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2468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家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的家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的家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我的家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我的家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家乡.docx

《我的家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家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家乡.docx

我的家乡

《大学计算机》期中作业

 

题目:

我的家乡——弥渡

 

院系:

理学院(化学系)

专业:

11级化学

学生姓名:

李儒梅

学号:

201101020237

上课老师:

韦相

2011-11-24

目录

简介………………………………………………….3

历史沿革…………………………………………….4

经济社会…………………………………………….5

行政区划…………………………………………….8

地方特产……………………………………………11

民族宗教……………………………………………12

自然地理……………………………………………13

名胜旅游……………………………………………15

科技教育……………………………………………18

简介

弥渡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地跨东经100°19'~100°47',北纬24°47'~24°'之间。

东至水木山顶与祥云县交界;西至隆庆关(鸟道雄关)丫口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分疆;北至九顶山巅与大理市,祥云县相接;南至牛街乡太平顶与景东彝族自治县毗邻,东西宽26公里,南北长82公里。

县城弥城镇距省会昆明市332公里,距州府下关61公里。

 

历史沿革

弥渡历史悠久,是我国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境内现存有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物,相传古代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发巴蜀地区士卒,征服了滇池东面的劳浸、靡莫等部落,“大兵临滇,滇王降汉”(《云南简史》35页),西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了牛建为越、益州4郡,弥渡地方属益州郡云南县地。

东汉王朝继承和发展了西汉在西南夷的郡县设置,除保持4郡外,另把益州郡中六个县(不韦、唐、比苏、叶榆、邪龙、云南)划分出来加上新设的哀牢、博南两县,设置永昌郡(相当于今之滇西地区)(《云南简史》36页),弥渡地方属永昌郡云南县地。

 

经济社会

弥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狭长地形。

地貌分构造剥蚀山地、切割中山峡谷山地、溶蚀中山峡谷山块、山间断陷盆地四大类型。

最高点为县域西北部的九顶山山峰,海拔3117.9米,最低点为县域东南部金宝山东麓的礼社江心,海拔1223米,县城海拔1672米。

弥渡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干季,雨季之别,年平均气温17.3℃;降雨量824.4毫米。

立体气候明显,河谷热,坝子暖,高山寒。

弥渡,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矿藏丰富,生态良好,区位优越,历史文化灿烂,发展潜力巨大,素有“文献名邦”、“花灯之乡”、“民歌之乡”的誉称,是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发源地。

弥渡交通便利,古称“六诏咽喉”。

国道214线、320线交汇境内,广大铁路、昆瑞高速公路和祥临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弥城镇距省会昆明市332公里,距州府下关61公里。

弥渡气候温和,有着“天气浑如三月里,风花不断四时春”之美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好、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有“滇西粮仓”和“蔬菜王国”的美称。

全县国土面积1523.43平方公里。

辖5镇3乡,即弥城镇、红岩镇、新街镇、寅街镇、苴力镇、密祉乡、德苴乡、牛街彝族乡。

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323478人,有汉、彝、白、回、傈僳、佤、纳西、傣、哈尼、拉祜、壮、苗、蒙古、布郎、瑶等23个民族。

 以吴良合台总督军事攻占大理,改置军事性的行政机构设万户府、千户、百户所。

弥渡地方隶属大理下万户府,赵赕千户所(《云南简史·民族史》)。

蒙哥执行穷兵黩武和民族压迫政策,云南各族人民奋起反抗,1264年,暴发了以舍利长为首的30万各族人民大起义。

1273年(元至元十年),忽必烈派赛典赤以“谨厚”的方针行省云南。

1276年,赛典赤革军事性行政机构,在云南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弥渡地方置建宁县,治地白岩,属大理路,赵州所辖(《云南通志》)。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革建宁县入赵州。

后虽有梁王与行省之争,段氏和梁王之夺,然未改置。

  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亲自部署,于1381年(洪武十四年),调集30万军队,以傅友德为统帅,兰玉、沐英为副帅,讨伐云南,明军取得胜利。

1383年,明设云南布政使司和都指挥司,进一步发展汉代以来“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和元代的土官制度,“府卫参设”、“军政分治”、“土流兼置”,府州县相继置设。

洪武十五年(1382年),弥渡地方置定西岭巡检司,设流土官各1人。

迷渡市(即弥渡街)设巡检司,设流官1人,属大理府赵州所辖。

(注:

《弥渡县征集云南通志材料》中有“明置景东、蒙化二卫于弥渡”之记,考卫、御、所,乃明代军事机构,查《新纂云南通志·明代卫御所分布图》,县属没有“卫”设置,邻县大理、祥云、蒙化、景东有置。

但明代实行军屯,弥渡地方有蒙化卫、景东卫之驻军屯垦田亩,因而有景东卫、蒙化卫、大理卫等名称,而记述者将其误为“置景东、蒙化二卫于弥渡”应更正。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进占云南,清康熙、雍正相继在滇池、洱海腹心地区设府、州、厅、县,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改土官世袭统治为由朝廷委任官吏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弥渡地方分隶于赵州、蒙化厅、景东厅、宾川州、云南县。

清沿明置,弥渡地方仍设有白崖巡检司、弥渡市巡检司。

雍正九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奏请裁白崖巡检,移大理府南关分府通判驻弥渡,为弥渡市督捕通判,署址弥城西街。

19

49年4月1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滇西人民自卫团率部入弥渡,进驻弥渡县城,宣布弥渡解放。

县长邓文康携印潜逃,在中共弥渡地下党领导下,成立革命的两面政权——弥渡县临时政务委员会,行使县政权力。

同年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通电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脱离国民党政权,12月10日,弥渡县长常正学宣读卢汉起义电,国民党政权在弥渡的统治结束。

行政区划

  1995年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县。

全县辖5镇3乡,即弥城镇、新街镇、红岩镇、寅街镇、苴力镇、密祉乡、德苴乡、牛街彝族乡,共有89个行政村,1056个自然村。

全县2002年末总人口30.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38万人。

县域内居住有汉、彝、白、回、傈僳、佤、纳西、傣、哈尼、拉祜、壮、苗、蒙古、布郎、瑶、普米、布依等22个民族。

县域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26公里,国土总面积1523.43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357公顷,素有“九山一坝”之说。

  2007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2.9亿元,同比增12.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4.7亿元、3.4亿元、4.8亿元,同比分别增5.5%、26.5%、1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同比增31%,扣除祥临公路投资外,本级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同比增101.9%;完成财政总收入8467万元,同比增18.6%,其中,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38万元,同比增22.5%,财政总支出3.17亿元,同比增13.8%,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亿元,同比增16.2%,完成税金1800万元,同比增15.8%。

全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9亿元,同比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1950元,同比增6%。

一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分别投资2181.6万元、319.3万元、144.9万元,圆满完成了8个行政村整村推进、1个小康示范村建设和5个试点村建设任务,项目村村容村貌较大改观,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2007年,全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落实惠民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55503万元,比上年增长7.7%,农业总产值达到109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62%。

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粮食总产量13183吨,比上年增长2.02%,油料总产量17741百公斤,比上年减少3853百公斤,比上年下降17.84%。

蔬菜总产量1678221百公斤,比上年增长14.77%。

当年新增造林面积42874亩。

水果产量37016百公斤,比上年增长2.53%。

牧业生产结构不断深化,肉、奶类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

  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

水产品产量实现7500吨,比上年增长8.92%。

  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007年,企业规模逐步扩大。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102万元,增长32.5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865.8万元,比上年增长111.47%。

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33420.4万元,增长23.26%;重工业完成26681.3万元,增长46.38%。

实现工业增加值24694万元,比上年增长26.87%。

建筑业稳步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2007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7532万元,比上年增长13.76%。

全县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1100万元,实现利润769.5万元,房屋施工面积2.1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92万平方米。

  

  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更趋活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26万元,比上年增长13.8%。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5442万元,比上年增长13.3%;餐饮业零售额7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8.9%;住宿业零售额268万元,比上年增长4.7%。

其它行业零售额1046万元,比上年增长6%。

分地区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26427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7499万元,比上年增长14.5%。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5905万元,比上年增长25.2%;集体经济23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其它经济类型45715万元,比上年增长14.5%。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发展。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094万元,比上年增长30.02%。

  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401万元,房屋施工面积6.2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19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26万平方米。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全县财政总收入10776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6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

一般预算支出35267万元,比上年增长26.5%。

  金融业稳步发展。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4090万元,比上年增长14.9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61763万元,比上年增长9.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0277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3623万元,增长15.28%。

  保险业快速发展。

2007年,保费收入2587.9万元,比上年增长21.44%,赔款支出679万元。

 

地方特产

  弥渡县特产大芋头、白皮大蒜、猪卷蹄、红曲、香酥梨。

  弥渡属亚热带低纬度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全县年平均气温13.1—19.2℃,年平均最高气温19.1—26℃,年极端最低气温-4.3—10.1℃。

县境内河流多属元江水系,少数属川江水系,主河流为毗雄河,是红河、元江上游的重要支流。

境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铜、铅、锌、铂、镍、金、煤、石膏、白云石等10个矿种,其中铂钯矿、石膏矿属国家特大型矿床。

  弥渡土壤资源丰富,包共有51个土种粮,食作物有水稻、苞谷、小麦、蚕豆、大豆;蔬菜有蒜、葱、薯芋、甘蓝、茄果、白菜、瓜豆、绿叶蔬菜、水生蔬菜等10类56种;水果主产梨、桃、李、杏、梅、柿、苹果、地石榴(懂)、山楂等9类35种,干果有核桃、板栗;经济作物有烤烟、亚麻、油菜、大蒜、红花、茶叶、剑麻、魔芋、苦良姜等;林业资源主要有松、柏、樟树、八角茴香料、紫树科、含羞草科、蚶形花科、芸香科、杨柳科、桦木科等29科,有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松、园柏、柏杨、樟树、合欢、云南柳等100余种。

民族宗教

  弥渡县域内居住有汉、彝、白、回、傈僳、佤、纳西、傣、哈尼、拉祜、壮、苗、蒙古、布郎、瑶、普米、布依等22个民族。

其中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中有四种世居民族,即:

彝、回、白、傈僳。

  民族主要分布:

彝族主要分布在牛街彝族乡,德苴黑郎基,苴力五台,寅街朵祜、瓦哲,太花高坪、石甲,新街金岗、西河,红岩清水沟、理卫、竹园;回族主要分布在弥城镇,新街祁家营,红岩街班局、赤水、下村、大东村;白族主要分布在弥城镇;傈僳族主要分布在德苴邑郎。

其他少数民族分布在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及坝区的村庄,多数属于婚入。

  弥渡县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大教。

已依法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23处(含基督教临时活动点1处)佛教:

弥城西王母阁、静虚寺,寅街镇大王庙、白云寺、红岩镇谷女寺、观音寺、苴力镇五台大寺、德苴青云回龙阁。

道教:

弥城东天生桥、密祉太极顶、弥城东岳宫。

伊斯兰教:

弥城清真寺、新街镇祁家营清真寺、红岩镇大东村清真寺、班局村清真寺、红岩街清真寺、下村清真寺。

基督教:

弥城基督教堂、新街海坝庄基督教堂、大马房基督教堂。

自然地理

 弥渡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着“天气浑如三月里,风花不断四时春”之美誉,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文化发达,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弥渡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客货运输如梭,广(通)大(理)铁路、楚(雄)大(理)公路并行过境,国道320线和214线在境内交汇并贯穿弥渡盆坝,村村通公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路运输网络。

  入冬时节到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不论走进哪一家寻常百姓的屋里,你都能品尝到一种色鲜味美的猪肉食品———一层薄薄的熟食嫩皮,包着细腻的熟瘦肉,放进口里,醇香四溢,美滋滋的。

这种食品,就是遐迩闻名的弥渡卷蹄。

弥渡民间汉族居民腌制卷蹄,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明朝,具有“500年吃法不变”的美誉。

传说,清代咸丰年间,弥城的尹翰林带着卷蹄进京赶场扬开了其名其味,被列为宫廷名菜。

卷蹄的出现,蕴涵着弥渡山好水好、土地肥沃的灵气。

这里的地貌,是云贵高原上四面环山的“盆坝”。

据考,古代的弥渡,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为弥渡。

做弥渡卷蹄首先把从猪背上取下来的脊瘦肉切成条形肉块,取红曲米(弥渡仅有)、草果、茴香粉、白酒放入碗中,点燃白酒一边烧一边搅拌,制作出稀糊状的调料,与食盐一起拌和瘦肉块搓揉,然后,将揉拌好配料的肉块塞入剔剥好的猪脚皮肉

“袋”内,再用事先泡洗好的稻草结结实实地捆绑好,放在缸里腌上四至五昼夜后,取出用锅煮或用蒸笼蒸熟。

冷却以后,解去捆扎物,分段切成筒状装进坛罐里,用拌有炒面、辣椒粉的萝卜丝填满空隙,再将坛罐用水密封坛口贮存起来。

到了大年三十做年饭,弄好了其他的菜后,才从坛罐里取出卷蹄,切成薄片上桌,全家团聚,品尝美味佳肴。

弥渡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物产丰富。

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烤烟、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弥渡是滇西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负有“蔬菜王国”之称。

弥渡大蒜。

名胜旅游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到了红岩不想回来”,这一密码般的语言千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然而更多的破译是弥渡自然美,文化美,人情美。

千百年来大自然的伟力和弥渡人民的智慧锻铸出了弥渡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人文景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白子故都到天生营,每个乡都有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从大人国、君子国的考证到六科六亚元,从彝族山歌到汉族花灯,每段链条都是诱人的歌,都弹拔出时代的最强音。

南诏铁柱位于弥渡县城西北,距城约五公里。

铁柱名“天尊柱”柱高近丈,围约三尺。

中段有阳文楷书:

“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立”。

柱为南诏第一主世隆所建,现已历千载,更觉古朴苍劲,凝重沉雄。

清人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中有“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的名句,名句中的唐标铁柱,据考证,指的便是“南诏铁柱”,铁柱一经进入长联,便赋予了一种使命型和里程碑的意象。

每年农历二月八,弥渡西山四山八寨的彝民来铁柱庙领歌、祭柱,踏歌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祭柱成了彝民的一种寄托和平衡。

天生桥可谓天下少有,桥长60米,高30余米,桥孔高7米,跨径17米,远看如长虹卧波,近观气象万千。

天生桥风景区属石灰岩地带,受喜马拉雅山造山的影响,地壳在不断的断裂整合,东西两山山脉断裂,两山有两块巨石双双下滑,恰巧碰在一起,横跨两山之间,于是形成了这天下奇观。

游人观天生桥,便会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产生一种感悟,一种升华。

天生桥历史悠久,从发掘的石刀、石耳坠等文物分析,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居住,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云游至弥渡境内,可惜错过了这一奇观,此乃一大憾事。

昔人游天生桥慨叹“天下第一桥,人间无双境”。

太极顶位于密祉乡境内,海拔3064米,群山峥嵘,涌动着一种灵气,一种永恒的期待。

太极顶漫山遍野盛开着各式各样的杜鹃花,世界稀有的长叶杜鹃、马樱花杜鹃,争奇斗艳,各不相让,有人盛赞为:

“杜鹃世界,山高水长”。

古人游太极顶留下“随缘到外都如意,令人一步一回头”的名句。

李文学揭竿而起的根据地天生营,蕴含着美丽动人故事的花鱼洞,纪念南诏始祖奴罗而建的香山公园,

还有白云寺、王母阁、谷女寺、二十村游阁,也各放异彩。

体现了弥渡景点多,分布广的特点。

哀牢山脉进入弥渡段,形成此起彼伏、气象万千的横断山脉,犹如一幅巨大的屏风横亘弥渡西山,龙庆关、石门关、鸟吊山等数十道鸟道雄关,每年农历六至九月,候鸟从北赶往南方,呈现“百鸟朝山过”的奇特景观,给弥渡增添了一道奇异独特的风景线。

弥渡地热资源丰富,著名的石咀、白总旗等温泉,近年来加大了开发力度,前景无限。

如果说大自然的伟力创造了弥渡神奇的秀美的山水,那么,优美的山水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昔人有诗“六诏咽喉地,群峦割据雄,彩云通汉史,铁柱启南蒙”。

弥渡有新石器遗址,据专家考证,寅街乡境内的营盘山是中国最古老的花果山之一,红岩乡古称白岩,张乐进求曾建白子国于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弥渡人民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正是弥渡花灯广泛性、群众性高度概括,弥渡花灯源远流长曲目众多,异彩纷呈。

《十大

姐》情深意长,《绣荷包》爽心悦目,《弥渡山歌》心旷神怡,《小河淌水》反映了弥渡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被誉为东方小夜曲。

弥渡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树立弥渡良好形象,走向外面世界的窗口。

弥渡县委政府立足县情,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近年来做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逐步实施。

内引外联,鼓励开发,加大投入,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强化景点建设,文化建设,旅游业从设想到规划,从规划到实施,步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为弥渡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增添了一条新的路子。

一个世纪即将过去,新世纪的曙光已经来临,具有开拓创新的弥渡人民,将把滇西这颗璀璨的明珠锻造得更加美好。

在红岩还有美丽的大坝水库也是很好玩呢,水库之间还有美丽的桃花岛,后面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岩洞群“豹子窝”,相传这里曾是豹子的王朝。

大坝水库的水养育了弥渡人,去到弥渡不去看看实在是可惜呀!

再就是巍峨的九顶山,沿途风光秀丽迷人,而且此山贮藏着丰富的黄金资源,号称“金山”。

科技教育

  2006年,弥渡县东山国家森林公园

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科技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科技管理工作“综合、协调、超前、服务”作用,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认真做好科技项目选题列项工作,以新科技引进、新品种选育及重点产业的试验、示范、选题为重点,共筛选确定科研及试验项目48项(县级单列40个,省州列项目8个),其中上报的《弥渡县粉粒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弥渡县扶贫千村推进肉牛养殖科技综合示范》、《脱臭大蒜油及其稳定性研究》被省州列项。

  二是通过开展“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9-27”科普活动日等宣传活动,共展出展板295块;发放科技科普宣传材料12000余份;发放避孕药具4331盒;播发电视广播66次,接待义诊健康咨询10875人次;悬挂粘贴宣传标语42条;出科技宣传栏57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7期;受益人员达10万余人(次),提高了全民的科技素质。

  三是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共开办农函大养牛、兽医、烤烟等7个专业教育班20个,招生1040人,结业率达100%;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讲座70场(次),培训6704人,使农村农民技术人员成为当地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2006年,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科教兴县战略,并把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为全县发展的重要工作积极推进,教育事业有新发展。

全县高中在校生2836人,比上年增11.52%,初中在

校生10923人,比上年减少11.79%,小学在校生28587人,比上年增5.36%;高中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瓶颈得到逐步突破,年内高中扩招8个班(普高6个班300人、职高2个班100人),高考上线率达75.9%,同比增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县职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职业高级中学评审,考职大上线率达95.35%,推荐就业率均在9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近1.6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全县7—12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小学辍学率降至0.5%以内,初中毛入学率为97.57%,幼儿园65所,在园幼儿9253人,“两基”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