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3182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案

11.1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过程与方法:

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几何的学习魅力

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前提诊测、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1、什么样的几何图形我们称之为三角形?

2、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教师例题引入)

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DEF;将△ABC沿BC翻折180°得到△DBC;将△ABC旋转180°得△AED.

议一议:

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得出:

≌△DEF,△ABC≌,△ABC≌.

(注意强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启示:

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   ,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前置作业、自主探究】(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1)下面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下列图形的位置摆放,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2)如图,

AB与AC,AD与AE是对应边,已知:

,求

的大小。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对有困难的小组指导)

2.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两名同学配合)

取一张纸,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纸样与三角板、完全一样.

3.获取概念

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就是.(要是把两个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就可以说明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

即:

全等形的准确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推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对应顶点:

、对应角:

对应边:

“全等”符号:

读作“全等于”

【小组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疑惑?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成果展示、答疑解惑】(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课堂达标、学以致用】(学生自主完成)

1、已知如图△ABC≌△ADE,试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2、如图,△OCA≌△OBD,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

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3、如图,已知△ABE≌△ACD,∠ADC=∠AEB,

∠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板书梳理】

 

【反思教与学】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前提诊测、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1、复习:

什么是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有些什么性质?

如图,△ABC≌△A′B′C′那么

相等的边是:

相等的角是: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教师问题引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慨念和性质,你想了解如何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吗?

【前置作业、自主探究】(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例1、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结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

△ABD≌△ACD.

证明的书写步骤:

①准备条件:

证全等时要用的间接条件要先证好;

②三角形全等书写三步骤:

A、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B、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C、写出全等结论。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对有困难的小组指导)

合作探究(周围同学配合)

三组对应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6cm、8cm、10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

a.作图方法:

b.以小组为单位,把剪下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这说明这些三角形都是

的.

c.归纳: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简写为“”或“”.

d、用数学语言表述:

在△ABC和

中,

∴△ABC≌

用上面的规律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判断,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所以“SSS”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依据.

【小组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疑惑?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成果展示、答疑解惑】(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用几何语言描述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ABC和

中,

∴△ABC≌

【课堂达标、学以致用】(学生自主完成)

1、尺规作图。

已知:

∠AOB.求作:

∠DEF,使∠DEF=∠AOB

2、如图,AB=AE,AC=AD,BD=CE,求证:

△ABC≌△ADE。

 

3、已知:

如图,AD=BC,AC=BD.

求证:

∠OCD=∠ODC

 

【板书梳理】

 

【反思教与学】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AS”条件,能运用“SAS”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前提诊测、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1)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一)的内容是什么?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教师问题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满足三个条件画两个三角形有4种情形,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边对应相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前两种情况已经研究了,今天我们来研究第三种两边和一角的情况,这种情况又要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两种情况。

【前置作业、自主探究】(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例1如图,AC=BD,∠1=∠2,求证:

BC=AD.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对有困难的小组指导)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1)动手试一试

已知:

△ABC

求作:

,使

(2)把△

剪下来放到△ABC上,观察△

与△ABC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

(二):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以简写成“”或“”)

(4)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

(二)

在△ABC和

中,

∴△ABC≌

3、探究二:

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通过画图或实验可以得出:

不全等

【小组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疑惑?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成果展示、答疑解惑】(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

(二)

在△ABC和

中,

∴△ABC≌

【课堂达标、学以致用】(学生自主完成)

1如图,AC=BD,BC=AD,求证:

∠C=∠D

 

2、如图,AC=BD,BC=AD,求证:

∠A=∠B

 

3、如图,已知OA=OB,应填什么条件就得到△AOC≌△BOD(允许添加一个条件)

 

【板书梳理】

 

【反思教与学】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前提诊测、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别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

各是什么?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教师例题引入)

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的四种情况中,我们研究了三种,今天我们接着探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呢?

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又分成哪两种呢?

【前置作业、自主探究】(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例1、如下图,D在AB上,E在AC上,AB=AC,∠B=∠C.

求证:

AD=AE.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对有困难的小组指导)

探究一: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1)动手试一试。

已知:

△ABC

求作:

,使

=∠B,

=∠C,

=B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把△

剪下来放到△ABC上,观察△

与△ABC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3)归纳:

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三):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以简写成“”或“”)

(4)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三)

在△ABC和

中,

∴△ABC≌

3、探究二。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是否全等

(1)如图,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与△DEF全等吗?

能利用前面学过的判定方法来证明你的结论吗?

 

(2)归纳;由上面的证明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四):

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以简写成“”或“”)

(3)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四)

在△ABC和

中,

∴△ABC≌

 

【小组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疑惑?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成果展示、答疑解惑】(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四)

在△ABC和

中,

∴△ABC≌

【课堂达标、学以致用】(学生自主完成)

1已知:

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AO=∠CAO,BE⊥AC,CD⊥AB,相交于点O,AB=AC,求证:

BD=CE

 

2、

如图,在△ABC中,∠C=2∠B、,AD是△ABC的角

平分线,∠1=∠B,求证AB=AC+CD

 

【板书梳理】

 

【反思教与学】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并能灵活选择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体会探索数学结论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教学重点:

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前提诊测、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

(2)、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斜边是

(3)、如图,AB⊥BE于B,DE⊥BE于E,

①若∠A=∠D,AB=DE,

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用简写法)

②若∠A=∠D,BC=EF,

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用简写法)

③若AB=DE,BC=EF,

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

④若AB=DE,BC=EF,AC=DF

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教师问题引入)

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前置作业、自主探究】(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如图,AC=AD,∠C,∠D是直角,将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你能说明BC与BD相等吗?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对有困难的小组指导)

(1)动手试一试。

已知:

Rt△ABC

求作:

Rt△

,使

=90°,

=AB,

=BC

作法:

(2)把△

剪下来放到△ABC上,观察△

与△ABC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到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方法

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简写成“”或“”)

(4)用数学语言表述上面的判定方法

在Rt△ABC和Rt

中,

∴Rt△ABC≌Rt△

(5)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所以不仅有一般三角形判定全等的方法“”、

“”、“”、“”、还有直角三角形特殊的判定方法“”

【小组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疑惑?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成果展示、答疑解惑】(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用数学语言表述上面的判定方法

在Rt△ABC和Rt

中,

∴Rt△ABC≌Rt△

【课堂达标、学以致用】(学生自主完成)

1、如图,△ABC中,AB=AC,AD是高,

则△ADB与△ADC(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用简写法)

2、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有()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3、如图,B、E、F、C在同一直线上,AF⊥BC于F,DE⊥BC于E,

AB=DC,BE=CF,你认为AB平行于CD吗?

说说你的理由

答:

AB平行于CD

理由:

∵AF⊥BC,DE⊥BC(已知)

∴∠AFB=∠DEC=°(垂直的定义)

∵BE=CF,∴BF=CE

在Rt△和Rt△中

∴≌

()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板书梳理】

 

【反思教与学】

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体会探索数学结论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前提诊测、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什么是角的平分线?

怎样画一个角的平分线?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教师问题引入)

在七年级我们学习了角平分线,你知道角平分线有什么性质吗?

【前置作业、自主探究】(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2、如图:

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BD=DF;

求证:

CF=EB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对有困难的小组指导)

OC是∠AOB的平分线,点P是射线OC上的任意一点,

操作测量:

取点P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P作PD⊥OA,PE⊥OB,点D、E为垂足,测量PD、PE的长.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

观察测量结果,猜想线段PD与PE的大小关系,写出结论

PD

PE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命题: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题设:

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

结论:

这个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结合第2题图形请你写出已知和求证,并证明命题的正确性

解后思考:

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步骤有那些?

4、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如右上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是OC上的一点,PA

OB、PD

OA

∴PD=PE

 

【小组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疑惑?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成果展示、答疑解惑】(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如右上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是OC上的一点,PA

OB、PD

OA

∴PD=PE

【课堂达标、学以致用】(学生自主完成)

1、在Rt△ABC中,BD平分∠ABC,DE⊥AB于E,则

⑴图中相等的线段有哪些?

相等的角呢?

⑵哪条线段与DE相等?

为什么?

⑶若AB=10,BC=8,AC=6,

求BE,AE的长和△AED的周长。

 

2、如图,在△ABC中,AC⊥BC,AD为∠BAC的平分线,DE⊥AB,AB=7㎝,AC=3㎝,

求BE的长

 

【板书梳理】

 

【反思教与学】

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叙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过程与方法:

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教学重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两个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前提诊测、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1、复习思考

(1)、画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吗?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教师例题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还有那些性质那?

【前置作业、自主探究】(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4.如图,AD是∠BAC的角的平分线,DB⊥AB,DC⊥AC,B、C是垂足,那么EB与EC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请证明你的结论.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对有困难的小组指导)

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

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2、求证: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提示:

先画图,并写出已知、求证,再加以证明)

【小组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疑惑?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成果展示、答疑解惑】(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如右上图,∵PD=PEPA

OB、PD

OA,

∴OC是∠AOB的平分线

【课堂达标、学以致用】(学生自主完成)

1、已知△ABC中,∠A=60°,∠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的度数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到已知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B、一条直线上有一点到已知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则这条直线平分已知角

C、到已知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与角的顶点的连线平分已知角

D、已知角内有两点各自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经过这两点的直线平分已知角

3、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线的交点

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3、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点O,OB=OC,

求证∠1=∠2

 

【板书梳理】

 

【反思教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