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酸碱盐大题分类及详解.docx
《中考化学酸碱盐大题分类及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酸碱盐大题分类及详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酸碱盐大题分类及详解
【新知识学习】
(一)、固体的颜色
1、黑色固体(5种):
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2、红色固体:
铜——紫红色,氧化铁Fe2O3——红(棕)色
3、蓝色晶体: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4、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5、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铁
6、白色沉淀(6种):
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硫酸钡,氯化银。
7、白色固体:
无水硫酸铜,氧化钙,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
8、绿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
9、紫黑色固体:
高锰酸钾
(二)、液体的颜色
10、无色液体:
水,稀盐酸,稀硫酸,酚酞试液
11、蓝色溶液:
含有Cu2+的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2、黄色溶液:
含有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3、浅绿色溶液:
含有Fe2+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紫红色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15、紫色溶液:
石蕊溶液
(三)、推断题常用的沉淀及特性
沉淀↓
加入硝酸
CaCO3
白色
沉淀
溶解,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AgCl
不溶解
BaSO4
不溶解
BaCO3
溶解,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Cu(OH)2
蓝色絮状沉淀
沉淀溶解
Fe(OH)3
红褐色沉淀
沉淀溶解
Mg(OH)2
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
(四)、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O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是否溶于酸
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H4+
加入碱,能生成刺激性气体,气体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
H+
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石蕊变红)
2.和金属反应,生成气体H2,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OH--
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Ag+
加入Cl—生成白色沉淀,
加入硝酸不溶解
Ba2+
加入SO42生成白色沉淀,
加入硝酸不溶解
Ca2+
通入CO2或加入Na2CO3能生成白色沉淀,
加入酸,沉淀溶解
Mg2+
加入碱,生成沉淀,
加入酸,沉淀溶解
Cu2+
加入碱,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加入酸,沉淀溶解
Fe3+
加入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O32—
加入H+,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酸物
1.加入氢氧化钙,生成沉淀。
2.加入酸,沉淀溶解,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物质的鉴别:
鉴别通常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也可根据几种物质的气味、溶解性、溶解的热效应等一般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关于酸碱盐这一部分知识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各种离子的检验方法。
例1:
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FeCl3NaOHHClH2SO4
B.HClKNO3Na2CO3Na2SO4
C.AgNO3HClNaClHNO3
D.BaCl2Na2SO4Na2CO3HCl
例2:
有四种物质的溶液:
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1.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中等。
选项D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能与其他三种溶液中的两种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不能与三种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盐酸,再取少量盐酸滴入另外两种待测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气泡产生的是硫酸钠。
2.解题思路:
首先可以看出FeCl3溶液是黄色的,将其分别加入另三种溶液中,只有Ba(OH)2溶液会反应产生红褐色的沉淀,再将Ba(OH)2溶液加入剩下的两种溶液,其中Na2SO4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由此可以推出四种物质的鉴别顺序。
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
A.K2SO4、BaCl2、NaNO3、NaCl B.K2SO4、BaCl2、Na2CO3、HCl
C.KOH、Na2SO4、CuSO4、MgCl2 D.KCl、AgNO3、KNO3、HCl
2、现有四组物质的溶液,仅用酚酞试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 Ba(OH)2 HCl B.NaOH HCl NaCl
C.NaOH HC1 HNO3 D.H2SO4 NaCl Na2SO4
3、下列各组物质,只需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
A.K2SO4、BaCl2、NaNO3、NaCl B.HCl、Na2CO3、BaCl2、Na2SO4
C.KOH、Na2SO4、CuSO4、HCl D.KCl、AgNO3、KNO3、NaCl
2、物质的推断:
推断就是根据已知实验现象或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推理。
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题中显性和隐性条件,抓住突破口,即物质的颜色、状态、特征反应等,再利用顺推和逆推法得出结论。
此类题目常常有两种解题方法:
①从有特殊颜色的物质着手打开解题的入手。
②从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最多的物质着手
例1:
现有甲、乙两包白色固体,已知甲中含有NaCl、NaNO3、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乙为纯净物,是初中化学学习中涉及到的物质。
为了证明甲、乙两包固体的成分,现进行如下实验:
⑴实验一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甲中少量粉末加足量水充分溶解
溶液呈无色
②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为蓝色
溶液pH____7(填“>”、“<”或“=”
③另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甲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⑵实验二(部分物质在流程图中未列出)
根据以上实验推断,乙物质为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使用该物质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
例2:
A、B、C、D、E五瓶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HCl溶液、Na2CO3溶液、MgCl2溶液、NaNO3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
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Ⅰ.将A分别滴入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B分别滴入A、C、D、E中,C、E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C分别滴入A、B、D、E中,B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有气泡冒出,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1)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
(2)B加入E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C加入D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1.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较大。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显碱性,其溶液的pH>7;由“向①中所得溶液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甲中一定不含碳酸钠,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钠、硝酸钠;由“甲、乙混合研磨所产生气体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该气体是氨气,说明乙是一种铵盐;由“向乙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乙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则乙是(NH4)2SO4;由于铵盐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释放出氨气而降低肥效,因此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2.解题思路:
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较难。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①C与D反应产生气泡,说明C、D分别是HCl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②B与C、B与E反应产生沉淀,说明B是MgCl2溶液,C、E分别是Na2CO3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
综合①②可知C为Na2CO3溶液,由①可知D为HCl溶液,由②可知E为NaOH溶液,A为NaNO3溶液。
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练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为,钡盐B的化学式为。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3、杂质的去除:
除杂质遵循的原则:
选用的试剂只和杂质反应,且不带入新杂质。
除杂的方法:
①根据溶解性 ②化学试剂法:
将杂质变成气体或沉淀
例1: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的方法
A
CuSO4溶液(H2SO4溶液)
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B
HNO3溶液(HCl溶液)
过量的AgNO3溶液
过滤
C
Cu(CuO)
过量的稀盐酸
溶解、过滤
D
CO2(CO)
氧气
点燃
例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
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中等。
A选项中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CuSO4溶液、H2SO4溶液都能发生反应;B选项中AgNO3溶液过量,增加了新杂质;D选项中CO无法点燃;只有C选项中稀盐酸只和CuO反应,生成的溶液和过量的稀盐酸可以通过过滤除去。
2.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
A选项中氧气不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因此将含有少量氧气的氮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不能将氧气除去;B选项中氧化钙与碳酸钙都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C选项中氢氧化钠虽然除去氯化镁,但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只有D选项铜粉除去硝酸银,且不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铜的质量也会增加。
练习:
1.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
NaOH
加入稀盐酸pH等于7
B
CuO粉末
C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
N2气体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KCl溶液
CuCl2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2.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仅供选用的试剂:
①稀硫酸②氯化钙溶液溶液③盐酸④澄清的石灰水
(1)把选择的试剂的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NaCl(Na2C03);
NaOH(Na2C03)。
3.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食盐大多来自海水晾晒。
可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以下为粗盐的简要精制和除杂过程。
(1)海边的盐民多在夏天晾晒海盐。
分析,夏天
有利于得到粗盐是因为。
(2)海水晾晒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少量泥沙,为了除去
泥沙等不溶物,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粗盐提纯的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其中A、B的操作名称为,B中的玻璃棒的作用为。
(3)除去泥沙后的食盐中,通常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等可溶杂质。
要除去这些杂质,选择的药品和加药的顺序均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Na2CO3、BaCl2、NaOH②Ba(NO3)2、NaOH、Na2CO3
③BaCl2、NaOH、K2CO3、HCl④BaCl2、NaOH、Na2CO3、HCl
(4)某小组量取了10.0mL水,称取4.0g粗盐,逐渐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继续操作最终蒸干得3.6g精盐,则精盐的产率是。
4、物质的共存:
解答此类题的依据是,若各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够共存,否则不能共存。
例1: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OH-B、H+、SO42-、HCO3-
C.Ba2+、H+、SO42-D、Cu2+、Cl-、NO3-
例2: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CuSO4、H2SO4B.NaCl、Na2CO3、NaHCO3
C.NaCl、Ba(NO3)2、HClD.NH4NO3、NaOH、Na2SO4
1.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离子间的相互作用,难度中等。
离子间作用如果有水、气体、沉淀生成,各组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
A组中H+和OH-可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B组中H+和HCO3-可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C组中Ba2+和SO42-可结合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组中三种离子相互组合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可以大量共存。
2.解题思路:
本题同时考查了物质共存以及酸碱指示剂,难度较大。
A组中NaOH和CuSO4、H2SO4都能够发生反应;C组中各物质虽能共存,但因其溶液显酸性加入酚酞后不变色,不符合题目的要求;D组中NH4NO3和NaOH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只有B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反应,且Na2CO3和NaHCO3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显红色。
练习:
1、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SO42-、Fe3+、Na+、OH- B.K+、SO42-、Cu2+、NO3-
C.Cl-、K+、SO42-、Na+ D.Ca2+、Cl-、CO32-、Na+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
C.Ba2+、H+、Cl-、OH- D.Ag+、NH4+、NO3-、OH-
3、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 ( )
A.BaCl2、Na2SO4、Ca(OH)2 B.MgCl2、CuSO4、NaNO3
C.AgNO3、BaCl2、K2SO4 D.CaCl2、K2CO3、NaNO3
5、物质间的转化:
此类题目难度较大,要求对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相互关系和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和记忆。
例1:
右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相互反应。
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例2:
下列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1.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
根据右图归纳出各物质能发生反应的个数:
①(2个)、②(4个)、③(2个)、④(2个)、⑤(3个)、⑥(3个),其中②有4个反应,以其为突破口,可排除A、D,而B选项中③(Fe)与⑥[Ca(OH)2溶液]不反应,只有C项符合题意。
2.解题思路:
A选项中CO不与水反应;B选项中Fe2O3与HCl反应生成FeCl3;D选项中Mg(OH)2与NaCl是碱和盐的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发生。
只有C选项正确。
练习:
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Zn→ZnSO4 B.CuO→CuCl2 C.CaCO3→CO2 D.BaCl2→BaSO4
2、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 )
A
B
C
D
X
NaOH
Ca(OH)2
Fe2O3
Cu
Y
NaNO3
CaCl2
Fe
CuO
Z
Na2SO4
CaCO3
FeCl2
Cu(OH)2
3、下列各种物质间的转换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
A.P→P2O5 B.CaCO3→CO C.Fe→FeCl2 D.CuO→CuSO4
6、科学探究题:
与酸碱盐知识相关的探究题通常以实验为基础,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的形式进行解答。
例:
课本中“‘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活动与探究”用到H2SO4、Ba(NO3)2、NaOH、K2CO3四种溶液。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后的废液进行了探究。
取废液少许,测得其pH为12。
[提出问题]废液中除含OH-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呢?
[理论分析]废液是由四种盐混合而成的。
这四种盐电离出的8种离子(H+、SO42-、Ba2+、NO3-、Na+、OH-、K+、CO32-)之间会相互发生反应。
废液的pH为12,显碱性,所在一定不存在的一种离子是___________;有三种离子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存在,它们是NO3-、K+和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
另外,可能还含有SO42-、CO32-
乙同学:
另外,可能还含有Ba2+
丙同学:
另外,可能还含有Ba2+、SO42-、CO32-
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假设中,_______同学的假设一定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选择其中一种可能成立的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我选择________同学的假设,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较大。
[理论分析]根据废液的pH为12,废液中一定含有OH-,因OH-和H+不能共存,废液中一定不含H+。
NO3-、Na+、K+不会与其他离子结合为沉淀,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存在。
[实验验证]选择猜想验证时要注意由于丙同学的猜想中Ba2+与SO42-,Ba2+与CO32-不能共存,只能选择甲或乙同学的猜想去验证。
选择甲同学的猜想验证时,就先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含有CO32-,加入足量的盐酸将CO32-除去后,再加氯化钡溶液检验SO42-,排除CO32-对SO42-检验时的干扰。
选择乙同学的猜想验证时,加入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来验证。
练习:
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BaCl2、NaCl、Na2CO3、Na2SO4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该固
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
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题型一:
除杂题
1.(2010,广州)硫酸钠是制造纸浆、燃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
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和Na2CO3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2)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溶液除去。
(3)“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4)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
示。
40℃时,100g蒸馏水中溶解g硫酸钠
达到饱和。
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90℃,观察
到的现象是
题型二鉴别题
2.(2010,广州)某校科技节有如下挑战项目:
通过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和两种黑色粉末,已知它
们分别是稀硫酸、硫酸钠溶液以及CuO和Fe中的一种。
现场仅提供了紫色石蕊溶液、Na2CO3溶
液、NaOH溶液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
请设计一个完成该挑战项目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3.(09,广州)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
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4.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Cl、CuSO4、Na2SO4、KNO3、Na2CO3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入下实验:
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
另一份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加稀硝酸,沉淀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
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可能有。
题型三推断题
5.(09,广州)A、B、C、D、E五瓶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HCl溶液、Na2CO3溶液、MgCl2溶
液、NaNO3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
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Ⅰ.将A分别滴入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B分别滴入A、C、D、E中,C、E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C分别滴入A、B、D、E中,B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有气泡冒出,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1)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
(2)B加入E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C加入D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6.(2010,广东)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常用调味
品,E、F的俗称分别是熟石灰、纯碱。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1)写出A、B的化学式:
A,B。
(2)在物质的分类中,D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7.(2010,广东)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
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
有CO、CO2、H2S;
猜想2:
有CO、CO2、CH4;
猜想3:
有CO、H2S、CH4;
猜想4:
有CO2、H2S、;
猜想5:
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
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振荡。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
之间加一个装置。
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
其方法是:
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