型流通业等;着力扶持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突出园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器功能。

依托团属组织网络和有效载体,向创业园推荐入驻项目。

按照“政府扶持、属地管理、部门指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借助社会资源、以多种形式建设各类青年创业园(孵化基地),倡导民营资本冠名孵化园区。

同时,进一步完善青年创业网络服务,通过发布创业动态资讯,实时收集筛选有关扶持青年创业的政策信息,为创业青年提供政策查询和智能提醒服务;通过网上留言咨询,探讨解决创业难题;通过发布个人创业感想,展示创业风采。

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二)开展五项活动,激发创业活力

1.举办首届青年创业大赛。

联合多家单位每年11月份举办“创富宿州行—青年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可免费入驻青年创业园区,享受优惠的创业扶持政策和优质的创业孵化服务;可提供包括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小企业法人贷款等融资支持;可通过大赛合作媒体立体式宣传,提升项目知名度或拓展销售途径,获得最有效的媒体营销。

通过创业大赛,积极搭建创业者展示成长和投融资对接平台,建立青年创业项目库、人才库,优化青年创业环境,提高青年创业成功率,激发全社会关心青年创业的热情,促进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2.开展创业导师“1+X”结对帮扶。

从市青联委员、市青企协会员和全市知名企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科技专家以及其他领域精心挑选近100名的有经验、有技术能向创业者提供志愿帮扶、义务咨询服务的人员组建导师团。

通过创业讲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现身说法、定期见面或通信联络等方式,为青年创业提供项目论证、业务咨询和决策参考。

在此基础上,与创业青年开展“一对一”或“1+X”结对帮扶,做好重点扶持对象的跟踪服务,着力解决青年在创业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提高青年创业能力。

鼓励创业导师对有潜力的创业项目进行直接进行投资,重点跟踪帮扶、结对指导。

3.征集创业“金点子”。

联合有关部门,面向社会各界尤其是大学生征集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向导,具有一定的产业开发价值和商业价值,体现宿州本土特色,具有规模小、门槛低、可操作性,既针对初始创业、又适合二次创业的以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文化传媒、文化创意、信息咨询、服务行业等领域为重点的创业“金点子”。

通过项目海选、初审、初赛、复赛、决赛等不同程序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对征集到的创业“金点子”,按其实用性、可行性、创新性,筛选出适合个人创业或企业发展有推广价值的列入创业项目库进行宣传推广,免费推荐给各类创业者;对符合扶持条件的获奖项目,可优先申请创业扶持政策。

4.开展“宿州市创业之星”评选表彰活动。

联合有关单位,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向社会发布“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的评选范围、评选标准、评选办法等信息。

每年评选市、县级创业之星100余名。

活动采取自下而上,从全市范围内进行个体经营、创办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辅导基地的城乡各类成功创业者,尤其是失业职工、农民工、妇女、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成功创业者中,通过组织推荐、同行推荐、个人自荐方式产生候选人。

围绕创业带动就业的主题,选取那些具有创新创优创业精神、带头致富、经济效益好的,那些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社会公信度高的,那些诚实守信、照章纳税、积极承载就业的创业典型,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强化创业事迹宣传,大力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在全市推动形成积极投身创业、支持关心创业的浓厚氛围。

5.创建“启航智富青年汇”沙龙。

邀请市内外创业领军人物、创业标杆、精英企业家、中小微创业者、风投公司、金融机构、媒体人士参与活动,通过主题演讲、高峰论坛、圆桌对话、圆桌会议、专题讲座、主题研讨等形式,促进全市范围内青年创业者间的学习和交流、投资与创业的合作对接;在活动会场设展览区,参会成员可展示成熟的创业项目,吸引企业家、金融机构和风投公司对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开展投资与合作,打造创业项目合作和融资的平台,激发创业青年的创业激情。

(三)做好三项工作,夯实创业基础

1.加大青年创业资金扶持。

继续联合邮储银行、农信社等多家商业银行,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推动青年创业贷款不少于1亿元。

用足用活皖北地区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注重财政贴息资金的放大带动效应,鼓励更多的青年参与创业行动,切实帮助青年创业节约贷款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积极推进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促进评定结果转化,全年评定500余户。

重点推荐青年创业典型以及各级青企协、青创协会员,为其创业争取小额贷款,帮助他们解决创业启动、发展资金难题。

2.实施青年创业技能培训。

组织引导各类青年参加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提升培训对象的创业能力;受培训对象至少掌握一项创业技能,学会一门生产技术,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生产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已有培训规模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劳动、教育、农业、财政等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返乡大学生、青年农民工培训投入;积极发挥农村经合组织、社会办学机构、高校团学组织、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团校、青年中心、青少年宫、团属青年培训(活动)中心等阵地,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年创业技能培训。

每年开展组织青年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近10000人。

3.增强青年创业意识。

以树立创业观念为主题,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活动,通过举办创业动员会、创业大讲堂等,在团员青年中唱响创业主旋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自觉走自主创业之路。

以弘扬创业精神为主题,利用网站、简报、微信等团属阵地广泛宣传创业理念、创业知识、创业典型,引导青年转变择业观念,增强自主创业意识。

以激发创业热情为主题,开展“青年企业家进校园”、“我的中国梦青年创业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邀请创业成功的优秀青年企业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典型,为在校大学生作创业事迹报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激励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每年举办创业事迹报告会20余场,直接参与青年近10000人。

(四)实现三百目标,放大创业效应

1.培育100名创业青年。

面向广大城乡青年、返乡大学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等重点群体,每年重点培育100名创业青年,并推动纳入各级党政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吸入各级青年创业组织。

2.孵化100个创业项目。

按照创业项目“符合国家和宿州发展产业政策,有合法的专利、科技成果或专有技术,雏形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技术含量、市场前景看好”的标准,每年重点孵化100个创业项目,并建立跟踪服务机制。

3.帮扶100家创业企业。

通过建立团干部联系点制度、组织帮扶企业积极参加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倾听心声共促发展”活动,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探索寻求支持新路径。

每年重点帮扶100家创业企业。

二、面临问题及建议

日前,团市委对我市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创业情况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创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多为资金短缺、经验不足、政策信息缺乏等。

面对青年创业者遇到的这些问题,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更好地带动促进青年成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一)优化青年创业环境,为青年创业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青年创业扶持政策应以激励创业冬季、减少创业障碍、改善创业环境、保护创业者权益为基本目标,为青年成功创业创造条件。

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加大对现有青年创业落实力度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青年创业中的困难,将国家现有的再就业优惠政策普及到青年创业人员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人员。

同时不断增加新的扶持内容,在提供创业场所、创业投资和融资等环节为大学生村官及返乡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

(二)整合社会帮扶资源,为青年创业提供系统的帮扶平台

青年创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都是形成青年创业扶持平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建立以政府牵头,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人事、工商、税务、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部门和组织共同参与的开放性、综合性的青年创业服务综合体系,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拓宽青年参与创业政策制定的渠道。

可在全市范围内构建起集青年创业技能培训、项目开发、专家指导、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为一体的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共同搭建全社会面向以大学生为主题的青年创业的帮扶平台。

(三)厚植青年创业文化,为支持青年创业的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对青年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实践精神的培养以及创业失败后的心理调适都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一是培养成功的青年创业典型,利用各种形式和载体大力来战歌颂创业、倡导新型就业观念,营造鼓励和支持青年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引导和激励更多的青年走创业发展之路。

二是加强青年创业问题研究。

科学认识青年创业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吸取国内外做法,总结积累各地青年创业实践经验,为推动青年创业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