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8009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8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货币银行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货币银行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货币银行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货币银行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笔记.docx

《货币银行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笔记.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笔记.docx

货币银行笔记

*(这份笔记内容较少(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左右),且纪录日期较早,但仍包含了人大的很多观点,请阅读时结合课本,务必注意各章的融会贯通。

由于复印件笔记潦草,有些字难以识别,所以可能有些错误,如有发现者,烦请转告他人。

谢谢)

第五章、金融市场

广义:

一切金融活动的总称,包括不公开市场

狭义: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公开市场)

一、直接、间接融资:

是否有金融媒介体

只有转账结算后,才能创造货币。

银行的地位不是以其融资比重而定的,而应重视其在货币运行机制中的作用,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替代的

二、融资证券化趋势

一种融资体制可以是规定安排,但主要是经济发展的选择。

银行的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性决定的

70年代金融革命,80年代“融资证券化”趋势,中国曾一度只有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出现后一度得到很快发展,但“融资证券化”并不等同于“融资直接化”趋势(企业可以融资证券化,银行也可以),间接融资开始(使银行)打破传统存贷业务,进入证券化业务,但并不改变其间接融资的特点,银行发行证券、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其募集的资金仍然是交给第三方

资产业务证券化——融资证券化是客观经济的要求

假设:

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否可以独自存在

思考:

有人提出目前有些大公司的优质票据、债券可以起到部分货币的作用,但必须看到这些票据终将到期转化为货币,人类的货币史是一个集中发行的历史,因为集中发行更利于稳定。

分散发行的票据行为显然不能稳定币值。

欧元的诞生标志着货币发行的新里程,符合货币交易的本质特点,经济金融一体化,金融其之一的货币一体化将是总趋势。

三、中国的证券市场

扭曲。

“能否服务于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足”是个争论的问题。

中国证券市场与中国间接融资密切相关,且在间接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在直接融资中仍然存在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能指望依靠直接融资解决间接融资的问题。

应以整体而不是分裂的方式看待,不能以自身盈利的观点看待。

只有弃利益之争才能达到共识。

第六章、金融机构体系自学

中国特色

1、中国没有商业性专业银行,只有政策性专业银行。

一些专业银行业务均由商业银行来经营,如储蓄业务、抵押业务,因此中国银行地位较高,占有资金份额较大。

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特色。

未来改革方向不会改变这种格局,至少暂时不会。

就算股份化改革,也是国有控股(央行财政控股)

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

一、类型,注意口径

短期型、活期性存款的吸收,确立了其地位,并获得了更确切的名字:

存款货币银行

关于金融创新:

我国目前还未出现大量的界限模糊的现象,由于没有转账结算权,就没有货币创造权,所以还没有金融创新。

中国:

中国投资银行曾一度从存款货币银行中分离出来,但经营不善,于95撤销归光大接管,改名为商人银行,中国目前证券公司部分经营投资公司银行业务

全能型和职能分工型:

不是针对银行的分工,而是针对一国金融体制而定

商业银行类||投资银行类

||信托银行类

||证券银行类

1、银行特性:

负债经营,风险大,关键在于信心。

东南亚金融危机,有人得出结论,是短期存款投资于政权的混业经营的结果,因此主张分业。

但也有人分析问题不在于全能化经营,而在于管理监督,维持全能化经营体制,并不意味着不对具体业务作限制,一般均会对其业务比例做出规定。

即使在分业经营国家,其一般也经过金融创新从事全能业务。

2、至99年11月,美国通过新的银行服务法案,结束了66年得分业经营法案。

实质上,美国早在80年代银行业务实践已突破了分业经营的限制。

西方很注意自身国情,不像我国虽然口头上注意国情,实际上常常落后。

3、国内引起了很大争论。

总趋势:

全能型。

我国(95年明确分业体制)目前,引起了反复争论。

沈:

认为过渡阶段很重要。

但总趋势是混业。

因此应逐渐创造条件。

条件一旦成熟,即应该引进混业经营的一些方式。

前人经验可以借鉴。

目前形势还很严峻,不允许我国马上修改法规建立起混业体制,难点:

1、中国的现代企业体制还没建立,企业是金融运作的微观基础。

16字:

产权明晰(不是一时可以实现的)、责权明确、政企分开,在于宏观,管理科学在于微观

2、现代银行制度还为建立。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求平衡”

二十个字。

如果混业经营,则很有可能责任模糊。

因为其不能“自主经营”,所以也不能“自负盈亏”,进而影响了后12个字。

这还会影响宏观管理。

混业经营虽然不会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由于其资金占有率极大,投资股市几乎没有什么风险),但宏观来看,宏观风险,百姓散户风险极大。

如果间接投资找不到好企业、好项目,换成直接投资仍然解决不了问题。

3、证券市场。

充满投机和欺诈,是极不成熟的市场。

(92、93年不良资产巨增,与混业不无关系。

在条件不成熟时进行混业经营,风险极大,对于经济问题不能试验,应谨慎)

4、宏观管理极不完善。

美国当初分业体制就是因为管理未达到条件,66年的过程不可忽视,并非有人所说的走了弯路。

日本经济下滑可见一斑。

中国的国情应当充分考虑。

5、立法、执法的漏洞。

逐渐创造条件,逐渐开放业务。

入世后,国外银行进来,如果我国银行分业经营,由银行法规定,外国银行也必须分业经营。

澄清:

即使分业经营,国家队商业银行投资于国债从未加以控制。

目前有些银行在国外混业经营,这并不能算国家混业的苗头。

但也有些放开,如允许股票质押贷款。

商行于投资银行业务区别在于本原业务的区别:

是非允许投资于股票。

国有银行体制,有时并不需要市场并购,可以进行制度安排归并,实现全能化。

当局的利益影响其立场:

当初反对分业,现在反对混业。

以美国来看,99年现代银行服务法案建立后,并没有实质的改变,因其实质早已确立,其各业务之间的防火墙建立完善。

尽管我过分业体制,但银行资金与股市的联系从未割断。

对于违法的应制止。

对于合法的应注意,并适当创造条件。

证券公司在资本市场圈钱,以项目为借口,实质上将资金投入股市,沈认为是银行资金暗地进入股市炒作以牟取暴利。

 

二、业务

资产|负债

准备金|存款(活,定,储蓄)

贴现|借款(同业拆借、回购、转、再贴现,转、再贷款,发行债券,股票)

贷款|资本金(所有者权益)

投资|

国有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均有缺陷。

注意金融创新的动力。

多样化经营在我国只是模仿外国,流于形式,而缺乏真正动因。

如CDs,本没有转让场所,因此并非解决流动性和收益性矛盾的工具。

国内银行业的扭曲深深打上了中国制度扭曲的烙印。

为了个人利益、政绩,引进外国新品,实质上是形式类似,反倒加大了成本。

思考:

说法“新兴商业银行降低负债业务成本,多吸收活期,少吸收定期、储蓄,国有银行应当学习”

分析:

定期储蓄的稳定性被大大忽视了。

且活期存款手续有成本亦不加考虑。

如果考虑成本,为何主动负债,发行CDs?

——个人私利、政绩,何况中国存贷利率官定,利率空间存在,其实问题在于效率低下。

97年起,新兴银行业开始吸收储蓄、定期存款。

个人利益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中国现状:

1、贴现:

改革开放以前没有。

改革后发展多种融资形式,为银行改善单调的资产格局提供条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有一定规模,但不够大。

票据规模——较小

融通票据——相对于真实票据,我国目前不允许发行融通票据。

其他国家的融通票据都比较发达,大大超过真实性票据(这和观念与法制相关)。

意属问题——如果微观主体可以很容易获取信用贷款,贴现业务将大大缩水。

我国的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关系扭曲。

银行对这样的票据很难接受。

早期的真实票据原则前提是信用和法制。

体制制约——国企、国有银行内部矛盾很难克服。

条件不成熟,所以严禁签发融通票据。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发信融通票据是为了主营业务(少量股市),而中国是利用融通票据,银企勾结,将资金投入股市,破坏法制,破坏金融秩序。

一个国家将资金不用于物质生产,而热衷于虚拟资本的炒作,是可悲的。

金融是服务业,不能本末倒置。

金融、财政、贸易等等都是经济的一个部分

2、贷款:

改革开放前几乎是全部的资产业务。

改革开放后,贷款种类增多,尤其是抵押贷款的发展,消费信贷。

中国目前对企业的抵押贷款(尤其是大型物资的抵押贷款)尽管努力开展,但仍存在不少制约。

银行人员素质问题——对物资的性能评判能力低。

资产评估。

仓容、保管问题——国外也有封存的,但法制观念强。

国有企业原因,国家也管不。

微观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宏观整体效益,在我国情况特殊,因企业、银行都是国有,理论界曾有多次争论。

国有制即使在西方其初衷都是为了宏观整体性利益。

如果进行大型抵押贷款,比例加大,银行封存大型物资,这意味着冻结了大型物资设备,这将是一笔极大的浪费。

沈认为提的有道理,但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的中国,这个矛盾难以解决。

具体操作也多受特殊国情的限制。

(注意:

所有者的行为未必全是市场行为)

3、投资:

金融性投资——可转换理论

需要有一定发展,使其资产多样化。

但中国证券市场欺诈行为充斥,流动性差。

中国二级市场规模小,期限结构制约了其业务。

投资品种少。

股票非银行投资的对象,这是制度的制约

我国自主性投资多,意属性投资有待发展。

(国债发行的报销存在非意属性)财政发行2700亿特种国债(30年不能流通),国有商业银行认购,然后由财政部不给银行,中国的财政、金融不可分,这是和西方所不同的。

沈:

除非中国的银行以后不是国有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和西方一样,这个可能性极小。

经济学是“致用”之学,没法脱离现实框架。

流行说法:

我国银行“软资产、硬负债”现象的评价。

软资产:

国有企业贷款约束很弱硬负债:

老百姓存款,约束性强

注意现象背后的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倒闭机制,负债又如何是硬的?

(即使在西方,在有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负债也未必是硬的)这是掩盖其资产营运方面的缺陷,将责任推给企业。

实质上在没有破产机制的条件下存款真正的清偿者是央行。

体制的怪圈体现在业务营运上。

如果负债真是硬的,那么经营者应该更懂得资产运用。

这个“软资产”引发的清偿力的代价是由整个经济来负担的,由整个社会的信用膨胀来负担的。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

货币:

现金和存款

假设:

超额准备金全部贷出

不提现金,即一律转账结算

银行||存款||准备金||贷款

A||10000||1000||9000

B||9000||900||8100

C||8100||810||7290

共计||100000||10000||90000

.在这里,100000是流量。

党原始存款与准备金相同时,派生过程结束。

一般来讲,宏观角度是先有资金运作,后有资金来源。

微观角度是先有资金来源,后有资金运作

实际上不只是央行,即使是商业银行,也是现有贷款,后有存款

改革前,大一统的银行不存在这种信用扩张过程。

注意几个修正假设:

*考虑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准备率低。

但在中国两者相等

*活期存款引申的第一笔贷款一定是活期存款,至于后来转账结算提现后才渐渐出现定期存款。

贷款引申的只能是后期存款,定期存款是从其中分裂出来的。

第八章、中央银行

央行:

先有资产运用,后有资产来源

*为什么各行在央行都有账户

1、法定准备金

2、央行现金发行职能

3、清算

一、特点

1、不以盈利为目的:

个别国家是由商行演变而来,一般均是认为设定的。

非企业机构,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并不意味着不盈利,实际上往往是盈利的,因为基础业务也是存、放、汇等银行业务。

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资金来源成本低,尤其是现金发行(铸币税),但资产应用有收益,因此盈利较高。

3、制定执行方针政策。

沈:

我国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但是不久由于“以盈利为目的”之一(“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一开始行为就被扭曲(导致央行组织机构庞大,多达2500家,甚至其分支机构还下设城市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等)。

由于分支机构地方化倾向极浓,是总行的货币政策很难向下贯彻。

这是中国的特点,很多政策的贯彻都存在这种问题。

直到1998年才开始有所纠正。

央行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不可打折扣的。

改革方向:

1、精简机构。

98年进行过一次,与盈利机构脱离。

总行下设九大区行和两大办事处,现仍有十五、六万人。

具体将来怎么改,是否参考国外?

如是否撤县级分行?

理论上应当如此,但国情看来其有稳定地方金融秩序的作用。

2、端正“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宏观调控危机人。

银行的银行。

我国央行仍部分执行非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如给企业贷款),但已经在下降。

3独立性问题——与财政的关系,尤其是与货币问题——财政赤字的弥补:

是借款、透支还是国债?

央行面对的是金融市场,其有不确定性,而财政相对稳定。

90年代以来,国际清算银行推动各国央行独立性。

沈:

中国央行的非独立性体现

1、政府的干预——存在无序、随意甚至违法干预。

国外有私人股,但私人无权干预。

包括国务院、各地方政府,政府职能转化,甚至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2、财政的干预——主要是背靠政府进行的。

如财政部都对人行的排挤、干预,如:

拨改贷、贷改投、债转股等问题。

中国是大财政国。

尽管二十多年改革来,金融业有所提高,但目前地位仍很低。

其他还有经贸委等机构

在国际清算银行关于独立性标志之一:

财政赤字的弥补问题。

但沈认为在中国并不能说明其独立性改善,存在一些隐性问题(如国有企业的铺底资金财政不拨而央行贷),暗处矛盾存在。

3、下级部门对央行的倒逼——央行被动,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国有银行对央行的倒逼。

近几年有所缓解,但原因并不是机制理顺,而是由于目前经济低谷,国有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金。

一旦走出低谷,又将矛盾严重。

农村基金会(99年取消)、农村信用社也开始对央行倒逼,变本加厉。

全国有四万多农村信用社,无法撤销。

农业大国影响大。

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机制有浓厚国情色彩,不可能照搬西方常规理论。

二、职能

发行的银行——首要职能,注意也第五章货币发行集中分散问题讨论

银行的银行——对银行存、放、汇业务。

但国与国之间不同,会在存款量上存在极大区别。

除了经济紧缩问题外,还应从体制上分析

*如我国银行超额储备金高于国外=?

我国银行惜贷。

不能简单评价,应具体分析其资产负债表。

国家的银行——注意给与国家信贷支持。

公开市场业务,持有国债,客观上为财政进行了融资。

沈:

1、中国:

现金发行、流通问题,与货币创造一样,都是“信贷程序”——非借贷双方的需求意愿的结合与均衡。

“没有贷款,就没有存款,没有现金发行”

“没有贷款,就不能提现”

“贷款是货币创造的总闸门”

中国是个很重视现金发行的国家,所谓的“现金管理”是限制使用的管理——限制企业生产领域中现金的使用,因此中国的现金大多(80%)为城乡居民持有,这与中国落后的现金管理体制相关。

2、中国现金投放“集中性”规律主要在农村,城市相对平稳。

现金投放回笼的季节性特征,于农业季节性特征密切相关。

一般上半年净回笼,下半年净投放,全年净投放,因为经济在扩张。

改革开放后有淡化,但与结算体制发展有关。

已进入流通的货币存量将不会也不可能退出流通,新增量为经济增长服务。

中国一万五千亿现金运转,构成了央行稳定长期性的资金来源(续短为长)。

在中国不顾季节性特点,一味想“均衡发行”,不可行也不可能。

人为限制损伤了农民的利益(白条)。

第九章、货币需求

一、1、M=PQ/V劳动价值论V的稳定,Q的规律变化马克思认为纸币进入流通,迟早会被经济吸收,成为货币必要量。

2、传统货币数量论MV=PT大卫.休漠,李嘉图

Md=KPY新古典模型:

马歇尔

3、L=L1(Y)+L2(R)凯恩斯——流动性陷阱

4、Md/P=f(y,w;Rm,Rb,Re;dp/(dt*p),u)现代货币数量论Friedman

理解

紧缩银根:

并非是将流通中的货币存量退出,而是针对货币增量。

已进入流通的货币迟早变成货币必要量,已进入流通的货币存量不会减少,只会年复一年的曾张。

即使紧缩,货币存量仍在增长,所紧缩的只是货币增长的幅度。

经济在增长,货币存量上升,甚至经济没有扩张,货币量仍要年复一年的增长,物价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将年复一年往上走。

货币量超过经济增长而增长,是正常的。

“同步”增长的概念,注意并非是同幅。

R

L2

R很高时,总体L2持有少,个体既没有持有L2

证券价格=收益/R

如果R很高,高于个体的心理安全线,存在预期的R下降,证券价格上升,则L2降到很低

注意与第四章是相通的

凯恩斯认为:

利息是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

(对投资来说,资本边际效益与利率相比稳定,当利率很低时,货币需求量上升,货币政策失效)

“流动性陷阱”——注意凯恩斯的流动性是非生利资产:

现金,而中国的流动性有些是生利资产,应当划清界限。

我国这种情况可能利率越高,越愿意持有货币,并非利率越低越愿意持有。

29-33年也未必是进入流动性陷阱。

后凯恩斯主义的修正:

1、L1(Y,R)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但并非是凯恩斯忽略了,而是凯恩斯当时所处年代的限制:

资本市场,生活水平低。

在中国也不具备将交易需求与利率联系起来的条件:

变现的困难、收入的低下。

结论:

理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2、资产组合的问题:

并非是非此即彼。

人们认为平方根法则意义不大。

4、Friedman:

物价水平决定于货币数量,但并非货币面纱论的观点。

自凯恩斯以来便开重视货币对实质经济的影响。

Md/P=f(y,w;Rm,Rb,Re;dp/(dt*p),u)看书上注解

*规模变量在所有模型中都有,但Friedman注意了恒久收入,并且认为利率变量作用不大,即他认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极大(1.8-1.364),但利率弹性极小。

他认为利率在货币需求中作用不大,而恒久性收入是真正关键。

因此在他看来,短期看货币需求是波动的,但长期看是稳定的——因此货币供给应当稳定,不应随经济的频繁变动而波动,他认为是单一增长规则,反对凯恩斯学派的相继抉择理论。

*中国的货币需求研究:

宏观、微观角度

M’=R’+P’-V’(V’可忽略不记)八十年代中期提出

货币增长研究:

M0、M1、M2、分层

92年起市场经济,开始引用西方国民核算经济体系,过渡期影响经济增长

理论:

P’中国物价体系:

计划物价,但很难分清搭车提价。

实际上:

M’>>Y’+P’与理论不服,这是中国供给的超额货币现象。

如何理解?

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一直未能解释清,问题出在哪里?

理论界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存在争论。

M’=Y’+P’+“货币化”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货币化进程是否完成

农村的库存影响难统计,但长期看有一定稳定性。

考虑因素:

(1)地下经济的规模问题。

地下经济产值未统计入经济增长指标,官方未统计(劳务市场)。

(2)中国金融市场的高速巨大发展:

金融商品需要货币,如果有大量的货币支持资本市场,那么超额的货币供给不会引起物价上涨。

但有一个问题,以往未将客户保证金记入货币供给,01年六月开始记入M2,如何解释?

部分原因可以从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解释。

(3)从理论上说,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是充分弹性,货币增长率本身就应该高于经济增长率,但Friedman赞成规则增长,按经济增长率测算,其次才考虑货币流通速度。

但应区别Friedman的模型是实际货币需求,且是恒久性收入的函数。

(4)强迫储蓄存在。

有些货币并不构成现实的购买力。

但储蓄是M2层次的,强迫储蓄应该在M0、M1、M2中都存在。

M’=R’+P’-V’————货币流通速度减缓趋势,以说明公式的平衡。

担实际上很难统计。

宏观角度。

但真正分析还是应该结合微观角度。

实际上,测算近来的V’的减缓数值,仍不能抵补“超额”的货币需求。

很多现象在西方统一,但在中国矛盾对立,五十年来一直存在。

如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区分主观愿望还是个关经济需求。

研究经济学原因之一就是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第十章货币供给

一、层次

货币:

现金+活期存款

黄达:

整体观念、宏观角度

88年高通胀,过分重视现金量研究的后果,之后又猛紧缩(国际上一般认为要六、七年,但我国想一年压下来)。

后来由于只盯住现金,以为现金还是太多,又猛缩,结果经济陷入严重低谷,90年后已经有所察觉,90、91年仍想压制通胀,紧缩银根,实际操作已是扩张性政策,但此时效果不大。

至92年仍无复苏动静。

92年看到现金不多,以为货币供给还不够,实际上前两年的货币投入已大量潜伏。

92年邓小平南巡,经济马上上涨至过热。

93年人大会争论经济是否过热,当时未认识到经济已经过热,仍扩张。

结果92-93年大为过热。

现金源源不断分裂出来,频繁转账,货币不断被创造出来。

94年压缩,想人为减少现金投放,但控制不住(货币发行是信贷过程),94年又高通胀。

88年高通胀是84年以来赤字的结果——时滞

94年的高通胀是92-93年积累的结果,并非是外汇改革引起的。

94年吸取88年教训,渐渐紧缩,想软着陆。

我国过分重视零售物价指数(现金账户),轻视批发物价指数(存款账户)。

片面的观察代替对整体物价领域的观察,影响了政策效果。

96、97年意识到进入通缩,96年批发物价指数大幅回落(存款货币量严重不足)。

超过零售物价回落指数。

97年零售物价指数也开始大副回落。

现已重视消费物价指数。

中国不会公布批发物价指数(其实更有研究价值)。

M0==现金量沉淀现金的问题,压箱底现金在中国忽略不记,是个大问题

狭义M1==M0+活期存款

广义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客户保证金

M1中活期存款包括老百姓的信用卡

历年来货币供给增长率降低,但仍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

注意:

1、货币供应量是存量,社会总需求是流量(考虑货币流速),货币供应是总需求的载体

2、活期储蓄存款应该放入M2中,但有人认为我国活期储蓄有大量的银行卡,可以划卡消费,应当归入M1。

但沈认为:

划卡消费规模还小。

据统计4.35亿亿银行卡业务中,其中有(原文缺)是划卡提现,有(原文缺)是用于银行转账,只有1058亿是划卡消费的,不能以此将银行卡划入M1,但1058亿划卡消费可以记入M0。

3、客户保证金体现投机货币需求。

影响金融商品价格,而不影响商品价格,不宜划入M2。

最多划入M3。

——(划分层次不是以其有直接消费能力而定,而是以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运用而划分。

如英国的MMDA,可签发支票,但不会划入M1)

4、外汇存款不宜划入。

中国外汇极少直接国内购买。

二、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

财政、信贷占据了货币创造的制高点,不像微观经济主体的收支那样可以相互抵消。

注意角度——否定两个极端

第三章信用中提到:

只要微观主体一方有盈余,另一方就有赤字。

手段:

透支、借款、国债、动用节余

(一)、“财政有赤字=?

通胀”理论曾认为透支、借款、国债易导致通胀。

(二)、“发行国债割断财政赤字与通胀的必然联系”。

双重错误:

1、不存在必然联系

2、割断了吗?

1、动用节余。

56年“动用赤字产生通胀”观点产生。

以往以“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形成节余。

该节余长期存淀于银行成为银行长期资金来源——尽管不是拨资本金来源,但不动用等于拨了资本金。

但要求其为之储备必要的物资(战略物资),于是银行将该资金贷给物资储备部门。

56年赤字动用节余,等于摈掉了大量物资储备,市场供求紧张。

57年反思,提出了财政信贷综合平衡。

认为不能动用财政节余。

改革开放初,产生巨额赤字,也不敢动用节余。

79年赤字160亿,又动用节余,向银行透支,结果相同。

经验总结:

财政节余同其他存款一样,理论上完全可以用,只要动用这种节余,注意了物资供给充足,并且银行作了协调(信贷配给),收回贷给物资储备部门的贷款,就可以动用。

归根结底是物资供求平衡问题。

财政具有宏观调控、管理部门,动用节余需有条件。

我国79年以来实际只有赤字(注意财政统计口径的影响),不能排除以后出现节余。

2、透支或借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