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讲义重点.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讲义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讲义重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发展心理学讲义重点
考试类型:
名词解释5*4简答题5*8论述题2*20
第一章绪论
1、个体心理的发展趋势
向上:
从无到有,从简到繁。
向下:
老化或衰退。
2、心理发展学
个体心理发展学即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它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受精卵到出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即从出生到17、18岁的个体。
3、儿童发展的基本内容
1、认识的发展
2、情绪和意志的发展
3、个性的发展
4、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1、主要效应模式:
是把早期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模式化,将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是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遗传决定论),或者是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环境决定论)。
2、相互作用模式:
儿童的发展是环境与遗传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好的遗传和好的环境结合产生良好的发展结果,不良的遗传与贫乏的环境相互作用得到不好的发展结果,良好的遗传与贫乏的环境相结合,或者有欠缺的遗传与良好的环境相结合,得到中等效果的发展。
3、交互作用模式:
遗传结构和环境经验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环境因素影响着基因特性起作用的方式、程度和途径遗传特性影响着环境因素起作用的因素、方式和程度。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1、连续性此观点只强调发展上的量变,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的,渐进的,不分阶段的;认为儿童和成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对周围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不成熟和较为成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行为数量上和复杂程度上的不同。
2、阶段论个体心里的发展从一定时期发展到另一新时期在功能水平上存在质的差异,表现为心理特征多方面复合模式的差异,从而显示出发展上质的飞越和发展的阶段性。
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1、发展的机能理论持此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有机体的内
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儿童自己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2、发展的机械理论此观点提出,发展完全可以被环境的力量或人为的力量所
控制,发展的结果能够直接预测。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1、弗洛伊德的核心思想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2、性本能发展过程(力必多)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5岁)
4、潜伏期(5-12岁)
5、生殖期(12岁至成年)
3、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出生至2岁):
信任对不信任。
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2-4岁左右):
自主感对羞愧感。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或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顾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左右):
主动感与内疚感。
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标的实现。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7-12岁):
勤奋感对卑微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18岁):
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诚实)的实现。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18-25岁左右):
亲切感对孤独感。
其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约至50岁):
贡献感对无所作为感。
这个阶段的个体如果能热心承担社会的责任,关心家庭,养育后代。
第八阶段为成年晚期即老年期(直至死亡):
自我健康感对绝望感。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健康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4、临床法
主要是指研究者通过对儿童心理进行观察,与儿童谈话,让儿童操作食物三个方面,来了解、分析和综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5、自我中心思维
是指幼儿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
6、三山实验(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
证明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倾向性
实验过程:
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中央,四周各放一把椅子。
这三座山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一座山山顶上有间房屋,另一座山的山顶上有一个红色的十字架,第三座山上覆盖着白雪。
然后带着幼儿围绕着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之后,让幼儿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并将一个布娃娃分别放在其他的椅子上,从不同的位置观看这三座山的模型。
然后问幼儿:
“娃娃看到了什么?
”结果发现幼儿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在第二个实验中,不直接问幼儿,而是向幼儿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三座山”的照片,让幼儿从中挑出符合当前娃娃观察到的三山模型的照片。
实验结果:
8岁一下的儿童一般都不能完成这一任务,儿童总是根据自己的视角位置来选择照片,换言之,他能看到什么也认为别人看到什么。
证明儿童在8岁之前思维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
7、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观的适应,而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即儿童心理发展实质上就是低一级水平的图示不断完善达到高一级水平的图示,从而使心理结构不断变化、创新,形成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的过程。
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3岁)儿童思维的萌芽。
形成动作图示,认识客体的永久性。
2.前运算思维阶段(2、3岁—7、8岁)表象或形象思维。
运算时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前运算思维阶段不具备运算思维。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8岁—11、12岁)初步的逻辑思维。
守恒性,群集运算
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2岁—14、15岁)抽象逻辑思维。
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具有可逆性(逆向性和互反性)。
9、皮亚杰的“他律和自律论”的四个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出生到3岁)
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所以他们还不能顾及道德规则,或者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对待规则。
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即还不具有道德特征。
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第二,儿童在判断一个行为的好坏时,根据的是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行为的主观动机。
第三,儿童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持极端态度,非好即坏。
第四,赞成严厉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
3、自律道德阶段(7—12岁)
第一,儿童认为规则是可以通过集体的协商而调整和改变的。
第二,儿童在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
第三,儿童开始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批判他人。
第四,儿童提出的惩罚与所犯的错误更加贴切,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4、公证阶段(11—12岁以后)
儿童不在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而是在依据规则判断时也会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判断
第四章婴儿心理发展
1、胎儿生活和新生儿生活的比较
特征
胎儿生活
新生儿生活
环境
羊膜水
空气
温度
相对恒定
随大气而变化
刺激
最低限度
各种刺激都促进所有感官活动
营养
依靠母体的血液
依靠外来养料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氧气供应
由母亲血液通过胎盘输入
由新生儿的肺部输入肺血管
代谢排泄
通过胎盘排出
由皮肤、肾、肺和消化道排出
2、新生儿期具有的四个特点
第一,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为独立生活。
第二,个体的心理想象开始发生和发展。
第三,新生儿既软弱无力又存在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
第四,新生儿主要依靠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
3、新生儿的状态
1、规则失眠状态
2、不规则睡眠状态
3、昏昏欲睡状态
4、安静觉醒状态
5、活动觉醒状态
6、啼哭状态
4、婴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
第一,脑电的变化。
到3岁时,儿童的脑电活动渐趋成熟。
第二,大脑皮质的发育。
发展顺序: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第三,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发展。
但是在整个婴儿期,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还是极不平衡的,抑制过程弱于兴奋过程,正是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儿童活动的高度不稳定性和冲动性。
第四,大脑半球的单侧化。
婴儿大脑单侧化是在婴儿出生后发生的一个渐进的过程。
5、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
1、整分原则
2、首尾原则
3、远近原则或成为从中心到外周的原则
4、由粗到细的原则
5、从无意到有意的原则
6、婴儿基本动作的发展
(一)、大动作的发展
1、头颈部和躯干部的动作
2、爬行动作
3、行走动作
(二)、精细动作的发展
1、五指分工
2、双手配合
3、重复连锁动作
4、自主够物
7、选择性模仿
1975年怀特赫斯特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主张:
第一,言语学习不必是一对一的完全模仿,成人言语活动与婴儿的言语的言语学习之间主要是功能上的相似,婴儿有选择和创造的余地。
第二,选择性模仿是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言语获得方式,而并非在训练和强化中进行
因此,成人与婴儿双方的言语行为之间既不是即时模仿的,形式上也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所以婴儿在言语学习中式有创造性和选择性的。
8、先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
第一,婴儿的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
第二,语法是生成的。
婴儿先天就是具有一种普通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
第三,语言都有其深层结构(如句子的意义)和表层结构(如句子的语音、语法),婴儿感知的是语言的表层结构,通过LAD的加工操作,转化为深层结构,产生对语言的理解。
9、视崖实验(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
证明儿童的深度知觉是先天具有的,还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实验过程:
一块大的玻璃平台,中间放有一块略高于玻璃的中央板。
板的一侧玻璃上铺有一块格子形的图案布,因为它与中间板的高度相差不同,看起来似乎像个“浅滩”。
在中央板的另一侧离玻璃板几尺深的地面上也铺上同样格子形的图案布,使儿童造成一种错觉,这里似乎像“悬崖”。
然后把6.5—14个月的婴儿放在中央板上,让孩子的母亲分别在“浅滩”和“悬崖”两边招呼孩子。
实验结果:
这个实验表明,婴儿早就有了深度知觉,进一步研究表明,人类的深度知觉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10、依恋
狭义的依恋特指婴儿期的依恋,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婴儿的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建立的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主要表现为啼哭、微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跟随等行为。
11、陌生情境法(依恋的测量)
观察儿童在“陌生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前史、现状。
并对其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做出可能的推测。
12,儿依恋发展的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至3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喜欢所有的人,愿意注视所有人的脸,看到人脸或听到人声就会微笑,手舞足蹈,甚至咿呀说话。
这个阶段的婴儿还没有对任何人包括母亲产生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开始表现出对母亲的偏爱,婴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依偎、咿呀学语等;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些反应相对少一些,在陌生人面前这些反应就更少。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至3岁)婴儿从6、7个月起,表现出对依恋对象的分离焦虑和对陌生人的怯生现象,这是婴儿形成依恋的标志。
13、婴儿依恋的基本类型
1,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边,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交谈。
母亲在场使儿童感觉非常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周围环境,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
当母亲离开时,婴儿的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婴儿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试图寻找母亲回来。
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且很快就平静下来,继续进行游戏和玩耍,这类婴儿约占65%—70%)
2,回避型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
母亲离开时他们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紧张或者忧郁的情绪,母亲回来时,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偶尔也会欢迎母亲回来,但与母亲的接触很短,接近一下就又走开了,自己玩自己的。
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母亲的依恋,所以又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赖婴儿”。
这类婴儿约占10%—15%)
3,抗拒型依恋(这类婴儿每当母亲要离开之前就显得非常警惕,有点大惊小怪,母亲真正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婴儿都会大喊大叫。
但是当母亲真正回来时,婴儿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甚至还显得有点发怒的样子。
如婴儿看到母亲会立即要求母亲抱他,可母亲刚把他抱起,婴儿又挣扎着要下来。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不能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不太容易重新回到游戏中去,即使在玩玩具也会不时地朝母亲那里看。
这类婴儿约占10%—15%)
第五章幼儿心理发展
1、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
儿童出生以后,身体各系统的发展速度是不同步的。
身体各系统的发展趋势图见课本P142
图中的一般生长曲线代表儿童躯体或骨骼肌肉组织的发育状况(通常以身高和体重为指标)。
从一般生长曲线的发展趋势上看,它有两个生长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在婴儿期,进入幼儿和童年中期后,生长速度放缓;第二个高峰期在青少年期。
大脑和头部的发育曲线显示,儿童在出生到三岁这一阶段,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幼儿期已接近成人水平。
从淋巴系统的发育曲线看,婴儿和幼儿的淋巴系统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发育,1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是成人期的200%,到青少年期,淋巴组织逐渐退缩,这是因为儿童早期对疾病的抵抗力弱,需要淋巴系统进行保护。
10岁—12岁以后,儿童已获得相当的免疫力,以后随着各系统的成熟和对疾病抵抗力的增强,淋巴系统便逐渐退缩。
生殖系统的发育曲线表明,从出生到童年中期,儿童生殖系统的发育非常缓慢,几乎没有进展,直到进入青春期以后才加速发育并成熟。
2、幼儿游戏的特点
第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反映社会生活。
第二,游戏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
第三,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感兴趣的活动。
3、幼儿游戏认知发展水平的分类
1,联系性游戏2,假装游戏3,规则游戏4,智力游戏
4、幼儿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1,非社会性活动2,平行游戏3,社会性游戏:
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1、对游戏活动的指导
1,给儿童玩的时间2,提供好的活动场地3,提供合适的玩具
4,成人对游戏适当的指导,
6、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幼儿能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
(二)词汇的发展1,词汇数量的增加2,词类范围扩大
(三)句子的发展1,句子结构的发展2,句子的理解
(四)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1,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2,语用技能的发展
7、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容量
短时记忆增加
(二)记忆类型
1,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逐渐发展。
3,幼儿的想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机械记忆是幼儿记忆的主要途径。
(三)记忆策略
1,没有策略,训练也不能产生(5岁以下)
2,不能主动使用策略,但经过透导可以使用。
(5—10岁)
3,能自发地产生和使用策略(10岁以后)
8、心理理论
是指对别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
9、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点红实验(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
研究儿童的自我觉知在什么时候产生
实验过程:
在儿童(9—24个月)毫不知觉的情况下,主试在婴儿上涂个红点,然后观察儿童照时的反应。
根据假设,如果儿童在照镜子后能立即发现鼻子上的红点,并用手去摸它,表明婴儿已能将自己的形象和加在自己形象上的东西分开,这种行为可作为自我认识出现的标志。
实验结果:
【1】戏物(镜子)阶段。
9、10个月的儿童对镜子很感兴趣,对镜子中的自我映像不感兴趣:
【2】(镜像)“伙伴”游戏。
1岁及以后几个月的婴儿对镜中的自我映像很感兴趣,亲吻、微笑,甚至还到镜子反面去找那位伙伴;【3】相倚性探究。
约在18个月左右,婴儿特别注意镜子中的映像和镜子外的东西的对应关系,对镜中映像的动作伴随自己的动作更是感到好奇。
有的婴儿(占24%)已能根据相倚性线索认识镜中映像就是自己;【4】自我认识的出现。
儿童约2岁时,基本就能借助镜子去摸自己鼻子上的红点,自我觉知能力出现了质的飞跃。
(二)自我评价
1,从他评到自评2,从外部行为到内部品质3,从笼统到细致
4,从主观情绪到客观性5,从局面到全面
(四)自我情绪体验
自尊:
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以及伴随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10、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一)性别认同阶段2—3岁
性别认同:
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认识。
幼儿往往先依据发型,特别是长发的长度,其次是服饰的特点来确认被观察者的性别
(二)稳定性阶段4岁
性别稳定性:
是指儿童对人一生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
性别稳定性一般在3—4岁出现。
这一年龄的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在一生中是稳定不变的。
(三)一致性阶段5—7岁
性别恒常性:
是指对人的性别不因为其外表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认识。
幼儿首先对自己的性别产生了恒常性,然后才能应用到别人的身上,其发展顺序是:
1,自身的性别恒常性2,与自己相同性别的他人的性别恒常性3,异性的性别恒常性
11、同伴关系
是指年龄相同的或心理发展水平相近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第六章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1,心理和个性发展的条件:
学习
童年期儿童生活最为重大的变化是进入学校,学习代替游戏而成为这一阶段儿童的主导活动。
2书面言语的发展
儿童的书面言语是在进入小学之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
整个小学阶段,最初是书面言语落后于口头言语,在正确的教学影响下,约从二、三年级起,书面言语逐步赶上口头言语的水平,约从四年级起,书面言语的发展即可超过口头言语的水平。
童年期儿童书面言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识字、阅读、写作等方面
(一)识字
基本特点:
1,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大2,无师可以自通
3,有回生现象(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
(二)阅读
1,儿童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的标志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儿童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儿童不会从抽象概括的角度来对文章进行理解,而往往是联系具体的生活实例,以表象的方式来进行理解。
之后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之下,逐步加深对语句的抽象概括的理解。
阅读的速度也是衡量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儿童在初学阅读的时候,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边认边读,而且经常停顿,速度很慢。
之后随着对字词的掌握程度的提高以及阅读经验的积累,逐渐开始以词、以句子为进本单位进行阅读,阅读的速度逐渐加快。
2,阅读的基本方式阅读的基本方式是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结合,默读是内部言语和书面言语的结合。
朗读和默读是互相联系的。
这主要体现在;朗读是先于默读发展起来的,它为默读准备了条件,默读是阅读的高级阶段;反过来,朗读又可以用来作为检查默读的手段。
(三)写作
写作是书面言语的高级过程和形式,它主要是从说出的词(出声的或无声的)向看到的词过度,其基本要求是能连贯地、有顺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别人能理解。
在教学中,人们常把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即口述阶段如看图说话
2,过渡阶段看图作文、模仿作文、补充
3,独立写作阶段一般从三年级开始
3童年期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1)注意集中的深度增加
(2)注意的稳定性增强
(3)狐疑的广度扩大
(4)注意分配能力发展缓慢
4童年期儿童社会认知与交往的发展
(一)观点采择
1,观点采择也称角色采择,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信息对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如观点、情感、思想等)的理解和推断。
2,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水平0:
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采择(3~6岁)。
儿童鞥认识自己与别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情绪感受,但他们经常将两者混淆。
(2)水平1:
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4~9岁)。
儿童懂得由于人们会接触到不同的社会信息,因此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
(3)水平2: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7~12岁)。
这一水平的儿童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观察他们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他们也认识到别人也同样能这样做。
(4)水平3:
第三方的观点采择(10~15)。
儿童能超脱两个人互相作用的情境而想象一个不偏不倚的第三者是如何观察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行为的。
(5)水平4:
社会观点采择(14岁至成人)。
个体认识到第三方的观点采择能受一种或多种更大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二)对友谊的认识
第一阶段(3~7岁),游戏伙伴
第二阶段(4~9岁)为单向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6~12岁)为双向帮助阶段
第四阶段(9~15岁)为亲密的共享阶段
第五阶段(12岁开始)互惠
5同伴提名法
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让每个儿童根据所给定的同学名单或照片进行限定提名,让每个儿童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伴。
6同伴接纳的类型
(1)受欢迎儿童
(2)被拒斥的儿童
(3)矛盾的儿童
(4)被忽视的儿童
(5)一般的儿童
第七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1、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贯穿青少年期的特点:
矛盾性,过渡性
1,反抗性与依赖性2,闭锁性与开放性3,勇敢与怯懦
4,高傲与自卑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2,发身事件对青少年的心理冲击
1,对青春期身体变化的发展(对身体的陌生,关注自己,对异性产生的好感,产生成人感)
2,亲子关系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第二反抗期?
对自己的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的反战的认识的滞后)
3,心境的变化(不稳定性,情感体验深刻)
4,早熟和晚熟的影响(性别差异)
3,抽象逻辑思维带来的影响
1,喜欢争论:
练习逻辑思维
2,自我关注(为什么会出现新的自我中心?
1,假想观众2,个人的虚构)
3,理想主义(充满理想和激情,受批评,人际关系冲突)
4,增强了计划性(自我控制能力强,但果断性还有待发展,成人及时提供帮助。
)
4,自我同一性
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
5,认同水平
1,同一性形成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考虑了各种实际选项,形成了自己对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的选择。
2,同一性早期完成是一种盲目的认同,个体过早地、匆匆地就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没有考虑各种选择的可能,就停止了同一性的探求。
3,同一性延缓指的是个体还处于对自我同一性的探求阶段,正在积极地搜集各种信息,比较各种可能性,渴望发现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