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1693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docx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docx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谢家湾小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

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

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

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

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

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

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2.金色的草地  谢家湾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

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

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

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

多音字:

“假”“朝”  字形:

“绒”“耍”  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4.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

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四、理解课文  1、齐读一自然段:

思考:

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

“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  体会蒲公英的多。

2、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  2演一演:

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

5朗读:

读出欢乐的气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

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

  早上:

绿色  白天:

金色  晚上:

绿色2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3汇报: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5朗读:

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  6、齐读4自然段:

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五、完成课后练习二:

回顾全文:

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爱。

六、有感情地朗读。

  3.爬天都峰  谢家湾小学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三.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四.教法设计:

边读边想法。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

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

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

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

自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

“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

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

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边读边想,说出“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

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

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

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

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

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

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

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板书:

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

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

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

”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

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

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

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

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

鸟怎么会说话呢?

”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  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

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大家一起来说说。

  2.  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列宁    5、灰雀        小男孩    6小摄影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

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二.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课前预习、准备  1.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重点检查读书情况  1.学生自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

  2.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5.自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

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  体会到什么?

  

(1)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  ”画出有关句子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  ”画出有关句子。

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

4.全班反馈交流。

5.老师小结板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  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

四.开展讨论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

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读、背、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一.  复习引入  1.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  感。

  2.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二.课堂实践活动1.自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  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

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a.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四.扩展训练  “请转告他,我很忙。

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对比。

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

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的。

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

小男孩还会再来吗?

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五.板书  6小摄影师      喜爱  高尔基      小男孩      热爱对话、细节描写      7奇怪的大石头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

会写“著、藏”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二.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  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四.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五.教学方针讨论,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  一.投放多媒体,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

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主人公——李四光。

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石、大坑、卧进、突兀、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遗迹、研究、震惊三.解决一些术语词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三、动笔起草  1.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清楚该人在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

2.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

四、修改誊写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

  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4.誊写习作。

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

  5.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样。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一、读文猜人  1.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家朗读,全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

  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

3.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

  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写作时要用心回忆。

二、再读欣赏  1.请以其他人物为写作对象的优秀习作作者朗读习作。

大家听后议议评评。

  2.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

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

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

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

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

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板书设计    课后记  9    古诗二首  铁马小学瞿泽君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3、看图说话:

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朗读:

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

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

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

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趣味活动1、我说你读。

方法:

  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

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

3、情境背诗。

  方法:

学生可自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五、识字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促、深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自读:

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自思:

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交流:

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