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金秋时节
课题
单元先导课/精读引领课《古诗三首》/精读引领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精读引领课《秋天的雨》/略读整合课《听听,秋的声音》/拓展阅读课/表达训练课/达标提升课
教学随记
教学
目标
1.运用归类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37个字,会写39个字,做到横平竖直。
2.能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
4.背诵、默写古诗,初步掌握理解诗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5.理解课文重点语段,初步认识中心句,学会抓关键词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6.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秋天的美好。
7.学习写日记,注意日记的格式,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整合
内容
丛书课文:
《秋之神韵》《秋的原野》《秋天的歌》《秋天的枫叶》《秋天》《金黄的树叶》《红叶的旅行》《霜的工作》
丛书古诗:
《秋词》和《秋风引》
教学
流程
单元先导课
1、激发兴趣,明确主题
1.出示秋天的图片,请你们用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夸夸它。
2.浏览这一单元的内容,明确本单元要求学习的课文。
出示本单元课题《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
2、目标定向,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这四篇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1)初读课文,圈划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多读几遍,难读难认的词语做好标记。
(2)再读课文,画出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并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质疑问难。
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合作交流,点拨指导
设计闯关游戏,检查预习情况。
第一关:
小组合作学生字
1.借助助学单,同桌之间你指我认、我指你认,难读词语重点读。
2.分类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
(1)印着排列增添振动掠过抖动
(2)钥匙喇叭蟋蟀歌韵歌吟雨靴
(3)石径斜擎雨盖傲霜枝挑促织
(4)橙黄橘绿五彩缤纷飘哇飘哇扇哪扇哪
3.指名读,小老师领读,比赛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重点指导多音字“飘”和“扇”。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预设:
形近字归类识字法:
增--赠挑--跳哇--洼优--犹
形声字归类识字法:
棕、缤、抖、蟋、蟀
5.小组之间互相交流理解的词语,并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理解的。
预设: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如:
明朗、凌乱
(2)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如:
熨帖、五彩缤纷等。
(3)联系课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如:
石径斜、擎雨盖、傲霜枝。
第二关:
汉字书写我能行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狂、排、铺、票、盖、寒、臂、假
2.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都是横画较多的字。
总结书写规律:
横画要写的平稳,竖画要写的端正。
横平竖直,字就平稳端正。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铺”和“排”。
横画:
从左向右书写,要写的平稳,多条横排列时要注意长短变化。
竖画:
从上往下写,要写得端正,还要分清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区别。
悬针竖,落笔上重下轻,写出的竖上大下小而尖。
垂露竖,收笔回锋呈“垂露”状,写出来上下差不多大。
4.学生练写,注意书写姿势。
第三关:
课文朗读我最棒
1.小组交流喜欢的句段。
把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有困难的句子小组内共同解决。
2.出示生字较多和难读的句子。
(1)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的黏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2)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3)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4)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3.先自己读一读,再找同学读一读,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重点评价学生朗读是否正确、流利。
第四关:
课文内容知多少
1.《古诗三首》这三首诗写的是()季节的景色。
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主要描写()季节()的美。
金色的巴掌指的是()。
3.《秋天的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还有深秋中()的情景。
4.《听听,秋的声音》课文通过对秋天的()、()、()、()几种事物的声音的描写,赞美了秋天的美好景象。
四.总结提升,实现迁移
1.交流本课收获,评价学生闯关表现,评出闯关小能手。
2.阅读主题丛书“秋的踪迹”这一单元。
体会秋天的多彩与美丽。
3.搜集有关秋天的古诗资料,了解古人眼里的秋天。
精读引领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指生背诵描写季节的古诗。
2.检查预习,了解古诗的朗读情况,结合注释及课文插图初步交流诗句的意思。
3.找出读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1.理解诗题《山行》,简介作者杜牧。
2.分步明意,理解诗句。
(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
①借助注释及课文插图理解“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语的意思。
②补充填空:
一条石头小路()。
教师引导学生讲出句意。
③总结学习方法:
先解字词,再结合插图理解句意。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①指导学生看图或课件,启发想象,理解填空:
几户人家在白云()的地方。
相机理解“生处”这个词语。
②试着让学生自己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自学三、四句。
①根据学法指导,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教师深入学生,帮助指导。
②汇报交流,教师对重点处点拨。
抓住“坐爱”“枫林晚”“二月花”理解三四句。
3.展开想象,体会情感。
(1)听着音乐,随着老师的描述,想象一下这首诗描写了哪些秋日山林的景色?
引导学生把景物说具体。
(2)大家喜欢这幅美丽的秋山红叶图吗?
面对这么多的景致你想做些什么呢?
4.配乐诵读,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运用图文对照,展开想象,体会情感的方法自主学习《赠刘景文》。
1.出示图片或课件,观察交流:
(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
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
2.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
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2.选择其中一首诗展开想象,用语言描述一个美丽的画面。
第二课时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课件出示袁枚的《所见》,理解“见”字的意思。
2.《所见》写的是作者在夏天的树林里看到的和听到的景象。
那《夜书所见》这个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呢?
查字典理解“书”字的意思。
3.结合注释及插图初步理解诗句的内容。
2、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1.诗人叶绍翁在秋天的夜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在诗句中画出来。
2.结合插图,理解看到的景象(三四句诗)。
(1)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插图,说出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2)作者说“知有儿童挑促织”,那么小的蟋蟀在夜晚能看的见吗?
作者是根据那句诗推测出来的呢?
指导朗读——夜深篱落一灯明。
(3)想象画面。
练习用生动地语言描述儿童捉蟋蟀的场景,做动作理解“挑”字的意思。
(4)读三四句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展开想象,理解听到的景象(一二句诗)。
(1)交流诗句中诗人听到的声音。
(2)“萧萧”是什么意思?
(风声)这是秋风吹动梧叶发出的声音,一起读:
萧萧
(3)萧萧梧叶送来了什么?
给“寒”字组个词(寒冷)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
(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
(4)这秋风不仅吹动了落叶,还吹动了什么?
读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4.结合背景,体会情感。
(1)了解诗人创作背景。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
字嗣宗。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
生卒年不详。
诗人因家庭变故,10岁背井离乡,隐姓埋名,38岁仍没回过一次家乡,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
(2)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时诗人独卧江边小屋,听到萧萧秋风吹落树叶,触景生情,又会想些什么呢?
(自己童年时的伙伴)诗人除了想念自己的伙伴外,最想念谁?
(父母、亲人)
5.情感朗读一二句。
6.配乐吟诵,总结学法。
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运用查找资料,展开想象,体会情感的方法合作学习主题丛书《秋词》和《秋风引》这两首古诗。
1.这两首古诗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结合诗人的背景资料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自由朗读主题丛书《长安秋望》《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这两首古诗。
2.积累思乡的古诗,读给家人听。
精读引领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巴掌怎么会是金色的?
又怎么会铺满水泥道呢?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感受这一奇特、美丽的风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什么样的呢?
3.指名读课文,交流汇报。
4.资料补充,拓展法国梧桐的相关知识。
三、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1.课件出示秋风秋雨图,引导学生谈感受,发现落叶的美。
2.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自由朗读课文二至九自然段,思考:
“我”有什么新发现?
3.全班交流汇报。
啊!
多么明朗的天空。
指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明朗”。
总结方法: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出示图片。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作者是怎样描写水泥道的?
行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你的心情怎样?
感情朗读,赞赏美。
硬邦邦的水泥道铺满落叶,踩上去软绵绵的,可不就像地毯嘛,多么生动、富有诗意的比喻呀!
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理解“熨帖”、“凌乱”。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学习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词语“熨帖”“凌乱”。
总结方法:
结合课文插图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带着感受,想象画面读句子。
4在作者眼中,水泥道上凌乱自然的梧桐落叶就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增添了美,发现了这些新奇的美,作者是怎样做的?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读完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初步学习描述美。
文中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进行描写。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我还知道:
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总结方法:
恰当的比喻可以使我们的描写更富感染力,日后我们的习作中可以多多运用。
5.此时此刻,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6.其实,每一年秋雨过后,这条水泥道都会呈现这样的美景,为什么“我”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美呢?
7.“我”是怎样观察的?
(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上到下,由动到静,由整体到局部)
四、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1.秋天,上学路上的水泥道是优美动人的。
那秋天的原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主题丛书84页,读一读《秋的原野》,并完成自主学习单上的两个问题。
(1)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感受秋天原野的美丽景色。
(2)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贪婪”、“抹拭”、“瑰丽”等词语。
2.生读课文。
3.全班交流,交流画出的句子,谈感受并感情朗读。
五、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
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提示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展开想象描述美)
2.推荐阅读课本18页《阅读链接》。
精读引领课《秋天的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小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常听大人们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还没走远,秋天的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
板书课题。
二、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边读边思考: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画出相关的句子。
(2)秋天的雨是怎样的呢?
从每段中找出最有代表的那句话,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汇报
(1)课文是从颜色、气味、声音三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2)我们发现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总的讲这自然段的意思,这样的句子叫总起句,也叫这段的中心句,总起句能让我们更轻松地读懂整段话的内容。
抓每个自然段的总起句,再把这些句子连起来,很快地读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一)感悟“五彩缤纷”的秋色
1.默读第二自然段,要求:
(1)秋天到底给我们带来哪些颜色?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这些词语勾画出来。
(2)想一想,秋天的雨把这些好看的颜色都送给谁?
可以在书上画一画做做记号。
2.交流反馈。
3.秋天的雨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大师,浓浓的秋色在她的调色板上数不尽,道不完,想不想看看这些多彩的颜色和美景呢?
教师出示相应的课件。
4.这么多的颜色,你想用一个什么词形容?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五彩缤纷了吗?
你还知道哪些形容颜色多的词语?
我们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就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这是理解重点词语的好方法。
5.是啊,秋天的雨带来了神奇的颜料,把大地装扮得五彩缤纷,你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1)指名赛读、男女读,抓住“扇啊扇啊”指导朗读。
(2)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比喻句,作者通过一个动作和一个比喻句不仅把银杏叶写美,而且给写活了。
)
(3)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读读。
6.过渡:
秋天的雨用那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把万物描绘得如此美丽。
秋雨还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呢?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往下写。
出示图片,提示:
给了谁、像什么、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7.置身于这美丽的画卷中,最直接的赞美就是朗读,让我们在美妙的乐曲声中,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用我们最美的声音、最灿烂的表情,来赞美秋天的神韵吧!
(二)自主学习文中其他段落
1.刚才我们用想画面、感情读的方式来体会到了秋天的五彩缤纷,请小组合作,继续学习其他段落。
阅读学习提示:
(1)通过抓字眼,想画面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
(2)每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3)朗读比赛,每组推选一名代表。
2.汇报交流
A、体会气味的香甜
(1)你闻到了秋天的空气中有哪些味道呀?
(2)引导想象:
秋天可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香味?
引导仿照“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说说。
(3)这一段里面有两个字用的好?
好在哪里?
换词或是联系自身体验理解“勾住”
(4)让我们带着陶醉的心情再美美读一读文段。
B、演绎过冬的情景
(1)秋天的雨不仅带来了很多美丽的颜色和好闻的气味,她还挺会关心朋友呢!
她拿着金色的小喇叭,对朋友说什么呢?
勾画句子。
(2)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3)展示其他动物准备过冬的资料。
(阅读链接)
(四)总结
(1)秋天有绚烂的色彩,好闻的气味,动植物们都忙碌着迎接冬天,这一切都是秋雨带来的,怪不得第一自然段说——引读第一节(生读)
(2)学到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四、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过渡:
多么美的秋天呀,你们知道吗,秋天还有着别样的神韵呢,让我们打开语文主题丛书75页,一起去感受《秋之神韵》吧!
1.自由感情朗读,想一想,作者描写了秋天的哪些神韵?
2.圈出2-4.段的中心句,并标出来。
3.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把秋天的神韵描写的这么美的?
4.交流反馈。
五、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话要对美丽、丰收、欢乐的秋雨说?
2.秋天的雨是一首丰收的快乐之歌。
那么春天的雨、夏天的雨、冬天的雨又是怎样的?
透过四季的雨我们又能看到什么、闻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呢?
写一个季节雨景片段。
3.阅读主题丛书《秋天》《秋天的歌》和《秋天的枫叶》。
略读整合课《听听,秋天的声音》
一、激趣导入
秋天的雨,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田野,也闻到瓜果香甜的味道,你们知道吗,秋天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听听,秋天的声音》,板书课题。
2、依案自学,互动交流
1.出示助学单:
(1)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
(2)感知内容:
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你最喜欢哪种声音?
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3.互动交流
(1)刚才,我们已经和秋天的声音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了,现在,谁愿意用你的朗读再一次带领大家去听听,秋的声音呢?
(分小节朗读)
(2)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呢?
三、聚焦重点,品读提升
1.这么多美妙的声音,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找到你喜欢的那一节,再去读一读吧!
(小组互相说说自己喜欢的小节,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不论落叶和虫鸣,不论秋风还是雁群,都给我们带来了秋的信息,现在,让我们美美地齐读1-3小节,享受享受这醉人的秋天。
4.汇报交流自己喜欢的声音(朗读、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像什么?
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
(评价、鼓励)
(2)“瞿瞿”蟋蟀振动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里去呀?
蟋蟀在唱着“-------------”(朗读指导)
(3)在这美丽的秋天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了,大雁会对它的白云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
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呢?
(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这个词呢?
是呀,用嘴巴一遍又一遍的说就是叮咛,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和爱护。
(总结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
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农民伯伯的心里————-
(5)农民伯伯辛苦地播种、施肥,洒下了无数辛勤的汗水,面对这一颗颗绽开的谷粒,怎能不欣喜!
你能读出这种喜悦吗?
5.在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一起走进了秋,走进了这辽阔的音乐厅,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我们好好去听听,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呢?
(1)指名说(课件关于各种的图片)
学生说,教师引导学生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的方式来说。
(2)四人小组合作仿写,每人一段,合成一首诗。
(3)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四、类文整合,迁移运用
(一)总结学习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
(2)想象画面
(二)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面来阅读语文主题丛书88页《秋天》,以及其他文章,从这些文章中,你又读到了怎样的秋天?
篇目
作者
导读
提示
好词
佳句
运用
方法
我的
收获
《秋天的歌》
蝈蝈的叫声真神奇,它让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我能在文中标出来。
《秋天的枫叶》
边读边想象,那红叶纷飞,鸟儿飞舞的情景。
《秋天》
诗中,秋天到过很多地方,我能找出来。
1.学生自由朗读。
2.全班交流。
五、回扣主题,拓展延伸
1.孩子们,秋天把这么美妙的声音送给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真美呀!
你眼中的秋天又是什么样的呢?
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你也来试着画一画美丽的秋天吧!
2.继续阅读主题丛书中其他文章。
拓展阅读课《秋日童话》
一、激趣引入,推荐阅读
1.谁能说一说自己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指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几篇关于秋天的童话。
2.出示课题
《金黄的树叶》《红叶的旅行》《霜的工作》
二、阅读概览,初步领悟
1.发放助学单,明确阅读任务。
篇目
主要内容
好词佳句
我的体会
《金黄的树叶》
《红叶的旅行》
《霜的工作》
2.自由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助学单。
三、互动交流,赏析精彩
(一)交流学习《金黄的树叶》
1.指名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成果,师生讨论纠正。
重点指导:
“她的衣服太艳丽了,远远望去,就像一朵红云在金色的树海里漂动着。
”
想一想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人感受到穿红衣服的小姑娘的灵动与活泼。
)
2.在文中圈画出树叶和小姑娘的对话,认真读一读。
(用横线标出树叶说的话,用波浪线标出小姑娘说的话。
)
3.金黄的树叶为小女孩做了些什么?
4.大家想一想,春天来了,金黄的树叶要离开了,小姑娘为什么不舍得跟她分离?
(提示学生从小姑娘和树叶告别的段落中去寻找答案。
)
(二)继续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红叶的旅行》和《霜的工作》。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红叶在旅行途中给谁带来了哪些帮助?
用笔在文中圈画出来。
2.指生读圈画出的句子,汇报交流。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可做简单批注。
)
4.圈画交流。
(1)在《霜的工作》中“霜”的“工具箱”里有哪些“工具”?
用圆圈圈画出来。
(2)她用这些工具都做了哪些工作?
用笔圈画出来。
(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词语用圆圈圈出来。
)
(3)课件展示第四、五自然段,师生共同探寻答案。
“霜背起小箱子,动手工作了。
它把草叶和有些树叶涂成黄色,把有些树叶涂成嫩红色,更把有些树叶涂成暗红色。
它拿起一支大画笔,蘸着银白色来画田地,田地上就像落过小雪一般。
它拿起一支小画笔,也蘸着银白色来画人家的窗玻璃,窗玻璃上就有了非常美丽的花纹。
”
“它又用了剪刀剪开各种种子的壳,嘴里唱着:
‘你熟了,散播到各处去吧!
你熟了,散播到各处去吧!
’最后它到栗子树上,说:
‘栗子也熟了,我要敲开那些硬壳,让孩子和松鼠有栗子吃。
’它用了铁锤把一个个硬壳都敲开,棕色的栗子就在毛茸茸的屋子里露了出来。
”
5.拓展想象,想一想除了文中“霜”做的这些“工作”你还知道哪些“霜的工作”?
四、归纳提升,延伸阅读
1.总结归纳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1)明确阅读任务,通读文章内容。
(2)灵活运用多种圈点符号勾画出关键词句。
(3)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可简单做批注。
2.课后同学们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认真读一读《秋巫婆的树叶信》和《棉花戴着瓜皮小青帽》两篇童话。
表达训练课《写日记》
一、情景体验,激活储备
1.由《笑猫日记》引出话题,集体交流对日记的了解。
2.师生交流: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记录生活,留下回忆。
积累素材,提高文字功底。
教会我们发现生活,感悟生活。
二、尝试表达,探究方法
1.日记可以写哪些内容呢?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梦到的……
日记就是记下一天中自己的所见所闻,也可以记下自己在某方面的收获、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