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08期末试题+10题库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8792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8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08期末试题+10题库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00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08期末试题+10题库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00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08期末试题+10题库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00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08期末试题+10题库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00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08期末试题+10题库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08期末试题+10题库考.docx

《00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08期末试题+10题库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08期末试题+10题库考.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08期末试题+10题库考.docx

00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08期末试题+10题库考

亚当·斯密学说(绝对优势理论)两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分别具有绝对优势,如据此专业化生产并交换商品,双方均能从贸易中获益,世界可获得分工好处。

假定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直线。

李嘉图模型(比较优势理论)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

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两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均占绝对优势,另一国均处绝对劣势,两国依然存在贸易可能,优势国可专门生产优势较大商品,劣势国可生产劣势较小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均能获益。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机会成本为每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具有较低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该种商品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另一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

假定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直线。

对比较优势的三个误解:

1,只有当一国生产率达到立足国际竞争时,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正解:

贸易的获益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2,如来自外国的竞争建立在低工资上,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会损害他国(贫民劳动论)。

正解:

本国决定贸易还是自己生产,关键是用本国劳动衡量,与外国低工资率没多大关系。

3,如果一国工人比他国工资低,贸易会使该国受到剥削。

正解:

克鲁格曼实证分析,如外国工人工资比本国低,且外国拒绝与本国贸易从而拒绝被剥削,那么其实际工资将更低。

拒绝出口和贸易反而会使一国更贫困。

计算参见P5

生产可能性曲线技术不变、资源充分利用下,社会或厂商能获得最大产量的各种组合。

说明减少一种商品产出量可增加另一商品产出量的可能。

曲线外任何点都不可能得到,资源不可能实现这种配置;曲线内点都可得到,资源容易实现这种配置;只有曲线上的点代表资源充分利用下的最优效率。

由于边际递减规律,曲线由原点向外凸出。

单一要素国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条直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所有消费品不同组合

(1)无数条,每条代表一个效用等级;

(2)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3)任意两条不相交;(4)向右下倾斜;(5)凸向原点。

特殊:

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斜率不变的直线);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一条直角曲线)。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H-O模型,要素比例理论)克服比较优势理论只有一种要素投入的假定,设定劳动力和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认为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使各国在不同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

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丰度差异—〉要素价格差别—〉同一技术水平下生产成本的差别—〉产品价格差别—〉国际贸易和分工。

即:

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供给能力不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差异。

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禀赋一国拥有两种要素的相对比例,与绝对量无关。

例如,美国无论资本存量还是劳动绝对数量上都高于瑞士和墨西哥;但美国人均资本存量低于瑞士,相对而言是劳动丰富国家;而美国人均资本存量又高于墨西哥,相对而言属于资本丰富的国家。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劳动密集型)、Y(资本密集型)。

要素密集度:

两种商品生产投入的资本-劳动比(K/L)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K/L)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要素丰度通过两国要素相对价格或要素总量相对比例确定,B国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比小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

两国具有相同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

H-O模型表明资本充裕国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

萨缪尔森-斯托尔珀定理 某商品相对价格上升,会增加生产所密集使用要素的收入,减少另一要素收入。

长期贸易后,出口产品生产所密集使用要素(相对丰富要素)的报酬提高,进口产品生产密集所使用要素(相对稀缺要素)报酬下降。

国内要素自由流动下,该国对使用相对稀缺要素的部门关税保护,可明显提其收入。

贸易使一部分人收入增加,另一部分人收入减少,政府必须采取适当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和措施。

如果出口收入的国内分配有利于对本国产品具有较高消费倾向的集团,会有效提高对本国产品需求,带动本国生产和就业。

出口收入增加集中到储蓄倾向较高居民手中,出口扩大会给其他部门增长提供资金,提高投资水平。

反之,出口收入的国内分配有利于有较高进口倾向集团或对进口品消费倾向较高的居民,则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量就受到了削弱。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不论两国生产要素供求模式如何,作为自由贸易结果,两国劳动获得相同工资率,两国资本获得相同利息率。

自由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且使要素价格均等化。

列昂惕夫悖论H-O理论认为,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列昂惕夫分析美国20世纪40-50年代对外贸易发现,美国相比他国有较高资本-劳动比,是资本密集型国家,但美国却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即通过对外贸易安排剩余劳动力和节约资本的。

典型解释有:

(1)人力资本。

美国工人劳动比他国更有效率,得益于人力资本投足,如果将其折算考虑,美国出口商品就是资本密集型

(2)要素密集度逆转。

某种商品在美国是资本密集型,而在他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如小麦在非洲与美国的生产);(3)自然资源与资本有一定替代性,如果自然资源不足,就要投入大量资本替代。

贸易的利益的分解来自交换的利益:

原有生产结构下,仅因按照国际价格进行商品交换即可获得的利益;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国内厂商根据国际价格调整生产,改变了一国产业结构,从而带来福利的提高。

雷布津斯基定理如果商品价格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长,导致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生产绝对扩张,而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产品生产绝对收缩。

荷兰病模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发现海岸线盛藏天然气,原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荷兰,迅速成为出口天然气为主,农业和其他工业逐步萎缩,削弱了出口行业竞争力。

这种资源产业繁荣时期价格膨胀,牺牲了其他行业的现象称为“荷兰病”。

假设一国经济充分就业,突然发现某种资源或资源价格意外上涨,将导致两方后果:

一是劳动和资本转向资源出口部门,劳动力成本上升首先打击制造业;出口资源增加外汇收入使本币升值,再次打击制造业出口(资源转移效应)。

二是资源出口增加收入会增加对制造业和不可贸易部门产品需求,却是通过进口国外同类价格相对便宜制成品满足的,对本国制造业又是一个灾难。

该现象也可能因任何外汇大量流入事件诱发,包括自然资源价格急剧上升、外国援助和直接投资等。

20世纪70-80年代初分享石油价格暴涨横财,及后来新开发资源的国家(如沙特、尼日利亚、墨西哥、挪威、澳大利亚、英国等)都出现了类似经济症状。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1)行业中有多家企业,不存在进入与退出的障碍;

(2)不同厂商的产品是非同质的(实际的或感觉的),每个企业同能够差别化自己的产品;(3)每个厂商制定价格时,都假定竞争对手价格已定;(4)实际上每个厂商都面临着其他厂商的竞争,但其行为更像垄断厂商;(5)所有厂商面临相同的需求函数;(6)所有厂商采用相同的技术,因此生产函数相同。

除完全竞争外,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

垄断竞争既存在垄断又存在竞争。

主要特征:

(1)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2)产品相似(具有不完全替代性)又彼此差别(具有高度替代性)——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所在,因而需求曲线向下倾斜(3)企业市场势力大小取决于与其他企业产品差别。

差别越大,垄断程度越高;差别越小,替代性越强,竞争程度越高。

每个企业既是垄断者又是竞争者。

(4)企业进出不受限制——与完全垄断市场的差别所在,资源可以在行业间转移。

寡头垄断由少数卖方(寡头)主导。

特征:

(1)一个行业只有少数几个企业相互竞争;

(2)这些企业的产品可以是同质产品,也可以是差别产品;(3)存在市场势力,但取决于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是合作还是竞争;(4)新企业进入有障碍。

完全垄断完全排斥竞争。

特征:

(1)卖方垄断企业产品难找到替代品;

(2)卖方垄断企业有控制产品价格和产量能力;(3)政府干预或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原因,市场存在着新企业进入障碍。

克鲁格曼-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不能很好解释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票赋相近的发达国家,而不是要素禀赋差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且贸易大量发生在相同产业中。

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存在规模经济的商品中,国际贸易有可能使生产规模扩大,从而降低成本。

国际贸易的利益在于实现了规模经济。

贸易前,垄断竞争企业只面对内需,贸易后加入外需使总需求增加,企业生产扩张,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形成超额利润。

吸引更多国内企业进入,行业获得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从而获得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既是贸易形成基础,也推动规模经济实现。

福利影响:

各国可用更有效的规模专业化集中生产,通过贸易使得消费所有商品成为可能;规模经济使得贸易降低了世界平均生产成本,消费者可以更低价格买到商品。

存在规模经济时,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一国只生产一种商品。

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产业间贸易反映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反映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模式不可预测;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国家间相似性。

若本国和外国资本劳动比相似,行业间贸易会较少,行业内贸易会较多。

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①内部规模经济单个厂商生产越多,成本越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规模。

形成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②外部规模经济厂商效率提高是由更大行业规模,而非厂商规模形成;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

形成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两种都是国际贸易重要原因,对国际贸易有不同影响。

外部规模经济行业,贸易模式不能根据比较优势确定,先形成规模经济的国家具有先发优势,即使该国不再保持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使其仍能继续过去的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

提供曲线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表明一国为进口一定数量商品而愿意向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数量,反映一国在不同相对价格下所愿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

两国提供曲线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贸易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意味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可能由资源增加引起,也可能由技术提高(利用资源的效率)引起。

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于出口产品(进口产品)的增长称为出口偏向型增长(进口偏向型增长)。

出口偏向型增长会使本国贸易条件恶化,对他国有利;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改善本国贸易条件,他国会受损。

一国福利会随贸易条件的改善(相对价格的提高)而上升,随贸易条件的恶化(相对价格下降)而下降。

经济增长、贸易与福利(小国情形):

当资本增长快于劳动增长,即人均资本存量增加时,人均消费水平才会提高。

经济增长与福利(大国情形):

出口增加,贸易条件恶化;提高了人均产出量;人均福利改善必要条件:

福利效应大于贸易条件效应;对于某些贸易大国来说,出口产品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小于贸易条件变化所带来的损失时,福利水平会下降,形成所谓贫困化增长。

生产要素流动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间的流动。

包括劳动力流动、以国际借贷等的短期资本流动,及跨国公司长期投资等。

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由于社会、政治和文化传统等差异,要素流动远比商品流动困难和复杂。

商品流动越来越便捷,要素流动还有很多限制,大多数国家仍对移民做出严格限制,东道国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性和冲击力提高了警惕,大多数国家对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领域和股权比例做出了限制性规定等。

图解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劳动力流动导致实际工资率趋同,造成输出国工人工资上升,输入过工人工资下降,直到两国边际劳动产出一致,最终劳动力总收益提高。

劳动力流动改变输出国和输入国的资源配置,进而对两国间贸易产生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替代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作用。

劳动力流动使世界福利水平及总产出增加,但仍有一些人会因为这一变化受到损害。

高技术劳动力的流动导致输出国优秀人才损失。

初始:

两国劳动力总存量为OO1,其中日本的劳动力为O1L2,中国为OL2。

显然日本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高,工资水平高为WJ。

中国劳动力很丰富,劳动的边际产出低,由劳动边际产出所决定的工资水平也低,为WC。

由于两国之间存在工资差异,有一部分的中国劳动力在高工资的驱动下,进入日本工作。

均衡:

中国的劳动力获得了比国内工作更高的工资收入WE。

日本的企业以低于国内工资水平的价格WE雇用中国的一部分劳动力,并从中获益。

最终,世界各国的实际工资率会趋同。

劳动力的总收益提高。

劳动力流动使世界福利水平及总产出增加。

存在失业的劳动力流动初始条件:

两国劳动力总存量为OO1,其中日本的劳动力为O1L1,中国为OL1。

日本劳动力边际产出高,市场上工资水平为WJ,由一些工人不愿意接受低于WJ的工资,形成失业L1L2。

即使WE也远远高于中国的工资水平WC;于是有一部分劳动力从中国进入日本。

移民之后:

中国的劳动力获得了比国内更高的工资;日本企业通过雇用中国劳动力而获益;同时在日本出现了一部分失业现象(L1L2)。

日本的工人失业是否由于中国工人引起?

图解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资本边际收益不同是资本流动原因。

一般,资本丰富国资本边际收益低;资本匮乏国资本边际收益高,资本一般从低收益国向高收益国流动。

各种风险因素或规避风险也造成资本流动。

风险一定时,资本流向高收益国;收益既定时,资本流向低风险国。

资本流动促进福利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分配是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的重大问题,因此而产生的跨国公司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中有着重大影响。

东亚地区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同时因为在开放和引进外资中存在问题等又造成了1997年开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图形分析见PPT资本流动前:

日本由于资本丰富,因而资本的边际收益——利率较低:

中国由于资本稀缺因而利率较高;因此一部分日本的资本由于高额利息的驱动来到中国市场。

资本流动后:

日本的资本获得了高于国内的利息收入:

中国的资本稀缺得到了缓解。

从世界范围来看,福利水平提高了。

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了。

任何资源价格的差异都是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的表现

贸易三大政策(关税、补贴、配额)

关税的影响(一般分析)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

关税有各种形式,如从价税、从量税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如反倾销税。

P70-关税对价格和贸易量的影响。

对每单位商品征收t美元关税,无关税时,本国和外国的小麦价格均为世界价格PW,征收关税后,出口商品只有在本国的价格比外国高出至少t美元时,才会发生贸易。

如果没有贸易,本国就会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外国则出现超额供给,价格下降;直到两者差距为t美元为止。

小国关税一般均衡分析

小国情形:

小国无法影响外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关税会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幅度等于全部关税额。

征收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下降。

如图,价格从Pw升至Pw+t,本国产量相应从S1上升到S2,而消费量会由D1降为D2.

 

大国关税一般均衡分析

关税会把国内价格由Pw提高到Pt,把

外国出口价格由Pw降至Pt*。

国内生产由

S1扩张至S2,消费从D1下降到D2。

价格上涨使生产者剩余增加了面积a;

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c+d;

政府通过征收关税获益,大小等于税率t

与进口量Qt=D2—S2的乘积。

t=Pt—Pt*,

政府收益为c+e。

关税的社会净福利影响

净福利影响=消费者损失

—生产者所得

—政府收入

(a+b+c+d)—a—(c+e)=b+d—e

关税的负面影响由三角形b、d构成。

b表示生产扭曲损失,由关税导致国内过多生产该种产品造成;d表示本国消费扭曲损失,来自关税造成的消费下降。

矩形e表示贸易条件改善所得,来自关税造成的外国商品出口价格下降。

小国情形下,关税无法对外国价格产生重要影响,e不存在,关税成本明显超过收益。

关税的有效(实际)保护率如果一个产业在生产最终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投入进口原材料或其他中间品,那么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就是指整个关税制度对产业所生产的附加值提供保护的程度——由于关税制度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的百分比。

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有效保护率=[(国内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100%。

国内加工增值=成品国内市场价格减去投入品费用。

(附加价值=最终产品价格减去用来生产该产品的进口投入品成本)

EG:

最终产品的A在不征收关税时的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为V,征收关税后的附加价值增加到V’,那么附加价值的增加率,也就是有效保护率G=(V’-V)/V

举例:

假定在自由贸易情况下,一辆汽车的国内价格为10W,其中8W是自由进出口的钢材,橡胶等的中间投入品的价格,那么另外2W就是国内生产汽车的附加值。

现在假定对每辆汽车进口征收10%的名义关税,而对钢材仍然免税进口,同时假定进口汽车价格上涨的幅度等于名义税率即10%。

那么国内汽车的价格上涨到也就是10+10*10%=11W。

保护关税使国内的制造的汽车的附加价值增加到11-8=3W。

这时,国内的汽车的有效保护率=(3-2)/2=50%。

配额基本原理:

对进出口数量实行直接限制,具有明显计划特色。

进口数量限制与WTO精神违背

进口配额会提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与关税之间的差别在于政没有了收入。

左图:

进口量:

Q1Q2_—Q3-Q4(Quota);消费量:

OQ2—OQ4;生产量:

OQ1—OQ3;福利影响:

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福利总水平受配额分配机制的影响

右图:

食糖进口配额使美国食糖进口量维持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一半左右,结果使美国食糖价格达到466美元/吨(世界价格为280美元/吨)。

美国食糖生产者因此受益,消费者蒙受更大损失。

净福利扭曲损失是(b+d)加上配额的“租”c,c被国外政府拿走了。

出口补贴指对出口国内产品的企业或个人的支付分从量补贴和从价补贴。

该措施提高了出口国本国商品的价格,但降低了这些产品在进口国的价格。

出口国国内价格由Pw上升至Ps,进口

国价格由Pw下降至Ps*,价格增幅比

补贴额要少。

在出口国,消费者受到损

害(a+b),生产者获取收益(a+b+c),

政府支付补贴蒙受损失(b+c+d+e+f+g),

社会净福利损失为(b+d+e+f+g)。

其中

(b+d)为消费和生产扭曲损失;因出口

补贴恶化贸易条件,从而出现一个额外

的贸易条件恶化损失(e+f+g)。

因此,出口补贴的成本超出了收益。

 

经济增长的贸易视角含义:

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表明可以达到更高的收入水平;总量增长与人均增长;可以享受更高的满足水平;改变了资源配置和生产模式和消费结构;改变了贸易额和贸易量;可以由生产要素的增加引起,也可又由技术进步引起;总体上看,技术进步相当于增加了生产要素的供给。

二元经济现代化的、高工资的、资本密集的工业部门与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是市场不能正常运行的标志。

(1)现代部门比传统部门的人均产出与人均工资高很多;

(2)资本在现代部门的回报不是很高,有时回报率甚至更低;(3)现代部门人均产出高是因为生产中资本密集度较高、通常也要求有一定技术;(4)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长期失业问题,这些城市的失业人口与报酬相对丰厚的工业工人并存。

通过国贸易让边际产出为零或者很低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部门,国家福利整体增加。

原因:

贸易政策是产生经济二元化的原因之一。

工资差别反映了在进口配额保护下免受国外竞争的工业中工会的垄断力量。

如果进行自由贸易,制造业工资将下降,农业工资将会上升。

贸易政策,尤其是那些以进口替代为名的进口限制将会导致更严重的经济二元化问题及失业问题。

工资差别论指在制造业和农业部门间拉开工资差别,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制造业,或通过贸易保护政策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国民福利。

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一般远高于农业部门,这说明制造业的边际劳动产出高于农业部门,制造业雇佣了过少的工人。

如果政府采取一定的政策来促进制造业发展,将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制造业部门,就必然会提高该国的总经济收益和国民福利。

因此,在国内政策上通过牺牲农业部门来促进制造业部门的发展,在国际政策上采取保护本国制造业的贸易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工资差别对经济中劳动配置的影响。

(图解参考书P96及PPT)

国际收支平衡(外部平衡)当一国国际收入等于国际支出时,称为国际收支平衡。

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

即:

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或BP=NX-F。

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国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状况。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根据交易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和帐户,并按照复式记帐法对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进行系统的记录,对各笔交易进行分类、汇总而编制出的分析性报表。

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帐原则系统记录每笔国际交易,要求对每一笔交易要同时进行借方记录和贷方记录,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国际收支平衡表由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构成。

经常项目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它包括三个重要的收支项目:

(1)贸易收支 指具有一定物质存在形式,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进出口收支;

(2)劳务收支由于主要涉及的是看不见实物的“服务”;(3)单方转移收支指无偿取得或无偿提供财富,即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的所有权在国际间的不需要偿还的转移。

资本项目反映金融资产移动,包括资本输出和输入。

平衡项目包括官方储备资产、错误与遗漏,是为了在技术上调查弥补这一收支的不相抵所产生的净差额。

汇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名义汇率一国货币价值的比率与另一国货币价值的比率,即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

实际汇率扣除两国价格变动因素的汇率,为名义汇率×外国价格水平与本国价格水平之比。

两国价格水平不变时,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同方向同比例变化,当名义汇率不变时,实际汇率与外国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化,与本国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化。

短期货币供给和汇率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该国货币贬值,反之升值;外国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本币升值,反之外币升值。

货币流通速度是如何随利率R和国民产出Y的变化而波动的?

答:

由M/P=L(R,Y)和V=Y/(M/P)V=Y/L(R,Y),利率R上升,L(R,Y)减少,货币流通速度V变大,货币流通加快。

由于产出的货币总需求弹性小于1,(∆Y/Y)/(∆L/L)>1,因此随着Y的增加,L(R,Y)会以较小幅度增加,流通速度相对加快。

故利率升高和产出增加均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由于利率和产出增加都会导致本币汇率增加,因此流通速度加快也会导致本币升值。

1984-1985年,美国的货币供给从5703亿美元增加到6410亿,巴西的货币供给从244亿克鲁扎多增加到1061亿。

同期美国消费价格指数从96.6升至100,巴西的消费价格指数从31升至100。

分别计算两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如何解释两国价格反应存在明显差异?

答:

美国货币供给增长率=(6410-5703)/5703=12.4%

巴西货币供给增长率=(1061-244)/244=334.8%

美国通胀率=(100-96.6)/96.6=3.5%;巴西通胀率=(100-31)/31=222.6%

美国实际货币供给增长率=12.4%-3.5%=8.9%

巴西实际货币供给增长率=334.8%-222.6%=112.2%

两国价格变动比率与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比例差别较大。

与巴西相比,美国价格水平上涨幅度小于货币供给量增长幅度,可能是由于美国短期价格刚性所致,美国价格变动是货币供给量变动的28%,儿巴西是66%。

两国价格水平变动幅度与货币供给量增加幅度存在很大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