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13花钟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
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二、预习学案
1.搜集有关各种花开放的资料、课文提到的花的照片,及“花钟”钟面演示图。
2.课件。
三、导学案
一、谈话质疑,激趣导入
板书“钟”,说说钟是干什么用的呢?
(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吗?
)再板书“花”。
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花钟”呢?
(自
由读一读)读到“花钟”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从课文找一句话说说什么叫花钟。
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
你们瞧!
(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
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
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2.欣赏各种各样的花,伴着音乐解说:
那“花钟”里都种了哪些
花呢,接下来老师想带大
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
3.说说感受:
欣赏完这些花,你们有什么感受想说说吗?
老师也
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课件出示)
4.指导朗读:
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用欣赏的语气读)
5.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摇头晃脑地读,
也可以小组、同桌一起读,同学互读,爱怎么读就怎么读。
带上老师的要求:
(课件出示)
(1)读通课文,课文中难读的、你认为精彩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它们读准确;
(3)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
多读几遍,想一想该怎么读才好?
三、生字过关,感悟文意
1.这些生字宝宝你认识吗?
(说说哪个生字识记起来有困难,大
家讨论讨论)指名读。
nùmùzàoyǎkūnbōwěnzhì
怒 暮燥雅昆播吻致
2.这些生字宝宝脱了帽子你认识吗?
(去掉拼音)小组开火车读。
3.这些生字宝宝回家了,你还能认出它吗?
分组开火车读。
(课
件演示,结合课文组词)
凌晨蔷薇绽开欣然怒放暮色昙花干燥灼伤淡雅花蕾昆
虫传播吻合花圃大致
4.小组互动,“我说你找”,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
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
文中找出来。
5.当当小老师:
你发现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错,请你做
回小老师提醒提醒大家。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同桌合作,你读我找:
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
2.出示并欣赏照片,说出花的名字。
3.同桌二人合作:
这么多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
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4.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读读描写花开放的句子。
(第1自然段)
(2)课件出示下列句子,与教材第1自然段相应的句子进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
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读、讨论后指名谈自己对这两组句子的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运用
多样的句式表达相同的内容的好处。
(3)带着独特的体验有个性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仿写创作:
你们还能用与课文不同的方式描写这些花的开放吗?
学生动笔创作。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让学生进行仿写创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文本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
维中充分地融进自己的感性积累、独特感受。
】
(5)小结:
它们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就像你们一样可爱,看来花的开放不止一种说法。
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这篇课文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
5.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
你们还搜集了哪些花开放的时间?
(黎明3:
00左右蛇床花开放;上午6:
00左右斑猫儿菊开放;上午8:
00左右山柳菊开放;上午9:
00左右卷耳苦苣菜闭合;上午10:
00左右欧洲稻槎菜闭合;上午11:
00左右鸟乳花开放;下午1:
00左右石竹闭合;下午2:
00左右深红海绿闭合;下午4:
00左右小旋花闭合;下午5:
00左右白睡莲闭合。
)
五、总结延伸
四、课堂检测
五、课后作业
留心观察学校里的花、家里的花,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把它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略)
14蜜蜂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积累语言。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二、预习学案
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三、导学案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
3.试验结果怎样呢?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3.4.5自然段。
(2)指名读。
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3)教师激励:
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
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
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1)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
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
(3)其他同学点评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角色换位,使学生入情入境,启发想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
(4)教师深入引导:
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
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
小蜜蜂真了不起!
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心情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
读了第3.4.5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
(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
3.教师引导。
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最后一段,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导。
(1)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2)小结;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回顾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快速默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
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2)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
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
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
(3)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1、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
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
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检测
1.巧填词:
戴()验()湿()确()
袋()检()温()却()
2.选选看:
(1)听说(密、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那、哪)里,它总是可以回(道、到)原处。
(2)(在、再)回家的路上,我推(测、侧)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五、课后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将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虫的相关知识制成一张手抄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六、板书设计
15玩出了名堂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
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③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二、预习学案
①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②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三、导学案
谈话导入
①教师引述。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爸
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
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②学生交流。
③教师导入。
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今天,我们要学
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
(板书课题并读题)
④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⑤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
如:
a.什么是“名堂”?
b.谁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什么名堂?
初读感知
①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a.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
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b.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②学生自主读书。
③检查自学。
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①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③教师引导:
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
样想?
④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
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
玩得这么投入。
⑤指导朗读。
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①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③当堂展评。
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①听写生字词。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
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①教师引言:
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
我们继续学
习、研究。
②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
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
他发现了
什么?
b.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
发感想。
③交流讨论。
抓住以下要点:
a.有新的想法?
:
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b.有新的玩法:
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c.有新的发现:
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④转换角色想象。
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
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
⑤朗读体会感情。
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
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
a.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
b.感情朗读,评点交流。
⑥表达感悟。
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
(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欣赏玩出的名堂
①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
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
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②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
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
b.指名学生多人朗读。
③交流讨论:
a.“小人国”指的是什么?
b.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
大名堂?
④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⑤再次品读:
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
(着重体
会引号的用法)
交流玩中收获
①教师引述。
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
也得到不少的乐趣。
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
②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
练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
腿、随、调、简、拜、
访、具。
②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
③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拓展活动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
一讲。
四、课堂检测
五、课后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看看你能玩出什么名堂,让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下。
六、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七、教学反思
在上这一课时,我想孩子们很是感兴趣,试想:
都是八九岁的年龄,谁不喜欢玩呢?
可是,能在玩中出了名堂,并不是很简单。
《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因此在教学时我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这个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地创造机会,大胆地让学生表现自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如课文的导入时的谈话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同学们都喜欢玩,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但基于孩子思想过于严谨,所以看法都相对单一。
而在课文理解方面,因为内容不是很深奥,所以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
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可能“不屑一顾”,不以为然。
尊重个性,那又如何照顾全体呢?
该如何去把握?
所以在指导方面,我比较注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学生对列文虎克的磨镜片的恒心赞赏,就让他们读出赞赏的语气,学生对列文虎克很钦佩,就让他们读出钦佩的语气,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升。
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阅读小资料,进一步领会许多发明和创造都是“玩”出来的,鼓励孩子们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交流自己日常的玩中有没有发现,让学生回归生活,孩子们畅所欲言,此时我安排学生进行小练笔,把自己玩的过程写一写。
课后发现多数学生基本能把玩的过程写出来并有所收获。
总之一句话,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老师的任务是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过去老师主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掘与培养,让学生在学生中掌握、认识和发现知识,并在深入地探究中获取学习的乐趣,养成敢于尝试、追根问底的科学精神,而学生自主与合作意识,也将会因为我们探究的逐渐深入而相得益彰。
16找骆驼
一、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
有所发现”的道理。
二、预习学案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三、导学案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上节课,通过课文的初步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质疑:
商人究竟走失了一只什么样的骆驼?
商人最后又是怎样找到骆驼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1—8小节:
1、听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思考:
商人走失的骆驼到底有什么特点?
板书:
左脚跛左边驮蜜,右边驮米缺一颗牙齿
2、从课文中哪个地方最容易找到这些特点?
(1—8小节)
你能分清哪几句是老人问的,哪几句是商人说的吗?
1)分角色朗读:
同桌练习——指名表演
引导评议为什么读得好(读出了语气的变化)
2)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要求:
(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
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如:
“谁说”或“谁怎样地说”。
(读一读)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3)交流朗读,学生点评。
4)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来朗读了对话部分,你认为提示语还是不加好呢?
为什么?
(两人说话时,没有第三人,可省略提示语,在本课中省略提示语使文章语言简洁,对话紧凑,更能表达商人急切心情)
4、集体朗读1—8小节
(二)学习课文9、10小节
1、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
2、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10小节,找出有关句子。
(学生交流)
3、读了这些句子,觉得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教师板书:
看见……知道……;看见……想……;看见……知道……
4、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
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吗?
师:
如果先说结果,后说原因呢?
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出示:
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那是因为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少了一颗牙齿,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老人是怎么得出结论的?
板书:
看见知道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
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
你看,连正在寻找骆驼的商人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可是老人都看见了。
可见,老人的观察是很仔细的。
正因为老人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7、师:
老人前面说的是骆驼的特点,后面说这只骆驼往哪儿去了,这两个问题之间是用什么词连接起来的?
(至于)
读读老人的最后一句话,学生可以质疑:
老人为什么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如果根据漏落在地上的米和蜜、骆驼啃过的树叶能不能找到骆驼?
为什么?
让我们学着老人,用“不紧不慢”的语气向商人作解释和指点。
(三)学习课文11小节。
1、商人找到骆驼了吗?
从哪里看出来?
2、“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3、启发学生思考:
学到这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
三、小结以及拓展:
1、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2、说一说:
在老人的指点下,商人终于找回了骆驼。
第二次,商人再见老人,心情怎样,心里会怎样想,又会说些什么?
3、读全文: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堂检测
出示《蜜蜂引路》的前半段,让学生根据想象以及课文中所学的句式续写文章的段落。
“当列宁看见许多蜂蜜时,他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看见蜜蜂飞回园子时,他想:
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园子旁边有所房子,所以他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
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课后作业
利用课后的时间观察一下自己生活,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六、板书设计
找骆驼
看见知道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路上左蜜,右米左驮蜜,右驮米
树叶上有牙印缺了一颗牙
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语文园地四
一、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
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
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
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自主发现:
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一首农谚歌谣,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三行词语。
5、拓展延伸:
通过宽带网了解鲁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图书馆`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
二、预习学案
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发现,课上与同学交流。
三、导学案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观察中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如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写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写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作了哪些观察?
有哪些新的发现?
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
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二、小组交流
要求:
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秘。
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说的同学要把自己的发现说得清楚、内容要具体;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三、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四、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现真多、真神奇!
看来只要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特别是我们班有的同学不愿意开动脑筋的,学了这一课希望你们也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写一则观察日记
一、引入。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同学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
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来写一则观察日记。
二、学生讨论交流:
1、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2、提示:
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
3、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
(要把内容说具体)
4、同学间互相评价、补充。
5、针对学生的说,教师作指导。
三、学生练习写日记。
1、明确日记的格式。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3、放声朗读,检查修改。
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4、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5、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6、再次修改,大声读一读。
7、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
四、课堂检测
()()()()()()
肩膀手臂胸膛腹部肠胃
五、课后作业
把日积月累读熟、背过。
六、板书设计
探索发现
主题学习丛书《奇趣的发现》
一.预习学案:
1、合理分配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阅读。
2、小组长安排每个人的阅读题目,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感受说一下。
3、读完以后,再把自己喜欢的文章读一读,并写学案。
二.导学案:
1.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感受老师的谆谆教诲。
2.分小组进行学习,小组自愿选一模块进行交流。
3.小组汇报:
课文连接
感悟秋韵
斑斓秋色积累词语,品味欣赏佳句
观察与发现
探索与实践
4.你印象最深的一课是什么?
5.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6.读自己喜欢的片段。
7.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