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1054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述.docx

《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述.docx

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述

2004年重庆市南岸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南岸区统计局

(2005年2月26日)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七大经济板块建设,着力打造“实力南岸、品牌南岸、绿色南岸、诚信南岸”,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较好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

一、综合

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稳健较快增长。

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三次产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第一产业完成总产值4.7亿元,同比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全市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全市十强工业区(市)县评比中位列第三,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75.88%;第三产业不断拓展创新,“吃在南岸、住在南岸、旅游在南岸”品牌魅力进一步增强。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

第一产业增加值3.18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62.74亿元,增长15%,其中工业增加值4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28.21亿元,增长10%。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5∶65.8∶30.7调整为3.4∶66.6∶30。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562元,比上年增长14%。

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5、8.5、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6.7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19.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6.11亿元,比上年增长42.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55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65元,比上年增长14.1%。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产业集群规模不够大,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不多,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二是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任务艰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少数低收入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四是社会稳定问题仍然突出,治安状况不尽人意,企业改制、城市管理、征地拆迁方面矛盾增多;五是物价上涨压力增大,给部分企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六是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等。

二、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都市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效益显现,农业“六大工程”进展顺利。

初步形成以花卉、牛奶、农家乐、观赏鱼为主导产业的生产格局。

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优质果树1.5万亩。

同时粮食种植面积逐年递减,全年粮食产量比上年下降了10.7%。

蔬菜产量99724吨,比上年下降6.3%;肉类产量3008吨,比上年下降46.3%;水果产量2536吨,比上年下降6.1%。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

乡镇企业继续在调整中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

在“工业园区建设年”中,各级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推进科技进步,强化经营管理,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增长。

全部工业总产值(现价)达1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稳定增长,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202户,比上年增长19.5%。

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46户,其中上亿元的企业达29户。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4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占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75.88%,比2003年上升了7.8个百分点。

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5.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价产值17.48%。

工业结构日趋优化。

其作为南岸区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5%。

出口交货值有所下降。

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13.98亿元,比上年下降7.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的12.3%。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

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利润总额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工业综合效益指数135.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4%;资产负债率61.7%,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60389元/人,比上年提高9.4%。

工业企业亏损面有所扩大。

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38个,比上年增加18.8%,亏损额过1.58亿元,比去年增加17.4%,特别是区属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个数22个,比上年增长57.1%,亏损额同比增长了55.4%。

建筑业稳步发展。

全区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区属企业完成11.77亿元,与上年持平。

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二级以上的建筑企业达67个,占到全区建筑企业总数的60%,全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7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5.0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随着新一轮城市建设顺利推进,通过基础设施、新区开发、危旧房改造、城市园林绿化等建设,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年来最高水平。

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房地产开发投资从下半年开始匀速回落,增长速度较上年有所放缓。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3%。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48.45%;房地产投资59.77亿元,比上年增长20.04%;更新改造投资6.76亿元,比上年增长60.89%;其他投资3.06亿元,比上年增长47.51%。

五、交通运输及邮电业

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业改革,加大运输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运输能力。

全区现有公路总里程57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95公里。

全年共完成公路客运量240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8157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934万吨,货物周转量44627.7万吨公里。

邮政电信业持续稳定发展。

全年全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508万元,比上年增长14.64%。

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26484万元,比上年增长24%。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末南岸区城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94部,移动电话110部,农村居民户平均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54部。

六、国内贸易、市场物价和招商引资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通过商业结构调整以及重百、百盛等大型商场业态调整,内外联合,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商家,举办美食节、各类会展等措施,促进商贸快速发展。

南坪商圈、南滨路已成为商贸发展的亮点。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市场物价继续攀升。

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7个百分点,其中:

食品价格上涨11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0.9个百分点,衣着价格下降8.8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上涨3.2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美食节暨首届重庆国际火锅节、第六届泉水鸡文化节和房地产交易会,组织参加了第九届重庆投资洽谈暨全球采购会和第六届重庆高新技术交易会,开展了外出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聘等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引进了TCL集团、美的集团、金城集团、市机电控股集团、中铁集团等一批品牌企业来南岸区投资办厂。

全年实现签约项目54个,签约总金额203亿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

全区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6.11亿元,比上年增长42.5%;其中税收4.83亿元,比上年增长39.31%,(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税收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75%)。

财政支出11.8亿元,比上年增长36.63%。

金融运行稳定,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1.33亿元,比年初增长11.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3.43亿元,比年初增长5%。

保险业在调整中发展。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24亿元,比上年下降13.62%;赔付给付支出0.5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八、城市建设、旅游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学府大道、南南路等道路项目和第一大道商业街、后堡公园等公建、园林景观项目竣工;菜园坝长江大桥、石板坡长江大桥拓宽改造、国际会展中心、南坪东环路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

完成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投资60亿元,施工面积60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34万平方米),竣工210万平方米;完成征地1.1万亩,拆迁房屋100万平方米,折违16万平方米,启动定向安置房102平方米。

“南山绿色屏障工程”林相改造3000亩,南山创建为“国家森林公园”。

新增公共绿地15.5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到33.6%,绿化覆盖率达到35.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8平方米。

全区主干道完好率达95%,路灯亮灯率达98%,垃圾清运率达100%;社区环境、摊区市场、建筑工地、废水、给排水等得到有效治理。

旅游业稳步发展。

全区共有国内旅行社及门市部23家,国际旅行社1家;星级宾馆8家,其中:

三星级宾馆4家,四星级宾馆2家;南岸农家乐92户;重庆市星级农家乐13户;对外开放的景区(点)16个,其中新增AAAA级景区1个。

全年接待游客622万人次,同比增长14.13%;实现旅游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0.24%;完成税收1250万元,旅游从业人员达9500人。

南岸已成为重庆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份。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成效。

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清理检查和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实施“五管齐下净空工程”及进一步控制尘污染,开展了查处治理运输撒漏物质车辆专项工作,对有关车辆加盖密封;城市主次干道机械化吸尘作业率达到48%,16.4公里城区主次干道的翻修;完成了13座工业窑炉整改,56家餐饮企业油烟达标排放,6个街镇成功创建为基本无煤区。

全面开展了电镀行业废水污染整治工作,8户规模以上电镀企业已实现了废水等污染物达标排放,10户电镀小规模企业已停产关闭。

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重点污染企业实行关停或制订了搬迁方案。

环境质量总体情况好转。

空气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值为可吸入颗粒物0.133毫克/标立方米,二氧化氮0.074毫克/标立方米,二氧化硫0.108毫克/标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以上的天数为221天,占总天数的66%;南岸区长江干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4.6%,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达到了国家Ⅲ类地表水水质标准。

九、科技和教育

科学事业稳步发展。

按照“科教兴区”战略,加快了茶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

引进了以TCL西部研发中心为代表的数家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区现有民营科技企业84家,2004年申报并立项的重点新产品计划25项,攻关计划3项;完成了“重庆市电子政务示范区试点工程”结题验收;“国家863计划网络计算机全国电子政务示范区试点工程”进展顺利;“数字图书馆”项目基本完成。

全年实现技术交易项目207项,合同金额6479万元。

教育改革深入开展。

加大实施“三名”的力度,全力推进教育1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了39中、区电大迁建和融侨“两校一园”新建工程,加快了珊瑚小学、龙职中、黄桷垭小学等项目建设。

全面实施“双高”普九,基本实现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4%,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

目前全区区级骨干教师已有448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5人。

2004年全区小学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100%就近升入初中;9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高中毕业生84%以上升入大学学习。

年末全区拥有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24912人;职业中学7所,在校学生2991人;小学54所,在校学生30214人;幼儿园113所,在园幼儿992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成果显著,荣获重庆市文化先进区称号。

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围绕全区重要工作、活动、工程,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新闻宣传。

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先后举办了元旦、春节“民间文艺大拜年巡游”活动、“全区职工艺术节”、“全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第五届中国美食节”、“第六届泉水鸡文化节”文艺演出等,全年共举办文艺演出144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42次高规格文艺演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实现了有线电视“社社通”。

广播电视覆盖率100%。

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初步实现经济、文化互动。

全年电影放映总场次2038场,区新华书店完成销售1500万元;年末文化企业达687家,从业人员5032人,全年营业额51029万元。

全区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5个、文化艺术中心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9.7万册)。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2004年南岸区拥有卫生机构234个,同比增长7.8%;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了2448张,卫生技术人员2526人。

建立健全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场卫生监督体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安全。

南岸区被列为全国首批重庆市2个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之一;确立了区中医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为弱势群体减免定点医院。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

2004年南岸区体育工作把“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这三个面作为关键。

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7.05%,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宣传周”优秀组织奖,阳光华庭小区被命名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

2004年新增体育场地79个,增长率为29.3%。

竞技体育稳中有升,全年参加国家级比赛8次,获得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1枚,优秀组织奖3个。

参加市级比赛25次,获得金杯2个、银杯1个、铜杯2个、单项金牌45枚。

向国家跳水集训队输送尖子选手1人,向市专业运动队输送跳水、柔道各1人,向市体校跳水队输送新苗12人。

全年新增国家级一级裁判员6人、二级裁判员86人、三级裁判员174人。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514元,比上年增长17.5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255元,比上年增长12.29%,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47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65元,比上年增长14.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02亿元,比年初增长18.2%,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20885元。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3.7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73平方米。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在岗职工工资水平明显提高。

全年净增就业岗位15045个,开发公益性岗位965个,指导13229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帮助2514名“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发放小额贷款493万元。

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培训1632人,推荐就业1354人。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功能进一步发挥。

低保工作继续推进,全年享受城市低保15327户、30170人,支出低保金3536万元;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全年享受农村低保882户、1729人,支出低保金46万元。

创新了廉租住房的保障形式,解决了250户“双困”家庭的住房问题。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

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农业人口快速增长,农业人口逐年下降,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共计17.6万户,总人口52.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69万人,比上年增长7.1%,农业人口11.98万人,比上年下降5.38%。

全年人口出生率7.35‰,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0.65‰。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20人。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指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为区公安分局年末户籍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