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教育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0927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新教育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新教育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新教育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新教育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新教育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新教育汇报材料.docx

《学校新教育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新教育汇报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新教育汇报材料.docx

学校新教育汇报材料

走进新教育创造新生活

新教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根据“新教育”的“四大改变”、“十大行动”,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开展了践行新教育的“八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用阅读点亮梦想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1.从2013年我校开始大力推进“文明校园”、“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学校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以经典为伴,与大师对话,为学生的发展夯实基础,使学生养成多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2.“营造书香校园”,要求学生小学六年要读完60本课外书,聆听十二场精彩报告,写五百余篇日记。

3.初中引导学生阅读30本必要的文学经典,包括哲学著作,让他们与书本为友,与真理为友,与大师为友,成为精神明亮的人。

4.学校每天按时开放图书室和阅览室,提供1.2万册图书供学生阅读。

老师除了阅读规定书目之外,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广泛阅读,多方面打造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真正营造书香校园。

二、师生共写随笔——用爱心引领成长

1.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

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激励,是我校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日常生活方式。

2.教师自觉地引导学生把随笔与日记视为“三省吾身”的生活方式,并提笔参与学生的成长,利用师生共写随笔引领学生走向自主与成熟。

3.要求学生毎周写五篇日记,并且每周每班上交三篇优秀作品,通过写作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三、聆听窗外声音——用活动开阔视野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其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让学生走出校园,让大家、大师走进校园,让学生聆听不一样的声音,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1.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快乐、健康、有益的假期生活,提高了孩子们的协作和沟通能力,搭起了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桥梁。

2.学校定时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上门给残疾儿童送教,真正做到“春雨润物细无声,浓浓爱心献同伴”,让残疾儿童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3.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共筑禁毒思想防线,做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防范毒品的意识。

4.学校联合西固区母亲教育中心、新城镇政府、镇党委、镇妇联邀请国际NLP专业执行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沈小翠,于2018年12月8日举行了“好家教成就好家风”的讲座活动。

5.近三年组织全体师生参加了由兰州市西固区教育局、区文化局、兰州西固金城故郡民俗文化产业园区联合开展的“迎新年挂彩灯”手工创意制作比赛活动。

6.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拥抱亲情--感恩父母”的“四个一”活动,“四个一”指:

给长辈洗一次脚,给家人做一次饭或晚饭后主动洗碗,给家人洗一次衣服,跟父母谈一次话。

7.每年清明节组织少先队员和团员代表到兰州市烈士陵园开展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8.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为主题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采取相应措施对留守儿童伸出的温暖的手臂,助益留守儿童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加强引导和教育,对留守儿童父母失责提出相应的要求,采取相应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让留守儿童更好成长。

四、构筑理想课堂——用知识培根育人

新教育实验提出“文化为学校立魂”的主张,我校提出了以“河惠立人”为核心的“河”文化理念,实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奠基”的价值追求。

培育“如河文化”、追求“若水教育”,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作为学校精神,培养优秀教师,培育优秀学生,培植优秀文化。

培养学生在品德方面孝敬父母,感恩社会,报效祖国;在能力方面:

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

我校围绕学生发展目标,在开齐开足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特长,结合我校实际和《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学校开发了新教育课程,即河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德育课程和特色课程。

(一)河文化系列校本课程

1.诵读类——国学篇(小学低段、中段、高段、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共6册)

2.教育类——阳光心理篇、情满人间篇

3.棋艺类——围棋篇、象棋篇、跳棋篇

4.运动类——篮球篇、足球篇、羽毛球、民族舞篇

5.美术舞蹈类——素描篇、中国画篇

6.乐器类——口琴篇、键盘乐基础教程篇、坚笛篇

7.手工类——十字绣篇、科技篇、手工篇

8.书法类——书法篇、硬笔书法基础教材篇(中、小学)

(二)德育课程: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学校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主题班会、重大节假日、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等活动,以活动体现德育课堂,不断增强学校德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

如:

“学雷锋、知感恩”主题队会,“体验父母情,感恩伴我行”主题班会,“文明礼仪伴我成长”班级文化活动,“珍爱粮食,我光荣”光盘行动,“网上祭先烈”主题教育活动,“我爱劳动”五一主题班会活动,“多彩童年快乐六一”系列游艺活动及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主题宣传画竞赛活动等。

2.结合重大节假日,开展“四爱”(爱国爱家乡爱校爱自己)主题教育。

如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开展“迎中秋、庆国庆”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传承长征魂、共筑中国梦”诗歌朗诵比赛,举行“寻找红色记忆中的故事”征文比赛、“筑起人民防线,维护国家安全”反间谍法宣传教育活动、“童心向党”手抄报、书法比赛;组织观看爱国影视片,组织“学党史、知国情、爱家乡”知识竞赛和“走进社区,了解历史人文”主题教育活动等。

3.法制安全教育:

利用黑板报、广播、讲座、班会课等渠道,加强安全法制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抓好学生安全工作,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举行了“安全第一课”、“学法守法用法,做个好公民”、“安全伴我行”等讲座,组织学生观看“安全第一课”“开学第一课”视频和《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

学校每月举行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班主任利用兰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向学生授课,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相关网络作业,组织学生参加网络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开展了放学“一分钟”安全教育、“3.28”安全教育周活动、“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七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在初一年级开展《认识自己》心理健康课程;在初二年级开展《叛逆期心理特点及调适》心理健康课程;在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心健课,积极开展团体心理疏导,充分发挥“心语小屋”的个别疏导作用。

(三)特色课程:

根据各学段学生特点,以“学会生活”为核心,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

1.运动课程

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根据各年龄段特点,各班开发了田径小课程、足球、篮球、羽毛球、垒球等球类小课程、健美操(啦啦操)小课程等。

2.人格课程

中小学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

班主任根据人格发展道德六阶段理论和学生在各年段应养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开发了以道德发展为核心的人格课程。

人格课程和整本书阅读有机结合,如梁桃花老师开设的阳光心理课程,赖兴婷老师开设的人文阅读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班级课程。

3.艺术课程

开发了以培养审美能力为目标的艺术课程。

如:

竖笛、口琴、葫芦丝、国画、素描、合唱、舞蹈等课程。

这些课程的开发,熏陶了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4.动手课程

根据孩子的兴趣不同,各年级专门开发了动手课程,这些小课程不仅仅要带领学生动手制作,还要介绍有关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

心智创意、毛衣编织、十字锈、手工课程等。

5.电影课程。

从七年级段的《大闹天宫》《狮子王》、八年级段的《放牛班的春天》《孔子》,到九年级段的《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孩子们入迷地看,生动地写,一叠观影心得笔记见证着几十部电影带来的成长。

6.专题写作课程。

利用兴趣课组织学生通过“西部故事”网络平台,阅读欣赏西部孩子的作品,了解祖国西部地区各地民俗风情、饮食、文化。

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西部故事”原创作文大赛活动,通过网络平台使同学们有机会让世界看见自己。

五、缔造完美教室——用价值启迪使命

教室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使命、价值观、愿景的集中整合与体现。

其主旨在于通过班级文化的营造,读书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班级课程的确立,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一)班级价值体系建设

1.有富有寓意的班级名称,在班级名称基础上产生班级精神。

2.有简约美丽的班级标识,根据班名和班级精神设计简约有内涵的班级标识。

3.有一致认同的班级目标,每个班级都有一个“我们憧憬”,它是班级的目标,也就是班级的努力方向。

4有促进发展的班级公约,在全员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在不违反《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订出以人为本的班级公约,努力让遵守班规的行为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5.有建共管的班级空间,班级空间一般分四个板块:

一是班级大事,二是教育叙事,三是写给家长,四是学生作品。

各班及时更新日志,每周更新一次。

除此之外各班都有健全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本班学生及家长全员参与、共同经营,让班级空间成为全班学生和家长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6.有定期更换的展示平台

各班要定期(每月一次)更换室内外的(黑板报、过道墙报),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剪一剪、画一画、贴一贴,写一写。

除此之外,教师动员学生用自己的作品(含植物)装饰教室,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教室成为文化气息浓厚又绿意盎然的场所。

(二)班级文化体系建设

1.主题节日活动规划。

根据民风民俗、重大节日、学校每月一事等统筹规划,每周进行1次主题班会活动,并注重活动成果的积累和总结。

2.社团活动课程建设

社团活动建设本着精品加保底的指导思想推进。

我校精品社团活动课程两项,舞蹈课程、足球课程。

着力打造学生的艺体特长,力争让全体学生在艺术和体育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和谐地发展。

3.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各班充分挖掘班级潜力,确定一个富有个性的特色项目进行深度研究和实践,努力形成一个体系。

4.班级成长纪念册档案建设

由学生处负责出台初稿,各年级负责在初稿基础上修改设计出有自己年级特色的“班级成长档案”,按时间顺序排列班级主题活动,主题活动要突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成长故事,见证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师生、家长的成长。

六、推进每月一事——用养成抓手教育

新教育实验主张“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学校坚持推进每周有活动、每月有主题,实践了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

1.在“每月一事”方面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目标具化为培养良好习惯。

例如:

1月,好好吃饭——突出节约主题;2月,规范走路——突出规则主题;3月,积极种树——突出公益主题;4月,快乐踏青——突出自然主题;5月,认真扫地——突出劳动主题;6月,欢快唱歌——突出艺术主题;7月,阳光运动——突出健身主题;8月,幸福微笑——突出交往主题;9月,享受阅读——突出求知主题;10月,共写家书——突出感恩主题;11月,发表演说——突出自信主题;12月,每日日记——突出反思主题。

2.学校每年进行季节传统活动;春季风筝节,夏季艺术节,秋季体育节,冬季科技节。

通过各项活动的举办,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了学生的风采。

七.研发卓越课程——用多元补足短板

1.我们在保证国家课程开足开齐的情况下,对每周的班会课按月细化为主题班会、家长讲堂、才艺展示、劳动实践不同课型,确保"每月一事”有效实施。

2.坚持以经典阅读、体育艺术、科技创造、心理健康、综合实践为基础,形成了校本课程体系。

通过开设阅读课、组建体艺社团、开辟创客空间,拓展校内外实践基地等途径,开辟了扎根塑魂的有效路径,完整了学生的教育生活。

在创新教育和艺术教育方面,我们全面改革信息技术课程落后单一的现状,以STEAM课程为统领,建立了科技课程,组织老师研发专题科技课程,使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落到了实处。

八、家校合作共育——用互动加强合作

1.定期举办家长学校。

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推广、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2.成立各级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畅通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协调的纽带。

3.定期召开互动型家长会。

家长会作为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仍是教师和家长间交流学生情况、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有效途径。

学校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两次家长会,以互动为纽带,架起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

4.提倡教师常态化家访。

家访是行之有效的家校联系的手段,在新时期,各学校应重新认识家访内涵,把家访当成提高自身修养、反思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契机。

5.开设家校互动平台。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为进一步推进家校联系,我校推行了“互联网+家校共育”,每个班级建立了涵盖家长、任课教师的微信群或QQ群。

要求班主任和教师把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活动的精彩瞬间分享给家长,发挥班级家长学校的引导功能,让老师们借助互联网平台与家长及时沟通孩子情况,及时反馈,引导家长密切关注孩子成长。

6.举行定向家长开放日。

学校要加大“开门办教育”的工作力度,定期设立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教师和孩子,切身体验现代的校园、课堂,提出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而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

通过家校合作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让家长了解新教育,主动参与新教育,努力创造学生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